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益气冬季养生热饮

2019-10-20 │ 补血益气冬季养生热饮 养生汤煲汤

温阳益气汤

“拿体力精力与黄金钻石比较,黄金和钻石是无用的废物。”随着生活的提升,养生已经成为社会性的关注焦点,只有作好了平日的养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关于中医养生,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温阳益气汤”,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一般这种症状我们都回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实中医食疗方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食疗治疗高血压的方剂有哪些吧?

方名

温阳益气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温阳益气,健脾渗湿,活血通络。主治阳虚型高血压病。

处方组成

附子3~6克、肉桂4.5-9克、桂枝4.5~9克、茯苓1520克、牛膝1520克、汉防己12克、白术12克、黄芪1530克、赤小豆1530克,水煎服。

辨证加减

气虚重者加党参;气滞重者加柴胡、枳壳、郁金;血瘀者加丹皮、赤芍、桑寄生;阴液耗损者选用桑皮、玉竹、龟版;肥胖或高血脂症者加麦芽、竹叶、荷叶、莱菔子。

临床疗效

治疗40例,显效9例(22.5%),有效29例(72.5%),无效2例(5%),总有效率为95%。

处方来源

上海市虹口区中心医院蔡沛源。

方名

降压药枕方。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醒脑,平肝镇静,宁心降压。主治高血压病。

处方组成

野菊花、淡竹叶、冬桑叶、生石膏、白芍、川芎、磁石、蔓荆于、青木香、晚蚕砂,制成药药枕。每昼夜使用时间不少于6小时。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应用此方治疗100例,血压下降者80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80% 。

处方来源

江西省上饶市葛火普等。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高血压的药膳食疗方有了一定的了解,药补不如食补,药膳食疗虽然需要坚持才能见效,但是它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的小的。以上介绍的药膳食疗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Ys630.com相关知识

如何补血益气 当归四物汤补血益气温阳


《神农本草经》里把当归药材列入中品。“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我们说中品是用来养性,治病,调整人的偏颇的。“咳逆上气,寒热”都是气血不调的一些表现,说明岷县当归药材有养血活血的作用。治“妇人漏下绝子”则是着重指出了当归可以治妇女病。

在中医里,用药材当归的方子太多了,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子叫四物汤,是中医治疗血证的一个祖方。后世很多的方子都是从此方演化而来的。四物汤一共就四味药:熟地、当归、川芎和白芍。四物汤的主要功效是养血。熟地黄是滋补肾经的,有固本的作用;药材当归是养血活血的;川芎也是活血的药,它进入血中能行气;白芍可以养血,起收敛的作用。这四味药配合在一起,有补有通,治疗妇科的血证以及治疗普通人血亏的病症效果很好。治疗术后气血不足的病人,医生往往会用到当归。我们可以自己开一些小方子来调理,比如说用10克当归药材配上半斤羊肉,再放10克熟地,然后切六七片生姜熬成汤,这种汤就有很好的养血温阳的作用。

冬天的时候,如果我们感觉自己阳气不足,血液不足了,比如说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那么喝这个汤,我们身上就会暖和起来。为什么天一凉,手脚会冰凉呢?很多人认为这是阳气不足,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血脉不流通了血液输送不到四肢末端,我们的手脚就会发凉。以前熬这个当归生姜羊肉汤的时候,人们往往不加熟地,这是张仲景的方子。但是大家要记住,当归药材生姜羊肉汤不加熟地是治病的,我们在养生的时候一定要加入10克熟地,因为岷县当归药材的药性有点燥,所以我们要用熟地来平衡一下汤的燥性。

药材当归的药性有点燥烈,所以阴虚的人在使用药材当归时,一定注意要加上其他的药来管住当归燥烈的药性,不然服用者会上火。阴虚就是有内热,阴虚的判断症状为口干、舌燥、眼睛干、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等。

脾虚吃什么好 9方健脾温阳益气


你知道脾在身体的那个部位吗?它是我们身体重要的器官,有造血、过滤血的作用,对我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脾虚的表现有哪些?脾虚吃什么好呢?脾虚的症状又有哪些?与小编一起来看文章吧!

