当令季节养生

2019-10-07 │ 当令季节养生 酷暑女性养生

酷暑当令,睡眠养生进行时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养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践行的并不多。怎样才能实现科学的四季养生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酷暑当令,睡眠养生进行时》,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生季变化有规律,人的生活起居养生也都应该遵循规律;夏季天气夜短昼长,白天天气闷热,怎样才能睡得香呢,睡得好呢。

夏季养生要会睡觉。

睡眠时间

夏季养生晚睡早起,睡眠时间不宜过长,头脑更清醒。很多人夏天有吃夜宵的习惯,到深夜了还喝酒,吃不少的东西,其实这样的生活习惯,不利于睡眠,正确的做法是睡前两个小时不要吃东西。

床铺保持清洁

夏季细菌最容易滋生,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再出些汗,更是容易感染病毒,所以夏季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床铺清洁,床上用品一般两天一换,如果铺有凉席,凉席最好是一天一洗,而且洗完后一定要放到太阳下面晒,强烈的紫外线可以帮助杀死病菌。

枕头

现在家里面大多是丝棉枕头,枕上去软软的,但是丝棉枕头夏天枕着非常的热,而且早上起来会有眼袋,头也非常的不舒服。建议夏天最好枕比较凉一点的枕头,用茶叶或者是荞麦皮作为枕芯,枕着头也非常的舒服,而且不会起眼袋,早上起来头脑绝对清醒。

屋内温度

有些家里没有空调,所以吹着风扇睡;有些家里有空调的,空调开得特别的低睡觉。这两种都是不好的,晚上吹着风扇会越吹越热,而且会产生噪音,整个夜晚睡眠也不好。开空调的家庭,晚上睡觉不建议开着空调睡,最好是让室内保持常温,晚上洗个澡睡。防止风扇对吹,空调开着睡,引起的热感冒。

午睡

夏季人的晚间睡眠是不够的,睡得晚起得早,所以要靠午睡来补偿,午睡时间也不宜过长,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大脑便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了,再睡得多就会头痛,四肢乏力。

夏季的睡觉也是适应了季节的规律——夜短昼长。睡好觉,生活上工作上才会精力充沛,富有激情。

适当锻炼

适当的运动能使人得以放松,从而促进睡眠。在炎热的夏季,可在早上的时候,进行一些适度的锻炼,可以选择比较舒缓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拳、舞舞剑、跳跳舞等,都是非常不错的。每次运动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不仅能提高身体抵抗力,也能促进睡眠。

精选阅读

炎热酷暑养生 喝点活血茶


夏季天气热、出汗多,容易导致血液黏稠。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款方便、实用的活血茶,自己去药店买来中药,按照推荐的剂量泡在水里当茶喝,不仅能够补水,还能起到一定的活血功效。

三七粉茶:三七粉每天1克,分2—3次冲服。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三七的药理作用很全面,第一,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解血栓的作用;第二,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第三,降低心肌氧耗量,提高氧利用率;第四,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血流量,具有镇痛、抗炎、抗衰老等作用;第五,补虚强壮。

因此,三七粉茶对于患有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病且有体虚乏力者较为适宜。但三七性温,久服可能出现口干舌燥、咽痛等症状,故经常口干、大便干燥的老人不宜服用。

丹参茶:丹参2—3克,沸水浸泡,当茶饮。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的作用在于,第一,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耐受缺氧的能力,对缺氧心肌有保护作用;第二,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第三,激活纤溶,对抗血栓形成;第四,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第五,对中枢神经有镇静、镇痛等作用。

因此,丹参茶适用于患有冠心病、脑血栓、高脂血症,且兼有心烦的人士。但丹参性寒,长期服用可出现胃痛、食欲减少等不良反应,故寒性体质、胃口不好的人不宜服用。

山楂冬青茶:山楂10克,毛冬青20克,煎水代茶饮。

山楂有消食化积、行气散淤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山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保护心肌缺血缺氧;强心、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毛冬青能清热解毒、活血通脉,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血压等药理作用。

山楂冬青茶适用于体质壮实、食欲好的心脑血管病老人。由于山楂能消食、毛冬青性寒,故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

此外,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人,亦可用山楂10克,荷叶12克,煎水代茶饮;高血压兼冠心病者,可用山楂10克,菊花3克,

