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养生的区别是什么

2019-10-15 │ 运动和养生的区别是什么 养生和健康的区别

小通草和大通草的区别是什么?

“养生孰为本,元气不可亏;养生孰为先,养心须乐观。”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做的呢?以下是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收集整理的“小通草和大通草的区别是什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在中医中,小通草以及大通草都是常见的药材,因为相差一个字,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两种药材实际上就是一种,只不过体积不一样罢了。实际上据专家介绍,大通草与小通草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可以从小通草和通草的功效主治和性状上来区分它们。

1、小通草和通草有什么区别

通草入药历史悠久,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但在实际工作中,常有人将小通草当作通草使用,或者出现通草、小通草混用现象。实际上,通草、小通草是名称相似而来源不同的两种药物。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

小通草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通草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不过,目前,药理实验已发现,不同品种的通草及小通草均具有较好的利尿、抗炎和解热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药理学依据。在通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通草及小通草类药材中多糖含量丰富,并经初步药理实验证明,多糖有一定的调节免疫和抗氧化作用。

2、小通草的性状

小通草,别名小通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小枝密被白色小皮孔。生于海拔500-29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阴湿外。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均可生长,喜光照,稍耐阴,适应性强,较耐寒,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轻质粘壤土中生长最佳。

干燥茎髓呈圆条状,长80~120厘米,直径8~12毫米。外表平坦无纹理,白色,中无空心。质轻松绵软,水浸之有滑腻感。以条匀,色白者为佳。

扩展阅读

小通草和通草有什么区别


小通草和通草有什么区别

1、小通草和通草有什么区别

通草入药历史悠久,是一种临床常用中药。但在实际工作中,常有人将小通草当作通草使用,或者出现通草、小通草混用现象。实际上,通草、小通草是名称相似而来源不同的两种药物。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

小通草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通草其功能与主治为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热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不过,目前,药理实验已发现,不同品种的通草及小通草均具有较好的利尿、抗炎和解热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药理学依据。在通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发现,通草及小通草类药材中多糖含量丰富,并经初步药理实验证明,多糖有一定的调节免疫和抗氧化作用。

2、小通草的性状

小通草,别名小通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小枝密被白色小皮孔。生于海拔500-2900m的山坡林中或林缘阴湿外。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均可生长,喜光照,稍耐阴,适应性强,较耐寒,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轻质粘壤土中生长最佳。

干燥茎髓呈圆条状,长80~120厘米,直径8~12毫米。外表平坦无纹理,白色,中无空心。质轻松绵软,水浸之有滑腻感。以条匀,色白者为佳。

3、通草的性状

通草的别名有寇脱、离南、活莌、倚商、花草、白通草等,是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通草的形状是圆柱形。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无臭,无味。

通草的成分非常丰富,包括有灰分、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生、成聚糖等多种成分。除此之外,它也具备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和多种氨基酸。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利尿通淋和通乳,即主治湿热淋痛,小便不利和产后乳汁不下。

催乳用小通草还是通草

小通草也有催乳的作用,可以替代通草,因其价格比较便宜,其功效自然也没有大通草的效果好。其副作用较小,其药性较缓,性寒,上通乳,下利尿,有轻微的胃肠道不适。

通草怎么吃

1、通草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食盐少许,姜适量,通草5克,胡麻油适量,水500毫升。

做法:

1.1、鲫鱼去鳞去腮,洗净后悬挂晾干(或者用厨房纸擦干)。再用胡麻油炸至两面金黄。

1.2、汤煲里面加入姜片、通草,放入鲫鱼后再加500毫升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炖至汤色发白,吃前根据自己的口味放适量盐即可。

2、通草猪蹄汤

材料:通草一钱,炙甘草二钱,猪蹄一付,新鲜香菇三朵,姜三片,盐二小匙。

做法:

2.1、猪蹄洗净切半,香菇去蒂、切半备用。滚水中加姜片,快速烫过猪蹄,捞起备用。通草以清水快速冲洗干净、沥干,装入棉袋中。

2.2、将以上所有材料及炙甘草一起放进炖锅,对五、六碗水炖煮,以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炖一小时,待蹄肉熟透,加盐调味,熄火。

