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节养生

2019-10-30 │ 深秋季节养生 初秋季节养生

深秋初秋也不同 秋季三段养生法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养生观念不断更新,养生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如何进行四季养生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深秋初秋也不同 秋季三段养生法”,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秋天分为初秋、中秋和深秋三个阶段,虽说都是秋天,可是缺略有不同。相应的,初秋、中秋和深秋的养生学问也大有不同,具体应该怎么样去操作呢?让我们看一看下面的文章吧!

初秋祛湿健脾

常喝山药薏米粥,穿衣别太多

初秋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最为脆弱时期,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如秋季腹泻。因此,初秋养生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

立秋后可适当多吃些薏仁、莲子、山药、扁豆、白萝卜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粥,取薏米20克、山药50克、白扁豆15克、赤豆15克,加水煮烂后加入白豆蔻1克,再煮3分钟食用即可,有健脾胃化湿的功效。

此外,山药山楂粥也不错,可取山药50克,山楂30克,粳米50克,将山药去皮切成块状,山楂洗净,剖开去核,加粳米一起加水煮粥食用,有健脾胃消食的作用。

初秋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较大,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老人、小孩及免疫力低下的人易受凉感冒。

中秋防燥润肺

喝杯五汁饮,慢跑一小时

中秋季节,暑热散尽,天气逐渐变冷,加上气候干燥,很多人常常会有口干舌燥、口角炎、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燥热表现。此时要注意防燥润肺。

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所以应多吃润燥食品,如生梨、荸荠、柚、银耳、甘蔗等。其中,五汁饮是比较经典的一款养生茶,将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各等分,将5种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改小火煮30分钟即可,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金秋时节也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但不能剧烈运动,以防汗液流失,阳气伤耗,其中,散步、慢跑就是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每天晚饭后约上三五个家人朋友一起,散步或慢跑半个小时左右,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等。

深秋防寒护血管

红花水泡脚,喝点三七粉

深秋已经接近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寒邪从体表往更深度的脉络侵袭,血管遇冷容易发生痉挛、淤堵等,此时最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因此,深秋养生要特别注重防寒保暖,保护血管,特别是下肢、末端、静脉等离部位。

比如用红花水泡脚就是不错的选择。用红花20克、当归20克、桂枝10克,加入适量的水煎汤,每天下午或晚饭后一小时后泡脚,有散寒、通络、活血的作用。提醒有脚气的人就不要泡了,容易造成感染。

此外,中医认为老人易淤,老年人由于上了年纪,血管容易发生瘀堵,血液代谢缓慢,此时不妨每天喝点三七粉,每次2克,用温开水冲服,每天喝2次,活血化瘀的功效很不错。

相关知识

秋季养生:秋季有三时 养生各不同


秋天,气候由热变凉,人体腠理由疏松转为致密,阳气开始潜藏于内。在暑往寒来、气候变化无常的“多事之秋”,养生务须顺应天时。秋季有三时,即初秋、仲秋和晚秋,养生要注意这三个阶段的不同。

初秋

御暑热、保脾胃、解秋乏

御暑热 初秋暑热仍未退去,“秋老虎”还会惩凶,因而仍要加强各种解暑降温保健措施,预防中暑。由于暑热最易伤心,因而应有意识避开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保脾胃 此时雨水较多,湿气偏盛。湿邪为患,最易伤脾,淋雨、涉水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饮食应清淡,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少食冷饮、秋瓜等寒凉食物,以免中伤脾阳。

解秋乏 由于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不少人会出现浑身疲软无力,精神欠佳,睡意连绵,呵欠不断,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的秋乏现象。对此应从生活起居上进行调整,将夏天的晚睡早起改为早睡早起,注意不要熬夜,切忌过劳。

仲秋

防秋燥、护毛发、常秋冻

防秋燥 伴随自然万物干枯萎黄,人体也反应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发干、皮肤干裂、大便干燥等。对此应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宜常吃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萝卜、番茄等新鲜果蔬,以养阴润燥。

护毛发 秋天干燥的气候可致脱发相对增多。为做好头发的养护,这段时间最好暂停烫发,用好的洗发剂洗发,并擦些营养性的发乳或发蜡。另可适食芝麻、核桃、黑豆、黑木耳等食物,以养发护发。

常秋冻 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虽凉却不甚寒,这时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是青壮年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和小孩,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为越冬打好基础。

晚秋

避风寒、 消秋愁、打“底补”

