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运动养生

2019-10-13 │ 肌肉运动养生 面部开诊养生知识

面部肌肉萎缩怎么治疗?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来实现中医养生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面部肌肉萎缩怎么治疗?》,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患有面部肌肉萎缩的人是很痛苦的,脸上的肌肉萎缩会让自己的五官变形,平时看起来也和正常人不太一样,这个时候就会让人产生自卑心理,我们要做的是保持心情的愉快,情绪方面不能太过于波动,想要促进恢复就应该选择中西医结合饮食的方法进行调节,平时有面部肌肉萎缩的患者要严格预防肠胃炎疾病和感冒。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2、合理调配饮食结构。肌萎缩患者需要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补充,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药膳,如山药、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劳逸结合。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4、严格预防感冒、胃肠炎。肌萎缩患者由于自身免疫机能低下,或者存在着某种免疫缺陷,肌萎缩患者一旦感冒,病情加重,病程延长,肌萎无力、肌跳加重,特别是球麻痹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如不及时防治,预后不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5、胃肠炎可导致肠道菌种功能紊乱,尤其病毒性胃肠炎对脊髓前角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肌萎缩患者肌跳加重、肌力下降、病情反复或加重。肌萎缩患者维持消化功能正常,是康复的基础。

M.YS630.cOM

ys630.COm精选阅读

肌肉萎缩怎么治疗好呢?


从临床效果来看,食疗法是目前最好的治疗肌肉萎缩的方法之一,不仅没有任何副作用,还能减少身体里的毒素,让患者早日康复。最常见的食材有木瓜、海带、大蒜、绿豆等,你可以尝试一下哦!

木瓜

:富含木瓜蛋白酶,可分解体内的废物和积累的脂肪碱性食物,清除酸性成分。

海带

:含有丰富的海带绞质,可加快侵入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排出。

大蒜

:其中的特殊成分可使体内铅浓度下降。

蘑菇

:能清洁血液,排泄毒性物质,经常食用可净化体内环境。

胡萝卜

:含大量果胶,可与重金属汞结合,生成新物质排出体外。

绿豆

:能帮助排出侵入体内的各种毒物,包括各种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促进人体的正常代谢。

黑木耳

:其中的特殊成分可帮助消化棉、麻、毛纤维物质。

猪血

:含有大量血浆蛋白,经过人体胃酸和消化酶分解后,与侵入胃肠道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学反应,变为不易吸收的废物而被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碱性略占优势,如果酸性成分过多,就会成为多种疾病的温床。日常食物如禽、畜、鱼、蛋类、糖、米、面等,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可使血液偏酸,因而,应多进食蔬菜、海带、水果、奶类等含碱性成分多的食物,以保证血液维持在略偏碱性的正常状态。

针灸怎么治疗肌肉萎缩?


针灸是非常传统的一种中医治疗手段,针灸除了用于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作用也非常明显。肌肉萎缩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比较困扰的,中医治疗中,针灸对肌肉萎缩也有效果。那针灸怎么治疗肌肉萎缩?

一、毫针疗法:

1、近部和远部取穴位要相结合,疏通经络,生肌治疗萎缩。

穴位选择:大椎,曲池,合谷,鱼际,阳陵泉,足三里,绝骨,环跳,相应节段俞穴等穴位。

治疗方法:每天一次,每次半小时。

2、近部取穴,疏经通络,生肌治疗萎缩。

(1)第一疗程:选择大椎、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绝骨等穴位。

治疗方法:每天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中间要休息3天。

(2)第二疗程:选择大椎、手三里、外关、合谷、鱼际、足三里、阳陵泉、绝骨、昆仑、肝俞、命门等穴位。治疗方法:每天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中间休息3天。

(3)第三疗程:选择手三里、外关、合谷、鱼际、足三里、阳陵泉、太冲为主等穴位。

治疗方法:每天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中间要休息3天。

二、耳针

穴位选择:相应部位、颈、腰、脾、胃、肾上腺、脑点、垂体。

治疗方法:隔日1次,每次治疗药留针半小时,十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5日。这也是针灸治疗肌肉萎缩的一种方法。

三、体针针灸法:

这种方法一般是会选择穴位:大椎、手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绝骨等穴位。备用的穴为有命门、气海、血海、太冲、脾俞、内关、关元、鱼际等。

治疗的方法一般是常用穴每次选用4-5穴位,配备用的穴为每次选择1-2穴。大椎穴针时正坐头稍向前倾,缓慢进针。至患者感肢体发麻时,即出针。余穴均采用紧插慢提之补法。在颈、脊柱两旁及肌肉萎缩处,用皮肤针作中度叩刺,当皮肤出现潮红和轻度出血为适宜。

这就是针灸治疗肌肉萎缩的一种方法。

中医怎么治疗肌肉萎缩症?


