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运动养生

2019-11-07 │ 中医的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的智慧

闲话中医 悬壶济世的传说

“心静乾坤大,心安理数明,只有理性的清静才能大智大慧,大彻大悟。”相信关于养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我们不仅要知道养生,更要懂得养生。正确有效的中医养生是如何进行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闲话中医 悬壶济世的传说”,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管是在电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好多患者为了感谢医生的救治就会送写着悬壶济世字样的牌匾或锦旗,这里悬壶可不是真的指悬着的壶,是一个医学的代名词,下面是关于悬壶的两个传说。

《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 费长房者, 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於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 长房 於楼上覩之,异焉,因往再拜遂能医疗众病。后因以悬壶谓行医卖药。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延师》:君子要知医,悬壶旧家世。 孙中山 《革命原起》:及予卒业之后,悬壶于 澳门 、羊城 两地以问世,而实则为革命运动之开始也。 端木蕻良 《乡愁》五:我之悬壶问世,多半都是志在济世活人。

传说一

传说世有壶翁(约公元2世纪),不知其姓名,一称壶公。一说壶公谢元,历阳人,卖药于市。不二价,治病皆愈。语人曰:服此药必吐某物,某日当愈,事无不效。日收钱数万,施市内贫乏饥冻者。以此观之,壶翁乃身怀医技、乐善好施之隐士医者。因其诊病货药处常悬一壶为医帜,所以人称壶翁,民间传说多有其神话故事。壶翁曾传医术于费长房。记载虽语涉传奇,但若揭其神诞外衣,不难知壶公、费长房乃东汉时名医。壶公的事迹传之甚广,历代医家行医开业,几乎无不以,悬壶之喜等为贺,或于诊室悬葫芦为医之标志,今仍有不少药店、制药厂等沿以为用。

老酒以为,壶疑由葫、瓠因同音通假而来。后世药房有以葫芦为幌子者,药厂亦有以葫芦为商标图案者,又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说。

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世人称之,便有悬壶济世之说。其典概源于此。

传说二

译《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扩展阅读

闲话中医 “抓药”的典故


提起抓药,人们一定会想到医院或是药店的中草药房,药师们把处方放在柜台上,手里拿着戥子,到身后的药柜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里去抓药。资深的药师还会练就眼睛即尺子手即称的本事,他们一看是几克,在小格里用手一撮,用戥子一量,准是几克,这些都是药师们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锻炼出来的.关于抓药的历史还有一段动听的传说。

唐代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行医采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好的药材,他就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药,或进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悬崖绝壁,或穿越河川峡谷。因为采的药材很多,它们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杂放在一起。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和使用,他就特意做了一个围身,在围身上缝制了许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种药材,就装到一个小口袋里,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次,孙思邈行医采药来到一个村庄。忽然间一阵狗叫,只见有一妇女躺在地上,嘴里不断发出唉呀唉呀的痛苦喊声。原来这位妇女的小腿被狗咬伤了,鲜血直流。他急忙从围身口袋里拿出一种药来,给这位妇女敷上,不大一会,这位妇女小腿上的血止住了,疼痛也减轻了许多。她的丈夫赶来,见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谢药王的救治之恩。

药王就是这样采药走到哪里,行医治病到哪里。他给病人诊治后,就从口袋里拿出药来,因为药物配伍不需要很多,总是从小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所以人们就把它叫抓药。

后来,人们开药店,为了使众多药物不易混杂,更便于分类取药,店主也仿照药王的办法,将药柜内做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小抽屉里再隔成三个方格,来贮藏放置各种药材。小抽屉的外边写上中药名称,以便记取,免于混淆。直至今天,病人到药店买药时,有的地方仍叫抓药。

闲话中医 中医的4种“小名”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第一个名字是歧黄

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为歧黄之术。自然,歧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

第二个名字叫青囊

现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第三个名称唤杏林

这个名字的起始,也与三国有关。有资料介绍,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第四个名字称悬壶