脾虚吃什么好

1、附片狗肉汤

组成:附片,狗肉,盐适量。

方法:将附片放入上灌中先煎2小时,然后加进狗肉,煮熟放盐食

功效:回阳补火,温中止痛,散寒燥湿之功,煮时用开水,严禁冷水,否则会中毒。睡前服,服后不能吹着冷风和接触冷水。

2、健脾利水茶

组成:猪苓,泽泻,党参,白术,木瓜,木香,槟榔,紫苏,陈皮,茯苓,肉桂。

方法:按原方比例剂量,研成粗末。每日用50~70克,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20~30分钟,频频代茶饮用。

功效:健脾温阳利水,宽中理气行水。主治慢性肾炎,脾虚气滞水肿、腹肿胀满、小便不利、消化不良、全身重着、神疲、面色光白、腰痛乏力、食纳不佳、大便溏薄、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缓。

3、绿豆糯米猪肠

组成:绿豆60g,糯米30g,猪大肠300g。

方法:先将猪大肠彻底清洗净,绿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时,然后把绿豆、糯米放人猪大肠内并加水适量,肠两端用线扎紧,放沙锅内加水煮2小时左右即可。隔日服1次,连服7~8日为1疗程。

功效:补中益气,清热解毒,通便止痢。适用于湿热下痢,便血,痔疮初起,脱肛等症。

4、山楂苡仁粥

组成: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山楂5克,白糖适量。

方法:将薏苡仁、粳米洗净,放于砂锅中,加水1 000毫升,烧开后,加入山楂,小火慢熬成粥,再加白糖适量。分两次空腹服用。

功效:健脾止泻、消食化积。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腹痛便溏者。

5、山药苡仁粥

组成:山药粉60克,薏苡仁30克。

方法:先将薏苡仁洗净水煮,将熟时,调入山药粉,用文火继续煮至粥熟。早晚温服。

功效: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适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脾虚不运、湿浊下注之妇女带下等证。

6、参苓粥

组成:人参(或党参),白茯苓,生姜,粳米。

方法: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养胃。适用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苍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

7、扶中茶

组成:白术(炒),生山药,龙眼肉。

方法:将上药共同煎煮,煮至山药烂为度,取汁,代茶不拘时温饮,并同时食用山药、龙眼肉。每2日1剂或每日1剂。

功效:补益心脾,益气止泻。主治久泻久痢而致脾虚气弱,气血俱虚,身体赢瘦,不思饮食,少气无力,心悸等。

8、参芪猴头炖鸡

组成:猴头菌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方法: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

功效:补气健脾养胃。

9、木瓜鲩鱼尾汤

组成:番木瓜1个,鲩鱼尾100克。

方法:木瓜削皮切块,鲩鱼尾入油镬煎片刻,加木瓜及生姜片少许,放适量水,共煮1小时左右。

功效:滋养、消食。对食积不化、胸腹胀满有辅助疗效。

脾虚的症状

消化道:便秘or大便稀溏

从消化道上来讲,脾虚导致的病症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无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脾虚一般会大便溏稀,不过也可能会出现大便干结、便秘,因为脾虚会导致肠胃缺少动力。

妇科:白带过多or过少

女性因为妇科炎症,也往往会引起脾虚湿重。白带过多、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是脾虚引起的。月经量过少是因为脾虚引起的气血不足,子宫内膜生长太薄;月经量过多是因为脾虚不能固摄经血。

肌肉:肥胖or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虚的人会感觉全身乏力,出汗多,气短。另外眼皮属于“肉轮”,脾虚会觉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来,下肢容易水肿。

身体太瘦,是因为脾虚不能运化,难以吸收。而肥胖是因为脾虚生湿,湿气难以运化,淤积在体内。脾湿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睡眠:流口水也因脾虚

脾虚的人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的症状,另外会感到头蒙,睡眠质量差。很多人睡觉会流口水,这和脾虚也有关系。中医认为,涎(口水)为脾之液,正常情况下不会外溢,当脾虚不能收摄津液时,才会出现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自查:看看自己的舌头

除了以上我们所说的症状外,你还可以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如果舌边齿印比较明显,就是脾虚的表现。

结语:看完文章你知道脾对我们健康的重要性是多么大!如何看一个的脾健康?你可以在家自己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健康的舌头应该是红色很是润泽,如果出现异样那就表明身体出现了病症。

健脾益气汤


脱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一般这种症状我们都回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实中医食疗方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食疗治疗脱肛的方剂有哪些吧?

