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茶文化一直很受欢迎,茶叶种类有很多,红茶、绿茶、黑茶等等。信阳毛尖属于绿茶的一种,也是中国有名的茶叶之一,产自河南,很多信阳毛尖都是出口自河南的,属于河南的特产,外地来河南旅游的人都要买一包信阳毛尖茶叶作为纪念品。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下文。
一、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二、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1℃,一般年份界于14.5℃至15.5℃之间。3月间下旬开始,日均温达10℃,可持续220多天,直到11月下旬才下降。有效积温达4864℃,80%的年份为4683℃。4至11月的月平均气温为20.7℃,最热的7月份均温为27.7℃,最冷的1月份月均温为1.6℃。信阳的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4—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太阳辐射量为89.25千卡/cm2,有效辐射量为43.74千卡/cm2。
三、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四、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有一种“北方是在酒桌上谈事情,南方是在茶室里谈工作”的说法,可见茶在南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南北方的人都互相在做生意,酒和茶文化也在南北方互相渗透。北方喝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北方人并不了解信阳毛尖的冲泡方法,下面给大家讲解下怎样冲泡信阳毛尖。
信阳茶区位于大别山北坡,海拔一般在300米到800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信阳毛尖芽嫩而芽多,才叫毛尖。同时回甘好,一般冲泡3~5道尚有较浓的熟板栗香味,而劣质的毛尖最多泡2次就没有口感了,信阳毛尖冲泡方法细节是冲泡时间一泡3-5分钟内喝,时间太长反味道不好,同时记得一句信阳话:好茶多放,次茶少放,因为等级高的信阳毛尖芽头多而嫩,茶叶放少了香醇味不够,而等级低的因为叶多芽少,放多了茶叶太苦,影响口感。
沏泡好一杯信阳毛尖,不仅要选好水,配好茶具,还要掌握茶的冲泡技能,把握冲泡要领。
泡茶的水温——信阳毛尖宜用降温以后的费水泡茶。如果用费水直接冲泡,会使茶的叶色和汤色变黄,茶芽无法直立,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遭到破坏,使茶的清香和鲜爽味减少,观赏性降低。所以,应该采用晾至80℃左右的费水冲泡。特级信阳毛尖,用晾至70℃左右的沸水冲泡就可以了。
茶与水的用量—建议以每克茶泡50—60毫升适温沸水为好。按“浅茶满酒”的习惯要求,通常一只200毫升的茶杯,冲上150毫升的适温沸水,放3克左右的茶就可以了。
泡茶时间的长短——茶经沸水冲泡后,最先从茶中浸出来的是维生素、氨基酸、咖啡碱等,一般3分钟,茶汤饮起来已有鲜爽醇和之感,但缺少刺激味;之后,茶多酚物质陆续浸提出来,虽然鲜爽味减少,但苦涩味等相对增加。
冲泡次数——一般绿茶第一次冲泡后,茶汤中的水浸出物已占总可溶物的55%左右;第二次冲泡浸出物为总可溶物的30%左右;第三次冲泡为10%左右;第四次冲泡只有1%-3%,其实就是白开水了。所以,一般说来,信阳毛尖茶最好冲泡2—3次;
第一次冲泡后,建议在10分内完成闻香、品赏为上。
第二次冲泡要在30分内品饮为上。
第三次冲泡一般就没什么讲究了。
茶的种类比较多,在对茶选择上,都是不能随意的进行,不同的茶对人体各方面,有着不同的帮助,所以在喝茶的时候,也是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茶,这样会对喝的时候,对自身健康有帮助,女性可以以菊花茶为主,男性可以选择铁观音,这些茶对人体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那信阳毛尖的泡法如何呢?
