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需要注意的养生知识

2019-10-07 │ 冬春季节需要注意的养生知识 夏季养生需要

春季万物苏醒 采集野花需要谨慎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头,天天发愁,添病减寿。”那些健康而长寿的人,他们在养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如何在养生常识方面行稳致远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春季万物苏醒 采集野花需要谨慎》,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天的第三个月,自然界的万物都旧貌换新颜,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清明假期又到了,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天气最适合清明游玩。


在郊游时,很多人看到美丽的野花都想采来欣赏,极易受到有毒野花危害。中医警示,清明游玩,8种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1、含羞草

它一触即羞,这是由于其中含有含羞草碱。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过多接触后会使人头发脱落或周身不适,千万不能因为好奇而频频接触。

2、郁金香

花中含有毒碱。人在这种花丛中呆上两小时就会头昏脑胀,出现中毒症状,接触的时间越长中毒越深,严重者可使毛发脱落。

3、虞美人

全株有毒,内含有毒生物碱,尤以果食毒性最大。误食后会引起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毒,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4、杜鹃花

黄色杜鹃的植株和花内均含有毒素,误食后会引起中毒;白色杜鹃的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等。

5、夹竹桃

夹竹桃的花朵鲜艳,极易栽培,但其叶、皮、茎乃至花朵中均有毒。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夹竹桃甙,误食会中毒。观赏这种花卉,不要接触花、茎、叶中分泌出的白色汁液。此外,如果接触过多还会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的癌症。

6、一品红

全株有毒,其白色乳汁能刺激皮肤红肿,引起过敏性反应,误食茎、叶有中毒死亡的危险。

7、夜来香

夜来香的香味在夜间十分浓厚,但这香味对人体大大不利,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闻后会产生憋闷难受的感觉。

8、仙人掌

有一些仙人掌类植物的茎、叶、刺、花、果均含有对人体有强烈刺激的毒汁,人体被刺后容易引起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过敏性症状。这种毒汁沾在皮肤上就会出现皮疹、红斑,甚至还会引起脱发。

由此看来,以上这些野花存在很大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清明游玩,8种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健康游玩。

m.YS630.Com

精选阅读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如何提高阳气最关键


三阳开泰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发现冬至那天白昼最短,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人体的阳气升发也有类似的渐变过程,将其称为人体健康的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如何提高阳气最关键。

1、动则升阳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那么就气血流通,百病不生了。学五禽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

现代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人们大多动摇的是精神,不动的是身体。上班时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就坐车,回家又坐在沙发上看半宿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坐着的,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瘀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病呢?动摇精神损耗的是我们的阳气,动摇身体则能升发阳气,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就一定得先让身体动起来。

道医有一句话: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如果你体内阳气严重的不足,阴气过盛,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舒缓的传统功法,如养生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有一个标准,就是以心脏不剧烈跳动,身体微微出汗发热为宜,运动过度反而会伤害身体。


2、善能升阳

道家名著《太上感应篇》中对善作了三个定义:第一是语善;第二是视善,第三是行善。

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一些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比如说这个孩子今年考试成绩不理想,没考好孩子也不高兴,如果是会教育孩子的家长,他一定不会去埋怨孩子,而是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聪明的小孩都是夸大的,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聪明。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有成就的人,大都是在父母和亲朋好友的夸奖中长大的,在这种肯定的阳性语言激励下,人的阳气就会持续得到升发,身心都会得到平衡的发展。古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讲的就是语善升阳的道理。

视善,就是要让眼睛经常去看美好的事物。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间的大美,所以久居尘世的人要经常出去看看,以此养目调心。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与天地交换能量,升发阳气的过程

说到视善,德国有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结果证明男人看漂亮女人,如果每天看上5分钟,可以延长10年的寿命,女人看帅哥也可以延长寿命。所以,逛街时看看过往的美女、帅哥,养养眼,我想,这也是一种视善吧。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灵,生活中不要总看到社会、人生的阴暗面,凡事要多看阳光的、积极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也能做到随处视善了。

那什么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能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比如一个人用车拉着一车煤或者其他货物,爬高坡时上不去了,这时你帮他推一把,过了这个坡以后,拉车的人会回头道一声谢谢。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一定会感觉到暖暖的,这种暖就是阳气升发的表现。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的行为其实都是行善。

《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管是语善、视善还是行善,都是在讲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3、喜则升阳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生活当中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看一些欢快的娱乐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读自己喜欢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都可以使人的阳气升发。

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者转运。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有意地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病人的身心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能够保持一颗欢喜心,对身体的滋养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人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心想事成。所以,升发阳气还是改变命运的最好方法。

你的“精、气、神”还在吗,万物受生都起于此!


