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汤养生季节

2019-10-11 │ 温汤养生季节 女性血瘀型人养生

中药灌肠促循环 温通散瘀助受孕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那些不注重养生的人,必然会遭到生活的报复。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养生保健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中药灌肠促循环 温通散瘀助受孕”,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导读:每年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受孕的人数在逐年上升,除了西医领域里利用手术如腹腔镜、药物

每年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受孕的人数在逐年上升,除了西医领域里利用手术如腹腔镜、药物治疗外,传统中医的内服外治方法也能有助于受孕。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妇科主治医师陈文英表示,中医认为,受孕困难属于瘀阻不通,因此中医治疗不孕或者调理辅助生育的身体环境,都以温通为主。

陈文英给记者提供一份前来治疗不孕的患者统计资料。记者发现,接受治疗的妇女年纪平均年龄28~30岁范围,她们患病的主要原因集中在日常不注意避孕,有流产史。陈文英认为,导致如今不孕的因素之一,就是性生活提前和不注意避孕导致人流,这样会引发子宫的炎症增加输卵管阻塞和体内淤滞不通。

中药热敷、脐贴和灌肠对不孕有不错的疗效,主要起到了温通的作用。其中,灌肠的方法较为显著,陈文英解释,直肠与盆腔血管相通,直接灌肠减少了消化道的吸收,增加了药物的浓度,一般选用桂枝、丹参、皂刺等,与水煮后趁着药物温热的时候直接灌入直肠,加速了血液循环。

目前西医治疗运用手术方法结扎管口减少积水反流,一方面会增加体内创伤性,另一方面也间接导致了不通。而中药内服外治的方法可以减少创伤和药物直接进入盆腔血管堵水。陈文英特别提醒,一般调理治疗2~3个月后可以试着受孕,但如超过6个月后仍无法受孕就建议患者寻求辅助生育。

扩展阅读

中药灌肠可以同房吗


大家都知道治疗疾病的方式有很多种,中药灌肠也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方式,但是这种治疗疾病的方式副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于一些夫妻来说,有很多人都会面临着不孕不育的问题,得了这种疾病之后,就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调理,中药灌肠也可以调理,那么中药灌肠可以同房吗?

在进行中药灌肠之后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下面为大家进行介绍。

第一,首先进行中药灌肠所用的药物应该进行细致的挑选,不要选择对于患者的肠胃有腐蚀性的一些药物,这样很容易使患者出现一些肠胃系统方面的疾病。还有就是在进行中药灌肠的时候,时间非常重要,最好是选择在晚上进行。

第二,就是在将管道插入肛门的时候,手法一定要比较温柔,如果力道比较大的话,很可能会擦伤患者的黏膜,尤其是对于患有痔疮的患者来说,在插入肛门的时候更加应该谨慎,否则会对患者的伤口造成刺激,在灌肠完毕之后,灌肠的中药,应该在病人的体内多停留一段时间。

第三,灌肠完毕之后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在灌肠完毕之后都会同房,其实这对患者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很容易刺激刚刚灌肠之后的粘膜,还有就是在灌肠完毕之后,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并且多多补充一些维生素,这样的话才可以增强抵抗力,帮助早日康复。

随着医学的发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用中药灌肠的疗法来治疗一些疾病,除了可以治疗不孕不育之外,对尿毒症和溃疡性结肠炎都有一些疗效,但是在做中药灌肠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科学正确的步骤,并且在中药灌肠完毕之后,应该进行适当的护理,这样的话才可以使患者的疾病尽快的康复。

散瘀最快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外伤都是避免不了的,有些时候磕磕碰碰就特别容易在皮肤上留下一些淤青,这些淤青会使患者感觉到疼痛,所以一定要及时的使用一些活血散瘀的药,可以使用一些红花油,或者是采用毛巾冷敷或热敷的方法都能够快速的消除淤青,那么消除淤青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呢?

