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失眠

2019-10-13 │ 养生失眠 失眠养生

耳朵上的失眠点定位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请您阅读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耳朵上的失眠点定位》,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现在的人经常因为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等诸多问题出现失眠现象,久而久之导致人的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甚至因为长期失眠有人开始使用安眠药,继而对安眠药产生了依赖。其实,在中医上,有很多治疗失眠的小方法,例如我们的耳朵周围就有很多穴位可以治疗失眠。本文为大家一一介绍,来看看吧。

失眠按耳朵什么穴位

失眠按上、下耳窝

失眠,中医称「不寐」,它是由心、脾虚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失眠的耳穴疗法

失眠多因情绪刺激、环境改变、药物作用、疾病等,造成大脑调节紊乱所致。中医认为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

耳朵上布有穴位,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的作用。以不同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可产生全身或局部反应,有助诊断和治疗。中医应用耳穴疗法历史悠久,施行方式多样,包括针灸、按摩、敷贴、栓塞、吹药、埋针、放血等,是中医综合治疗的操作手法之一。

耳穴治疗失眠的刺激手法可以是针刺、贴压、放血。常用安神助眠的穴位有:心、脾、肾、神门、枕、脑、缘中、内分泌和交感。可以参考图示。

耳针促进睡眠

在一边耳朵上选2-3个穴位。先清洁消毒,用0.5寸毫针操作,快速刺入0.33cm深的软骨组织,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捻转数次後,留针10-20分钟,过程中可捻转加强针感。每天或隔天一次,10-2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隔间为一周。如因工作关系,未能定时接受治疗,可选用埋针固定在穴位上,持续5-20天,令患者每天按压数次,加强刺激度。

耳穴贴压促眠

是最常见的耳穴刺激法。在一边耳朵上选2-3个穴位,清洁消毒耳廓,在相应穴位贴上磁珠,轻按数十次,使局部充血变红、发热、疼痛为度。吩咐患者经常按压穴位,特别在餐後及睡前,每次按压3-5分钟。两耳交替,隔日更换一次耳贴。对於顽固性失眠,配合敷药较佳,如王不留行籽、莱菔子、六神丸、冰片等,在穴位前後两面均贴上加强刺激。

耳穴放血促眠

即在耳珠上点刺放血,挤出4-5滴血,每周2次,左右交替进行。注意事前消毒,有出血问题、贫血、血压低和孕妇不宜。

耳穴按其治疗失眠作用性质,可以区分为阴性穴、阳性穴及平性穴三类:阴性穴多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炎、镇静、镇痛等作用;阳性穴多具有温热、滋补、助阳、促进代谢、循环、内分泌和生长等作用;介于两者之间则为平性穴,平性穴也常有偏颇,或偏于阳性,或偏于阴性。

治疗失眠的常用耳穴

1

神门:在三角窝的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镇静、镇痛、养血安神之效。

治疗失眠常用耳压穴位法 - 中医治疗失眠的偏方 - 中药治疗失眠

2、

皮质下点:在对耳屏的内侧面,为平性穴。有调节气机、健脾益肾、化痰通络、缓急止痛、益心安神之功效。

3、

枕点: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对耳屏软骨边缘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化痰醒脑、镇静安神、降逆缓急之效。

4、

脑点:在对耳屏尖端(平喘穴)与屏轮切迹正中处(脑干点)连线的中点,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补肾固精、行气解郁、益脑安神之效。

5、

内分泌:外耳门后下方近屏间切迹处,为平性穴。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具协调阴阳、培精益气、活血通络之效。

6、

肾穴:对耳轮下脚下缘,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为阳性穴。有补肾益精、通利水道、明目聪耳、扶正抗衰之效。

7、

心点:在耳甲腔中心凹陷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宁心安神、调和营卫、清泄心火之效。