避风寒 晚秋早晚温差变大,气候开始转寒,此时须及时添衣,预防冬季多发的伤风感冒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讲,在深秋要格外注意,要预防寒流侵袭诱发中风和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消秋愁 秋天的萧索之景,往往令人多愁善感,难免情绪低落。要注意精神调养,设法改善种种不良心境,要多出户外活动,参加文体活动,或登高远足,或水中泛舟,或养花垂钓,或闻曲起舞,使秋愁在愉悦之中悄然而去。

打“底补” 此时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对于“底补”,芡实是最好的食选,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瘦猪肉、鸡肉等食用。

夏季健康养生法 不同人群养生法不同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夏季,在夏季的时候由于天气是比较炎热的了,因此很多人在这时候都是非常烦恼的了,想要在夏季的时候有一个健康度身体,那么就要学会养生的方法了,不同人群养生方法不同,一起看看都应该如何进行吧。

女士:女性在生活中也是要注意自己的合理生活安排的,尤其是要注意适当的进行梳头!晚上宜梳头,这里的梳头,指的是中医的“拿五经”。也就是用五指分别点按头部中间的督脉,两旁的膀胱经、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梳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首”,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这样的问题对于女性朋友们的身体健康来说伤害是比较大的了,因此我们就要选择合适的食物吃才健康了,否则这不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

老人:老人始终就是关心的重点,在生活中就要注意合理的生活,避免疾病的发生。从精神上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暴喜暴怒伤及心阳,老年人更应注意预防气血瘀滞,心脏病的发作。

在饮食上应以低脂、低盐的清淡食物为主,多食用维生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清晨可吃洋葱少许,晚饭后饮少量红酒,以保持气血通畅。这对于老年朋友们来说是必须要去注意和重视的情况了,老年朋友们的身体素质是比较差的了,因此就要注意尽量吃的清淡,否则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想要让我们大家在夏季的时候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对于上面给大家介绍的这些情况就要重视起来了哦,我们重视这样的问题可以更好的保健我们身体的健康,对于老年人和女性朋友们来说,都是能够保健好身体的了,不要错过。


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秋季养生小妙招


秋季到来,气温下降,阴雨不断。秋季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女性养生的关键季节,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秋季该如何养生呢?具体的养生方法有哪些?下面介绍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秋季养生方法。

20岁女孩:秋季作息要规律

古人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的是顺应自然而生活。人体,同样也有一定的规律运作。二十几岁女孩的身体状况最好,精神状态也最佳,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往往很容易导致生活作息不正常。但爱玩的你一定要记住这几个时段:最佳的睡眠黄金时间是晚上11点之前,因为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的排毒时间,1点到3点是肝的排毒时间,早上5点到7点是身体排毒的最好时间,这个时候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良好的生活作息不仅让20岁的女孩在秋季每一天都有好精神,良好的作息也让你一辈子都健康。

不要小看秋季作息规律的重要性哦,青春期女孩由于丘脑下部和垂体的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秋季若不注意保健,容易引起功能失调性月经紊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或经期长短不一,流血量异常。

30岁女人:秋季要舒压

秋天,30岁的女人应该特别注意养气调神,要做好收气的工作。秋天容易让人产生失落之感,环境让人忧愁,这时,很多女性会出现精力减退,性情忧郁,情绪紧张,动作迟缓,反应差。《黄帝内经》说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所以,秋天悲伤,就会损伤心气,心肺都受伤,降低我们的免疫力,你怎么还可能从头到脚都美丽呢?

因此,压力最大的30岁女人,秋季最重要的养生秘笈,就在于舒缓压力,拥有正面积极的心态。一个小窍门是,可以每天临睡前记录下一天里发生的开心的事情,例如我今天浇了花去看了一场话剧。这在当时看来可能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却能帮你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有时候,会心一笑之时压力也就自然释放了。如果遇到心理危机而难于自行解脱,不妨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通过专业人士帮助你增强信心,进而保持身心健康。

40岁女人:秋季适度运动

40岁的女性精力由盛转衰,家庭负担更加繁重,必须时时注意保养身心。养生不仅仅是调补,更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女人在进入中年后往往不爱做剧烈运动,而秋季养生,也不主张剧烈运动。所以,秋季是开始步行运动的绝佳时机。轻快的步行能让你不知不觉燃烧掉不少热量,有规律的锻炼可保持你体内旺盛的新陈代谢。步行的另一好处是带给你全天的充沛精力,让你整天都神采飞扬、精神奕奕。同时感受到室外阳光空气的抚慰,身体健康的人能提高氧气利用率,才能有更多的能量为事业家庭奔波。建议每天步行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果你的办公地点离家不远,那就放弃开车或是公共交通吧,用双脚接触地面可以说既养生又经济。如果你实在太繁忙,也要每星期抽空步行3-4次,如果有机会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登高,感觉会更好。

深秋,养生


“不时不食”,这是老夫子告诫我们的,只有那样,才会顺应自然,减少发病的几率,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与原来不同了,现代科技的发达,让我们的餐桌上在任何一个季节会出现不同季节的“时令食物”,到底该多吃哪个,该少吃哪个,听听我们中医的说法!