1。红花油,抹开之后用热毛巾热敷。。 2。冷敷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材料:冰毛巾,毛巾浸泡冰水,每隔十分钟更换,以保持冷度;冰块,塑胶袋内装三分之二的冰块,双手挤掉过多的空气后,绑紧并包上毛巾就可以使用;冷冻蔬菜,如果没有冰块,也可以应用冰库的冷冻豌豆或冷冻三色蔬菜,外面包上毛巾就可以用来冰敷上。

你那里瘀了,脸部的话也可以用煮鸡蛋来散瘀,在你瘀的地方轻轻的揉

冷敷的常用方法有“干、湿”两种:

1、干冷敷法。在橡胶制成的冰袋或橡胶手套等代用品中,装入半袋碎冰或冰水或冷水,扎紧袋口后在冰袋与皮肤之间用毛巾、布套等隔开。冷敷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每次敷20分钟,每日可效多次。

2、湿冷敷法。用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盛冷水的盆里,如有冰则放入冰块,没有冰则用新打上来的井水,轮流取出拧至半干后敷于患部。4~5分钟更换一次敷布,每次敷20~30分钟,每日可敷多次。如果受伤的是手或脚,也可以直接把受伤的手或脚泡在冷水里,每次不要超过15分钟。

热敷的常用方法也有“干、湿”两种:

1、干热敷法。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将60摄氏度~70摄氏度的热水灌满热水袋容量的2/3,排出气体,旋紧袋口(注意不要漏水)。将热水袋装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敷于患部,一般每次热敷20~30分钟,每日3~4次。如无热水袋,亦可用金属水壶(注意用毛巾包好),或用炒热的食盐或米或沙子装入布袋来代替。

2、湿热敷法。事先把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热水盆内,轮流取出并拧至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烫时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5分钟更换一次,总计20~30分钟。每日可敷3~4次。

不失时机地冷敷和热敷对于局部损伤来说的确是一项简单易行、快捷高效的物理治疗措施。但是不论冷敷还是热敷都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当损伤的部位起水疱或有破损形成“开放性伤口”时就不适宜冷敷;对于对低温特别敏感或心血管系统有病的人也要慎用冷敷;感染发烧的患者、诊断不明的急腹症、面部三角区感染、怀疑有脏器内出血的禁忌热敷;软组织挫伤或关节扭伤的初期、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等也都禁忌热敷。

促精子活力中药


二、男人吃什么补精子三、影响精子成活率的因素

促精子活力中药

1、促精子活力中药

1.1、附子党参汤:附子、枸杞子、菟丝子、党参各15克,补骨脂、杜仲、川断各12克,地骨皮、黄芩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10剂为1疗程。功可补肾助阳益精。主治精子活力低下。

1.2、益气生精汤:黄芪40克,当归10克,白术、枸杞子、仙茅、仙灵脾、补骨脂、蛇床子各15克,熟地、鹿含草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功可益气温肾,主治男性不育症(精子成活率低),临床报道共治疗22例,疗效满意。

1.3、任氏生精丸:仙灵脾、巴戟天、肉苁蓉、沙苑子、菟丝子、山萸肉、黄精、当归、制首乌、路路通各15克,仙茅、柴胡、白术各10克,阳起石、枸杞子、川续断、黄芪、熟地、怀山药各20克,党参30克,甘草5克。①以基本方为主,共研细末,装胶囊,每日早饭前、晚饭后备服5九。②以上述所加中药,水煎后,送服生精九。功可温补肾阳,佐以滋补肾阳,益气活血。主治男性不育症(精子活力低下等)。

2、精子成活率低的表现

2.1、男性朋友正常的精液是为液体的,在排出后就会变为黏稠的冻胶状,在经5-30分钟后就会变成稀薄的液体,若是30分钟仍不液化,这就为异常。

2.2、精子成活率低的男性患者中,可检查到精子数量,正常男性的每毫升的精液就中含有精子0.6-1.5亿个,男性精子的数量若是明显的偏少,这就为精子的存活率低的体现。

3、精子成活率低怎么办

3.1、按时接种疫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以预防各种危害男性生育能力的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性传播疾病等。