道医认为人体之“精、气、神”受之于天,也是万物的基质,万物受生都起于此,它同老子所谓“道”同为一体,万物由它而生,失它而死,道医视它为上药三品,人得之而身体健康。

一、道医对人体“精”的认识

1、道医认为“精”分两种

一种是后天充养的五谷之精。一种是先天本原的元精,受之于天地宇宙,是万物的基质,得之而生,持之而壮,与天地同步相存,相因相果,随时而化,随物而生。至精至微,是本原物质中的真。

老子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是老子把非非有,非非无的“道”飞称之为物,这个物可以说是无中的有,可这个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物,其中既有象,又有物,可是它在是有非有中还有变化,是之而非之中又见到了“精”,而且甚真,既真有,有之中还有非(神),老子的独特见地,也正是对玄之又玄的一个概括。


2、精在人体中的作用

道医认为老子所说的宇宙演化进程,同时也是人及物的演化过程,这个“精”,老子强调了它对宇宙与物质世界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这个信(神)也给“道”带来了神奇的功能。道医认为这个“精”即给道带来神奇功能,同样也会给人带来神奇功能。那么怎样才能使它在人体发挥更神奇作用呢?只有以后天之精补充它的活力,《管子•内业》中云“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

这是进一步指出,精可生于五谷之养,可生于天地宇宙之养,如旺极可通神,藏于胸中便会使人精神饱满,增加智慧,《内业》中还说“精也者,气之精也者”,“精存自生,其外安荣”,“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这里进一步指出先天之“精”靠后天气养,精足体自荣,以致能表现在外表,精气俱足,身体、四肢强健,体能源之不竭。以此后世道医提出五谷之气可化血,血气而升气,气足而生精。精足而返壮,由此可知“精”是人体各个器宫发挥正常功能的保证。


3、道医对精的概说

道医对精的认识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总结的结果:在道家的内丹学理论基础上,进而对人体“精”的认识,认为“精”不但作用于人体各部器官功能,而且还能在人为的作用下起到增进人体的长寿体健和开发智慧的作用,只有对后天的精加以调养,才能给予先天“精”的充实,先天的精(元精)与后天精二者互动下,所产生出的奇效功能可大大超越药物的功效,所以道医提倡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保证固精、养精、生精的重视,以达生命的健康完美。


二、道医对人体“气”的认识

1、气的物质性

道医以道教的基本理论“天人同构”思想,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以“炁”作为宇宙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体的认识中区分于原始“炁”,即先天祖气与后天之气和人体结构各部器官功能的气。提出老子所谓“炁”为先天祖气,表形符号为“-”,即原始最初的“炁”,而最初之气是混沌一片的,这就叫“元气”,而由元气演化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太阳之气清轻上升为天,太阴之气重浊下降为地,中和之气则生人,天地人交感而有万物。道医引入道教的阴阳五行、八卦学说来解释宇宙与人的共性,认识到万物存在着相反相成的态势,并结合了周易的阴阳五行的理论,以阴阳统五行,以五行证阴阳并符合于八卦,用于道教之符号及图像形式结合气论,生命论,解释宇宙的复杂结构及天地万物的相互关系,推衍出来表征宇宙的结构和时空绵延状态。

运用八卦符号图像把宇宙空间,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位,分出阴阳、四季和人类的认知。从而为自然的变化、阴阳的平衡找出合理的依据。而阴阳的对应又是事物中的共性,即道医根据道家数理,进一步阐述了人体阴阳的辩证关系,以数理符号形式来表现人体的生演过程,如图:

符号表现形式阴阳,结合数理符号,这就给道医学阐述男女生理演化过程提供依据。即女子7岁之前属阳,7岁之后属阴,2×7十四岁见癸水,出现发育成熟迹象,7×7四十九开始步入衰老期。男子八岁之前属为阴,八岁以后属为阳,2×8十六岁出现生育成熟迹象,8×8六十四岁步入衰老期。道医以此数理图像来证实孩童时期元气的不稳定性及转化过程。从寄托人类个体生命绵延企盼思想,对于人体之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理解,从而对人体之气进以深化的体验,道医以气作为最基本的概念,对一系列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着探索。