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为弄清底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者后来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玉堂俨丽,甘肴旨酒。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闲话中医 药名里的缠绵情意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因为它神圣唯美,浓郁热烈,容不得半点杂质玷污。人们以各种方式颂扬爱情,抒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倾述与爱人之间的离愁别恨。从古至今,都有才子佳人以中药名作诗词歌赋,诉说爱情的细节和源源不断的情思。

宋代扬州人陈亚作过这样一首药名诗: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槟郎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这首诗引用了相思子、意苡仁、白芷、苦参、槟榔、当归、远志、菊花、茴香这几味中药名,把一个闺中少妇苦苦盼郎归的幽怨描写得如此细腻。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一生写了无数至今仍被人们捧读的文学作品。作为风流才子,他的一生也饱尝爱情之甘苦。据传他与苏州名妓候慧卿的感情非常深厚,一直想娶她为妻,但不知什么原因,经历了一番恩恩怨怨之后,这名女子最终另嫁他人。

失恋后,冯梦龙写了大量思念候慧卿的诗歌和散曲。其中有一首诗,也是用中药名串成:你说我负了心,无凭枳实,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愿对威灵仙发下盟誓。细辛将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书也当破故纸。想人参最是离别恨,只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黄连心苦苦嚅为伊耽闷,白芷儿写不尽离情字,嘱咐使君子,切莫做负恩人。你果是半夏当归也,我情愿对着天南星彻夜的等。

诗中巧用枳实、地骨皮、威灵仙、细辛、厚朴、破故纸(补骨脂)、人参、甘草、黄连、白芷、使君子、半夏、当归、天南星等中药名,倾吐了爱的幽怨和海誓山盟。

现代,还有一个互赠中药名诗传递爱意的故事。说在一个小县城,一个开中药店的小老板丧妻欲续弦,有人给他介绍了一年纪相仿女子,双方一见钟情,又不便直白。

小老板为表达心中爱意,就用中药名作诗一首送给她:珍珠开张,独活惆怅,半夏空对郁金香。知母心,莫待乌头白,欲知断续未得。谁知那女子也精通中药,见了此诗甚喜欢,立即对诗一首给予回复:云母帘闭,沉香扑鼻,防风凉透薄荷裙。熟地情,佳期从容计,思公欢愉可期。

两首诗中,用了珍珠、独活、半夏、郁金香、知母、乌头、断续、云母、沉香、防风、薄荷、熟地、苁蓉等中药名,一问一答,爱慕之情和期待之心,用独特的中药名诗优雅而含蓄地表达出来。

闲话中医 口口相传的名医医德小趣闻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医他们不但医术精湛,而且还具有高尚的医德,他们的治病救人的很多佳话都被广大的人们群众流传下来,成为医界之楷模。

三国时,吴国名医董奉治病不收费,只要求被治愈者在他住所周围种植几株杏树。数年后杏树蔚然成林,收获之后,又将所得用以救治贫民或流亡路过者。后人便以杏林作为医界或诊所的代名词,现在还常见以杏林春暖的匾额或锦旗来赞颂有成就的医生。

唐代名医孙思邈因医术精湛,到他诊所求治者很多,常要排队就诊。为了减少病人排队之苦,他将一些常见病药方,刻在石碑上,立在住所路旁,让病者自己照方治疗,不取分文。对于危重病人求治,不管路途远近,也不管自己饥饿疲惫,总是一叫便到。一天,他看完了病正待用晚餐,有人求他出诊。他正要前往时其妻说:饭已端上桌了,吃了去吧!孙医生正色对妻道:一顿饭不吃饿不死人,可误了诊治时间就要出人命。说后,提着药箱就走。

