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

2019-11-08 │ 老年人养生 春季老年人炖什么养生

老年人看病挂什么科

“不怕工资低,就怕命归西。不怕挣钱少,就怕死得早。”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如何避免走入有关不同人群的养生方面的误区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路上网站小编特地编辑了“老年人看病挂什么科”,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老年人看病挂什么科?到医院看病,挂号是就诊流程的第一步,然而医院之大,专科分工之细,让很多老人都晕头转向。那么老年人看病挂什么科呢?下面为您介绍具体什么症状挂什么科,看看吧。

1、血尿挂什么科?

血尿鲜红色伴排尿疼痛,可能是结石或泌尿系感染,先挂急诊然后挂肾内科或泌尿外科。

血尿鲜红色不伴排尿疼痛,警惕是不是有息肉或肿瘤,挂泌尿外科门诊。

2、腹痛挂什么科?

腹痛涉及普外科、消化内科、妇科、呼吸科等多个科室,先腹痛再发热的以外科居多,先发热再腹痛的以消化内科居多。女性还要考虑妇科急症问题。

一般右侧腹痛或脐周疼痛,要考虑是不是有胆结石、急性阑尾炎,若疼痛部位偏左,还要考虑急性胰腺炎,若已经出现剧烈腹痛合并便血,除了考虑消化性溃疡,还可能是肠系膜血栓,看急诊外科。

若是咳嗽明显,伴发热,又以右上腹痛明显的,可以考虑呼吸内科,右肺大叶性肺炎又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

下腹痛且伴有阴道出血的病人,首先考虑急诊妇产科。

若同时伴有尿频、尿痛、尿急等尿道症状,或者男病人有睾丸或者附睾炎,需挂泌尿外科。

3、胸痛挂什么科?

胸口或胸前疼痛的症状较固定,有压迫感、且有闷、心慌等症状,有时向左肩放射性疼痛,甚至可以放射到左侧肘关节,左侧牙龈疼痛,提示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应挂急诊内科评估后至心血管内科门诊随诊。

如果是因骨折等外伤导致的,在进行弯腰、侧弯等转位动作时疼痛加剧,可能属骨科或胸外科。

若是有持续性胸痛且疼痛成针刺样的,可能是带状疱疹感染,属皮肤科。

4、头痛挂什么科?

头痛伴喷射状呕吐、肢体无力,可能是脑出血,或者头部外伤引起,不论有没有出血,均应到急诊神经外科就诊。

头痛伴一侧肢体活动不力,不能言语,可能是急性脑梗塞,建议挂急诊神经内科。感觉到脑部血管一张一缩,可能是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应挂神经内科。

头痛伴有血压明显高于正常范围,乏力、胸闷,可能是高血压病,应看急诊内科。

如果是长期放射性的疼痛、多位颈源性头痛,挂疼痛科或者神经内科。

眩晕发作表现的美尼尔氏综合征属于耳鼻喉科,眩晕发作的颈椎病应挂脊柱外科。

有视物模糊的,眼睛痛的,可能是眼压高所致,可以去看眼科。

5、腿痛挂什么科?

腿疼容易在骨科、风湿免疫科、血管外科等科室间混淆。

长期慢性腰腿痛一般挂骨科或风湿科。

若还出现了双下肢发凉,感觉缺失,手指按压会出现疼痛,若小腿肚有肿胀,则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建议到血管外科就诊。

若是膝关节、手关节等全身多处关节出现两侧对称性疼痛,则多归风湿免疫科。

若是关节血肿,长期输注凝血因子,就尽快至血友病门诊或急诊就诊。

6、牙疼挂什么科?

牙疼,首先要去口腔科彻底检查。需要专业检查设备。

口腔科疾病与耳鼻喉科部分症状较易混淆,如果牙痛合并嘴和脸都会疼痛等,有可能是耳鼻部感染,应挂耳鼻喉科。

有时候不明原因的牙疼也可能是心脏疾病的信号,应挂心血管内科。

7、腰痛挂什么科?

