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的养生运动

2019-10-13 │ 腰肌劳损的养生运动 老人养生的原因

肌钙蛋白高的原因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药物不能替代养生,只有观念和行动结合的养生才是有效的。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肌钙蛋白高的原因”,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我们身体各处肌肉能正常的运转,离不开叫肌钙蛋白这种调节蛋白。对于某些疾病,比如心肌损伤,肌钙蛋白又承担着标志物的作用。肌钙蛋白数值一旦升高,表明身体可能存在某种疾病,我们必须对这种现象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进行初步判断。那么,肌钙蛋白高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咱们来详细了解下。

肌钙蛋白(Tn)

是肌肉组织收缩的的调节蛋白,位于收缩蛋白的细肌丝上,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含有3个亚型:快反应型、慢反应型和心肌肌钙蛋白(cTn)。前两者与骨骼肌相关,而心肌肌钙蛋白则仅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是由肌钙蛋白T(cTn)、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C(cTnC)三种亚单位组成的络合物。cTnT和cTnI是心肌细胞特有的抗原,在心肌细胞损伤时从心肌纤维上降解下来。血清中cTn升高反映了心肌细胞受损,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于以往常用的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是心肌损伤坏死的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危险分层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肌钙蛋白值升高提示心肌损伤,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肺梗死、心力衰竭及其他导致心肌损伤的疾病如胰腺炎、结缔组织疾病等,数值越高,损伤范围越广,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小时开始释放,10~24小时达到高峰,恢复正常时间cTnT和cTnI分别为l0~15天和5~7天;部分肾功能不全患者亦可出现升高。

肌钙蛋白升高结合缺血证据有助于Ⅰ型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掌握肌钙蛋白升高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肌钙蛋白升高的鉴别诊断。如剧烈运动、心动过速、急性肺栓塞等引起的一过性心肌损伤,cTn可出现一过性增高,在1~2天内恢复正常;心力衰竭引起的cTn升高呈慢性升高,这些特点均有助于与心肌梗死鉴别。

扩展阅读

心肌肌钙蛋白是怎样的


心脏的健康,才能保障你的身体健康,所以现在有很多人,为了保障自己身体的健康,特别重视心脏的健康,所以就想全面了解一下心肌肌钙蛋白是怎样的?为了你能全面的了解,就来看看下面详细的介绍,相信通过介绍你能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肌钙蛋白T(TnT)分子量为 37KD,是原肌球蛋白结合亚基。有三种亚型:骨骼肌肌钙蛋白T(sTnT)包括快骨骼肌型和慢骨骼肌型,此外还有心肌型。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大部分是以C-T-I的复合物形式存在于细丝上,6%—8%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浆中。因cTnT与骨骼肌TnT的基因编码不同,骨骼肌中无cTnT的表达。cTnT相对于两种骨骼肌亚型有40%的不同源性。cTnT分子稳定、亲水、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的反应性好。目前所用的单克隆抗体为对心肌特异的捕捉抗体和标记抗体。

TnI(肌钙蛋白I)存在三种亚型:骨骼肌肌钙蛋白I(sTnI)中存在快骨骼肌型和慢骨骼肌型,它们具有相似的分子量(20KD),但二者之间的氨基酸序列约存在40%的差异;第三种为心肌型。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骨骼肌型的氨基酸序列也存在40%的差异。但人的eTnI氨基末端比sTnI多31个amino acid,使其molecular weight达到22KD,这种独特的顺序使之具有较高的心肌特异性,有助于制备相应的单克隆。cTn是以cTnI-C-T复合物和游离cTnI形式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损伤时释放到血循环中后,cTnI-C-T可进一步分解为cTnI-C复合物和游离cTnI。故血循环中除cTnI C-T、游离cTnI外还有cTnI-C,而且cTnI-C是其在血液中的主要形式。其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体外。