煎水代茶饮。

服用以上活血茶,还应注意:一、药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二、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三、活血茶只能起到保健、预防和辅助治疗的作用,病情重时,一定要去医院就诊。


酷暑盛夏 养生需先养心


养生导读:酷暑盛夏,养生需先养心。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是支撑各个器官的源动力,只有心脏健康了机体才会正常发挥各大功能。

天气炎热,人们要加强对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识地进行精神调养,保持神清气和、心情愉快的状态,切忌大悲大喜,恼怒忧郁,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夏天养心之道

1、清心寡欲

少一分贪念,就会少一分心烦。中医认为,过喜伤心,所以老年人要善于调节心情,尤其不能大喜大悲。

2、夏天要多闭目养神

有空就闭目养神,闭目可帮助老人排除杂念。

3、夏天要多静坐

静则神安,哪怕5分钟都可见效。每天老年人应在树阴下或屋内静坐,1530分钟即可。也可听悠扬的音乐、看优美的图画,或去钓鱼、打太极拳。

4、夏天要心慢

夏天天气炎热,血液循环加速,心脏容易负担过重,所以夏天要慢养心,不能劳累。只有心先慢下来,呼吸才慢得下来。休息时要减慢生活节奏,使心跳减慢、呼吸频率降低,生命活动的节奏慢下来,心脏才能得到休息。

酷暑养生防暑祛湿健脾


中医学将一年分五季,分别为春、夏、长夏、秋、冬。七八月份正应长夏之季。长夏时经小暑、大暑两个节气,太阳灼热大地,地湿上升,形成暑热和潮 湿交替两大特点。医学古籍中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意思是说,长夏养生重在健脾祛暑防湿,同时还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

湿邪伤脾 暑天如何养护脾阳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脾的特点是喜干燥,怕湿浊。当湿邪之气侵犯人体后,会影响脾胃消化功能,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 肌肉酸痛等症状,而一旦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则会进而影响到肝的生理功能,因此暑天养生重在健脾化湿、养护脾阳。呵护脾阳的要点在于避免过度贪凉,包括猛吹 空调、过量吃冷饮。

健脾祛湿之食疗法——薏米红豆汤

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红珠介绍,薏米、红豆是清除体内湿气的好食材。薏米可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又称“赤小豆”,有利水消肿健脾胃之效。夏季来碗薏米红豆汤,能起到健脾、祛湿、养血的作用。

具体做法是:取等量的薏米和红豆,将红豆浸泡三四个小时,再与薏米一起下锅煮,上层的汤当水喝,下层的颗粒当饭吃。注意不能放大米,因为大米是助湿的。可将汤水倒出后剩下的薏米红豆粒加入小米一起熬粥吃。

健脾祛湿之按摩法——摩脾经、揉板门、捏脊、摩胃脘

程氏针灸第四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程凯针对小儿和成人分别介绍了简便易行的穴位按摩方法。

小孩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在暑热天气容易出现没有胃口、饮食无规律等现象,此时可以按摩孩子手上的一个穴位——脾经:在拇指第一指间关节靠近指尖的指 腹部位,顺时针轻轻旋转磨动此穴位200-300下,可以起到健脾的作用。另外,在孩子手掌大鱼际的正中间有一个穴位叫板门,揉板门也是一个消食健脾的好 方法。第三个方法是捏脊,在孩子脊柱两侧由下向上依次捏动,捏起皮肤往上依次捻动,捻动三下以后轻轻往上提一下,小孩会觉得有一点酸疼,捏脊三到五遍后往往脊柱两侧就会轻微发红,这就可以了。

至于成人,程凯建议平时可经常摩腹,特别是胃脘部。轻轻地磨动而不是揉,用手掌的温热即可帮助刺激胃的消化功能,以此呵护脾阳。

健脾祛湿之刮痧法——背部刮痧

炎炎夏日加之闷热潮湿,人体多感觉粘滞不爽,往往也就容易贪凉,即使满身大汗也毫不忌讳吹空调。殊不知如此寒热激变,人体开泄的毛孔瞬间闭合,反而容易引起中暑。而且,中医理论认为,毛孔骤然强制闭合相当于把外在的寒气凝聚在皮肤表面,正是现在很多皮肤病高发以及受风面瘫的一个原因。专家介绍,民间的刮痧疗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和治疗作用。