方名

健脾益气汤。

功能主治

功能健脾益气,升举固涩。主治小儿脱肛有气虚表现者。

处方组成

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炒谷芽10克、炒山楂10克、炙黄芪15克、炙升麻3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外用乌梅10克、明矾6克,水煎汤2000毫升,坐浴。

辨证加减

大便完谷不化者加炒扁豆、焦神曲、淮山药、茯苓、炒米仁、红枣;有蛔虫者加使君子、雷丸、苦楝根皮。

临床疗效

本方治疗36例小儿脱肛,均达到治愈标准。治疗时间最短6天,最长17天,平均8.8天。

处方来源

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程宗德。

方名

五白散。

功能主治

功能收敛固肾涩精。主治遗精,滑泄。

处方组成

五倍子10克、白芷10克。烘脆,共研细末,用醋及水各等分,调成面团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阕穴),外用纱布盖上,橡皮膏固定,每日1次,连用3-5日。

辨证加减

无。

临床疗效

治疗10例遗精、滑泄,全部有效。

处方来源

四川省眉山县黄宇康。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脱肛的药膳食疗方有了一定的了解,药补不如食补,药膳食疗虽然需要坚持才能见效,但是它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的小的。以上介绍的药膳食疗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相信大家从名字就能明白它的效用了,补气一般是补脾胃,脾胃气虚则需补气,补中益气汤的效用也大体如此,其功效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和功效。

【方剂名】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

【组成】

黄芪病甚,劳倦热甚者一钱(18g),甘草炙五分(9g),人参去芦三分(9g),当归酒焙干或晒干二分(3g),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6g),升麻二分或三分(6g),柴胡二分或三分(6g),白术三分(9g)。

【用法】

上畋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剂,每服10~15g,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胃气虚证

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咣白,饮食减少,大便稀溏,舌淡,脉大而虚软。

2.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

3.气虚下陷证

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

【方解】

本方证系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气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治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升阳举陷,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甘温益气健脾,共为臣药。

血为气之母,故用当归养血和营;陈皮理气行滞,使补而不滞,行而不伤,共为佐药。少入柴胡、升麻升阳举陷,佐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又能透表退虚热,且引芪、参走外以固表,二药兼具佐使之用。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作使药。全方补气与升提并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为治脾虚气陷之要方,故言本方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使用注意】

本方甘温升散,故对阴虚火旺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方歌】

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结语:通过以上的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补中益气汤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补中益气汤的用处还是很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性的使用以上介绍的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弄清楚使用的方法,不能盲目的乱用哦。

加味温阳风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著地疗效。加味温阳风心汤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

【处方】熟附片30g(先煎),云苓30g,桂枝9g,白芍9g,白术9g,山萸肉9g,炮干姜9g,威灵仙9g,全蝎9g,乌梢蛇9g,生黄耆60g,北五味子12g,薤白12g,巴戟天12g,蜈蚣2条,桑枝24g,夏枯花15g,甘草3g。

【功能主治】温阳行水,祛风活络。主风湿性心脏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

【临床应用】风湿性心脏病李某,女,27岁。病人素患关节肿痛,心悸,面色苍白,气紧形寒,尿少,食差,浮肿,腹胀,腹痛,耳鸣,精力疲乏,突又发生胸间剧痛,牵及后背,手足冰冷,大汗出,口唇紫绀,脉沉细迟,舌淡红边蓝,苔薄白。某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治疗未效,投以加味温阳风心汤,连进12剂,胸痛止,心悸缓,腹胀浮肿及关节痛显着减轻。

【摘录】《千家妙方》卷上引王渭川方

通过上文对加味温阳风心汤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在对药物进行选择的时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我们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冠心病用温阳和血汤有奇效


冠心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它的病因有很多种,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是搞不清楚的。一般这种症状我们都回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但是其实中医食疗方在治疗这类疾病方面很不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食疗治疗冠心病的方剂有哪些吧?

方名

温阳和血汤。

功能主治

功能温补脾肾,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主治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

辨证加减

腹胀加山楂、橘皮,夜寐欠安加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

临床疗效

治疗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9例,痊愈4例,显效3例,无效2例。

处方组成

制附子15克、炙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麦冬10克、北五味子10 克、淫羊藿1O克、炙甘草IO克,水煎服。连服1周。再按原方去丹参,每日1剂,连服2周。另用10%葡萄糖500毫升加丹参注射液20克静滴,每日1次。3周为1疗程。有效者再按原方连服4周,然后交替服用归脾丸、金匮肾气丸3个月,以巩固疗效。

处方来源

祝广庆。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冠心病的药膳食疗方有了一定的了解,药补不如食补,药膳食疗虽然需要坚持才能见效,但是它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的小的。以上介绍的药膳食疗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清暑益气汤