2、气在人体中的作用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实质是对形与气的解释,气在宇宙叫大气,在自然界中叫天气,《气候》,在人体叫形气、真气、元气、营气、卫气等等,它是人体中的生理运行的动力,是人体生命的本原,在人体中有气者生,气充则长,气衰则老,气虚则病。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从而道医对气的认识和养生、调气上的理论给予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都得到进一步发挥。《庄子》认为,气和道一样,也是万物的本原基质。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生,散则为死。”基于这一认识,道医提出“养气、调气、补气”,并指出“气”在精与神之间的中和作用,以及在五脏六腑之间的连带关系。《太平经》云,精和神的存在都依赖于气,气对于精,对于神来说犹如水对鱼一样重要,又云“阴气阳气更相摩励,乃能相生,人气也轮身上下,神精乘之出入,神精有气,如鱼有水,气绝神精散,水绝鱼亡。”可见气对精神的重要及对五脏六腑的连带关系。道医指出,安身养气须注重情绪调摄,对养气的细微阐述,实是提醒人类对气认识的重视,同时也是告诫人类对自然环境及人体的连带关系须重视。

3、气的概说

道医以道教的天人观来看待自然与人体的变化,从而认识气的单一物质上升到宇宙、自然、环境、社会、人事、个体的方方面面,实是给予人类的思想启迪与反思。并期盼着道医思想能服务于当代的人类。

三、道医对人体“神”的认识

1、“神”是什么

老子云“窍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神),并间接阐述了这个其中的信(神)对道的作用。道医认为“信”道产生神奇,继而推断出,事物及人类个体的神奇功能同样也是这个“信”起到的作用,由此取名叫“神”。而这个“神”同样是万物的基质,它既是单一物质又是同精气符合而成产生的新物质,同样具体先天“元神”和后天“精神”之属性,而且互生互化,相互关联。有时依托形体而展现,有时又以个体形式显其功能,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物质,现代认为是场、是态、是电核,进而强名曰“神”。

2、神在人体中的作用

道教理论“神依形生,精依气盈”,道医认为“神”以人体场的形势而有在,随着人体的健康状况而变化,同时又与体内五脏六腑相互作用,显现神奇的功能,是对智慧灵感潜能的开发。道教的内丹家为其展开一代代的探索,发现其与精气结为一体的功能,道教在元明时期提倡离形修炼,就是让形体安息一处,自身神志从形体出走到它处,而且把修炼的过程及出现的功能留于文字书中。《玉皇心印妙经》云“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水不焚”。道医认为人体之生物场态受到“精、气、神”的作用时可以出现功能效应,其身体及精神虚弱非正常时,也会出现难以理解的病态表现。道医为此在长期的探索中从中找出合理的答案,并且实施在临床治疗之中。

3、道医对“神”的认知

“神”道医认为即人类思想中的常意识、潜意识及元意识的统称。先天具有的称“元神”,而后天以生物场态依附于形体的叫心神。只有心神与精气结为一体,方能逐步把“元神”的潜能发挥出来,使得人体有其特异功能,道医认为人体经过有程序的修炼五六年,可以达到形神之间的分离,如有15年的有程序的修炼完全可以把人体潜能都激发出来。但在修炼中必须真知内在的程序及方法,加以修炼的同伴看护,方保不出偏差。否则事与愿违,这些在近代科学中也曾深度挖掘整理。道教在《性命圭旨》等书都有陈述其修炼程序及方法。在《续仙转》中云:张果老几次形神相离的故事也说明至此。

四、“精气神”相互关系

道医认为:精、气、神均是人体的基质,即老子说的其中的道“炁”,道“炁”中的精,精中的信。其在人体中起到生与死的作用。三者以气中和,保持着人休各个器官的功能。《玉皇心印妙经》云“上药三品,神与气精”又说,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道医为此而提倡养生、宝精、全神,用于医疗及养生的理论,提出补气、安神、养精以达人体的健康。

告别朋克养生,“病危”的你就这样中了《万物滋养》的毒


可乐泡枸杞,啤酒放人参,朋克式自救的你是时候了解滋补食材的前世今生。由视袭影视、阿里健康与中视传媒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生态健康美食系列纪录片《万物滋养》正式定档1月29日,将于每晚7点黄金时段强势登陆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同时晚8点全网同步热播。

据悉,《万物滋养》以国内六大典型自然环境(森林、海洋、旱地、田野、江湖、高山)中最具代表性的30余种原生物种及30余种滋补食材为主角,通过平等的态度和微观的视角,揭开这些为人体带来无限生机的“食材”的故事:探寻其生长的天地、讲述其生命历程,并展示出中国人“天地共生,万物滋养”的滋补哲学和健康观。

作为央视及各大平台开年档最值得期待的纪录片,《万物滋养》不拘泥于单纯地去讲述自然环境或者食材的背后故事,而是将“生态”、“健康”和“美食”融为一体,通过深入挖掘环境、人类、物种与食材间的共生关系,呈现出中国人所推崇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观念。同时,以“食材”为主角,以轻松幽默、深入浅出的方式,让观众观看之余,获取有关自然、食材与健康的新知。