容易受风和感受暑热之气的部位是人体背部的上1/3,也就是肩背区域。背部刮痧可以使毛细血管的活性增加,更利于身体散热。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刮痧板 或瓷勺蘸少量精油或橄榄油以起到润滑的作用,从背部沿脊柱从上往下单向地刮,再沿着距离脊柱1.5寸宽的地方从上往下刮,然后再选择距离脊柱3寸的地方, 以同样的方法由上往下刮。大概每个区域刮5到8下,不必强求出痧,同样可以起到效果。背部刮痧能够帮助预防中暑,也可以用于缓解中暑后的热症。

全方位进行冬季养生


冬季,天寒地冻,大多数的动植物都处于冬眠状态,所以人们也应该遵循自然界“蛰伏闭藏”的规律,采取以“伏藏”为主的养生保健方法。

精神养生保健

精神养生的原则:宁静为本,保养精神。

“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就是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就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自己的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和喜悦。

冬季时节,寒风凛冽,万物凋零,容易引起人们的悲伤之感,有的人会变得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精力和体力明显衰退;一旦冰雪融化、大地回春,这些症状又会自行消失,情绪和精力也恢复了正常,这种病症被称为冬季抑郁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冬季抑郁症的患者每到冬季就会出现悲伤、忧郁、沉闷的情绪,自觉全身疲惫,整日无精打采,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或睡眠质量差,严重者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本病对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可以使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有关人士认为,冬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从而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

防治冬季抑郁症的关键是增加日光照射的时间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或运动,对防治冬季抑郁症有很好的效果。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大脑中的5-羟色胺减少有关,所以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含量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日光可以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合成与分泌。散步和运动还能够对脚掌(如涌泉等穴位)起到刺激与按摩的作用,让大脑的左右半球交替产生兴奋和抑制,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得到有效的调节,并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和精力,使抑郁症得到有效的治疗。此外,经常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多参加一些能振奋精神的文体活动,多与情绪乐观的朋友谈心聊天,读些健康向上的书刊,对防治冬季抑郁症很有帮助。

起居养生保健

起居养生的原则:早睡晚起,避寒保暖,空气新鲜。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活动。在寒冷的冬季,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量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能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冬季,等太阳出来半个小时以后再进行晨练是非常科学的。目前的研究资料已表明,冬季清晨地面上的空气污染最严重,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因夜间温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待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有害气体才能向空中散去。特别是冬季的清晨常常有雾,雾天不仅给交通造成不便,也能损害人体的健康,自古就有“秋冬毒雾杀人刀”之说。如果冬季的清晨在雾天锻炼,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快,自然就会更多地吸入雾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对于老年人来讲,“必待日光”的古训是应遵守的。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温度要适宜,室温以18—25℃最合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健康不利。室内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感冒;室内温度过低,人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外出所穿的棉衣以纯棉布为宜,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冬季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一是注意颈部的保暖。有的人在冬季持续咳嗽而且不易治愈,其实是因为穿开领服装暴露颈部,寒冷空气刺激造成的,而改换高领服装并加用围巾后症状便消失了。二是注意背部的保暖。因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注意背部保暖,宜穿棉背心,睡时也要保暖背部,避免寒邪的侵袭损伤阳气。三是注意脚的保暖。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常言道“寒从脚下起”,因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脚的保暖很重要。除了白天注意对脚的保暖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

冬季还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在冬季,有些人因怕冷而紧闭门窗,使得室内的空气不能及时地流通而污浊不堪,影响健康。所以,冬季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天气晴朗的时候要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运动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的原则:适度锻炼,持之以恒。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特别是冬泳,是一项融空气浴、日光浴、冷水浴为一体的锻炼方式。有研究资料表明,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耐寒力强,不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冻疮等病,还能够预防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

冬季养生 全方位进行


精神养生保健

精神养生的原则:宁静为本,保养精神。

“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就是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就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自己的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和喜悦。

冬季时节,寒风凛冽,万物凋零,容易引起人们的悲伤之感,有的人会变得郁郁寡欢,百无聊赖,精力和体力明显衰退;一旦冰雪融化、大地回春,这些症状又会自行消失,情绪和精力也恢复了正常,这种病症被称为冬季抑郁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冬季抑郁症的患者每到冬季就会出现悲伤、忧郁、沉闷的情绪,自觉全身疲惫,整日无精打采,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或睡眠质量差,严重者甚至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本病对身心健康危害较大,可以使人体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目前认为,冬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主要是人体生物钟不能适应冬季日照时间短的变化,从而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造成情绪与精神状态紊乱。