信阳毛尖这类茶也是得到很多人喜爱,这样的茶在口感和色泽上,都是非常的独特,所以对信阳毛尖的泡法也是要进行很好的了解,这样对茶喝的时候,对人体健康才会有帮助。
信阳毛尖的泡法:
一、首先是用热水将茶壶和茶杯烫过,再放入五、六克重的茶叶,倒入热水,第一泡即可饮用,这是由于不施洒农药的缘故。此时,茶叶娇嫩,茶汤香醇,进口甘甜圆滑,冲泡时水温以80–90度为宜,既可即时饮用(温喝),也可冰喝,温喝时假如酌量加点白糖,或者冰喝时加点白糖、蜂蜜,然后放入冰箱冷冻,这两种饮用方法,均为夏日降温去署的良方。喝茶要先享受茶香,其次观察茶汤颜色,最后再尽情啜饮,信阳毛尖茶品质极优,一般五泡还能享受到极佳的茶香风味。
二、毛尖茶之品尝要讲究冲泡技术,茶具以素烧陶器小茶壶最佳,冲泡时先用开水将茶壶烫热,装入茶壶容量四分之一茶叶,然后开水倒入壶内,将茶水泡沫溢出至茶水清澈,盖好壶盖后,复用开水冲烧茶壶。第一泡茶和第二泡茶经45秒即可倒入茶杯饮用,之后则延长15秒,放一次茶叶可用同样方法冲五到六次。
通过以上介绍,对信阳毛尖的泡法也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因此对这样茶喝的时候,都是可以放心进行,它对人体各方面,没有任何损害,但是要注意的是,对这样茶喝的时候,晚上也是要减少选择,这样对身体健康才会有帮助。
信阳毛尖的属于一种绿茶,是十大名茶之一,而且的信阳毛尖的主要是以河南省著名的特产,信阳命名的,主要是河南信阳的茶叶,比较有特色而且是茶叶中的上品,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还有很多的作用绿茶呢,对于身体是非常高的作用,它富含丰富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阿对人身体那有非常高的功效。
信阳毛尖的主要是以河南信阳命名,信阳毛尖主要是茶之上品,主要是采用茶叶最经典的部分进行制作。所以信阳毛尖呢,不是浓而且汤色绿主要是一种茶特产茶叶的独特风味。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信阳毛尖主要产地在信阳光山、罗山县一带,那里海拔在300-800米之间,浓雾环绕,并且光照适宜很适合茶叶生长。在那里人们经过多年的辛勤耕种,大大的改变了土壤,使该土地的含肥量很大,故很适合茶叶的生长。
在唐代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2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阳中部五里店、彭家湾、浉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岗、邢集等乡的丘陵岗地上陆续发展。1967年春天,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茶种引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岗,建立了红旗茶场,开创了茶树北上过淮河的先例。正宗信阳毛尖的产区,除浉河区外,还含平桥区和毗邻罗山县南部灵山一带涩港、彭新、青山三个乡,这是解放初期国家统购统销茶叶时开始确认的。
上就是信阳毛尖阿的主要介绍,信阳毛尖主要是产自于河南,有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其他的物质,导致整个口感与其他绿茶不同,主要是可以替代其他的一些茶叶,手工艺和一些营养成分的比起一般的绿茶要高很多,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也可以进行信阳毛尖的饮用,但是一些孕妇和特殊体质不要进行饮用。
如果大家购买毛尖这种茶叶的话,就会喜欢购买信阳毛尖。因为信阳这个地方,非常适合毛尖的生长,而且信阳毛尖的口感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毛尖,也更加的爽口。但是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信阳毛尖,很多的朋友并不知道哪些产品是真正的信阳毛尖。那么,信阳毛尖怎么辨别好坏呢?
细看干茶
“细、圆、紧、直、多白毫”是信阳毛尖的显著特点,嫩芽或一芽一叶肯定比粗老大叶制成的成品要“细、圆、紧、直”得多了。
银绿翠润,是信阳毛尖茶色的特点。信阳毛尖的茶条细紧、圆直、鲜绿、光润等特点,都是在揉捻工序的熟锅这一步骤中形成的,经过这个步骤的信阳毛尖才会保持着银绿翠润,只有高水准的加工工艺方能将上好的鲜叶制成上好的茶。
看信阳毛尖的干茶另外需要做的就是闻干茶香,色泽“银绿翠润”的信阳毛尖一般而言必然香气怡人。而如果信阳毛尖的干茶中有一些杂味,如青臭味,很可能是在制作工艺出了问题。例如,信阳毛尖的鲜叶不经摊放直接加工或者杀青程度偏轻导致杀青不透,容易带有青臭味。
搓捻干茶。
捻干茶这一步就是食指、拇指用力搓捻信阳毛尖的干茶,判断信阳毛尖茶叶的干燥程度,含水量过高过低等等。
信阳毛尖的最佳含水量应该在6.5%左右。含水量过高,茶叶内部容易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加速茶叶陈化老化,品质下降快,严重的还可能霉变、滋生细菌。
信阳毛尖的含水量过低也有一些弊端,运输过程中,条索容易折断,白毫容易脱落,茶叶易形成大量碎末。
含水量适当的信阳毛尖,用手指用力搓捻,应当是有部分粉碎,亦有部分捻断的条索。如果搓捻之后,仅有少量粉碎甚至没有粉碎,说明信阳毛尖的含水量过高;搓捻之后全部粉状,说明信阳毛尖的含水量过低。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信阳毛尖的功效》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养生的功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