肌肉萎缩是横纹肌营养障碍,类型很多,治疗也主要是针对性为主。肌肉萎缩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中医治疗肌肉萎缩症也是一种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主要是辩证治疗,治疗方法也很多样。

1.中医以辩证治疗为原则,认为应辨清虚损脏腑,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佐以疏风散寒化湿、清热、理气化瘀通络。扶正以健脾益肾为要,贵在辩证精当,疗程要长,缓缓图功,以时间来换取疗效。

2.中医早期治疗应以健脾益气为主。中期重在补脾益肾,后期滋养肝肾,养阴益气为要。可用纯中药制剂并配以B族维生素,以改善循环,必要时可试用高压氧,并注意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

3.肌肉萎缩不是传染性疾病,而是一种基因缺损的疾病,它的类型有很多种(如:裘馨型、贝克型、脊髓型等其他类型…),以裘馨型为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有缺损的基因使肌肉细胞功能逐渐丧失,随著年龄增加肌肉受损程度愈严重,以致患者肢体无法活动自如,并且造成各关节挛缩变形,必须靠支架辅助或轮椅代步,甚至瘫痪在床上。

4.中医治疗该病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生肌起痿,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采用人参、黄芪、全虫、龟板、当归等数几十种名贵中草药,研究出“免疫方剂”系列,经长期临床实践证实,该药可使萎缩、无力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康复,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变形,疗效理想。

臀部肌肉萎缩怎么治疗调理


肌肉萎缩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可能是肌肉营养不良所致,也不排除是肌肉组织病变的原因。臀部肌肉萎缩属于肌肉萎缩的一种,治疗还是要及时,这对患者的生活影响非常大,生活调理也很重要。

1.臀部肌肉萎缩患者由于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对于任何疾病,患者都要积极治疗肌肉萎缩,不果对其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是肯定治不好的。

2.另外,合理调配饮食结构对治疗也走到非常重要的治疗,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能提供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重建所必需的物质,以增强肌力、增长肌肉,早期采用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磷脂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并积极配合苭膳,如山苭、苡米、莲子心、陈皮、太子参、百合等,禁食辛辣食物,戒除烟、酒。中晚期患者,以高蛋白、高营养、富含能量的半流食和流食为主,并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以维护患者营养及水电解质平衡。

3.臀部肌肉萎缩患者忌强行性功能锻炼,因为强行性功能锻炼会因骨骼肌疲劳,而不利于骨骼肌功能的恢复、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臀部肌肉萎缩多数以青壮年人最容易患病,在生活中要多加注意保养,可以适当锻炼身体,可以有效缓解臀部肌肉萎缩,以减少病人的痛苦。

脂肪萎缩怎么治疗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肌肉萎缩,那听说过脂肪萎缩吗?这不是开玩笑,脂肪也是有萎缩这种情况的,全称叫皮下脂肪萎缩,直接病因是脂肪营养不良,还有就是有说法说脂肪萎缩是由于遗传或者病毒感染,那么,皮下脂肪患者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概述

脂肪营养不良又称皮下脂肪萎缩、脂肪营养障碍。1885年Weir-Miechell首次报道了部分性脂肪营养不良(lipodystrophy),后来又有报道患者有颈部、双臂、胸部腹部脂肪营养不良,伴髋部和双腿脂肪沉积的增多,1946年Lawrence报道完全性脂肪营养不良,患者脂肪不良为全身性分布,呈完全性或斑片状,脂肪的缺乏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代谢紊乱。

病因

发病原因

先天性脂肪营养不良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有血缘关系;获得性者可能无遗传基础,常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人们认为获得性全身和部分脂肪营养不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从流行病学、遗传学及临床研究中提出的各种假说多认为: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与广泛的代谢性和系统性异常有关,交感神经活动的增强可能会加强脂肪的分解;垂体可能分泌了脂肪动员物质,但垂体切除未能纠正脂肪营养不良。另有人发现CRF黑素细胞释放因子和FSH释放因子增加,因此认为下丘脑是主要受到损害的位置。也有人提出脂肪组织的自身免疫破坏学说,但许多患者病变呈斑片状似乎难以用这个学说来解释。肾脏病变的发病机制与脂肪营养不良的关系也未明了。

