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瘦身

2019-11-04 │ 中医养生瘦身 春季养生瘦身

真胖?还是虚胖?想瘦需制定科学瘦身计划!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生活中,不同年龄的人都开始关注如何养生,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科学的四季养生是怎么进行的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真胖?还是虚胖?想瘦需制定科学瘦身计划!”,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很多人总嚷着说喝水都会胖,要减肥!其实这可能不是真胖,而是虚胖!那么,真胖和虚胖有什么区别?

符合以下3项或更多的,则为虚胖体质:

1、食量不大,东西吃得并不多。

2、身体容易疲累。

3、手脚容易感觉肿胀,特别是蹲下时,觉得小腿肿胀感强烈;与上半身比较,下半身更肥胖点。

4、脸色偏白或带青,讲话虚弱无力,怕冷;不易流汗、多白痰。

5、平时很少运动,肌肉比较松垮虚浮。

6、解出的尿液颜色清淡。

7、夜间多梦。

而真胖则是身上的肉较结实,真的很壮的那种!表现为:

1、平时吃得比较多,食欲强。

2、容易便秘,可能一个星期只有少于3次的大便,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症。

3、外表看上去比较多肉,比较壮实。

4、经常感到口干舌燥,多浓痰、黄痰。

5、脸色较为红润。

虚胖其实说明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想要改变虚胖体质,则需要制定科学的瘦身计划!对日常的饮食、运动、习惯等方面进行规范,这样才有助于身体调节。

具体可按三步走:

1、注意睡眠调养

“虚胖”者如果睡眠质量差,经常做梦、惊醒等,那就要非常注意调养这方面,因为睡眠不好可能是肾虚等身体虚弱症状,越是虚弱越容易失眠,如此亚健康壮态的恶性循环很有可能是肥胖的主因。傍晚散散步,睡前喝杯牛奶或喝有利于安神睡眠的百合枣仁茶等等,使睡眠得到改善。

2、合理饮食

根本的原则就是清淡、低盐、低油腻,多摄取一些利尿、消肿的天然食物,如苡仁汤、冬瓜、赤豆等。对于体质虚弱的肥胖者,还要注意食补,经常吃一些强肾健脾,并能让气血运行畅通的温补型补品,如老鸭汤、山药炖汤等等。如果想要提升减肥效果,还可以借助饭前喝一杯荷叶茶的方法,帮助加速身体新陈代谢,将油脂及毒素排出体外!

3、适度运动提高体质

经常运动出汗,有利于调整人体的水分代谢,强化肾功能,让“虚胖”体质渐渐改善。虚胖的人尤其应该多注意适当地增加运动量,也许你长期爱坐,上班也常常坐着而不活动,回到家也爱坐着上网或看电视,就是因为动得少才会产生虚胖的情形。

如果大家能做到每周进行两次运动的话,尤其是现在的有氧运动减肥效果是比较理想,并且相对稳定,可以选择跑步、游泳、健美操等全身运动,但是每天也要控制运动时间,如果体力透支的话,反而会给大家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而只要认真做的话,对整体体质的改善会有很大的帮助。