内脏病所致的腰痛,如肾结石所致,则看肾科。

腰痛的绝大部分是因为腰部的脊柱、脊椎、椎间盘、腰脊的韧带、肌肉等病变所致,如是,则应看骨伤科、针灸科、按摩科、神经科等。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选择不同的科别。

8、心慌挂什么科?

引起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经常出现心悸。建议先挂内科,进行初步筛选,医生会为你做出判断和治疗。

老年人看病挂什么科,以上就是为您介绍的内容,供参考。

Ys630.com相关知识

老年人如何正确看病吃药


据统计:老年慢性病患病率10年来上升了4%,尤以高血压、冠心病、骨关节病和脑血管病发病率最高,且城市高于农村。还有些疾病发病率增长非常快,如糖尿病患者已较10年前增加了3倍。但调查显示,老年人患病后两周内的就诊率只有45.7%。

患慢性病也要定期就诊

不少老人了解一定的自我保健知识,或“久病成医”,在家里备了小药箱,认为慢性病在家治疗既省事又省钱。还有的慢性病患者,凭着自己多年看病吃药得来的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的“他人经验”给自己开处方,这样做隐患很多,弊大于利,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

■专家点评:有些疾病发病初期的症状可能与老年人原有的某些慢病相似,如果得不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往往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即使是慢性病,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定期复查,不能过于依赖小药箱或自己的“经验”。老年人对待疾病不可掉以轻心,特别是被医生怀疑为肿瘤、冠心病时,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看病要有全科意识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增大,而老年人通常是哪儿不舒服就看哪科,专科医生往往也只看本科病种,缺少全科意识,这样对老年人十分不利。

■专家点评:看病前最好先由全科医生诊断一下患有哪些疾病。再请医生建议主要应先治哪种疾病,辅助治疗哪种疾病。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有利于身体恢复健康。

别把心理问题不当病

抽样调查显示,离退休前后生活的急剧变化和大脑功能的退化,使70%的老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27%的人有明显的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0.34%的人有一定的精神分裂症状,0.75%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而这些老人却很少去看心理医生。心理问题现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

■专家点评: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病,也不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受到影响。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时及时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调整,多与人沟通,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吃药不能跟着广告走

过分相信广告,是老年人用药的一大误区。

■专家点评:老年人既担心自己有病,又怕到医院检查出病,就自己看广告买药。结果常常是药不对症,花了不少冤枉钱,也没有治好病。因此,吃药最好听从医生的意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少花冤枉钱。

用药剂量、疗程要遵医嘱

程阿婆得了胃病,看病时医生给她开了一种药,并嘱咐她吃完后复查。她一吃就感觉好多了,药吃完了她没再去看医生,而是自己到药店买来这种药服用,且一吃就是半年,直到出现持续腹痛、腹胀的症状才上医院。医生说是药物服用时间过长所产生的副作用。为了减少上医院的麻烦,自己随意改变药物的剂量和疗程的现象,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

■专家点评:自主用药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最危险的。因为有些药物对于一些病症有缓解作用,但是大量临床试验发现,许多药物长期服用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很多老年病患者都需要终身用药,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最好按医嘱服用。应选择安全、可靠的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对长期服用的药物定期进行适当的更换。

怎样才能少花钱看好病

■专家建议:发现自己从未出现过的症状和体征,最好直接去大医院挂专家门诊号,挂号费虽然贵一点,但可以避免误诊和漏诊。得了危重病也要去大医院,以免错过最佳诊治时机。对于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年人则可选择小医院,因为这些病目前已有标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在哪一级医院诊治没有太大医疗质量的差异。看病时要带齐以前的病历,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便于医生诊断。

老年人要走出看病误区


老年人难免会有三病两痛,生病后到医院看病,医生检查、确诊、开药、用药、逐渐康复,这已是一个定式。但在上述诸多环节中,如何做得科学、合理,却不是人人都清楚的。这其中往往会产生许多误区,以致延误治疗。

点名要药有些老年人因为经常和医院打交道,或是听别人说某种药效果好,一到医院就自己点名要药。但是由于疾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其症状、病理、治疗对策也是千差万别的,各种药物的药性也是极其复杂的。因此,你究竟患了什么病,病情如何,该用什么药,该用多大的药量,只有医生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因症施治。点名要药,不但很难恰当用药,而且一旦出了事故,更难查清责任。