3.2、避免高温:桑拿房、蒸气浴室的高温蒸浴可能会直接伤害到精子,抑制精子的生成和存活,所以在备孕期间要尽量少去这些地方。

男人吃什么补精子

1、蛋白质与精氨酸

优质蛋白质是形成精液的主要原材料。含高蛋白质的食品有瘦肉、猪脊髓、狗肉、牛羊肉、鸡鸭、蛋类、鱼虾、豆制品等,精氨酸是产生精子的必要成份,缺乏时可以发生少精症。含精氨酸的食物有鳝鱼、黑鱼、海参、蹄筋、豆制品、瘦肉等。

2、各种维生素

维生素类有为精子提供原料、促进精子生成、保持性器官不受侵害等作用。维生素E与生殖系统关系最为密切,具有防止性器官老化,使空虚的输精小管再生,以及增强精子活力的多种作用。

3、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人的睾丸,前列腺、精液本身都含有很高浓度的锌,锌的长期摄入不足,将会造成精子稀少和睾丸萎缩。高锌食品以贝壳类动物为主,如牡蛎含锌较多,备孕男性可以多吃。

4、富含性激素的食物

羊肾、猪肾、狗睾丸、牛鞭、鸡肝的摄入,能促进精原细胞分裂和成熟,对生精很有益处。

影响精子成活率的因素

1、不检点的生活习惯

不检点的生活习惯易引起男性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首先影响精子的生成和精子的运输,造成少精症而引起生殖能力下降。生殖道感染也可引起精子活力变化,生殖道感染可抑制附属性腺分泌,使精子的活力和数量严重下降而致不育。

2、吸烟与酗酒

男子对烟、酒中的毒素颇为敏感,尤其是生殖细胞更易受害。据研究表明,烟叶中的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杀伤精子的作用。长期酗酒会对睾丸的生精细胞造成损害,影响精子产生。

3、温热环境对睾丸的损害

不少男子为表现出健美身材,长期穿紧身裤,使阴囊皮肤的散热功能得不到发挥,进而增加睾丸局部温度,有碍精子产生。睾丸是产生精子的器官,经常用很热的水盆浴、桑拿浴,使阴囊经常处于高温状态,就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

畏风恶寒久治不效 温肾助阳祛风散寒


导读:笔者于2006年夏天曾遇到一例病人,时值盛夏,但患者却穿秋衣裤,吃饭时不敢吹风扇

笔者于2006年夏天曾遇到一例病人,时值盛夏,但患者却穿秋衣裤,吃饭时不敢吹风扇空调,怕风怕冷,诉冬天穿棉衣裤仍感寒风刺骨。患者张某某,女,25岁,自述畏风恶寒近一年余。于一年前夏季小产后洗浴受凉,当天即出现发热,在当地村卫生所经输液等治疗后发热治愈,第四天出现畏风恶寒,经服中药十余剂无效,后在当地县医院西医检查无异常嘱其看中医,然多方求治,病情不减,月经也停了。笔者阅前医诸药,多是温肾助阳,祛风散寒,养血祛风,乌附肉桂桂枝等温燥之药方皆用之,尤其乌附用量非小。察舌诊脉,舌体稍胖大,质淡苔白略燥,脉沉迟无力,面色苍白。

笔者反复思索,若按其病情结合察舌诊脉,治疗宜补气养血以祛风,温肾助阳以祛寒无疑,然吾用之法前医也用之,前医如此不效,吾用之岂能有效?必须另辟新径,嘱患者不急于治疗,待吾仔细斟酌。笔者查书阅案多时,却仍无治法,遂决定退一步,欲从阴血治疗。

《灵枢。本脏篇》曰: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和,即血液充盈和调之意,血只有盈与脉,才能流畅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怪病从瘀论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致血流减慢,故而形成血瘀血虚,经脉不畅,气赖血以附,血虚,血不载气,气无以附,遂因之而阳气虚衰,故患者畏寒恶风。

拟方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健脾生血为治疗法则。处方:全当归30克,紫丹参30克,鸡血藤40克,生山楂30克,炒山楂30克,大红枣30克,白茯苓30克,结合红花注射液输液,嘱患者多户外运动。治疗一周后病情稍有减轻,嘱患者回家照原方继续治疗一月,后患者来电诉畏风恶寒已明显好转,笔者嘱其将中药原方15服粉碎为末,分两月服以善后。两个月过后患者来电病已痊愈,月经已来。