延伸阅读

秋季科学养生 饮食运动皆需讲究


核心提示:秋季自古以来就伴随着各种诗人的愁思,这多多少少与它的气候特点有关。秋季是夏季想冬季转换的过渡期,在此阶段,天气由热转凉,早晚温差变大,气候逐渐干燥。
秋季通常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心血管患者应该提高警惕的季节。秋季气候的骤然变化,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因此应该多注意这一季节的养身之道。
就中医的原理看来,秋季阴气始盛,阳气始(渐)衰,气候转凉,出现天气清凉劲急、万物肃杀的自然状态。人体的阴阳代谢也开始阳消阴长的过渡,阳气开始收敛。此时,应调摄精神,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不使志意外露,阳气外泄,避免秋天肃杀之气的伤害。这样,人的形体和精神活动才能和秋天阴升阳降、阳气开始收敛之状态相适应,符合秋收之规律,此谓“养收之道”。
饮食要滋阴忌燥
秋气为燥,燥最易伤津液,而见口干、唇干、咽干、鼻干、皮肤干燥、干咳等“燥”性表现。因此饮食以“润”为主,以养阴润燥。
养阴润燥的食物主要有蜂蜜、百合、银耳、山药、莲子、核桃、芝麻、梨、香蕉、话梅等。“话梅特别适合秋季食用,中医认为酸甘化阴,话梅酸酸甜甜正好符合‘以润为主,佐以酸味’的养生法。”此外,还应注意多饮水。
秋天要避免过食辣椒、胡椒、羊肉、狗肉等辛燥之品。而且,秋季气温渐凉,脾胃对寒凉比较敏感,应避免冷饮凉食的摄入,以免损伤脾胃,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另外,刘宗莲提醒,秋季不应大补。因补药多为甘温之品,容易助燥伤阴。
别为“悲秋”左右
刘禹锡的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道出了很多人在秋季容易产生的悲秋情绪。刘宗莲说,秋天容易使人情绪低落,心情抑郁,所以应随时调整好精神,使神气内敛,志意安宁。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生活上要正确面对利害得失,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以保持心胸开阔,促进身心健康。
秋季运动宜在傍晚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节,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汗出太过,伤阴助燥;避免过量运动,加重心脏负担。
运动可以推迟衰老过程的到来,还可以预防各种加速衰老的中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适宜的运动有散步、登山、武术、体操、慢跑、蹬车、游泳等,通过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畅、舒筋活络和协调脏腑功能活动,使人精神焕发。相反,如果过度安逸不运动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形成血栓。
另外,秋季早晚寒凉,变冷的空气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威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因此,心脑血管病患者秋季不宜晨练。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锻炼最好在晚餐之后,如果是上午活动,也尽量晚一些,以减少心脑血管发病风险。
科学睡眠有利健康
《黄帝内经》认为,秋季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刘宗莲说,早睡以敛肺气,早起以舒肺气,使肺之收敛舒展与秋季的气候相适应。容易失眠的老年人睡前忌多言及饮食。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所以晚饭不宜过饱,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适度的“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是,老年人,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要盲目“秋冻”,而是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以免感冒,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胡椒等等,应当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如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绿叶菜、苹果、香蕉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因为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
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进补不能乱补
秋天是适合进补的季节,但是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具体包括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过年不止“胖三斤”,科学减肥不“速瘦”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但每逢佳节胖三斤却是很多人不能言说的痛。因此,年后减肥就成了放上日程的大事。对此,营养专家指出,过年之后要科学减肥,不能速瘦,否则会导致身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得不到供应,造成抵抗力、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某些疾病。

科学减肥,避开三大误区

误区一:不吃早餐、少吃一餐能减肥。营养师指出,有些人觉得少吃一顿饭,就有助于瘦身。其实少吃一餐,挨不到下一餐肚子就饿了,这个时候忍不住吃下的几块饼干或蛋糕,可能热量比吃一顿正餐还高。

此外,每个人在睡觉的时候都会分泌生长激素,然后进行脂肪的分解与代谢。促进分泌生长激素不可缺少的是早晨时进行合成的血清素,不吃早餐让血清素量减少,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也会相应减少,就不会代谢脂肪。节食减肥的最终目的是控制过多的热量摄入,而不是盲目不吃食物。应该制定一个科学控制卡路里摄入的营养减肥食谱,再配合适当的运动,才会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误区二:排毒产品、代餐饮品减肥快。有些急于减肥的人热衷服用一些排毒产品,营养师提醒,事实上大多数排毒产品都是刺激性泻药,通过刺激肠道,加速其蠕动,从而使肠道的内容物快速排到体外。在这种刺激下反复腹泻,会给肠道健康留下后患。

误区三:每天散步就能减肥。有些人觉得散步能减肥,可却发现怎么走都不瘦,原因可能是他们将吃饱饭后的散步当作每天的运动。北京乐健身运动俱乐部的宋成教练建议,每天至少应快走15分钟至20分钟,这样的健走运动才会达到减肥效果。不过快走运动后,一定要记得放松全身的肌肉,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让脂肪持续燃烧。而且春捂秋冻,春季还是得捂,如果做瑜伽等运动的话,出很多汗,穿得少就容易着凉,要特别注意运动后保暖。

减肥贵在持之以恒,吃动平衡是最佳良方

美国科学家指出,人人都知道控制体重的好处,但往往管不住嘴。其实减肥应该从日常生活做起,并持之以恒。每天减少100卡路里的热量摄入,再通过锻炼消耗100卡路里,一年就能减重10~20斤。具体说来,100卡路里热量的食物相当于:3块巧克力饼干、1块巧克力蛋糕、100克香蕉、1/4份方便面、1份米饭。能燃烧100卡路里的行为包括:用吸尘器收拾屋子20分钟、散步24分钟、慢跑11分钟、游泳13分钟、清洗汽车21分钟、连续瑜伽30分钟。

专家表示,节日或平时亲朋好友聚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三下两下塞进肚子,身体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吃过量了,这是减肥最忌讳的。元宵节之前仍有春节吃请聚会,吃肉时不妨多选择含蛋白质较多、脂肪较少的兔肉,含必需氨基酸较多、脂肪和胆固醇较低的牛肉以及多为饱和脂肪酸的鱼肉。推荐一个节后减肥食谱:早餐,一个鸡蛋、牛奶或酸奶、面包;午餐,少肉多菜,以精瘦肉为主,2~3两肉,做成炒肉丝、肉汤、肉圆子都可以;晚餐,尽量不食肉,吃些新鲜的蔬菜,菜汤较好,在两餐之间先喝上一杯荷叶茶,也对减肥极有帮助。