明代名医陈安功严格为病人守密,遇有不便之患,虽对妻子亦不谈。一次,一妓女患性病,陈大夫诊断后,正在处方时,他妻子有事来找他。他怕妻看出药方是治性病的,忙用手捂住处方,说:此方不可看矣!妻知道丈夫为病家守密,也就止步不前,待此女拿走处方后方敢上前。陈医生为病者守密这一医德一直流传下来,至今医界还有为病者守密的规矩。

清代江南名医叶天士行医从不苟且,哪怕是微小的希望也要尽心尽力。一次,他路过一农家,听屋内一片哭声,便走了进去,一问才知是有人暴病身亡,他在尸体旁观察良久,取出银针在死者身上扎了几针,这人果然起死回生。叶天士名声大震,说他连死人也医得活,他却说:我哪有这等本事,只不过我诊病比较细心罢了!

济世仙丹的功效与作用


济世仙丹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济世仙丹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详细,那么济世仙丹到底该什么情况下吃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明雄5钱,火消4钱,白芷1钱,枯矾1两,牙皂5钱,菖蒲5钱,丁香3钱,荜茇3钱,北细辛4钱,苍术5钱,麝香3分,冰片7分,地胡椒3钱(即鹅不食草)。

【制法】上为细末,过筛。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起死回生。主痧症暴死,阴阳脱缩,阴寒证,胸腹积滞,羊毛寒疹,恶心翻胃,霍乱吐泻,气痛血痛,鼻塞头痛,中风中痰,风疳痢疾,山岚瘴气,天行瘟疫,牙关紧闭,人事不知,以及四时不正之气。

【用法用量】以此点眼角内;或用姜汤送下1-2分;或吹入鼻孔内;或以1-2分装入肚脐,外以膏药贴住。

【摘录】《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上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济世仙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要注意的是,对那些不知道该不该选择它的人,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济世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济世丹是什么吗?关于济世丹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斑蝥1钱(去头翅),全蝎1钱(去足,另研),草乌1个(去皮),雪膏1两(宿干,另研),沉香屑1钱,木香1钱,巴豆1钱(去皮油),蓬莪术2钱,姜黄2钱,丁香1钱,粉霜1钱(另研),草果1钱,京三棱2钱(炮),硇砂1钱(另研),三柰子1两,肉豆蔻2钱,槟榔2钱,香附子2钱,甘草2钱(炙黄),乌药2钱,雄黄1钱(另研),麝香1钱半(另研,用好者)。

【制法】上为细末,打醋面糊为丸,如小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除疾根,消百病,和脾胃,顺三焦,磨积顺气。主伤心腹疼痛,胸膈满闷,不思饮食,症瘕食积气块,酒食所伤,大小便不通,九种心疼,泄泻不止,赤白痢疾,翻胃吐食,痃气疝气,妇人经闭不通,赤白带下,小儿内伤,滑肠夜起,宿食不化等。

【用法用量】每服3丸、5丸、7丸、9丸、11丸、13丸、15丸,服者只用单数,盐汤送下;温水亦得。不损真气,除疾根,治百病。诸病所伤,随所伤病作引子。如酒伤,酒送下;茶伤,茶送下;面伤,面汤送下;大小便不通,温水送下;9种心疼,石菖蒲汤送下;泄泻不止,干姜汤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陈仓米汤送下;翻胃吐食,人参汤送下;八般痃气、疝气,小茴香汤送下;妇人经病,艾醋汤送下;经闭不通,红花汤送下,或苏木汤送下;小儿内伤,滑肠夜起,宿食不化,生姜汤送下;妇人赤白带下,黄耆汤送下;牛马肉所伤,肉汁汤送下;小儿常服,米饮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六

【处方】巴豆7枚(去壳膜),丁香42个,胡椒42枚。

【制法】上药为末。糯米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赤痢,米饮送下;白痢,姜汤送下;赤白痢,姜饮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九