大便秘结 药膳助通


防治便秘除加强运动外,最好的办法是食疗。食疗比用泻药好得多,既没毒副作用,又能长期坚持。

每次排便量少而干、排便困难,两天以上无便,可称为便秘。无特殊原因长期便秘,称习惯性便秘。糖尿病患者及中老年人结肠、直肠的肌肉萎缩,排便力较差,肠道黏膜分泌减少,往往容易使大便秘结,加之他们的体育锻炼不足,腹压降低,更使秘结的大便难以排除,成为无力性便秘。滞留的大便因水分继续被吸收而更加干燥难排,导致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精神不佳等自身中毒现象,长此下去还易患肠癌。坚硬的粪块,还容易引起肛门疼痛、肛裂、肿胀、出血等,最常见的是患痔疮及合并症。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高血压、心绞痛、心脏病等各种疾病,当排便用力过度时,易引发脑卒中和心绞痛,后果不堪设想。

防治便秘和痔疮的药膳

防治便秘除加强运动外,最好的办法是食疗,切不可乱服通便下泻的药物。食疗比用泻药好得多,既没毒副作用,又能长期坚持。同时,食物不可过于精细,要吃含足够纤维素和果胶的蔬菜和水果,多吃些缓泻食品,如芝麻油、养麦面、南瓜、红薯、香蕉以及清晨空腹饮凉开水一杯。膳食中经常配备汤羹,既便于消化,又可补充水分。

治疗便秘常用药膳:

1.痔疮丸

配方:猪苦胆2个(鸡苦胆10个也可),养麦面200克,蜂蜜80克(糖尿病患者可不加)。

制作方法:将养麦面与猪胆汁、蜂蜜调和成豆粒大的小丸,用锅蒸或用100℃烤箱烘烤20~30分钟。自然晾干,装玻璃瓶中备用。

食用方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0克,连服至痊愈,一般1~3日即见效。病愈后可停服,长期食用无毒。

功效与适应证:荞麦有开胃宽畅,下气消积,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胆汁和蜂蜜均有润肠缓泻作用。胆汁主要是胆汁酸盐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帮助脂肪消化吸收及促进肠管运动,缺乏胆汗盐酸常导致便秘及肠道细菌繁殖,使肠内容物发酵、腐败、肠胀气或自身中毒。三者合用可调节胃肠功能,润肠,软便,治痔疮,降血压,降血糖等。

2.粳米黑芝麻粥

配方:粳米(大米、籼米、稻米)100克,黑芝麻50克。

制作方法:将黑芝麻洗净,去水备用。将粳米洗净,入铁锅加适量水煮开,再加入黑芝麻继续用文火慢熬,注意不要糊底,至粳米烂、汤黏稠为好。煮粥时应用较大的锅,以免粥汤溢出,因粥汤是其精化所在,营养极好。

食用方法:每日1~2次。

功效与适应证:粳米有补脾养胃、强壮、滋养或缓泻等功能,对增加中老年人的机体内脏功能和免疫能力均有裨益。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滋养通便之功效;且有乌发、增发,抗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血糖,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原含量等作用。此粥能治便秘、补肾、明耳目。

便秘的家庭护理

1.先要弄清便秘的原因,如是器质性便秘,要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一般性便秘,应采取对症治疗。

2.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管有无便意,都要按时做排便动作,习惯成自然,到时大便即可自下。

3.要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和摄取有利于排便的饮食。如定时进餐、不偏食、不暴饮暴食,摄取均衡营养,选食含粗纤维多的菜果及食物。

4.用手按摩促进排便。排便时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重叠,在腹部沿结肠走向作环形按摩,起到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的作用。

5.日常生活中要少静多动,锻炼腹肌张力,促进胃肠蠕动。

6.工作要劳逸结合,精神舒畅。保持会阴部及肛门周围的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积极治疗肛裂、痔疮、肛周感染、盆腔炎等。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