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泥灸怎么用

2019-10-07 │ 养生泥灸怎么用 泥灸养生

新鲜泥螺怎么腌制?

大笑养心,抑郁“伤”心。注重养生,先要养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方面的话题,养生不应只是调侃或者卖弄,而是必须认真地践行。进行饮食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新鲜泥螺怎么腌制?》,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在江浙一带的朋友们肯定吃过当地的一大特产——醉泥螺,这种食物简直可以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尤其是新鲜的泥螺,肉质特别鲜嫩,当然人们更多时候将其作为一道开胃菜。如果可以买到一些新鲜的泥螺,最简单的做法不是炒也不是炖,而是腌制。那么,新鲜泥螺怎么腌制?

步骤1、挑泥螺。挑选泥螺要选体大壳薄、腹足肥厚、体内无沙、足红口黄、满腹藏肉、无破壳的泥螺为加工原料。以仲夏前后,泥螺格外脆嫩肥满时,为采捕、加工的黄金季节。

步骤2、去泥沙。盐浸去除泥土,将选好的泥螺放入桶中,加20%--23%的盐水(波美度为24),迅速搅拌均匀,直至产生泡沫为止。然后,静置3小时--4小时。

步骤3、洗干净。仔细冲洗干净,将盐水浸泡过的泥螺捞起,摊放在筛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稍干燥。

步骤4、着手腌制。洗净的泥螺再放入桶中,加入20%--22%的盐水,搅拌均匀。第二天,盖上竹帘,压上石头,不使泥螺从盐水中浮起。腌制时间约半个月左右。

泥螺的话,正常来说一般是不炒的,一般来说是用白酒去泡,也就是说生吃的醉泥螺.市场上有做好了的泥螺,一瓶一瓶的,吃的时候只需乘一些到小盘里放一点姜蒜泥就可以了,因为泥螺很凉,吃多了会坏肠胃,如果放一点姜蒜就会好很多.

如果你想自己做的话也可以,醉泥螺的做法如下:

醉泥螺简称醉螺,产于江、浙沿海等地。其味香甜脆嫩,咸中藏鲜,风味独特。加工的主要方法是:

1.选料 选体大壳薄、腹足肥厚、体内无沙、足红口黄、满腹藏肉、无破壳的泥螺为加工原料。以仲夏前后,泥螺格外脆嫩肥满时,为采捕、加工的黄金季节。

2.盐浸 将选好的泥螺放人桶中,加20%~ 23%的盐水(波美度为24),迅速搅拌均匀,直至产生泡沫为止。然后,静置3小时~4小时。

3.冲洗 将盐水浸泡过的泥螺捞起,摊放在筛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稍干燥。

4.腌制 将洗净的泥螺再放人桶中,加入20%~22%的盐水,搅拌均匀。第二天,盖上竹帘,压上石头,不使泥螺从盐水中浮起。腌制时间约半个月左右。

5.分级 将腌制好的泥螺从桶中捞起,按规格分级,分别装人不同的坛、罐中。每个坛、罐不能装得太满,以便加卤。

6.制卤 将腌制泥螺的盐水倒人锅中,加适量茴香、桂皮、姜片等,煮沸10分钟,经冷却、过滤,即为卤汁。

7.加料 向泥螺坛、罐中加入卤汁至淹没泥螺,并加入泥螺重量5%的黄酒。

8.密封 将加料后的泥螺坛、罐密封好,存放 10天,即为醉泥螺成品。

ys630.COm精选阅读

泥螺怎么洗


泥螺,可以说是我们夏季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虽然泥螺鲜嫩可口,而且制作起来也非常的简单,但是想要把泥螺清洗干净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了。因为泥螺当中有很多的泥沙,如果清洗不干净,那么是非常影响口感的。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泥螺的清洗方法。

清洗泥螺小诀窍:将泥螺倒入清水里,静置10分钟左右,可以在水中倒些海盐,再滴几滴麻油,2-3小时候,泥螺就会慢慢将脏东西吐出来,经过静置后,泥土就会沉淀,这时候再把泥螺捞起来冲洗干净就可以烹饪了!