TnC分子量为18KD,是Ca结合亚基,每个分子结合2个Ca。心肌和骨骼肌的TnC结构相同。

由于cTnT和cTnI与骨骼肌中的异质体分别由不同基因编码,具不同的氨基酸顺序,有独特的抗原性,故它们的特异性要明显优于CK—MB同工酶。心肌以外的肌肉组织出现损伤或疾病时,CK和CK-MB可能会升高,而cTnT和cTnI则不会超过其临界值。由于它们在正常血清中含量极微,在AMI时明显增高,且增高倍数一般都超过总CK和CK-MB的变化。cTnT和cTnI由于分子量小,发病后游离的cTn从心肌细胞浆内迅速释放人血,血中浓度迅速升高,其时间和CK—MB相当或稍早。虽然肌钙蛋白半寿期很短(cTnT 2小时,游离cTnI的半寿期据报道为2h~5d不等),但其从肌原纤维上降解的过程持续时间很长,可在血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升高,故它兼有CK-MB升高较早和LD1诊断时间窗长的优点。故目前cTn已有逐渐取代酶学指标的趋势。肌钙蛋白的测定主要采用双抗体夹心的免疫学方法,检测方法则包括化学发光以及电化学发光等。

5%-8% 的cTnT分布于心肌细胞胞浆,为游离的胞浆蛋白,92% ~95% 结合于细肌丝中,为结合的结构蛋白;3% 的cTnI分布于心肌细胞胞浆中,97%与心肌结构蛋白结合。当心肌细胞因缺血缺氧等因素遭破坏时,游离型cTnI和cTnT可首先迅速从细胞中释放入血,随后结合于心肌结构蛋白中的结合型cTnI和cTnT逐渐分解,缓慢释放入循环血中,从而解释了以心肌细胞受损为表现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AMI),cTnI和cTnT在循环血中较早出现并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原因。

心肌肌钙蛋白是怎样的,相信很多人已经通过以上的介绍,充分了解了心肌肌钙蛋白是怎样的?在充分了解后,为了保障自己的健康,那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使用心肌肌钙蛋白,相信通过使用,也能保障自己的心脏,能始终保持健康状态。

肌钙蛋白增多高算心梗


肌钙蛋白是一种常见的检查的项目,当肌钙蛋白大于0.5的时候,基本可以判断为心肌梗死,通过心电图和患者的胸痛的症状,就能够达到确诊,得了心肌梗塞以后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平时一定要绝对的卧床休息,另外通过诊断的时候也要了解是哪些,类型的心肌梗死,然后进行对症的治疗。

如何鉴别是否为心肌梗死

回到实际问题,合并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的患者,发现肌钙蛋白增高,我们应如何鉴别诊断呢?下面谈谈一些我个人的体会。

1、目前心梗诊断的“1+1”模式可能欠妥

要诊断心梗,首先要搞清楚心梗的诊断标准。目前最常用的心梗诊断标准来自于ESC、ACCF、AHA和WHF共同制定的《全球心肌梗死通用定义》,又叫“1+1”模式。第一个“1”,是指心肌生化标记物增高,高于参考上限99%;辅助以第二个“1”,是指1项心肌缺血证据,包括症状、心电图、影像学之一,具体如下:

症状:心肌缺血症状

心电图:新的ST段改变、新发LBBB、新的病理性Q波之一

影像学:(UCG、核素、MRI、CTA)证实新的活力心肌丧失或新的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

在常规情况下,“1+1”模式诊断心肌梗死没有问题。然而,在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的患者中,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超过99%的上限)的比例很大,仍以其作为诊断的主体之一,就存在不妥。

2、可能合理的诊断方法

对于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的患者,合并肌钙蛋白非特异升高的比例很大,有两种可能合理的诊断模式。以下的内容个人观点比较多,请大家甄别看待:

(1)沿用经典的心肌梗死诊断模式

心肌梗死的诊断,在“1+1”模式之前,使用的是经典的“3选2”模式:

(1)缺血性胸痛症状;(2)典型的心电图动态演变;(3)心肌酶学的升高动态演变

3个条件,满足2条可诊断心梗。

因此,合并肾衰、严重感染、心衰的患者,应仔细询问是否有缺血性胸闷胸痛的症状,及动态复查心电图。如同时有症状和心电图改变两项,无论酶学怎样,都可诊断心肌梗死。当然,影像学发现新的活力心肌丧失或新的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对诊断也是有帮助的。

总蛋白偏高的原因


自身健康也是需要自我的保养,因此在饮食选择上,都是不能随意的进行,不同的食物在含有的营养元素上也是不同,所以在吃的时候,也是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最佳,这样对提高人体体质,增强身体免疫力才会有很好的帮助,那总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也是很多人太清楚的。