2.3、将通草捞起丢弃,饮汤吃猪脚。

3、通草花生猪脚汤

材料:猪前脚2个,花生60克,通草2钱,红枣6颗,盐适量。

做法:所有材料洗净。猪脚剁大块放炖锅中炖至八成熟,加入通草和花生继续炖。红枣捏破去核放入汤中,少加盐即可。

小通草的功效与作用_小通草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药小通草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小通草的功效与作用、小通草图片、小通草的药用价值、小通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小通草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小通草简介小通草图片小通草的功效与作用小通草的药用价值小通草相关配伍小通草的副作用

小通草简介

小通草,中药名。别名小通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呈圆柱形,长30~1250px,直径0.5~25px。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无纹理。体轻,质松软,捏之能变形,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水浸后有黏滑感。

小通草图片

小通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水;通乳。主热病烦渴,小便黄赤,尿少或尿闭,急性膀胱炎;肾炎;水肿;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用于尿路感染,尿闭或尿少,热病口渴,小便黄赤,乳汁不通。

1、李杲:小通草泻肺利小便,甘平以缓阴血也,与灯草同功,宜生用之。

2、《纲目》:小通草,色白而气寒,味淡而体轻,故入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入阳明胃经,通气上达而下乳汁;其气寒,降也,其味淡,开也。

3、《本草正义》:此物无气无味,以淡用事,故能通行经络,清热利水,性与木通相似,但无其苫,则泄降之力缓而无峻厉之弊,虽能通利,不甚伤阴,湿热之不甚者宜之。若热甚闭结之症,必不能及木通之捷效,东垣谓利阴窍,治五淋,除水肿癃,亦惟轻症乃能有功耳。又谓泻肺利小便,与灯草同功,盖皆色白而气味轻清,所以亦能上行,泄肺之热切,宣其上窍,则下窍自利,说亦可取。

小通草的药用价值

1、治小便黄赤:小通草6g,木通4.5g,车前子9g(布包)。煎服。(《安徽中药志》)

2、治热病烦躁,小便不利:小通草6g,栀子、生地、淡竹叶、知母、黄芩各9g。煎服。(《安徽中药志》)

3、治急性尿道炎:小通草6g,地肤子、车前子(布包)各15g。煎服,(《安徽中药志》)

4、治小便不利:小通草15g。车前仁15g,水菖蒲15g,火洒草3g,生石膏3g煎服。(《湖南药物志》)

5、治淋病,小便不利:滑石30g,甘草6g,小通草9g。小煎服。(《甘肃中草药手册》)

6、治产后乳汁不通:小通草6g,王不留行9g,黄蜀葵根12g。煎水当茶饮。如因血虚乳汁多,加猪蹄1对,炖烂去药渣,吃肉喝汤,(《安徽中草药》)

7、治乳少:黄芪30g,当归15g小通草9g。水煎。(《甘肃中草药手册》)

8、治闭经:小通花、川牛膝各9-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9、治心烦失眠:(通条树)髓3-4.5g拌朱砂。水煎服。(《广西本草选编》)

小通草相关配伍

1、用于湿热内蕴,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可配木通、滑石等同用。

2、用于治湿温病症,可配薏苡仁、蔻仁、竹叶等同用。

3、用于乳汁稀少,可与猪蹄、穿山甲、川芎、甘草等同用。

小通草的副作用

气虚无湿热及孕妇患者慎服。孕妇及小便多者忌用。

以上就是一些小通草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小通草叶的功效与作用


小通草叶是我们国家常见的中药之一,小通草叶的药用历史非常的久远,很多久远的医药典籍里面就有着小通草叶的记载,小通草叶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我们来看一下。