防治冬季抑郁症的关键是增加日光照射的时间和户外活动的时间。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地方散步或运动,对防治冬季抑郁症有很好的效果。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大脑中的5-羟色胺减少有关,所以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含量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之一。日光可以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合成与分泌。散步和运动还能够对脚掌(如涌泉等穴位)起到刺激与按摩的作用,让大脑的左右半球交替产生兴奋和抑制,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得到有效的调节,并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和精力,使抑郁症得到有效的治疗。此外,经常听听轻松悦耳的音乐,多参加一些能振奋精神的文体活动,多与情绪乐观的朋友谈心聊天,读些健康向上的书刊,对防治冬季抑郁症很有帮助。

起居养生保健

起居养生的原则:早睡晚起,避寒保暖,空气新鲜。

《黄帝内经》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说在冬季应该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以后再活动。在寒冷的冬季,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量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能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冬季,等太阳出来半个小时以后再进行晨练是非常科学的。目前的研究资料已表明,冬季清晨地面上的空气污染最严重,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因夜间温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待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有害气体才能向空中散去。特别是冬季的清晨常常有雾,雾天不仅给交通造成不便,也能损害人体的健康,自古就有“秋冬毒雾杀人刀”之说。如果冬季的清晨在雾天锻炼,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快,自然就会更多地吸入雾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对于老年人来讲,“必待日光”的古训是应遵守的。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温度要适宜,室温以18~25℃最合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健康不利。室内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感冒;室内温度过低,人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外出所穿的棉衣以纯棉布为宜,要松软轻便、贴身保暖。

冬季人体特别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一是注意颈部的保暖。有的人在冬季持续咳嗽而且不易治愈,其实是因为穿开领服装暴露颈部,寒冷空气刺激造成的,而改换高领服装并加用围巾后症状便消失了。二是注意背部的保暖。因为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注意背部保暖,宜穿棉背心,睡时也要保暖背部,避免寒邪的侵袭损伤阳气。三是注意脚的保暖。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常言道“寒从脚下起”,因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脚的保暖很重要。除了白天注意对脚的保暖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

冬季还应该注意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在冬季,有些人因怕冷而紧闭门窗,使得室内的空气不能及时地流通而污浊不堪,影响健康。所以,冬季在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调节,天气晴朗的时候要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饮食养生保健

饮食养生的原则:多食温热,少食寒凉。

传统养生学将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三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保暖,应该多食用一些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小茴香、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桂圆、荔枝、木瓜、樱桃、石榴、乌梅、香橼、佛手、鳝鱼、鳙鱼、鲢鱼、鳟鱼、虾、海参、鹅蛋、鸡肉、羊肉、狗肉、鹿肉、肉桂、辣椒、花椒等。

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在冬季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增强,以促进机体产生热量抵御寒冷,适量地增加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并增加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是有利于健康的。

运动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的原则:适度锻炼,持之以恒。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说明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寒冬季节,坚持室外锻炼,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特别是冬泳,是一项融空气浴、日光浴、冷水浴为一体的锻炼方式。有研究资料表明,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耐寒力强,不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冻疮等病,还能够预防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症。

冬季锻炼8注意:

1.时间宜晚早晨锻炼最好待日出以后再进行,因日出后气温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也有所减少,还有日光浴的作用。

2.防寒保暖严寒季节进行锻炼一定要注意衣物的厚薄,穿太少不利于保暖,穿太厚不利于运动,且运动后出大汗更容易受寒。

3.预备活动在锻炼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因冬季气温低,人体血流缓慢,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易发生运动损伤。

4.循序渐进每次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要骤然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5.鼻吸口呼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因为用鼻腔吸气对空气有加湿、加温作用,还能防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

6.适量运动冬季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选择运动量较适宜的全身性运动如太极拳、慢跑、做操等,以保持充足的体力。

7.因时而异冬季锻炼应根据当日的气候情况而选择运动方式与地点。有的人不论风霜雪雨,坚持户外锻炼,精神固然可嘉,但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还是不要与气候较劲为好,天气不好时锻炼可改在室内进行。

8.增加营养冬季运动消耗能量较多,应适当增加营养。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