很多人在身体出现异常的时候,都是会有一些表现,那总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它的偏高也是有着一些原因,所以在对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也是要及时改善。

总蛋白偏高的原因:

一、生理性总蛋白升高:这多半是由于剧烈运动、饮酒过多、休息不好引起的,一般是暂时性的升高,过一段时间后总蛋白值会回到正常值范围。

二、病理性总蛋白升高,临床上常见于:

1、血清中的水分减少,造成总蛋白浓度升高,症状有呕吐、腹泻等,有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的话,也会导致总蛋白偏高。

2、骨髓瘤,淋巴瘤或者巨球蛋白血症等会造成球蛋白的升高,进而导致总蛋白高于正常值。

3、一些慢性的炎症或者慢性感染也会造成总蛋白偏高,比如结核病,疟疾等症。

4、其他病症。如:巨球蛋白血症、粘液性水肿、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风湿热、结节病、脱水、尿崩症。

通过以上介绍,对总蛋白偏高的原因也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对这样问题出现后,在对自身疾病上,也是需要及时的治疗,这样对身体各方面,才会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会使得身体可以健康的发展,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白蛋白是人体重要的元素,它的缺乏对人体健康损害很大,而且白蛋白偏低的时候,也是会引发多种疾病出现,所以对它在出现偏低的时候,都是要及时的改善,使得避免自己健康受到威胁,那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是什么呢,对这个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它偏低也不是随意出现的。

很多人对白蛋白偏低的原因并不是很清楚,在出现这样情况后,都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那白蛋白偏低后,也是需要对人体各方面进行调整,这样对身体健康才会有帮助。

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原因一:白蛋白偏低通常是营养状态不太好;球蛋白偏低一般是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服用了免疫抑制剂等,但光看这两个指标,很难确定问题,还要看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等。

原因二:白蛋白低与肝功能异常有关还与肝脏合成蛋白质功能下降有关,饮食上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但不要过量,因为会加重肝脏负担。

原因三:白蛋白合成不足,常见于急慢性肝病。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

原因四: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或消化道疾患,不能很好地吸收消化,缺乏制造蛋白的原料,如胃癌,肠癌,肝癌。

原因五:肾源性低蛋白血症:由于肾脏正常的排泄屏障受损引起的大量血清白蛋白从尿液中排出,且丢失的蛋白总量大大超过人正常饮食摄入的蛋白的量,即会导致白蛋白偏低的原因。

原因六:肝脏是合成蛋白的主要场所,而白蛋白的合成几乎全由肝脏合成,各种肝脏、蛋白补偿机能受损,则造成制造的不足。会导致白蛋白偏低。

通过以上介绍,对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是什么呢,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在出现这样问题后,也是要及时的改善,否则对自身各方面,都是有着严重损害,而且白蛋白偏低严重的话,会导致身体虚弱,对这点也是要进行注意的。

尿蛋白高怎么控制?


所说的尿蛋白高就是尿液中含有的蛋白质过高,超出正常的范围,而尿蛋白的产生和肾脏异常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尿蛋白高该怎么控制好呢?

肾病治疗专家说尿蛋白的产生与肾脏受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决定的。肾脏具有过滤血液、阻止大分子蛋白和血细胞漏出的功能,一旦肾脏受损,肾脏的这个功能就会受损,导致蛋白的大量或者少量漏出。这也是为什么肾综、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多种肾脏病都会出现尿蛋白高的原因。肾脏的这一功能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


肾脏固有细胞在肾脏的这一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主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毛细胞上皮细胞。如上图,各个细胞密布排列,细胞间或细胞上形成了大小不等的间隙,我们称之为“孔径”。

由于孔径的存在,形成了一道阻止大分子蛋白和血细胞漏出的天然屏障,这道屏障能像筛子一样过滤血液,我们把一这功能称之为机械屏障。


此外,由于基膜和蛋白质都带有负电荷,由于异电核相斥的原理,也能阻止大分子蛋白质漏出,我们把这一功能叫做电荷屏障。

一旦肾脏受损,这些发挥屏障作用的肾脏固有细胞就会因为受损而变性、萎缩,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功能都会减弱。由此孔径变大、电荷消失,无法阻挡蛋白质和血细胞通过屏障,由此进入滤液中,随尿液排出体外。临床出现尿蛋白高、尿中有潜血,检测尿蛋白+(++、+++)潜血+(++、+++),原来,尿中的蛋白质是从肾脏固有细胞间变大的孔径里漏出来的!蛋白尿怎么预防?