【来源】药材基源: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拉雅旌节花等的嫩茎叶。

【原形态】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m。小枝密被白色小皮孔。叶互生;叶柄长0.5-2cm,紫红色;叶坚纸质至草质,卵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6-14cm,宽3.5-5.5cm,先端尾状长渐尖或渐尖,尖头长达2cm,基中圆形或心形,边缘具密而锐尖的细锯齿,齿端为骨质加厚的小尖头;脉带紫红色,侧脉5-7对。穗状花序腋生,长5-12cm,多下垂,基部无叶。花先叶开放,黄色,长约6mm,无柄;小苞片1枚,三解状卵形,长不及2mm,小苞片2枚,阔卵形,长2mm;萼片4枚,阔卵形,长6mm;雄蕊8,约与花瓣等长;子房卵状长圆形,连花柱长约6mm。浆果近球形,直径7-8mm,几无柄或具短柄,花柱宿存。花期3-4月,果期7-9月。

【功能主治】解毒;接骨。主毒蛇咬伤;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其实只有在实践后才会知道它的好处。就如同上面介绍的中药小通草叶,原来小通草叶还可以治疗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适量的食用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小通草[图]的功效与作用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药的种类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时,都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比如小通草[图],所以在选择之前,需要对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小通草[图]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吗?

【英文名】MEDULLA STACHYURI/MEDULLA HELWINGIAE

【来源】本品为旌节花科植物 喜马山旌节花 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 f. et Thoms.、 中国旌节花 Stachyurus chinensis Franch.或山茱萸科植物 青荚叶 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 的干燥 茎髓 。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晒干。

【性状】 旌节花 :呈圆柱形,长30~50cm,直径0.5~1cm。表面白色或淡黄色,无纹理。体轻,质松软,捏之能变形,有弹性,易折断,断面平坦,无空心,显银白色光泽。水浸后有黏滑感。无臭,无味。

【鉴别】本品横切面:旌节花 均为薄壁细胞,类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纹孔稀疏;有黏液细胞散在。中国旌节花有少数草酸钙簇晶,喜马山旌节花无簇晶。

【炮制】除去杂质,切段。

【性味】甘、淡,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乳汁不下;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2.5~4.5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以上介绍的关于小通草[图]的知识,相信大家对于小通草[图]的认识又会多一点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食用小通草[图]对身体进行调理和改善。

通草的作用


通草是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它生长于大约海拔在2800M以下的日照良好肥厚的封中,在我国西南各地均有分布,秋季选3年以上的杆株,寻则合适的木茎割取,然后趁着新鲜鲜切成一段一段的,可以选用细长的木棍或圆的竹筒取出髓部,小心的理直,放置在通风干燥处晾干即可。

通草一般长度在20到40厘米之间,直径达到1到2.5厘米,通过观察不难发现通草的精髓横切面是圆柱形,呈现红色或者淡淡的黄色,大多数有浅纵沟纹,重量较轻,质地松软,轻轻摁一下有轻微的弹性,但容易折断。折断后的断面光滑平坦,泛着银白色的光泽,有一层半透明的薄膜在中心的空心地带,如纵向剖之,则成梯状摆放,几乎没有实心者。无无臭,无味。所以在选择空心草的时候,以粗壮、颜色洁白、弹性好、有空心的为佳。


【通草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通草、朱砂制通草,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通草适合人群】:气阴两虚、中寒、内无湿热及孕妇慎服。

通草的功能主治及作用,清热解毒;平肝明目;解酒;主湿热黄疸;暑湿泻痢;惊风抽搐;目赤翳障;喉痹;鼻蚀;疔疮;痔漏;疳疾;蛔虫,多种出血。

《本草纲目》载:通草味苦、性寒,归肝胆心经,无毒,能清热、平肝、利胆、明目、杀虫。

通草是一味很不错中草药,它的应用广泛,通草可以用于治疗鼻塞、清热利尿、厥寒证、湿热内蕴导致的小便短赤或淋沥涩痛之症等等,很多女性朋友还经常使用通草与鲫鱼或猪脚一起煲烫,用于哺乳期催乳,效果非常良好。

艾叶和艾绒的区别是什么?