季节特点,秋天不仅仅是“秋燥”:

秋天是燥,不过这个“燥”不是一概而论的。

暑季里,我们宛如进入了一个“大烤箱”,整个人仿佛被烘干,自然界也不例外!秋季了,暑热虽然退去,但是环境里被热烘干的水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所以秋季的气候特点才会以“燥”性为主。

燥和燥不一样,从立秋到秋分(9月22日),由于天气里酷暑的余威仍在,所以燥和余热狼狈一起,导致这个阶段的燥性偏于温,中医称为“温燥”;而从秋分(9月22日)到立冬前,这个时段,已经靠近冬季,燥和寒又成了狐狗朋友,导致了这个阶段的“燥”中已经带了凉性,就是中医常说的“凉燥”。

大自然更是公道,总是会在每个特定的季节生长出来对抗自然界特有天气对人体造成不适的瓜瓜果果菜菜什么的,比如暑天长出用来消暑的西瓜、秋天长出润燥的菠菜等等,于是,奥运过后,食品们也不甘寂寞,开起了他们的运动会,并且公布了它们的奖牌榜,谁是夺金的最热呢?

我们下面讨论的食品,全部是针对凉燥季节的(9月22日秋分以后的秋季)。

凉燥季节的注意事项:

1.虽然是秋燥,一定不要忘记温燥和凉燥的区别,比如梨这种水果,润燥效果很好,不过性味还是偏寒,只是适合温燥时期食用。如果秋分以后吃的太多了,虽然燥情可以缓解,不过寒性也会随之进入身体,到了冬季,体内的寒邪和体外的寒邪会里应外合,那就真的麻烦了。

2.“润”是针对燥的一个重要的缓解方法,不过一定要润到恰到好处,春雨之所以贵如油,就是因为它的“润”;而夏季的暴雨的“润性”太大了,所以洪涝或是泥石流就变成了灾难;我们的身体也是这个道理,秋季既要润,但是不能润的太过,否则,身体一旦燥性解除,不再需要润的时候,多余的用不了的用来润的液体就会转化为“湿”邪,那样就是过犹不及了。

3.多喝水也是错误的。这个季节,你身体里并非缺水,而是身体不能把水转化成体液来用,像是眼泪什么的,才会导致干燥的产生。而是要多食用一些汁液多的食物,用体液来补体液,用体液来润体液,这样会更快些。

4.紧急叫停减肥药!理由一,适当的脂肪会让你身体完美的度过“燥”季,理由二,很多靠利水或是利大便来排除体内水液而非脂肪的减肥药,吃了会让你继续丢失体液,让你尽快变成干柴。

秋季防病度深秋


秋季要注意预防这四种病,健康度深秋!

腹泻 细菌性痢疾等肠道疾病,历来是夏秋季的高发病。除了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蚊虫传染也是夏秋季发生肠道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如疟疾就是通过蚊子叮咬带菌而传染的。

预防原则是谨防“病从口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当天的食物最好不要放到第二天再吃。切开的水果,尽量一次吃完或用保鲜膜封好后再放到冰箱里保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另外,多吃大蒜也能够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气管炎 秋季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它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因此要针对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积极配合治疗。秋季草枯叶落,空气中过敏物较多,这也是诱发气管炎的病因之一,故应避免与过敏源接触。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并要改善居室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无烟尘污染。

胃病复发 每到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从而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下降。此外,由于气候转凉,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此类病人除了注意保暖之外,还要注意膳食合理、少吃多餐、定时定量、戒烟禁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力。

感冒 初秋时节,每天昼夜温差都很大,所谓“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子”。这种气温的变化,往往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

预防秋季感冒,在起居方面要有所注意,及时添加衣服。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毛巾被等,抵御夜凉侵袭。另外,在感冒流行季节,房间的空气要流通,或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