最后,专家还给了节后上班的女性朋友们3点减肥建议:1.注意劳逸结合,主动寻找机会休息,哪怕是短暂的几分钟。2.少喝含糖饮料,控制饮食,多运动。研究发现,每周喝超过两次汽水或两次果汁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比不喝的人分别高出42%和29%。3.生活要规律,少熬夜。

夏天4部位出汗需警惕 如何擦汗最科学


养生导读:出汗是人体排泄和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但如果出汗的方式,汗液的量、色和气味发生改变,则可作为某些疾病的一种前兆,应引起重视。下面一起来了解下身体出汗的症状吧。

夏天4部位出汗需警惕

手心脚心出汗多

平时手心容易出汗,脚汗、腋窝汗也出得厉害。《伤寒明理论》指出,多由脾胃湿蒸,旁达四肢手足所致。这种出汗一般是脾胃、肠道不适的表现。如果伴有口干、牙龈肿痛,可服用清胃热的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如果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此外,也有一些外用的方法,比如用白矾或者葛根煎汤泡脚,或者用黄芪防风煎汤来洗手,时间久了,也会有所改善。

头面部出汗多

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头顶出汗,宜滋肾清肺,可用麦冬等泡水喝﹔适当吃一点百合粳米粥,可以润肺止汗。每当吃饭时,就头汗淋漓,身体发热,这种要以泻胃火为主,并注意不要吃得太过油腻,多吃新鲜蔬菜,清淡饮食。也有人是因为湿气太重,额头部位爱出汗,平时要多吃利水排湿的食物,如薏米、山药、地瓜、冬瓜。

白天动一动就大汗

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就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饮食上多食用山药、豆浆、牛羊肉、扁豆、栗子、核桃仁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推荐一款黄芪红枣汤,黄芪30克,红枣20枚,猪瘦肉100克,水煎服。适用于气虚不固之自汗。

半夜出汗多

这种情况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入睡后,在半夜或黎明时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较多,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盗汗。这些人常有失眠、手脚心热、心烦、两颊潮红、口咽干燥等特点,多为肾阴虚而肝火旺所致。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注意劳逸结合。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晾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另外,低血糖、甲亢、糖尿病等疾病也可引起多汗,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夏季,科学平衡饮食


夏日一到,胃口不好,又容易吃坏肚子,专家教你如何在夏日里吃得清爽又健康,让你避免肥胖,轻松享有窈窕身材。 人人难免的“夏季少食症” 夏天为何吃不下饭?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温度高:日本营养师手冢文荣在《大口吃出健康》中指出,气温每增高摄氏10度,身体平均就会减少70卡的需要量,夏天身体所需热量降低,使人不觉得饥饿。

2.脱水现象:夏天,人们在空调房里感受不到水分蒸发,因此水分摄取少,可是肠胃组织已经轻微脱水,从而影响食欲。

3.喝太多含糖饮料:夏天容易口渴,有些人习惯猛灌含糖饮料,偏偏“糖”是天然的食欲抑制剂,糖分可以很快被血液吸收、会让人一下子觉得饱了,因此就吃不下,“形成恶性循环”。

聪明的夏天吃法

很多人因为吃不下,所以常选择许多清凉或看起来清淡的食物来对付夏天,但这样吃好吗?会不会愈吃愈胖? 以下是常见的夏季饮食习惯,它们各有什么陷阱,如何才是聪明选择?

1.饭后一杯冷饮或冰品:因为热、往往饭后就喝杯饮料或吃碗冰,但是一杯珍珠奶茶热量就有240卡,一罐绿奶茶185卡,一罐冰咖啡115卡,一支雪糕280卡。当我们在喝饮料时只觉得自己是在解渴,不觉得在喝热量,但是,接下来麻烦大了,因为身体要消耗100卡,可要靠爬楼梯27分钟,或走路1小时,你有没有这么做呢?

聪明选择:喝白开水或矿泉水,也许一开始会觉得没味道不好喝,但“习惯是被养成的”,一旦养成清淡的口味,再喝含糖饮料反而不习惯。

2.喝绿豆汤等甜品:很多人因为吃不下饭,就会喝绿豆汤。红豆汤,但这些食物和米饭一样含糖多,如果吃太多一样会发胖。

聪明选择:要做到取代,而非多加。如果饭后要喝一碗绿豆汤(约70卡),记住饭量要减少1/4。如果要把绿豆汤当作饭吃,可以把糖少放一点,另外加入低脂牛奶,切一些水果,就达到和正餐类似的营养。