泥螺(英文名say'spaper-bubble,拉丁名Bullacta exarata(philippi)),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泥螺属(泥螺属仅有泥螺一种),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我国主要在宁波和辽宁的东港产泥螺。

泥螺在中国沿海都有出产,是典型的潮间带底栖匍匐动物,多栖息在中底潮带,泥沙或沙泥的滩涂上,在风浪小、潮流缓慢的海湾中尤其密集,以东海和黄海产量最多。

体呈长方形,头盘大而肥厚,外套膜不发达。侧足发达,遮盖贝壳两侧之一部分。贝壳呈卵圆形,幼体的贝壳薄而脆,成体较坚硬、白色,表面似雕刻有螺旋状环纹,内面光滑,有黄褐色外皮。无螺塔和脐、无厣。

泥螺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此时泥螺刚刚长发,体内无泥,且无菌,味道也特别鲜美。中秋时节所产的“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农历三月时的“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极其鲜美。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

黄泥螺怎么腌制


黄泥螺,是一种浙江地区非常常见的食材。在春天,黄泥螺盛产的季节,很多的家庭都会制作一些黄泥螺美食。想要让黄泥螺更加的入味,腌制是一个不能少的环节。那么大家知道黄泥螺怎么腌制才好吃吗?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黄泥螺的食用。

第一步,挑选泥螺,选体大壳薄、腹足肥厚、体内无沙、足红口黄、满腹藏肉、无破壳的泥螺为加工原料。

第二步,将选好的泥螺放入桶中,加20%--23%的盐水(波美度为24),迅速搅拌均匀,直至产生泡沫为止。然后,静置3小时--4小时。

第三步,仔细冲洗干净,将盐水浸泡过的泥螺捞起,摊放在筛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稍干燥。

第四步,开始腌制,洗净的泥螺再放入桶中,加入20%--22%的盐水,搅拌均匀。第二天,盖上竹帘,压上石头,不使泥螺从盐水中浮起。腌制时间约半个月左右。

黄泥螺怎么吃

黄泥螺怎么吃呢?黄泥螺的吃法各种各样,也各有特色,大多数人喜欢直接用酒腌制食用,根据个人喜好食用时蘸些香醋,既可以杀菌也可以增加美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黄泥螺的吃法。

首先,将黄泥螺用盐水冲洗数遍,控干水分备用,再者将黄泥螺放入容器中,放盐静置,使黄泥螺脱水,倒出水分,再放盐,放入上等黄酒,黄酒要满过黄泥螺,最后密封好,放入冰箱放1星期以上。

黄泥螺有寄生虫吗

黄泥螺在泥土中“摸爬滚打”,体内含有泥沙,那么黄泥螺的体内会不会长寄生虫呢?黄泥螺有寄生虫吗?

一般来说,沿海一带海鲜产品中如黄泥螺中都很容易被杆菌污染,如果没有严格选料加工,生吃之后易引起杆菌肠炎,发烧、呕吐、腹泻,症状严重。

因此,黄泥螺在食用的时候要用沸水冲洗,黄泥螺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

醉泥螺怎么吃


醉泥螺,是利用黄泥螺为主要材料制作的一道小吃。在浙江地区,人们非常熟悉黄泥螺这种食材,不仅仅是醉泥螺这道美食,黄泥螺还可以制作不同口味的食物。那么,大家知道醉泥螺怎么吃吗?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顺便在教大家如何制作醉泥螺,让大家也提高一下自己的厨艺水平。

醉泥螺简称醉螺,江浙地区的著名小吃,产于江苏、浙江沿海等地。其中尤其以伍佑醉螺名气最大,其味香甜脆嫩,咸中藏鲜,风味独特。

古称吐铁。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吐铁一名泥螺,俗名泥蛳,岁时衔以沙,沙黑似铁至桃花时铁始吐尽”当今在温州称泥糍,系其生长在泥涂中。

做法

1.选料 选体大壳薄、腹足肥厚、体内无沙、足红口黄、满腹藏肉、无破壳的泥螺为加工原料。以仲夏前后,泥螺格外脆嫩肥满时,为采捕、加工的黄金季节。

2.盐浸 将选好的泥螺放人桶中,加20%~ 23%的盐水(波美度为24),迅速搅拌均匀,直至产生泡沫为止。然后,静置3小时~4小时。

3.冲洗 将盐水浸泡过的泥螺捞起,摊放在筛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稍干燥。

4.腌制 将洗净的泥螺再放人桶中,加入 20%~22%的盐水,搅拌均匀。第二天,盖上竹帘,压上石头,不使泥螺从盐水中浮起。腌制时间约半个月左右。

5.分级 将腌制好的泥螺从桶中捞起,按规格分级,分别装人不同的坛、罐中。每个坛、罐不能装得太满,以便加卤。

6.制卤 将腌制泥螺的盐水倒人锅中,加适量茴香、桂皮、姜片等,煮沸10分钟,经冷却、过滤,即为卤汁。

7.加料 向泥螺坛、罐中加入卤汁至淹没泥螺,并加入泥螺重量5%的黄酒。

8.密封 将加料后的泥螺坛、罐密封好,存放 10天,即为醉泥螺成品,可出售或贮存。

黄泥螺的营养价值

说起江浙的美食小吃,当属醉泥螺的名气最大,醉泥螺是用新鲜的黄泥螺酿制而成,其味香甜脆嫩,咸中带鲜,风味独特,其营养价值也是不容小觑,那么黄泥螺有什么营养价值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