8、

胃穴:在耳轮脚消失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和胃止痛、镇静安神之效。

9、

肝穴:在胃穴的外上方,耳甲艇边缘处,为阴性穴。有疏肝理气、柔肝利胆等功效。

10

脾穴:在肝穴的下方,紧靠对耳轮缘,为阳性穴。有滋生营血、健脾补气之效。

11、

肝阳:肝阳1在耳轮结节上缘,肝阳2在耳轮结节下缘,均为阴性穴。有养阴柔肝、泻火潜阳、清热解毒之效。

12、

失眠穴:在耳轮脚后沟尾部与对耳轮后沟交界处,为阴性穴:当用其他穴位治疗失眠效果不佳时,用此穴常获效用。

13、

镇静:在耳甲艇后隆起,颈感穴与上肢穴连线的中间处,为阴性穴。有宁心安神、镇痛止痒、和胃平喘、养阴滋肾之效。

14、

晕点:在对耳屏、脑点穴与屏轮切迹正中处(脑干穴)之间,为平性穴,偏阴性。有滋阴升清、降逆安神、利窍通络之效。

15、

胆:耳甲艇内,肾穴与肝穴连线之间的中间处,左侧耳此点为胰穴,右侧耳此点为胆穴,为平性穴。有健中和胃、消食止呕、理气疏郁、清热利胆之效。

16、

百灵2:耳甲腔后隆起,阳维穴直下方,为阴性穴。有清热祛痰、理气降逆之效。

17、

烦:耳轮脚后沟,近珠形隆起的耳轮脚后沟的上支处,为阴性穴。具有清热除烦、镇静安神之效。

yS630.Com相关推荐

耳朵上长痦子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人的身上都有痦子的出现,痦子主要是一种先天性的由色素不均衡而导致的异常现象,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极度影响外部美观。尤其是对于爱美的女性而言,长痦子是她们非常难以接受的一件事,往往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切除,那么当耳朵上长痦子时应该怎么办呢?

痦子在医学上称为“色素痣”,是皮肤的良性肿瘤,是由神经细胞分化出来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可能长痦子。长在脖子后面的痦子,考虑到有可能因为摩擦导致恶变,最好到皮肤科看看,决定是否需要手术。除特殊部位的痦子外,身体其他部位长的痦子,一般分为皮内痣、交界痣、混合痣。皮内痣比较多见,一般突出在皮肤表面,比较大、比较圆,黑色的多,上面还可能有毛发,这种痣是安全的痣,一般不需治疗。交界痣一般在表皮和真皮交界的地方出现,摸起来不高出皮肤表面,一般无毛发,比较黑。这种痦子如果周围出现破损、感觉到疼痛、流血,或是周围有卫星灶,就提示有恶变了,应及时切除。

耳朵是一个人的财运与健康运的体现,看你这辈子能不能拥有一个奢侈豪华的生活,主要是看耳朵。如果你的左耳朵上长痣,这种人适合从事文职工作,爱情方面比较顺畅,一生不为钱所困,所遇的对象非富即贵,自己做点小投资,也能翻倍增长。如果是的右耳朵长痣,这种人机遇很好,擅长理科方面,可以选择从事数据有关的工作,这种人涵养深,学习能力强,有贵人相助,在地方上有名气,做事沉稳,有积蓄,能给配偶带来好运,寿命长,身体强健,一生少有病痛。

耳垂上长痣

很多人都知道,在耳垂上长痣的人,命运特别好,是一和特别吉利的痣相。如果是男人的耳垂上长痣,这种人一生财运很好,有福气,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易得贵人相助,孝顺父母,是个大富大贵痣相。如果是女人的耳垂上长痣,这种人一生有福气,嫁对好的男人,婚姻幸福,财运很好,赚钱容易,心地善良,事业运很顺利,一生荣华富贵想不完。但是有些人,在耳朵上穿耳环,这在面相中就是把自己的财运漏掉了,这种人花钱大手大脚,虽然财运很旺,但是钱财来得快走得看,不懂得守财,巩固财运,懂得生财才是富贵之道啊。