自我治疗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有些老年人凭着自己对疾病知识的一知半解,自行去药店购药治病。但往往因药不对症而效果不佳,甚至可诱发别的病,或使病情加重。此外,老年患者自看医书,对号入座,往往向最严重的症型和后果上对,造成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病情加重。

不愿检查有些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认为是老毛病了,没有什么好检查的,检查又多花钱,开药才是真治病,因此看病只肯花钱买药,不肯花钱检查化验,拒绝接受医务人员的必要检查。其实,不检查有时很难搞清楚病情的变化发展,病情不清,治疗就可想而知了。

不合理的节省有的老年人常常要求医生尽量少开药,开便宜药,甚至限定医生开药的药费数额,这样做也是很不妥当的。因为医生必须根据病情的需要开药,只能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节省开支。否则,花钱虽少,不能治病,又有何用?

人到老年难免患这样那样的疾病,也难免和医生打交道。患病后,关键是要保持良好心态,“走出误区,学会看病”。

老年人脚底麻要看什么科


1、老年人脚底麻要看什么科

根据老人经常出现手麻和脚麻的表现情况,考虑是末梢血液循环不良等引起的表现,有必要到医院通过神经内科检查,血脂和动脉硬化程度,及时针对病因调理身。

2、老人脚底麻怎么治

2.1、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长期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会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神经末梢麻痹,形成手脚发麻的感觉,只要及时活动下手脚,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正常。老年人出现手脚发麻的情况时,可以适当的运动一下,活动一下身体,加快血液的流动,促进血液的循环,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年人缓解手脚发麻的症状。

2.2、适当的补充维生素B

长时间胃肠道功能紊乱,摄食减少,会造成机体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缺乏B族维生素,会导致营养与代谢功能阻碍和神经传导速度减缓,引起末梢神经炎和神经根病变,造成手足麻木。因此老年人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B,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缓解手脚发麻的情况。

2.3、注意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如果患有多种疾病,必定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其中,磺胺、痢特灵、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药,雷米封、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和长春他辛等化疗药,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的情况下,可能诱发神经末梢炎,引起肢体麻木。而这种麻木通常是由手足开始,而后逐渐向上蔓延,并常伴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因而服用这些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

2.4、注意保暖

人体对温度有一个感应度,超过人体感应度的寒冷状态下,手脚感觉神经失灵,表现为手脚发麻,无知觉症状。受冻时间过久,会造成该部位永久性组织坏死。老年人身体越来越差,感知功能也随之下降,对冷暖的感知能力低于正常成年人,因此寒冷天气时更要注意保暖,以免生病。

3、脚底发麻的原因

3.1、血脉不通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压迫血管,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3.2、低温

长时间受凉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3.3、血管栓塞,血液循环受阻

3.4、脑部出血或发生病变

老年人脚麻怎么办

1、适当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长期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会造成血液循环不畅,神经末梢麻痹,形成手脚发麻的感觉,只要及时活动下手脚,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正常。老年人出现手脚发麻的情况时,可以适当的运动一下,活动一下身体,加快血液的流动,促进血液的循环,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年人缓解手脚发麻的症状。

2、适当的补充维生素B

长时间胃肠道功能紊乱,摄食减少,会造成机体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缺乏B族维生素,会导致营养与代谢功能阻碍和神经传导速度减缓,引起末梢神经炎和神经根病变,造成手足麻木。因此老年人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B,提高身体的代谢功能,缓解手脚发麻的情况。

怎样改善老年人手脚麻木

1、手部穴位:

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部位,也就是大拇指与食指相连处,往下约1寸的位置。透过按压此穴位,除了能够舒缓焦虑、紧张的情绪外,还有改善手臂前肢酸痛、麻木的效用。按压合谷穴,除了能够舒缓焦虑、紧张的情绪外,还有改善前肢酸痛、麻木的效用。

2、曲池穴:

肘关节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凹陷处。此穴位对于缓解上臂麻木、血液循环不佳等症状相当有效。曲池穴位置约在肘关节弯曲成直角,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凹陷处。