首先,黄泥螺富含了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

另外,与此同时,泥螺还具一定医药作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间有不少偏方指黄泥螺以酒渍食,能防治咽喉炎、肺结核。

现如今黄泥螺已经跻身许多酒店或饭馆的宴席上,成为了一道必不可少的开胃冷盘,十分走俏哦!

新鲜青菜怎么腌制咸菜


过去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人们平时吃的最多的就是咸菜。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同样也很喜欢吃咸菜,喜欢的就是咸菜的那种特殊的口感。咸菜的腌制方法有很多,方法都差不多,主要是食材不同,掌握了方法,我们就可以随意的腌制了。那么,新鲜青菜怎么腌制咸菜?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吧。

腌渍咸菜-芥菜

材料

600 - 700克 芥菜

50 克 盐

500 +/- 洗米水

(或 1 大匙 粘米粉加入500+/-水拌匀)

做法

1)将芥菜原棵洗干净后,沥干;拿到太阳底下晒至略微干(或省略)

2)用盐把芥菜涂抹均匀,放入大盘子中盖好,腌渍隔夜

3)准备一个深容器,把腌过的芥菜移入容器内,注入洗米水或粘米粉水

4)然后用重物压着,上盖,放置阴凉处,静置约10 - 14 天至芥菜变酸变黄而且变得有些透明,即成

小诀窍

一般腌渍咸菜是用洗米水,可是为了制作更加方便可使用粘米粉与清水混合成米水来代替

必须加入洗米水(或粘米粉水),借由水中淀粉质发酵变酸

洗米水要多少?只要能淹过芥菜即可

腌渍咸菜需要用重物压着,这样芥菜才能腌渍得透彻

材料

白菜

做法

腌泡菜,首先得买一个泡菜坛子(这种坛子比较特殊,坛口周围有一圈凹形托盘,可以盛水,坛口带有钵形盖,托盘放水盖盖即可密封。

1、把挑好的白菜放在室外晾个两三天,蒸发一些水分。

2、手和刀具洗干净,完全无油。切掉晾好白菜的老帮和不好的叶子,并从中间一剖为二。

3、腌制的容器刷干净晾干,同样不能有一丁点油。

4、切好的白菜用开水烫一下,烫时间不要长,先烫根部再烫叶,菜的颜色稍微变绿就可以了。

5、白菜要先晾凉,之后切口朝下按放进容器,尽量压的紧实。

6、摆好之后,上面压上一块石头,用保鲜膜封住容器口。

7、第二天注入清水,让水没过白菜,再封上保鲜膜,减少与空气的接触,能够更好的发酵。

8、在温度5-10度的环境下腌制30天后就可以食用了。

9、期间要注意观察容器中的水位,如果水分析出过多要及时舀出一些防止外溢。

10、食用酸菜之前要清洗或者浸泡一下,挤干水分再烹制。

小诀窍

第一:容器使用水缸,搪瓷盆或者塑料桶,而不能使用任何金属容器。

第二:整个操作过程使用的容器,工具,就连手上都不能有一丁点的油,油分会造成酸菜的腐烂。腐烂的酸菜是不能食用的哦。

第三:腌制的温度要低,这样才能保证酸菜以缓慢的速度发酵,温度越低,发酵速度越慢。如果温度太高,酸味释放的太快,酸菜虽然很快能变酸食用,但是有害物质会非常多。适宜的发酵温度是5-10度。

第四:发酵过程最好能尽量密封。

第五:酸菜低温长时间发酵,至少超过一个月时间才可以食用。

新鲜辣椒怎么腌制好吃?