导读: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汤,中医方剂名,那么清暑益气汤由哪些药物组成,又有哪些功效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清暑益气汤吧。

清暑益气汤,中医方剂名。为祛暑剂,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效。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夏季热等属于气津不足者。

【方剂名】清暑益气汤

【出处】《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6g),石斛(15g),麦冬(9g),黄连(3g),竹叶(6g),荷梗(15g),知母(6g),甘草(3g),粳米(15g),西瓜翠衣(30g)。

【方歌】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阴伤,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用法】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解】本方治证乃暑热内侵,耗伤气津所致。暑为阳邪,其性开泄,暑热伤人,易扰心神,伤津耗气,故见身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治宜清热祛暑,益气生津。方中用甘寒之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止渴利小便,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竹叶清热除烦,共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使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症自除。

【配伍特点】方中清补并用,既清热解暑,又益气养阴,有标本兼治之义。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夏月感暑,气阴两伤常用方。临床以身热汗多,心烦口渴,体倦少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中暑、小儿夏季热等属暑热气阴不足者。

【加减化裁】若暑热较高,可加石膏以清热解暑;暑热夹湿、苔白腻者,可去阴柔之麦冬、石斛、知母,加藿香、六一散等,以增强祛湿之功;黄连味苦质燥,若暑热不盛者可去之;用于小儿夏季发热者,可去黄连、知母,加白薇、地骨皮等。

【注意事项】本方间有滋腻之品,故暑病挟湿者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温病条辨》卷四: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

以上就是清暑益气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关于益气安神汤


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赶上下雨,胃又疼。当时母亲化了一碗红糖水,喝下之后便没有那么疼痛难忍了。之后上大学,母亲不在身边,每次胃疼我便学着母亲的样子自己给自己化碗红糖水喝了。客在他乡的日子终究难熬,红糖水有时候也不会管太大用处。

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暑邪极易耗气伤津,使人正气不足而引发各种虚症,现时正处于三伏中的末伏。中医讲究“虚则补之”,适当合理的“三伏进补”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传统验方生脉饮就是一味兼备药补与食补双重功效的经典名方,尤其适于有头晕、心悸、气短、口渴、汗多、食欲不佳、倦怠乏力等症状的气阴两虚患者进行日常调理。

生脉饮是著名的传统药方,组成有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物。其中,人参能强心气、补肺气,恢复和增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麦冬养阴、清热、生津;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能预防元气耗散。生脉饮全方药性平和,可养阴生津,补气生脉。所以,夏天时饮用,不仅能保气养生,还能预防和治疗中暑后因出汗太多而导致的气阴两虚证,人参可大补元气,但怕过于燥热的人,可将其换成党参或太子参。党参性质平和,不燥不腻,长期服用,不至助火碍气,故对于气阴两虚的轻证和慢性疾病患者长期服用较为适合。太子参性偏凉,不宜用于虚寒征候。相对而言,对于重症、急症患者还是服用人参方生脉饮更为合适。

其实,除了刚刚给大家介绍的益气养阴汤之外,网上还有关于益气养阴口服液的介绍。有需要的时候,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喜欢的饮品。当然,我依然忘不掉母亲为我化的那碗红糖水,如暖流进我心侵我脾。对我来说,那是回忆更是一段青春。

补中益气汤配方


补中益气汤配方

黄芪一钱,甘草五分,人参(去芦)三分,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二分,橘皮、升麻、柴胡各二分或三分,白术三分。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谓黄芪、人参、甘草三药为“除湿热、烦热之圣药”,即气虚发热,以甘温补气,治本而退热。白术专补脾胃,《本草经疏》云:“其气芳烈,其味甘浓,其气纯阳,为除风痹之上药,安脾胃之神品。”然李氏于原书后却谓白术“除胃之热,利腰间血”。前者乃述白术有补中益气,俾气充阳升而热退,后者却颇有些令人费解。考白术可“利腰间血者,血届阴,湿为阴邪,下流客之,使腰脐血滞而不得通利,湿去则诸证愈矣”。明示本药并非行血滞之品,实为健脾燥湿而收功。上述人参、白术、甘草三味,甘温补中之品,与黄芪阳辅相成,则补气健脾之功益着,均为本方臣药。