耳廓上长痣

耳廓上长痣的人,大多数天生在大富大贵之家,出生条件富裕,一生福气极好,家庭和睦,朋友相亲,但是有些女生为了爱美打耳钉,经常会打在耳骨上面,这就是破财之笔,只要是穿耳环之人,一生之中挣得多花的多,做事没有规划,虽然运气好,工作几年仍然没有积蓄,漏财严重,需要学习如何理财最佳,如果是夹着耳廓的耳环,这就没有什么关系,千万不可穿孔。

耳朵上的冻疮怎么治疗


耳朵上的冻疮怎么治疗

1、耳朵上的冻疮怎么治疗之涂冻疮膏

当你的耳朵在冬天的时候开始发痒,则这个时候说明你快要长冻疮了,因此这个时候则需要涂抹一些冻疮膏来进行预防冻疮的产生。

2、耳朵上的冻疮怎么治疗之揉搓耳朵

耳朵之所以会发痒是因为天气寒冷耳朵的血液流通部通畅造成了冻伤,所以你可以揉搓你的耳朵至微微发热,这样能促进耳朵的血液循环改善发痒的症状。

3、耳朵上的冻疮怎么治疗之调整饮食习惯

耳朵发痒后你也要注意调整你的饮食习惯了,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带刺激性的食物这样也能起到很好止痒的作用和预防耳朵长冻疮。

4、耳朵上的冻疮怎么治疗之生姜涂搽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耳朵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耳朵冻疮再生;若耳朵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耳朵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5、耳朵上的冻疮怎么治疗之山楂搓泥涂搽

将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直到楂泥变干,洗去楂泥即可,每日治疗3-5次。

6、耳朵上的冻疮怎么治疗之萝卜贴患处

将萝卜切片,用电炉或放火等热源烘软,贴在耳朵冻疮患处,继续烘烤,距离与热度感觉舒适为度,过不了几分钟耳朵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直至肿消失。

冻疮的危害有哪些

1、冻疮的危害有哪些之导致某些后遗症。冻疮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会继发顽固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医上称之为“顽癣”,更加重冻疮患者的心理负担。

2、冻疮的危害有哪些之导致冻疮恐惧症,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大量的冻疮患者,在冻疮治愈数年之后,还经常怀疑自己患有冻疮,成为心理上一个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质量。

3、冻疮的危害有哪些之某些治疗冻疮的药物的毒性。很多治疗冻疮的药物中含有有毒的γ666成份,有比较强的潜在致癌性!此为冻疮潜在的最大的危害。

4、冻疮的危害有哪些之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由于冻疮每天晚上瘙痒难忍,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情。

冻疮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冻疮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之生冻疮与年龄有很大关系

根据研究发现,儿童以及少年非常容易发生冻疮,青壮年相对来说几率减少,老年人最不容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缩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人强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儿童少年的皮下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瘀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损伤,而老年人的皮下小血管对寒冷的刺激则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冻疮。

2、冻疮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之缺乏活动和受寒

长期站立、缺乏活动、衣服窄小、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易发生冻疮,所以要想预防冻疮就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穿宽松的衣服,避免长期站立。

3、冻疮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之潮湿是引起冻疮的另一原因

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明显加重寒冷对他的影响和危害,更容易破坏局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使冻疮形成。所以在潮湿中比在干燥环境下生活更容易发生冻疮。

耳朵后面脖子上长痘痘


脖子是我们活动头部必须使用的地方,如果脖子僵硬了,整个上半身都会活动起来都会呆板。很多美妆博主会让我们在日常护肤的时候注意对脖子的养护,不要因为它不属于脸部就轻视它。脖子的皮肤如果没有护理好还会出现痘痘,特别是耳朵后面脖子那块,这是为什么呢?