在这之前,国内纪录片对于美食的审视,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功夫。人类保存、烹饪、生产美食的过程,被无数作品呈现在镜头前,但却不知道它们在成为食物之前经历了什么,这是历来讲述美食所忽略的。《万物滋养》通过健康生态美食的全新表达方法,探索前所未知的自然与美食的本源,食材不只是食材,食材也有出人意料的神奇故事。

《万物滋养》以富有幽默性的表述方式,刷新中国人的健康美食观念,引导一种自然健康的“原生态”美食观,让人们看后,懂得食物之源,尊重食物,敬畏自然,学会珍惜,简单生活。

据悉,《万物滋养》将以深邃悠久的东方自然观、健康观为指引,分为《森林间的心机》、《海岸边的流浪》、《旱地上的斗争》、《田野中的冒险》、《江湖里的追逐》、《高原上的温存》共6集正片,从多个角度真实解读“天地共生,万物滋养”的滋补哲学和健康观,让普通观众跟随真实生动的镜头语言、轻快的画面节奏,了解平凡万物中的不凡故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艾灸养生,一切灾病灭


艾灸疗法流传千年,效验无数,有非常强的群众基础。

我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今天就给大家具体解释一下艾灸和气血、经络、元阳的关系。

气血的重要性

气看不见摸不到, 就像《老子》中的道,道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黄帝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气源自先天和后天,是元气和正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内灌脏腑,外濡腠理。气具有推动作用、气化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营养作用。血是由脾胃运化所产生的水谷精微和行于脉中的营气所构成,含有丰富的营养与滋润物质,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行于脉中,精血相互化生,内连脏腑,外连肌表,由五脏共同协作完成血的运行。血的作用有营养与滋润、感觉和运动的基础、神智获得的物质基础。

艾灸和气血的重要关系

艾灸的一项重要作用是行气活血。

灸法可以使局部乃至全身感到温暖舒适,

灸的刺激可以使气机调畅,营卫和谐,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所以一切气血凝滞、经络麻痹,

均可以用艾灸来温经通络、散寒除痹。

《神灸经纶》中记载:取艾之辛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经络的重要性

经络是特有的人体结构和组成部分之一,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是沟通内外、上下的一个独特系统,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无处不在,遍布全身,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脐是经络的的总枢,经气的汇海。经络可以通行气血,濡养全身;抵御外邪,保卫机体;平衡阴阳,调节功能;传导感应,反应病情。

艾灸和经络的重要关系

艾灸可以温通经络,用艾灸治病,主要是想用艾灸打通人体阻塞的经脉、用阳气滋润虚弱的脏腑。气血充足了,正气才能对抗病邪。而且通经络、补阳气不仅能治病,发现活用它们还能找到疾病,甚至一些很小的疾病也能找到。艾灸发汗,通过经络传导可以给病邪一个出口,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感能够沿经络穴位走窜。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必须灸之,所以艾灸的经络穴位疗法疗效显著。

元阳的重要性

中医谓人体阳气的根本。

生命运动的原动力,来源于德基。

人体中元阳相当于水库,经络相当于水渠,水渠里的淤泥相当于经络里的风寒湿热毒,如果元阳足经络畅通人就没有病;

如果元阳损耗多(不足)经络里的风寒湿热毒少输送能量的通道会似通非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经络里的风寒湿热毒严重使经络不通造成身体系统不平衡,形成体内垃圾就是病,严重的就成肿瘤。

艾灸和元阳的重要关系

中医名医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神灸经论》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为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中医《伤寒论》认为所有疾病是因身体系统不平衡所致。不平衡原因是经络传导平衡的指令信息受阻或堵塞所致。

受阻的原因主要是风寒湿热侵入经络系统造成。

灸疗时艾烟的纯阳性成分,通过渗透肌肤穴位进入经络,把风寒湿热排出体外,

补益元阳,达到“以平为期”健康养生最佳状态,则人身本有的免疫功能、

强大恢复能力自然显现,百病自愈。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灭;热时取凉,寒时向火;治病灸疾,功非小补;知灸者福,善艾者寿;内外兼修,平衡养生;因时定养,天人相应。

食品安全儿童夏季饮食需要谨慎


随着盛夏来临,气温升高,各类胃肠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再加之孩子们又偏爱冰激凌,可乐等冷饮,所以夏天是小儿急性肠胃炎的比例十分高。担心的家长们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让自己的宝宝们受肠胃炎的折磨呢?