其实尿蛋白高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缠,只要在治疗中避免走进尿蛋白高治疗的误区,选对肾病治疗方法,就能彻底告别尿蛋白高。

蛋白尿的原因


人体在出现疾病后,也是会引发身体各方面问题,因此在对疾病治疗上,需要及时的进行,那蛋白尿是很多人都是不了解的,它是人体重要的元素,它的异常对人体健康损害是很大声的,而且它出现异常,也是因为疾病导致,所以对检查出现蛋白尿偏低的时候,都是要对蛋白尿的原因进行了解。

很多人对蛋白尿偏低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对这个问题上,也是可以进行详细咨询,使得对这样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知道如何改善最佳,那蛋白尿的原因是什么呢?

蛋白尿的原因:

一、按蛋白尿发生机理分

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无论是原发还是继抓肾小球损害,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质。肾小球滤过膜有病变,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甚至分子量更大的球蛋白亦可漏出。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癫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2、肾小管性蛋白尿是指肾小球滤过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此类尿蛋白量较肾小球性蛋白量少。

3、肾组织性蛋白尿又称分泌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如肾小管拌和远曲肾小管产生的Tamm-Horsfall蛋白以蛋白(一种大分子糖蛋白),此种蛋白易形成管型和结石核心。

非肾性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又称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于血浆中含有大量小分子蛋白质由肾小球滤过,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如多发性骨髓瘤时,血浆中有大量轻链免疫球蛋白从尿中排出,称凝溶蛋白或称本一周蛋白(Benee.Noneprotein)尿液加温至45~60℃,凝溶蛋白开始凝固,尿液浑浊,再继续加温至沸点时则溶解,尿液清凉,再冷却至60℃以下时又出现浑浊、沉淀或凝块。此试验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最常用的方法。进而应多部位拍骨片,可发现骨质破坏(多在颅骨、肋骨、脊柱骨等)骨髓检查。可找到大量骨髓瘤细胞,是重要的确诊依据。

2、组织性蛋白尿 一些器官组织产生的蛋白经血液循环由肾小球滤出,从尿中排出,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尼伤、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二、按蛋白尿的性质分

1、功能性蛋白尿

是一种轻度良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可很快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g,其产生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肾脏受到内外因素影响引起肾血管痉挛、充血、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所致,见于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病理性蛋自尿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蛋白尿,见于原发或继发肾脏疾患,一般尿蛋白量较多,尿沉渣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营型,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3、体位性蛋自尿

其特点蛋白尿的出现与体位有关,长期站立,行走,脊柱前凸等。体位蛋白尿是由于肾静脉扭曲或前凸的脊柱压迫左肾静脉,引起暂时的循环障碍所致,卧位1h尿蛋白消失或减少。疑有体位性蛋白尿时,分别测清晨起床前,起床后尿中蛋白量可出现显著差别。脊柱前凸引起者,嘱患者背靠墙直立10min后观察,若尿蛋白出现可确立诊断。诊断体位性蛋白尿应慎重,需长时间随访,一般观察5年以上,病情无变化、肾功能持续正常,方可诊断。一旦发现持续性蛋白尿存在、功能有损害时,应及时纠正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通过以上介绍,对蛋白尿的原因都是有着一些了解,它在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是可以根据以上进行对照,如果身体问题很严重,也是要及时治疗,否则对自身各方面引发其他疾病,而且对自身生命也是有着威胁的。

球蛋白偏高的具体原因


球蛋白是什么,为什么会偏高,这些问题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很多人做身体检查的时候会有球蛋白偏高的现象,但是身体其他各项指标都是正常的。那么,球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下了。球蛋白在人体中起什么作用呢?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球蛋白有两种来源,是我们人体内的血清蛋白,动物、植物中也基本存在,能够起到免疫作用,防止我们的身体遭受外来物入侵。球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球蛋白偏高是比较常见的,由多种原因造成,生理性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