本病最突出的血清学异常是血C3降低,但低补体血症和(或)补体激活不是肾小球肾炎发生的必须因素。

面部湿疹怎么治疗


湿疹问题实质是一种皮肤问题,除了面部湿疹说话也可能会出现全身的湿疹,所以说想要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这种问题,你就一定要了解找出他的病因,这样子才可以真正针对性的去治疗,那么如果出现面部湿疹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科学有效地去应对和治疗呢!看下面所介绍的方法。

其实皮肤出现湿疹和环境问题,还要自身的一个身体体质问题都是有联系的,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绝对不可以轻易的去忽视这种现象,找出真正的病因就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缓解。

1、全身治疗:西医以止痒抗过敏为主,中药 治疗以清热利湿,疏风清热,养血疏风润燥为主。

2、一般治疗:尽可能找出致病因素,针对病因进行根本性的治疗,需注意皮肤卫生,严禁挤压。面部皮肤比较娇嫩,勿抓、勿烫或用强碱性的肥皂清洗面部,不可用浓度高的刺激性大的外用药涂抹患处等。

3、局部治疗:若面部有微痒者可用淡盐水清洗后,适量涂擦一些性质温和的外用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和过敏情况。

上面就是关于治疗面部湿疹的介绍当我们发现这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更加的注重治疗。因为这种湿疹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还用一到自己皮肤的溃烂,甚至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希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可能够轻易的去忽视湿疹治疗。

面部中风怎么治疗


面部中风怎么治疗

1、面部中风怎么治疗之体针疗法

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

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透刺法,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宜迅速点刺破皮,然后慢慢送针,不可提插捻转,针身与皮肤成10~15度交角,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但不可过深。配穴宜直刺,用小幅度振颤法,使得气明显后留针。均留针20~30分钟。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施捻转法,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天。

2、面部中风怎么治疗之电针疗法

取穴

主穴:牵正、地仓、水沟、阳白、鱼腰、翳风、下关。

配穴:合谷、行间、外关、后溪。

牵正穴位置:耳垂前方0、5寸处。

治法

每次选2~3个主穴,配穴一般取1~2穴,如为后遗症,则宜取3~4穴。针刺前,先用左手指腹或手掌在患侧面部由轻到重向耳根方向推拿数次。针刺方法如下: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增大,宜针阳白向下透鱼腰,迎香向上刺至眶下;鼻唇沟变浅,口角低垂歪斜,针地仓透颊车;太阳穴深刺。症候明显部位,接负极;正极可接于太阳穴,如为面肌麻痹后遗症可接双下关穴。采用慢波,电流强度以面部轻度抽动为宜。电针治疗,据观察在发病后15天应用效果较好。如早期用电针,通电时间须控制在5~10分钟左右,病程超过半月者,通电时间可延长至15分钟。亦可在得病后先针刺5~7次,再加用电针,以利恢复。电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3、面部中风先兆

口眼歪斜

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

头痛头晕

突然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呕吐,或头痛头晕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同,程度加重,或由间断变成持续性。

肢体麻木

面、舌、唇或肢体麻木,也有的表现眼前发朦或一时看不清东西,耳鸣或听力改变。

面部中风如何预防

1、预防中风之静

即心静。狂喜、暴怒、忧郁、悲哀、恐惧和受惊都会诱发中风。所以患者应该保持乐观愉快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2、预防中风之动

即适度运动。每天坚持散步,做体操或打太极拳等柔缓的运动,以增强体质,预防中风。尤其是肥胖的人要通过运动来控制体重。“胖人多中风”,肥胖的人,特别是苹果型肥胖(以腹部肥胖为主),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所以也容易发生中风。

面部中风食疗方

1、水和木耳降血黏度

高黏滞血症导致血液黏度增加,而使血液流动缓慢,容易出现血栓形成而引发中风。因此,最好的食疗预防就是要多吃木耳。木耳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把木耳水发后用开水烫2~3分钟后,直接控干水分,用芝麻油、醋和少许盐、味精拌着吃,最好晚餐吃这道菜效果更好。除此要大量喝水,茶水、酸饮料、鲜榨果菜汁及矿泉水、凉白开、绿豆汤都可以作为水分进行补充。