考虑是皮肤湿疹引起的症状。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湿疹病因复杂,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热、热水烫洗以及各种动物皮毛、植物、化妆品、肥皂、人造纤维等均可诱发。是复杂的内外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1.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1)急性湿疹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2)亚急性湿疹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2.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1)局限性湿疹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2)泛发性湿疹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失眠按耳朵什么穴位


失眠按耳朵什么穴位

失眠按上、下耳窝

失眠,中医称「不寐」,它是由心、脾虚弱造成,可按揉下耳窝中的「心」、及其上方上耳窝中的「脾」两穴位。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捏揉即可。

失眠的耳穴疗法

失眠多因情绪刺激、环境改变、药物作用、疾病等,造成大脑调节紊乱所致。中医认为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

耳朵上布有穴位,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的作用。以不同方式刺激这些穴位可产生全身或局部反应,有助诊断和治疗。中医应用耳穴疗法历史悠久,施行方式多样,包括针灸、按摩、敷贴、栓塞、吹药、埋针、放血等,是中医综合治疗的操作手法之一。

耳穴治疗失眠的刺激手法可以是针刺、贴压、放血。常用安神助眠的穴位有:心、脾、肾、神门、枕、脑、缘中、内分泌和交感。可以参考图示。

耳针促进睡眠

在一边耳朵上选2-3个穴位。先清洁消毒,用0.5寸毫针操作,快速刺入0.33cm深的软骨组织,以不穿透对侧皮肤为度,捻转数次後,留针10-20分钟,过程中可捻转加强针感。每天或隔天一次,10-2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隔间为一周。如因工作关系,未能定时接受治疗,可选用埋针固定在穴位上,持续5-20天,令患者每天按压数次,加强刺激度。

耳穴贴压促眠

是最常见的耳穴刺激法。在一边耳朵上选2-3个穴位,清洁消毒耳廓,在相应穴位贴上磁珠,轻按数十次,使局部充血变红、发热、疼痛为度。吩咐患者经常按压穴位,特别在餐後及睡前,每次按压3-5分钟。两耳交替,隔日更换一次耳贴。对於顽固性失眠,配合敷药较佳,如王不留行籽、莱菔子、六神丸、冰片等,在穴位前後两面均贴上加强刺激。

耳穴放血促眠

即在耳珠上点刺放血,挤出4-5滴血,每周2次,左右交替进行。注意事前消毒,有出血问题、贫血、血压低和孕妇不宜。

耳穴按其治疗失眠作用性质,可以区分为阴性穴、阳性穴及平性穴三类:阴性穴多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消炎、镇静、镇痛等作用;阳性穴多具有温热、滋补、助阳、促进代谢、循环、内分泌和生长等作用;介于两者之间则为平性穴,平性穴也常有偏颇,或偏于阳性,或偏于阴性。

治疗失眠的常用耳穴

1、神门:在三角窝的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之前,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镇静、镇痛、养血安神之效。

治疗失眠常用耳压穴位法 - 中医治疗失眠的偏方 - 中药治疗失眠

耳郭前面失眠常用穴位示意图

2、皮质下点:在对耳屏的内侧面,为平性穴。有调节气机、健脾益肾、化痰通络、缓急止痛、益心安神之功效。

3、枕点: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对耳屏软骨边缘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化痰醒脑、镇静安神、降逆缓急之效。

4、脑点:在对耳屏尖端(平喘穴)与屏轮切迹正中处(脑干点)连线的中点,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补肾固精、行气解郁、益脑安神之效。

5、内分泌:外耳门后下方近屏间切迹处,为平性穴。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具协调阴阳、培精益气、活血通络之效。

6、肾穴:对耳轮下脚下缘,上下脚分叉处下方,为阳性穴。有补肾益精、通利水道、明目聪耳、扶正抗衰之效。

7、心点:在耳甲腔中心凹陷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宁心安神、调和营卫、清泄心火之效。