球蛋白偏高则常用于肝病的确诊。例如肝病中的慢性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等都会引起球蛋白高,其他的非肝脏疾病也可以引起球蛋白高,例如各种肿瘤,巨细胞血症等。球蛋白并不单独用来检测肝病,球蛋白通常是以球蛋白白蛋白比值的形式来说明肝脏的问题,球蛋白的正常值是20-35g/l,球蛋白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免疫系统和肝脏都很健康,患者也没有什么营养不良的情况,如果球蛋白高于或者是低于正常范围内,说明肝脏或者是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

球蛋白偏高的原因

1、当肝脏发生炎症时,α1球蛋白会增加,此时表示病情较轻;

2、α2球蛋白可以反映肝炎病变的严重程度,在病毒性肝炎的早期,α2球蛋白多数保持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以后会逐渐增加。当肝癌、胆汁郁积、血脂增加时,α2都会随之升高;

3、β球蛋白在胆汁郁积性肝病变时,多半会增加;

4、γ球蛋白几乎在所有的肝胆类疾病时都会增加,若γ球蛋白持续升高而没有其他原因解释时,往往意味着病情恶化,已经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重型肝炎时,γ球蛋白有可能会明显升高。

球蛋白偏高的危害是很大的,我们当引起注意。球蛋白偏高主要是因为人的身体受到外来病毒的侵袭导致免疫系统对抗所造成的球蛋白偏高,球蛋白偏高的原因以上内容已经详细介绍了,我们需要引起重视,一旦身体出现这种症状,一定要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白细胞高的原因


导读:白细胞高的原因?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000~10000个/1。那么白细胞高的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白细胞高的原因。

白细胞高的原因

正常成人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为4.010的九次方到1010的九次方每升。白细胞高的原因,分为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和生理性白细胞高增高。

1、病理性白细胞增高

(1)某些细菌性感染所引发的疾病,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如: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阑尾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脓胸、肾盂炎、输卵管炎、胆囊炎及败血症等。

(2)某些病毒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乙型脑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等。

(3)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出血严重创伤,血管栓塞等。

(4)过敏反应:如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5)中毒反应:如各种药物中毒,农药中毒,重金属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等。

(6)肿瘤及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7)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化学药物促使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化疗和放疗治疗期间因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时,需要尽快提升白细胞而进行下一步疗程治疗的患者。

2、生理性白细胞增高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分娩,情绪变化及注射肾上腺素后等。

白细胞增高分类

1、嗜中性粒细胞

增高原因:急性化脓性感染(可伴有核左移及中毒颗粒),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及广泛组织损伤等。

2、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原因: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热带性及非热带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某些血液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3、嗜碱性粒细胞

增高原因:某些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性及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铅,锌中毒等。

4、淋巴细胞

增高原因:某些细胞及病毒感染(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某些慢性感染等。

5、单核细胞

增高原因: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斑疹伤寒,疟疾,重症结核,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肉瘤等。

此外,白细胞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那么白细胞低原因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白细胞低的原因。

白细胞低的原因

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L(微升),其中中性粒细胞占0.50~0.70,嗜酸性粒细胞占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占0.005~0.01,单核细胞占0.03~0.08,淋巴细胞占0.20~0.40。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寄生虫感染,如疟疾等。

2、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不增多型白血病等。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抗体导致的白细胞减少。

4、理化损伤及药物反应,如苯及其衍生物引起的放射线损伤,化学品中毒,如氯霉素,保泰松,抗癌药等引起的各种反应。

5、其他,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治疗建议对症治疗,也可服用中药调理。

当然,这些疾病的诊断都还需患者进一步检查,特别是肾病患者更需进行肾功能检查确诊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那么白细胞正常值范围是多少?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白细胞正常值范围。

白细胞正常值范围

说到白细胞的变化首先是数量的变化。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4.0~10.0)10^9/L。其实在这个数值上下0.510^9/L,也可考虑大致正常,因为这和人们的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成年男女一般都在这个范围内,且性别之间没有太大不同,但是儿童和婴幼儿则完全不同。新生儿出生时白细胞数量可达到(15~20)10^9/L,在随后的一周中可降至1510^9/L左右,在2岁以内可达到(10~12)10^9/L,在5岁以下儿童也往往高于成人水平,平均值在810^9/L左右,以后随着年龄的长大,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1、单位:个/升(个/L)

2、正常值范围:(单位为10个/L)