对于普通的艾叶,其实大家都很熟悉,因为这种植物在生活中很常见,相比之下,很多人不太了解艾绒,即便亲眼看到艾绒,可能也不知道这种东西是怎么来的,实际上,艾绒是人们使用艾叶加工而成的,换句话说,艾绒是艾叶本质上是一种东西,但因为经过加工了,所以性能有所不同,具体有下列这些区别。

艾叶和艾绒的区别:

形态的区别

艾草和艾叶都是非常健康的中药材,而且是比较相似的,所以很多人没有办法进行区分,实际上两种中药材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首先艾草它的外形更像一株草,长的细长分散,而艾叶长的像一片细长的叶子,总体而言形态上面就有所不同。同时艾草是一把来用的,点燃之后可以散发出浓郁的味道。而艾叶就是一片单独的叶子,一般情况下可以用熏的方法来使用。艾叶通常也可以被制作成艾条,多次使用,可以通过外观来进行区分。

功效作用的不同

同时对于艾草和艾叶来说,最大的不同还是功效上的不同,这是需要清楚的,一般来说艾草更多的是用来点燃成一把,然后放在房间里面制造出某种味道,主要是用来杀菌的。更多的时候它也可以被制作成为一个草药包,然后随身佩戴在身上,这种方法在古代尤其多见。而艾叶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治疗一些妇科病,古人更是有用艾叶治疗胎位不正的说法。艾草和艾叶的区别最大的就是在功效和作用上面了,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身体需求来选择更适合的中药材使用。

艾草和艾叶都是不错的中药材,可以起到的治病养生效果也很强,不过由于两种中药材是存在区别的,所以需要对它们的区别学会区分才行,上面介绍的区别大家需要有所了解,如果能够学会区分,那么对利用两种中药材有好处。

大黄和黄连的区别是什么


大黄和黄连这两种中医药材对于一些不了解的人们都会把这两种药材混为一谈,毕竟这两种药材的名字比较的相近,但这两种药材的区别非常大,不仅长相不同功效也是有很大的区别,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大黄和黄连这两种药材的区别在哪里。那么,大黄和黄连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大黄和黄连的区别是什么?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功用作用:泻热通便:适于便秘腑实证胃肠实热积滞,高热谵语,腹痛便秘,常配芒硝。寒积内停,腹满刺痛,便秘,配附子。湿热痢疾,里急后重,便脓血,配黄连。凉血解毒:主治热毒为患。.血分实热,迫血妄行,吐衄。.实火热毒所致咽肿,目赤,牙痛,疮疡。.肠痈腹痛,常配伍凉血散瘀消肿药。,破血逐瘀:可治瘀血闭经,症瘕积聚,外伤瘀肿。此外,还可用于湿热黄疸,湿热淋痛,外用又可治水火烫伤。

第二,黄连苦、寒。归心、肝、胃经。功用作用:、清心火:用于心火亢盛之烦躁、失眠及高热神昏谵语,常配栀子等。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痢,常配木香(香连丸),或单味使用。兼发热者,配葛根、黄芩。用于胃热呕吐,配代赭石;反酸灼心,配吴茱萸。、解热毒:用于痈肿疔毒、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常配银花、蒲公英等

大黄和黄连的区别是什么?生黄连长于清泻疫毒、凉血止血、清热利湿、杀灭虫毒,对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昏迷,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湿热下注之热淋、血淋、泄泻、痢疾、外阴肿痛、痔疮肿痛出血,以及蛔虫病、百日咳、疥疮和体癣效果明显。常与大黄、黄芩、水牛角、生地黄、冰片、牡丹皮、赤芍、白茅根、仙鹤草、小蓟等药配合使用。炒黄连长于燥湿清热,对湿热中阻之胸闷脘痞,肝胆湿热之黄疸,湿热浸淫肌肤之痈疽疮毒、疔毒走黄、湿疹流注,以及水火烫伤之肌肤溃烂有良好效果。常与苍术、黄柏、川牛膝、薏苡仁、茵陈、龙胆草、金钱草、苦参等药配合使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