【处方】木香1钱,五灵脂1钱,肉豆蔻2个,胡椒1钱,丁香1钱,全蝎2钱,巴豆4粒(去油存性),朱砂半钱(为衣)。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吐泻,并百物所伤,惊疳潮热。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米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处方】西滑石2两,粉甘草1两,丁香2钱5分,儿茶5钱,樟脑1钱,紫蔻2钱,砂仁2钱,广木香1钱5分,薄荷冰2分,朱砂2钱,麝香1厘5毫。

【制法】上为细末,水为丸,如莱菔子大。

【功能主治】头晕恶心,胃口不开,胸腹膨胀,口臭喉热,饮食不消,中暑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开水送下。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看了上面文章关于济世丹的介绍,我突然发现好的身体还是要从饮食做起。平时大鱼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养生之道,科学的荤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灵芝的神奇传说流淌


千年来关于灵芝的神奇传说流淌,绵延不绝,灵芝生长在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深处,生长在野生的树木上,非常稀少,只有帝王、将相方能享用,被视为吉兆、祥瑞、长生不老的神物;灵芝的神秘色彩、环绕它的扑朔迷离的光环,我们在其诸多的近乎玄秘的传说记载也可略见一斑。在上古时期灵芝称为"瑶草"、《楚词。九歌。山鬼》称为"三秀"、 秦始皇时代称为"还阳草"、东汉张衡的《西京赋》称为"灵草"的均是指灵芝。 《尔雅》称为"瑞草"( 明代李时珍也说:"古人皆以为瑞草")、《神农本草》中把灵芝列为上品称为"神芝",谓紫芝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谓赤芝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成仙。"灵芝"这一如今家喻户晓的称谓,在药学著作中始见于《滇南本草》,"灵芝"初见载籍则是三国大文学家曹植的《灵芝篇》,在明代"灵芝"这一称谓就已固定下来。

山药的传说故事 你听过没


山药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种食物,也是一种中药,我们很多人都吃过它,也非常的喜欢吃它,而且吃些山药对我们身体是非常有帮助的。但是你知道吗,关于山药还有以下一个传说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人都喜欢吃山药,山药有着滋补身体的作用,而且还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除此之外,山药也是有它自己的故事的哦,我们来了解下吧。

关于山药的发现,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两个国家发生了战争。强国把弱国打败了,占领了弱国的许多土地。后弱国军队只剩下了几千人马,便逃进了一座大山。强国军队攻到山下,由于山势陡峭,易守难攻,几次进攻都未取胜,于是,他们便将这座山团团包围,坐等敌军投降。

等到两个月过去了,弱国发军队还是没有动静,而强国的指挥官已经开始计算着弱国军队带的粮草大约已吃完了。

三四个月过去,弱国军队仍然毫无动静。强国军队的指挥官想,此时敌人肯定已经没有粮吃了,大约正在杀马充饥。

五六个月过去了,被包围的军队还是没有动静。强国军队的指挥官判断敌军的马匹已被吃光,再不投降,便只有活活饿死了。于是他让士兵高喊劝降,但弱国军队并不回答,只是射出几支冷箭。

到了第八个月,强国的指挥官算定敌军已死亡过半,于是便放松警惯,整天饮酒作乐。一天晚上,强国军队正在酣睡,突然,从山中冲出一支兵强马壮的军队,径直杀向强国大营。结果弱国军队大获全胜,把失去的国土全部夺了回来。

弱国军队在山中被困将近一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怎么不但没有饿死,反而兵强马壮呢?原来山中到处长着一种草,这种草夏天开白色或淡绿色的花,地下的根茎呈圆柱状或棒状。士兵们在山中以它充饥,而马就吃树叶和这种草的藤叶。将近一年时间,弱国军队在山中休整了濒于溃散的军队,喂壮了疲劳待毙的马匹,于是趁强国不备黑夜杀下山去,大获全胜。