8、胃穴:在耳轮脚消失处,为平性穴,但偏阴性。有和胃止痛、镇静安神之效。

9、肝穴:在胃穴的外上方,耳甲艇边缘处,为阴性穴。有疏肝理气、柔肝利胆等功效。

10、脾穴:在肝穴的下方,紧靠对耳轮缘,为阳性穴。有滋生营血、健脾补气之效。

11、肝阳:肝阳1在耳轮结节上缘,肝阳2在耳轮结节下缘,均为阴性穴。有养阴柔肝、泻火潜阳、清热解毒之效。

12、失眠穴:在耳轮脚后沟尾部与对耳轮后沟交界处,为阴性穴:当用其他穴位治疗失眠效果不佳时,用此穴常获效用。

13、镇静:在耳甲艇后隆起,颈感穴与上肢穴连线的中间处,为阴性穴。有宁心安神、镇痛止痒、和胃平喘、养阴滋肾之效。

14、晕点:在对耳屏、脑点穴与屏轮切迹正中处(脑干穴)之间,为平性穴,偏阴性。有滋阴升清、降逆安神、利窍通络之效。

15、胆:耳甲艇内,肾穴与肝穴连线之间的中间处,左侧耳此点为胰穴,右侧耳此点为胆穴,为平性穴。有健中和胃、消食止呕、理气疏郁、清热利胆之效。

16、百灵2:耳甲腔后隆起,阳维穴直下方,为阴性穴。有清热祛痰、理气降逆之效。

17、烦:耳轮脚后沟,近珠形隆起的耳轮脚后沟的上支处,为阴性穴。具有清热除烦、镇静安神之效。

日月穴怎么定位


导读:日月穴怎么定位?多揉日月穴可以防治胆结石,那么日月穴怎么定位?日月穴的准确位置图,下面一起来看看。

日月穴怎么定位

在上腹部,当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出处

《脉经》:胆俞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

日月穴的准确位置图

穴名解析

1、日月。日,太阳穴也,阳也。月,月亮也,阴也。日月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位于天之人部。本穴物质一为辄筋穴传来的弱小寒湿水气,所处为半表半里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气的阴阳寒热分界之处,故名日月。

2、胆经之募。乃本穴的气血物质性寒收引,穴外的天部水气因而汇入穴内并循胆经而传,本穴有收募充补胆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募穴。

取穴方法

日月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取穴时患者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上腹部,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

穴位解剖

有肋间内、外肌,肋下缘有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七或第八肋间神经。

功用

疏肝利胆,化湿和中。

主治

胁肋疼痛,胀满,呕吐,吞酸,呃逆,黄疽。

穴位配伍

配胆俞穴治胆虚;配内关穴、中脘穴治呕吐、纳呆;配期门穴、阳陵泉穴治胆石症;配支沟穴、丘墟穴治胁胀痛;配胆俞穴、腕骨穴治黄疸。

操作方法

刺灸法:斜刺0.5-0.8寸;可灸。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之人部的水湿风气。

运行规律

循胆经下传京门穴。

治法

寒则补之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临床运用

临床用于胃炎,肝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有报道针刺本穴可使奥狄括约肌关闭时间缩短,开放时间延长。

穴位养生

有胆囊炎、胆结石可以多揉日月穴。只要是胆经淤阻的问题,像胆囊炎、胆结石等,日月穴都会有很明显的痛点。多揉揉它,就可以防治。

以上就是日月穴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经络穴位,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耳朵上长肉瘤是什么原因?


在耳朵上长肉瘤,要注意明确了解是什么原因,因为有的时候可能是淋巴结的一种现象,因为淋巴结会遍布人体全身各个部位,如果淋巴结肿大也会行有类似症状,还有就是化脓性中耳炎也会表现出这种症状。

第一种原因、考虑为淋巴结。淋巴结是人体的免疫器官,遍布于全身各个部位,每个人都有的这是正常的,只要没有疼痛和肿大的症状就没关系的,不需要治疗的,请不用担心。注意休息,多喝开水,饮食以清淡为主,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腻煎炸食物。注意患部卫生,不要用手去抓患部,以免引起感染。

第二种原因、 一般耳朵存在化脓性中耳炎或外耳道炎长期刺激的情况下,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而出现这个症状,炎症没有完全消退的情况下,会经常复发。