气虚日久,必损及血,故本方又配伍甘辛而温的当归补养阴血。张介宾说:“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体虚损之病,无所不宜所以,本方用之既有补而不滞之长,又不悖立法甘温之旨,加之得参、芪、术、草益气生血之助,补血之力益彰。清阳当升不升,则浊阴当降不降,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气机不畅,故配伍陈皮调理气机,以助升降之复,使清浊之气各行其道,并可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以上二味共为佐药。再人轻清升散之柴胡、升麻,以协诸药共助清阳之上升。正如《内外伤辨惑论》所说:”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二味若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气上升也。“《本草纲目》亦说:”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乃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因二味并无补益之功,故”在脾虚之病用之者,乃借其升发之气,振动清阳,提其下陷,以助脾土之转输,所以,必与补脾之参、芪、术并用且用量不宜过重,如《药品化义》说:柴胡“若多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升麻“善提清气,少用佐参、芪升补中气。”故此二药佐而兼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 上述诸药合用,可使脾胃健运,元气内充,气虚得补,气陷得举,清阳得升,则诸症可除。赵献可曾说:“凡脾胃喜甘而恶苦,喜补而恶攻,喜温而恶寒,喜通而恶滞,喜升而恶降,喜燥而恶湿。”本方甘、补、温、通、升、燥俱备,故在补益脾胃方中颇具特色。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疔体弱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耳聋、视力模糊,以及慢性气管炎、子宫脱垂、脱肛、习惯性流产、崩漏、功能性低热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1、素体气虚,易患感冒,或气虚外感发热不退,身倦多汗等症,可用本方治疗。

2、本方亦可用于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眼睑下垂等证。若加入积壳或积实可使内脏平滑肌收缩有力,肌张力增强,效果更好。

3、凡一般慢性疾病,症见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少气懒言,自汗体倦,动则气促,舌淡脉虚等,亦可加减使用。

温阳利湿


治法之治疗阳气被水寒阻遏而小便不利的方法。如病人内停水湿,外有表寒,阳气受水寒阻遏,症见头痛、微发热、心烦口渴欲饮,或水入则吐、小便不利,或水肿泄泻,或痰饮咳喘,苔白腻,脉浮等,治以五苓散温阳化气,行湿利水。

小便不利

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或小便完全闭塞不通。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因阴虚、发热、大汗、吐泻、失血等导致化源不足而小便不利者,治宜滋阴养血为主,不宜渗利,方用增液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因肺气失宣、脾虚不运、肾关不利、三焦决渎失常等导致水湿失运而小便不利者,治宜宣通肺气、健运脾胃、温补肾元、疏通三焦等法,方用生脉散加桔梗、实脾饮、八味丸、疏凿饮子等。因肺热气壅、热结膀胱、气机郁滞、瘀腐阻塞水道、肾元虚衰、胞转等导致尿蓄膀胱而小便不利者,可分别采用清肺、泄热、理气、化瘀、温肾、渗利等法。

一般无疼痛,严重者成癃闭。《景岳全书。癃闭》:小便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证也。水道不通,则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奔迫难堪,必致危殆。

常见证候

湿热蕴结:小便不通,或小便量少混浊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渴而不欲饮,或口粘苦,大便不畅,舌苔白腻,脉沉数。

热邪壅肺:小便点滴而下或不通,口燥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伴有咳嗽,舌苔薄黄,脉数。

肝郁气滞:小便不通或不爽,精神抑郁,心烦易怒,胸胁胀闷,少腹胀满,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尿道阻塞:小便滴沥,或尿细如线,时通时阻,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中气下陷: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小腹坠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食欲不振,舌质淡,脉弱。

肾气虚弱: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恍白,腰膝酸软,腹部寒冷,舌质淡,脉沉细而尺弱。

热病伤津:小便不利,身热无汗,烦渴,口干舌燥,便秘,初起发热恶寒,继之壮热汗出,舌红,苔黄而干,脉弦细而数。

治疗方法

因阴虚、发热、大汗、吐泻、失血等导致化源不足而小便不利者,治宜滋阴养血为主,不宜渗利,方用增液汤、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等。

因肺气失宣、脾虚不运、肾关不利、三焦决渎失常等导致水湿失运而小便不利者,治宜宣通肺气、健运脾胃、温补肾元、疏通三焦等法,方用生脉散加桔梗、实脾饮、八味丸、疏凿饮子等。

因肺热气壅、热结膀胱、气机郁滞、瘀腐阻塞水道、肾元虚衰、胞转等导致尿蓄膀胱而小便不利者,可分别采用清肺、泄热、理气、化瘀、温肾、渗利等法。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