一、讲究卫生,保持餐饮具清洁无毒

餐饮具、奶具不洁也是引起小儿肠炎的一个常见原因。有些家长不注意碗筷、奶瓶、奶头的及时清洗消毒,不讲究生、熟案板、刀具、容器的区别使用,容易导致细菌污染,引发小儿腹泻。所以要养成饭后、奶后立即洗刷餐具、奶具的习惯,并且要生、熟炊具、容器分开使用,定时煮沸消毒餐饮具,每次煮沸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二、科学使用冰箱,谨防“冰箱菌”的侵袭

夏天,许多家庭习惯把西瓜、水果、凉菜不加封闭放在冰箱冰镇后拿出来直接食用,也有人误以为冰箱内的食物不会变质,将放在冰箱里的剩菜剩饭拿出来不予加热直接食用。殊不知冰箱并非真空环境,也存有许多细菌,极易污染食物。所以,对要直接食用的瓜果蔬菜在冰箱内必须以密闭方式保存,对在冰箱里暴露存放的熟食一定要煮沸加热才能食用。冰箱还应定期保洁,生、熟食分开放置。

三、适量吃冷饮,杜绝孩子贪吃过多

大部分冷饮和饮料的含糖量都较高,过度依赖这些冷饮会导致食欲下降。适当吃一些冷饮或饮料,的确可起到一定的祛暑降温作用,但千万不能吃得太多、吃得过快,特别是自制力差的孩子,因为冷饮中的水分子大部分处于聚合状态,不容易渗入细胞,容易引起孩子的肠胃不适。

四、保证孩子饮食的规律性

这是因为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的神经会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内分泌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各类分泌腺的功能受到影响,就容易导致消化力减弱。

因为觉得胃口不好,不少人忽略了定时进餐,有一顿没一顿,或者只吃蔬菜,不吃荤菜。特别是有些想要减肥的女性索性吃起了“蔬果餐”,用蔬菜和水果代替主食。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胃肠道健康,容易引发胃炎及溃疡性疾病,而且饮食结构的失衡还会导致人体抵抗力的整体下降。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体内的钠、钾等电解质流失较快。因此,夏季饮食更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蛋白质的摄入不仅不可减少,还应酌量增加。要适当吃一些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制品等,还应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和瓜果。高温季节尤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1、B2,维生素C,钙,以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烹饪方式的清淡,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孩子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家长们不可纵容孩子用冷饮或者是水果代替正餐在孩子胃口不佳的情况下,家长们可以烹调一些粥汤类给孩子食用。

这几类人需要小心谨慎吃红肉


红肉是营养学上的词,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岀红色的肉。如猪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都是红肉。红肉中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那么红肉应该怎么吃呢?哪些人不适合吃红肉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营养成分高吗?含有什么元素?

红肉的颜色来自于哺乳动物肉中含有的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能够将氧传送

红肉确实不如白肉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拒吃红肉。与白肉相比,红肉中富含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2、蛋白质、烟酸、硫胺、核黄素和磷等。这些成分对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

吃红肉的注意事项?什么人不能吃红肉?

风湿病患者宜少吃红肉。根据专家建议,鸡蛋和动物内脏都应是风湿患者严禁食用的食品,而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以及香肠每周最多吃一到两次。因为,动物脂肪中含有大量容易引起关节发炎的物质,过多进食富含动物脂肪的食物会加重患者病情。

中老年妇女宜少吃红肉。如果将蔬菜与肉食相比较,前者则有利于骨骼健康。美国研究人员提出忠告,如果人们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吃肉或奶酪过多,有导致骨质流失甚至骨折的危险;相反,将蔬菜作为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则可有效地改善骨质。

服过敏药宜少吃红肉。过敏的发病机理为:一种叫作组胺的物质与其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活性,从而形成机体的过度反应,包括过敏、胃酸分泌、平滑肌痉挛、毛细血管扩张等。治疗过敏用的抗组胺药,也能与组胺受体结合,但它没有活性,不会触发过敏反应。

想怀孕的女性宜少吃红肉。许多女性为了生下健康的宝宝,在怀孕前就开始增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但是美国的科学家发现,饮食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降低女性怀孕的成功率。科学家通过白鼠实验发现,如果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超过25%,就会干扰老鼠胚胎发育初期的正常基因印记,影响胚胎着床和胎儿发育。

脾气急躁宜少吃红肉。人吃了大量肉食后,脾气会变得越来越烦躁。这是因为肉类中含有大量动物蛋白,会使脑中的色氨酸含量减少,而导致人有侵略、忧虑和好斗的倾向。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春季万物苏醒 采集野花需要谨慎》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冬春季节需要注意的养生知识”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