3.吃三明治:吃三明治感觉吃得很少,事实上热量不低,一个便利商店卖的鸡腿三明治热量就有307卡,但是心理上却觉得吃得很少,下午又会吃点心,反而会增加更多热量。

聪明选择:在便利商店贩卖的三明治中,田园烧肉、海鲜总汇、火腿沙拉三明治热量较低;如果有空,也可以自己动手做,多放一点莴苣、小黄瓜、番茄,吃起来更爽口。

4.吃很多水果:夏天是水果盛产期,一般人对水果没有戒心,会大吃特吃。事实上,水果中的糖也会让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升高。

聪明选择:夏天也是蔬菜盛产期,吃吃蔬菜水果沙拉也不错,让水果的份量少一点。

5.把鲜奶当开水喝:夏天天气热,鲜奶有营养,很多人会把鲜奶当开水喝。但是已有研究指出,高蛋白质会阻碍钙的吸收。

聪明选择:营养专家建议,牛奶一天只能喝二三杯。

解除“夏季少食” 除了将常见的吃法用“聪明选择”纠正一些外,如果再注意某些营养素的摄取,会让胃口更好。

1.饭前喝一杯水:在饭前1小时可以喝1杯水,这样除了可以解除肠胃脱水的现象,也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以及胃的排空,促进食欲。

2.补充维生素B1:夏天喝大量的水和冷饮,而且流汗也多,容易把维生素B族冲出体外,导致食欲不振,因此维生素B族中的维生素B1是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转换成葡萄糖的媒人,葡萄糖提供脑部与神经系统运作所需的能量; 少了它,虽然照常吃饭,体内的能量却不足,表现无精打采。维生素B1最丰富的来源是所有谷类,如小麦胚芽、黄豆、糙米等,因为种子发芽时需要这种维生素。肉类以猪肉含量最丰富。

3.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B2负责转化热能,它可以帮助身体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释放出能量。在活动量大的夏天更需维生素B2,因为美国康乃尔大学一项研究发现,人体对维生素B2的需求量是随着活动力而增加的,维生素B2的最佳食物来源是牛奶、乳酪等乳制品,以及绿色蔬菜如花椰菜、菠菜等。

4.补充菸碱酸:又名维生素B3,它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一起负责碳水化合物新陈代谢,并提供能量,缺乏菸碱酸会引起焦虑、不安、易怒,所以夏天常常觉得烦躁。富含菸碱酸的食物有青花鱼、旗鱼、鸡肉、牛奶等。

5.补充维生素C:暑热其实也是一种压力来源,可以补充抗压的维生素C,在夏天自制苦瓜汁、芹菜汁、凤梨汁等各种果汁,既可补充水分,也可以多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

夏天正是减重时 夏天其实是控制体重的最好季节。因为衣服穿得单薄,容易暴露不理想的身体曲线,让人更有减重的想法。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想,酷热的夏天因为嗜吃清淡,也正是增养清淡口味的好时机,让健康的饮食习惯随着夏天维持下去。

夏季如何科学补水


科学数据显示,水占人体重量的70%左右,人体血液中的水份一般保持在83%,当人失水达到5%时,就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失水达到10%,就会严重的损害正常的生理功能,失水达到22%以上会导致死亡。可以说,水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仅次于氧气。夏季气候炎热,人体为散热而大量出汗,水分流失严重,如果不及时补水,必然影响身体健康,但夏季补水是需要掌握科学方法的,下面就给朋友们谈一下夏季如何科学补水。


提前补水很重要

夏季人体水分随着出汗和蒸发而流失是时刻进行的,当人体出现轻度缺水时,人体的自我本能会进行自动调节,这时人们一般不会察觉到身体缺水的情况,当感觉到口渴时,人体已经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一些器官的功能已经受到了影响,这时即使补水,也避免不了缺水给组织器官造成的损害。所以夏季补水要注意提前补水、定时补水,在不口渴时就适当补充水分,既可避免缺水给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又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和废物排出。

小口多次喝水最科学

夏季人们在口渴时习惯于一次喝大量的水,这样既不解渴也不利于健康。大量水进入人体,会增加血液中水的含量,给心脏造成沉重的负担,容易引起心脏功能失调,体内水分突然过多,人体的渗透压减少,水分很难被人体吸收,大部分都被排泄出去,这样既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也会带走大量矿物质,引起电解质紊乱。夏季再口渴,也要注意间断性的喝水,每次喝几小口,休息十分钟左右再喝几口,这样才能真正起到补水作用。

喝饮料不能替代补水

受到广告的影响,人们在出汗后喜欢喝些饮料补充水分。医学专家们指出,饮料虽然含有大量的水分,但补水效果不如白开水,饮料中含有一些其它的添加物,进入人体后,人体会为了消化分解这些添加物而损耗大量的水分,使人体更缺水,如果饮料中含有化学的添加剂,还会造成肝肾的功能失调,所以夏季补水最好使用白开水,在大量出汗时,为了补充流失的矿物质,可以适当加点盐和糖,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