⑴成人为(4.0-10.0)10^9个/L

⑵新生儿为(15-20)10^9个/L

⑶6个月到2岁为(11-12)10^9个/L

⑷4到14岁为810^9个/L

⑸儿童(5.0-12.0)10^9/L

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

血脂高的原因


二、血脂高的饮食注意事项三、如何预防高血脂

血脂高的原因

1、血脂高的原因

1.1、偏食、缺乏运动、肥胖长期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运动不足而无法充分消耗热量,或是肝脏的胆固醇合成过剩的话,超过身体必须量的胆固醇就会累积在血液中。

1.2、疾病、药物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病、梗阻性黄疸、库欣综合征等疾病,或是口服避孕药、甾体类激素、降压药等药物。

1.3、遗传有些人天生LDL受体偏少或是受体的作用不够充分,因此体内的胆固醇无法顺畅地被利用。代表是家族性高脂血症。

2、血脂高的症状

2.1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但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定期检查血脂至关重要。

2.2、一般高血脂的症状多表现为: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还会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有的患者血脂高但无症状,常常是在体检化验血液时发现高血脂症。另外,高血脂症常常伴随着体重超重与肥胖。

2.3、高血脂较重时会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并出现相应表现。

2.4、长期血脂高,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冠心病和周围动脉疾病等,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间歇性跛行(肢体活动后疼痛)。

3、降血脂的食疗方法

3.1、枸杞菊花饮:枸杞15克、菊花10克,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用。

3.2、山楂消脂饮:鲜山楂30克、生槐花5克、嫩荷叶15克、草决明10克。将以上物品放锅中煮,待将烂时,用大勺压碎,再煮10分钟,取汁当茶饮,每日一剂,连服三个月。

3.3、菊花绿茶饮:杭菊花10克、绿茶3克,开水冲泡。菊花清肝明目,茶叶有增强血管弹性,减低胆固醇的功效,长期饮用,对防治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有较好的效果。

3.4、山楂银花汤:山楂30克,金银花6克,白糖20克。先将山楂、金银花用文火炒热,加入白糖,改用小火炒成糖饯,用开水冲泡,日服1剂。

3.5、枸杞猪肉汤:枸杞子15克,猪瘦肉250克,精盐、黄酒、葱段、姜、胡椒粉、猪肉汤适量。枸杞子去杂洗净,猪肉切丝炒至白色,加入黄酒、葱、姜、精盐煸炒,注入肉汤,放入枸杞子,煮至肉熟烂,出锅加入胡椒粉、味精,佐餐食用。

血脂高的饮食注意事项

1、禁用的食物

像一些含糖类的白糖。红糖、葡萄糖以及一些甜食,像:糕点、糖果、蜜饯、冰激淋等等的,另外还有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比较多的食物像是,马铃薯、山药、莲藕、胡萝卜等等尽量的少食用或者是食用之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2、减少糖类和甜食

过多的糖类可转变为脂肪,导致肥胖,促使肝内脂肪肝的形成。碳水化合物应主要有谷粮供应,不用精制糖类、蜂蜜、果汁、果酱、蜜饯等甜食和甜点心。

3、控制脂肪和胆固醇

植物油不含胆固醇,所含谷固醇或豆固醇和必须脂肪酸有较好的趋脂作用,可阻止或消除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对脂肪肝有益处。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全日食物和烹调油所供给总量不宜超过40克,对于胆固醇高的食物宜适量控制。

4、禁止饮酒

不许喝太多酒,1克的酒精就可以产生7千卡的热量,这是导致人肥胖的一个最重要的饮食因素。其次,饮酒可导致食欲下降,影响正常进食,以至于发生各种营养素缺乏。

如何预防高血脂

1、高纤维饮食

饮食中的食物纤维可与胆汁酸相结合,增加胆盐在粪便中的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粗粮、杂粮、干豆类、蔬菜、水果等。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纤维量以35到45克为宜。

2、限制总能量

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减低,能量需要量要比成年人低。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则更应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能量摄入要控制在29千卡/公斤体重之内,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过300克。营养学家给老年人推荐的食品有:馒头、米饭、面包、豆腐、豆浆、牛奶、瘦肉、鱼类以及各种蔬菜、水果。

3、优化生活方式

高脂血症老年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要有规律性。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情绪过分激动、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焦虑或抑郁等不良心理和精神因素对脂质代谢产生不良影响。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