这个时候为了能够记住这种草,人们就给它起来一个名字,就叫做山遇,意思也就是说刚好在山里正缺粮的时候遇到了它。

这样,山遇就逐渐被人们食用了。后来人们慢慢发现,它不仅能像粮食一样,而且还有健脾胃、补肺肾的药用功效,吃了它可以治疗脾虚泄渴等症,于是就将山遇改名为山药了。

山药的作用

健脾益胃、助消化作用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滋肾益精作用

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益肺止咳作用

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降低血糖作用

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延年益寿作用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抗肝昏迷作用

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

预防前列腺增生作用

据美国《健康》杂志报道,这种特殊的黏性成分,对中老年男性易患的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增生(容易导致排尿不畅)能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山药中的黏性成分是由黏蛋白这种糖分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构成的。黏蛋白具有激活雄性激素的作用,因此,山药是患有前列腺增生男士的美食佳选。

鹿蹄草传说能补肾养肝


导读: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圆叶鹿蹄草等的全草,具有补肾养肝、健骨强筋、祛风除湿、收敛止血等功效。关于它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东北的深山密林中群居着野鹿。为此,当地许多好奇的居民都想观鹿逗乐,但人现鹿散,不能如愿。这倒越发激起了人们想了解这群自然生灵的欲望。

有一天,几个居民费心谋划后,擎着自制的鹿头模具,躲藏在又深又密的草丛中,用卷起的树叶吹出阵阵鹿鸣声。不多一会儿,果然引来了大群野鹿。

但见野鹿雌雄相嬉,有些还相与交配。奇怪的是,居民发现一对野鹿当交配完毕后,雄鹿便会倒"毙"于地。接下来,便有一群雌鹿围扰过来,发出悲鸣嚎叫,即而把头凑在一起,又四散而去。约莫半晌工夫,这散去的雌鹿都衔着相同的草回来,原来刚才是为雄鹿寻药草去了。这些雌鹿把草衔到雄鹿嘴边,磨来蹭去,没多久,奇迹出现了,倒地的雄鹿竟慢慢眨动眼睛,醒过来了,而且犹如刚从睡梦中醒来,重又神采飞扬,和雌鹿交颈摩肩,戏玩如初。

窥此幕的居民颇感惊奇,想看这神草是什么样子,便窜出草丛,把鹿群吓跑。近前一看,这草长着圆圆的叶片,香气浓郁,当地生长很多,于是便采些拿回家,臆想人吃了可能也会有药效。后来验证,此药草确有益肾补虚救急之功。可给药草取个什么名字呢?当时观鹿的几个居民提议,叫"鹿衔草"吧,就这样定了名。



临床上,鹿衔草常用于肾虚骨弱或肝肾精血不足的筋骨关节麻木疼痛、腰膝酸痛等症,具有有补肾健骨的作用。此外还可用于久咳劳嗽、咯血、吐血,或月经过多等病症。近几年发现它还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

鹿衔草的作用

对心血管的作用

鹿蹄草浸剂对衰弱的蛙心有增加心肌收缩力,抗心律不齐的作用,但对正常离体蛙心作用不显著。它还可使犬、兔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显著扩张,血压下降,叶的作用比根、茎强。用鹿蹄草的注射剂(0.25g/ml)灌注离体兔耳、前后肢及心脏,都可增加心流量,其中对兔心冠状血管的扩张作用强于对兔耳及前后肢血管的作用。

鹿蹄草的注射剂灌注还能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血管收缩作用,使之扩张。以小鼠心肌摄取86Rb多少为指标,观察到鹿蹄草醚提液、醇提液、醚提液Ⅲ号结晶和醚提液Ⅴ及Ⅵ号液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小鼠心肌86Rb摄取量,有改善心肌营养性血流的作用。另外,鹿衔草水煎液也能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和组织(肝、肾、脾、脑)血流量,并能明显升高血浆cAMp含量。


抗菌作用

鹿衔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鹿蹄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及大肠杆菌也均有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12.5、12.5-50、20-50、50和100mcg/ml。