第三种原因、 出现肉芽组织增生,需要考虑继续进行激光治疗。同时最好是考虑进行中耳炎清理术进行化脓性中耳炎的根治。

针灸穴位定位有几种


针灸是大家常用的一种中医疗法,针灸是通过银针刺激人体的某些穴位来达到治病的目的。因为它天然无毒副作用,所以很受大家的信赖。大家都知道针灸疗效的好坏取决于取穴是否准确,所以说针灸治疗关键在于取穴。要想正确取穴就要学会针灸穴位的定位方法,那么针灸穴位定位有几种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 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是指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以确定俞穴位置的方法现时采用的骨度分寸是以《灵枢骨度》所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创用的折量分寸而确定的。常用的骨度分寸我将写专门文章叙述,请另行查阅。

二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俞穴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体表标志可以分为固定的标志和活动的标志两种。 1.固定标志固定标志指各部位由骨节、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在自然姿势下可以见到的标志,可以借助这些标志确定俞穴的位置。例如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等。 2.活动标志活动标志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是在活动姿势下才会出现的标志,据此也可以确定俞穴的位置。例如,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取颊车等。

三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俞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三种: 1 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2 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 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又名“一夫法”。

以上就是关于针灸穴位定位的介绍,相信大家都了解了吧。其实大家除了针灸治疗外,平时的食疗也很重要。所以说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且平时也要多参加运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越来越健康哦!

浅谈腧穴的认识和定位


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

人体中腧穴是相当重要的穴位,腧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腧穴是一类穴位的总称,腧穴的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的定位是否准确决定了,利用腧穴来治疗疾病的效果。腧穴的定位方法可分为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下面小编和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几种方法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杨上善说:以此为定分,立经脉,并取空穴。但分部折寸的尺度应以患者本人的身材为依据。此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灵枢 骨度》篇,其所测量的人体高度为七尺五寸,其横度(两臂外展,两手伸直,以中指端为准)也为七尺五寸。

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兹分述如下:

1、 固定标志  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二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俯首显示最高的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等。在两骨分歧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分歧处取巨骨;胸骨下端与肋软骨分歧处取中庭等。此外,可依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为标志取背腰部腧穴。

2、 活动标志  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又如曲池必屈肘于横纹头处取之;取肩髃时应将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当肩峰与肱骨粗隆间出现二个凹陷,在前方小凹陷中是穴;取阳溪穴时应将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是穴;取养老穴时,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茎突之桡侧骨缝中是穴等等。这些都是在动态情况下作为取穴定位的标志,故称谓活动标志。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 中指同身寸  此法源于《千金方》。《外台秘要》(简称《外台》),以中指末节的长度为一寸。宋代《圣惠》提出: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纹相云一寸。后人大多以此为准,所以称中指同身寸或中指寸。《针灸大全》(简称《大全》)更具体地说明:大指与中指相屈如环,取中指中节横纹,上下相去长短为一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

2、 拇指同身寸  此法见于《千金方》,说: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于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即指拇指指关节之横度作为1寸。

3、 横指同身寸  又称一夫法。夫,扶的意思。《礼记》注:辅四指曰扶。此法亦出自《千金方》: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中节上横过为一夫。也就是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3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长短失度。故明代张介宾之《图翼》说:同身寸者,谓同于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长短肥瘦各自不同,而穴之横直尺寸亦不能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则人瘦而指长,人肥而指短,岂不谬误?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当。可见不能离开骨度分寸而只用指寸。骨度分寸与指寸在临床应用中应该互相结合。

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食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上,就是本穴。又如风市,患者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之处就是本穴。此外如垂肩屈肘取章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等。这些取穴方法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小编特别提醒:因为腧穴有通表理的作用,内在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可以反应于体表腧穴,相应的腧穴会出现压痛、酸楚、麻木、结节、肿胀、变色、丘疹、凹陷等反应。因此,我们利用腧穴的这些病理反应可以帮助诊断疾病。

网:/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