2、低脂、低胆固醇

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元凶,同时又是中风危险因素之一。在饮食上,要多吃豆类及豆制品、蔬菜及菌藻类食品,主食以粗杂粮为主。上述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脂肪分解与排泄,减少脂肪的吸收。蛋白质食品可增加深海鱼类食品。少吃含胆固醇高、脂肪高的动物性蛋白质食品,鸡蛋可每天1个,牛奶不限量。

胃萎缩该怎么治疗


胃萎缩该怎么治疗

1、胃萎缩该怎么治疗

一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论其病因如何,均应戒烟忌酒,避免使用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红霉素等,饮食宜规律,避免过热、过咸和辛辣食物,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

五肽胃泌素和激素:五肽胃泌素除促进壁细胞分泌盐酸,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外,还对胃粘膜以及其他上消化道粘膜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可用于治疗低酸无酸或有胃体萎缩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剂量为50μg,早餐前半小时肌注,每天1次,第三周改为隔日1次,第4周改为每周2次,以后每周1次,3个月为一疗程。

手术治疗:中年以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如在治疗或随访过程中出现溃疡、息肉、出血,或即使未见明显病灶,但胃镜活检病理中出现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结合患者临床情况可以考虑作部分胃切除,从这类病人的胃切除标本中可能检出早期胃癌。关于以上提到的治疗仅供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到医院检查治疗。

2、胃萎缩的危害

有许多研究已经报告胃萎缩与上消化道肿瘤之间存在关联。最近一项荟萃分析发现胃萎缩患者食管鳞状细胞癌(OSCC)和胃萎缩相关的胃责门腺癌(GCA)风险增加了2~3倍,而食管腺癌(OAC)的风险可能有所下降。

3、胃萎缩常用中成药

温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阴虚胃痛冲剂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胃萎缩中医偏方

1、人参煨猪肚

猪肚1个,人参大约15克,干姜大约6克,葱白大约7根,糯米大约150克。将猪肚洗净后备用,葱折去须然后切段,糯米洗净后一起放入到猪肚内,用线缝合放入沙锅内加水,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泡后改用文火煮至极肉烂熟。胃萎缩患者空腹温食即可。这种偏方对治疗胃萎缩,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泻泄有很好的作用。

2、桂圆石斛汤

桂圆大约5-10个,石斛大约10克,白糖少许。桂圆去壳,同石斛一起放锅中,加水,加白糖,小火烧沸一刻钟即可,不可久煮。胃萎缩患者可以当作点心吃,具有补脾健胃、补心益智、除烦热的功能。胃萎缩患者出现舌苔黄者,可加入洗净的竹菇6克同煮。

3、参须石斛滋胃汤

人参须大约10-15g,石斛大约12-15g,玉竹大约12g,淮山药大约12g,乌梅大约3枚,大枣大约6枚。共水煎,胃萎缩患者分2次服用。主治萎缩性胃炎,气阴不足所致的纳少,胃脘不舒,胃萎缩等。

胃萎缩饮食注意事项

1、少量多餐,每日6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助消化。

2、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进食肉汁及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

3、食用流食。对于急性胃炎。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有蔬菜搅碎,再烹调。

面部肌肉萎缩如何治疗,中医治疗方法效果好


肌肉萎缩常见的类型有小腿肌肉萎缩,面部肌肉萎缩等,不同类型的肌肉萎缩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面部肌肉萎缩可以采取中医的治疗方式,最重要的还是患者要保持好的心情。

1、脾胃虚弱: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虚弱,运化不能,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失养而成痿。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肌肉枯萎消瘦,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面色虚浮无华、舌苔薄白,脉细。肌肉萎缩的中医疗法是健脾生血,益气生肌。

2、肝肾亏虚: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经脉失去濡养而成痿。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为:下肢痿软无力,不能久立,腰脊酸软。一侧或两侧感觉障碍或痛觉消失。并伴有头昏目眩、耳鸣、遗精、遗尿或月经不调,舌红苔少,脉细数。肌肉萎缩的中医疗法是采用益肝补肾,滋阴清肺。

3、血虚血瘀:血虚则四肢失养、血瘀则阻脉络而成痿。肌肉萎缩的症状表现为:四肢软弱无力,手足麻木不仁,面色无华或唇紫,舌下瘀斑,四肢青筋暴露,脉涩驰无力。肌肉萎缩的中医疗法是采用补髓养血,祛瘀通络。

温馨提示:在治疗肌肉萎缩的时候,还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愉悦的情绪,这样有利于辅助治疗肌肉萎缩,而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影响到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调节,使肌跳加重,使肌肉萎缩发展。因此患者的心理治疗很重要。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