抗孕作用

雌性小鼠每日服鹿衔草煎剂共10天,第5天起与雄鼠合笼共1月,抑制生育达100%。服药10-30天,可抑制发情期,引起子宫与卵巢萎缩。

免疫促进作用

鹿衔草50%水煎液能提高活性E一玫瑰花结形成,1:20时的玫瑰花结形成率为34.51.48%,正常对照的花结形成率为21.82.15%。鹿衔草水煎液还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1:20时的转化率达65.00.5%,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转化率为1.00.5%,pHA对照组(50个血凝单位)的转化率为76.01.O%。

其它作用

熊果甙口服后在体内迅速水解产生氢酮,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在碱性尿中可游离出氢醌而有杀菌作用。但治疗尿路感染效力不强。在田鼠和小鸡的小肠中含有熊果酚及葡萄糖的共同主动转运系统,此系统对上述物质的亲和力受Na+增强,K+抑制。

医药典故 关于扁鹊故里的传说


河北内邱县城西22公里处,峻伟秀丽的太子岩脚下有个神头村,传说这里是古代名医扁鹊采药行医居住过的地方。至今,这一带流传着许多扁鹊的动人传说,也保留着不少扁鹊的遗迹,尤以历史悠久,规模宏伟,占地37200平方米的扁鹊庙著称。

《顺德府志》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据司马迁《史记》载:扁鹊,姓秦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渤海莫州人(今任邱),他长期为医,既通内、外、妇、儿各科,又精针砭,是望、闻、问、切的创始人。扁鹊周游晋国时,治愈了晋国大夫赵简子昏迷五天不省人事的怪病,既以中丘之蓬山赐地四万亩,此后,扁鹊常在这里居住采药,给人治病,深受人们爱戴。后人感念他的恩德,在这里修建寺庙,树碑立石,谓之神应鹊王。

据介绍:鹊王庙始建不详,汉唐有之,现存扁鹊庙为元代建筑,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墙碧瓦的扁鹊庙隐在苍郁的古柏之中。在这里,满是进香祭祀的农民。他们面对扁鹊塑像虔诚地叩拜。扁鹊行医的这片故土上,多少朝代兴衰交替,曾出现过多少显赫一时的王侯将相,但为什么惟有扁鹊世世代代受到黎民百姓的崇拜和怀念?

在鹊王庙前的碑楼前,有一块充满神话色彩的透灵碑。传说它有求必应,只要求医的人站在碑前,向神医祈祷,患者的五脏六腑就会映照在透灵碑上,神医会依此开出处方,医治顽疾。我们近前细细观看这座透灵碑,是用整块汉白玉雕成,碑面光亮可鉴,碑文也依稀可辨,上面记载着扁鹊乃游四方,随俗为变,深入民间为民除疾的事迹。

扁鹊庙向北约1公里,还有涮肠沟和石炕的遗迹。传说太子跟随扁鹊上山采药,太子突然患起绞肠,腹内疼痛难忍,扁鹊就地以大青石作手术台,为太子做手术,他把肚肠取出来,在山沟泉水中冲洗,又重新接好,使太子病愈。从此人们把冲洗肚肠的小溪称为涮肠沟,把当作手术台的大青石称为石炕。

村名神头与扁鹊是否有关呢?

村名的来历:扁鹊高尚的医德、高明的医术,引起了秦国太医令李醯的嫉妒,他自知医术和扁鹊相差甚远,便对扁鹊下了毒手,派人把扁鹊杀害于秦都咸阳,人们满怀悲痛,不远千里,把扁鹊的头颅悄悄偷出咸阳,运回内邱,埋葬于蓬山脚下,为纪念扁鹊,所葬之地焦子村和狼家庄两个小山村合二为一,取名神头。

于人有益,人常念之。岁月流逝,沧桑巨变,扁鹊的医德和医术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春节贴春联: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