很多人爱吃辣椒,辣椒火辣辣的吃起来酣畅淋漓很刺激,辣椒的做法有很多,可以凉拌,炒吃,也可以腌制吃,味道爽口,辣椒固然好吃,因为辣椒比较刺激,但辣椒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吃的,辣椒可以补充人体各种维生素,还可以补钙,新鲜辣椒怎么腌制好吃?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吧。

一.新鲜辣椒怎么腌制

腌制的辣椒用处很多,使用方便。有很多的菜放点切碎、切段或整个的辣椒味道会更加十足。现在常年外了,经常回忆家乡的点滴。家里的西瓜、脐橙、赣南米粉。。。今天先来分享自制腌辣椒的过程吧。

一.备料

辣椒 大蒜、辣椒、姜片、冰糖和一定量的盐 大罐 。

二.制作方法

1.去菜市场买特别新鲜的辣椒,回家趁早除去不好或过熟的辣椒,并去梗蒂洗干净,晾干水份;

2.准备少许干八角、桂皮之类的调料,可根据自己喜好添加或不用,但八角一定不能多:

3.准备大量大蒜,具体的量根据你要的味道来定,但一定不能少,可尽量多,大蒜不要切碎,去皮即可:

4.再准备一些姜。姜可以不用太多,去皮切成厚片即可,但不能有水分;

5.再准备适当冰糖,好像用那种颜色不是特别白亮透明的更好些:

6.准备大盆,可用吹风机热风吹干水分再冷风降热。然后将准备好的辣椒、大蒜、姜片、冰糖和一定量的盐等一起放入盆内;:

7.用力反复的随意摇动几次,以便将盆内的大蒜、辣椒、姜片、冰糖充分混合;

8.再将充分混合好的大蒜、辣椒、姜片、冰糖倒入大罐内或瓶中:

9.再倒入白酒,稍没过所有辣椒即可;

10.再将罐口拧紧即可,这很关键,一定要拧紧;

11.泡大约一周左右或更久即可。如果口没有拧紧的话一很可能会变味了:

三.辣椒功效功效作用

1.缓解疼痛

辣椒素刺激神经,可以让人对疼痛就没那么敏感,有止痛的作用。

2.健胃消食

辣椒对口腔以及肠胃有刺激作用,可以增强肠胃蠕动,健脾、促进消化,并且有助于胃粘膜的再生,预防胃溃疡。同时辣椒还可以起到暖胃驱寒,止呕止痛的作用。

3.预防胆结石

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促使多余的胆固醇代谢,有预防胆结石的作用。

4.改善心脏功能

辣椒中的辣椒素可以抗炎抗氧化,可以帮助降低心脏疾病出现的风险。常食辣椒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脂,减少血栓形成。

四.营养价值

辣椒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叶酸、镁及钾;辣椒中的辣椒素还具有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降低心脏病、某些肿瘤及其他一些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慢性病的风险。

1、辣椒素不但不会引起胃酸分泌的增加,反而会抑制胃酸的分泌,刺激碱性黏液的分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胃溃疡。

2、辣椒富含维生素C,可以控制心脏病及冠状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

3、辣椒中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可以使呼吸道畅通,用以治疗咳嗽、感冒。辣椒还能杀抑胃腹内的寄生虫。

4、辣椒可以预防动脉硬化,是因为辣椒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一根辣椒中所含的β-胡萝卜素就可以满足一个人一天的需要,而β-胡萝卜素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成有害的型态。

醉泥螺的做法


很多人都觉得泥螺的模样不怎么样,很难登上那大雅之堂。但是作为一道风味小吃的醉泥螺,却深受浙江一带人家的喜爱。甚至是很多的家庭都会自己制作醉泥螺。对于北方的朋友来说,醉泥螺是一道很陌生的美食,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醉泥螺的制作方法,让北方的朋友也认识认识醉泥螺。

醉泥螺的做法

材料:泥螺、黄酒

做法:

1、选体大壳薄、腹足肥厚、体内无沙、足红口黄、满腹藏肉、无破壳的泥螺为加工原料。

2、将选好的泥螺放人桶中,加20%~ 23%的盐水(波美度为24),迅速搅拌均匀,直至产生泡沫为止。然后,静置3小时~4小时。

3、将盐水浸泡过的泥螺捞起,摊放在筛上,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稍干燥。

4、将洗净的泥螺再放人桶中,加入 20%~22%的盐水,搅拌均匀。第二天,盖上竹帘,压上石头,不使泥螺从盐水中浮起。腌制时间约半个月左右。

5、将腌制好的泥螺从桶中捞起,按规格分级,分别装人不同的坛、罐中。每个坛、罐不能装得太满,以便加卤。

6、将腌制泥螺的盐水倒人锅中,加适量茴香、桂皮、姜片等,煮沸10分钟,经冷却、过滤,即为卤汁。

7、向泥螺坛、罐中加入卤汁至淹没泥螺,并加入泥螺重量5%的黄酒。

8、将加料后的泥螺坛、罐密封好,存放 10天,即为醉泥螺成品。

醉泥螺要怎么煮

江南除了那烟雨迷蒙的美景,还有出了名的江南小吃,醉泥螺就是其中的头牌哦,醉泥螺味香脆嫩,咸中带鲜,风味十分独特。在做醉泥螺时,一定要将泥螺清洗干净,避免有泥土腥味。更重要的是泥螺的体内是会有细菌、寄生虫的,如果没有严格选料加工,生吃之后易引起杆菌肠炎,发烧、呕吐、腹泻,症状严重。那么这醉泥螺怎么煮?

泥螺清洗干净后,要用沸水煮熟,泥螺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热性比较强,80℃以上才能杀灭。除了水中带来的细菌之外,海鲜中还可能存在寄生虫卵以及加工带来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来说,在沸水中煮4-5分钟才算彻底杀菌。

醉泥螺的营养价值

如今泥螺已经跻身许多酒店或饭馆的宴席上,醉泥螺更是成为了一道必不可少的开胃冷盘,十分走俏,那么醉泥螺有什么营养价值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第一、泥螺的营养丰富,富含了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

第二、泥螺还具一定医药作用。据《本草纲目拾遗》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民间还有用酒渍食,防治咽喉炎、肺结核的做法。

地螺的腌制方法


地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田螺,很多人们都是会将田螺清洗干净以后放在锅里面和辣椒爆炒来食用,这道爆炒田螺是大部分人们都是非常爱吃的菜肴,但人们总是会忽略掉田螺在制作之前的腌制步骤,这是会让田螺在爆炒的过程中难以入味,人们还是应该要先把田螺腌制一段时间后再去爆炒。

洗螺1、将买回来的螺放进水中,往水里加少量的盐,使螺吐出螺里面的沙。注意盐不要加太多。2、重复几次,直至沙吐干净。

炒螺1、将螺倒入调料中翻炒至螺壳张开,加入盐继续翻炒。2、加入酸笋下锅,炒至发出香味。3、将所有调味料下锅,和酸笋一起炒至发出香味即可。

制作提示1、调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整,不过酸笋,八角和辣椒这几样不可少,这样才是正宗的北海炒螺。2、加入糖是为了中和酸笋的酸味。3、注意火候,螺肉炒老了就不好吃了。

紫苏炒螺原料:螺500克,紫苏80克,青、红椒50克,姜末、葱花、蒜末各少许。

调料:食油、辣椒酱、生抽、盐、味精、湿淀粉、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过程:1、紫苏七成短段;青、红椒切成圈;螺剪去尾部,洗净。

2、锅内放油,放入姜末、葱末、葱花、蒜末、辣椒酱等爆出香味,投入螺和紫苏,调入味,加水焖烧。3、待锅内汤汁只剩少许时,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盘即可。

营养功效:紫苏有散寒解表、行气宽中的功效;田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可以防治脚气病。

【特点】 呈酱红色,鲜香酥烂,造型喜人。

【原料】

狗脯肉600克,狗腿肉末100克,韩国泡菜25克,水淀粉35克,狗骨清汤300毫升,酱油50克,味精5克,黄酒25克,葱油15克,生姜末15克,大葱末15克。黑糖25克(红糖),狗骨清汤250毫升,焙好芝麻25克。

【制作过程】

1、狗脯肉洗净,浸泡,去筋膜,切成长17厘米的薄片20片,放入瓷盆内,加入酱油、黑糖、黄酒、味精搅拌均匀,腌制十分钟,使其入味,泡菜切成细末,放入瓷碗内,同狗腿肉末、黄酒、葱末、姜末、香油、盐、味精拌和均匀。 2、将狗肉片逐片平放在案板上,泡菜末,狗腿肉末酿在每片肉上,再逐片卷螺蛳肉,皮朝下一只只摆入碗内,放入蒸笼上蒸烂,取出,汤汁滗出入锅内,螺蛳肉倒入盆中。

锅内汤汁加入清汤、酱油、黄酒、盐、味精,烧开后,下入水淀粉勾成溜芡,淋入葱油,将芡汁浇在螺蛳肉上,撒匀焙好的芝麻,即可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新鲜泥螺怎么腌制?》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泥灸怎么用”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