3、足部穴位: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部,约大拇趾与第二趾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按压此经常按压此穴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气血不通、麻木等症状。经常按压太冲穴有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气血不通、麻木等症状。

4、足三里:

约在膝盖下方凹陷处,往下3寸左右的位置上,约4指并拢的宽度。配合太冲穴、三阴交穴一同按压,有舒缓脚痛、脚肿的效果。

5、三阴交穴:

此穴位在脚踝内侧,沿着小腿后缘往上3寸,约4指并拢宽的位置上。按压此穴位除了有改善生质系统问题的作用外,对于下肢神经痛及麻痹等症状的舒缓也有一定的帮助。

中老年人四大看病误区


很多中老年人长期形成了一些看病的误区,需要尽快扭转和改变。

据中国老年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常委苗懿德教授介绍,这些误区表现为:

一、不少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自认为久病成医,当医生提出需要根据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时,他们常会觉得麻烦,不愿配合,只是点名用药。

二、略懂一点医学知识,盲目给自己下结论。这类人多为一些有文化、懂一点医学常识的中老年患者。他们平时比较注重收集医疗信息,如果哪天突然发现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了异常或是长了什么东西,便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患了某种重病,结果茶不思、饭不想影响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三、依赖和滥用保健药。众所周知,保健品只能对疾病治疗起辅助作用,况且有的保健品只是“食”字号。而有些中老年患者明明患有某方面的疾病,却不遵医嘱,一味依赖和滥用保健品。

四、很少关注自己。有些中老年人因为心疼钱或出于其他考虑基本不去看病,即使到了医院,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述说病情。有的患者甚至在初诊中已发现病情疑点,需做复查确诊的,还是选择拖着,最多自己买点药吃,结果是小疾酿成大病。

呕吐挂什么科


呕吐只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表现,并不能够说明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哪方面的问题,要是想知道还是要等到做完了具体的检查后才可以知道,另外还要注意的就是在当检查出来自己是患上了急性胃肠炎和消化不良等胃肠道方面的疾病就是应该要从饮食上面入手,才可以从根本上面治疗这种疾病。

呕吐看什么科

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十二指肠壅滞、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腹型过敏性紫癜、急性肝炎、肝硬化、肝淤血、急慢性胆囊炎、胰腺炎、急性腹膜炎、肾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盂肾炎、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破裂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力衰竭、青光眼、屈光不正、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偏头痛、尿毒症、肝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甲状旁腺危象、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低血糖、低钠血症。

呕吐在临床上极为常见,它可由功能性障碍或器质性疾病引起,多系消化系统本身病变所致,也可因消化系统外或全身疾病造成。反复的剧烈呕吐,可发生胃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出现不同程度的呕血,严重者甚至可引起食管破裂,是外科急诊。频繁持久的呕吐往往造成脱水、碱中毒、低钾血症等代谢紊乱。神志不清者可因呕吐物吸入而引起肺炎、甚至窒息死亡。

呕吐(vomiting)是一种人体的保护性机制,可将食入胃内的有害物质排至体外,但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则可引起多方面的有害后果:营养不良、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甚至引起食管和胃损伤。[1]

呕吐物的性质:带发酵、腐败气味提示胃潴留;带粪臭味提示低位小肠梗阻;不含胆汁说明梗阻平面多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上,含多量胆汁则提示在此平面以下;含有大量酸性液体者多有胃泌素瘤或十二指肠溃疡,无酸味者可能为贲门狭窄或贲门失弛缓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常呈咖啡色样呕吐物。

老年人哮喘安全用药百科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很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患病人数可能达1.2亿,且有不断增加趋势。通常以为哮喘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其实老年哮喘也不少。据一项调查表明,老年哮喘患病率达2.6%,且有四分之一未能得到及时诊断。既有原患哮喘多年而进入老年期,亦有在老年期发病。

老年哮喘的严重性不容低估,尽管近年哮喘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老年人哮喘死亡率居高不下。因哮喘而死亡者以65岁以上老人居多。既有因诊断不及时和对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不足所致,亦有因为治疗用药不当,而使病情加重或出现不良反应所致。

喘息是一种症状,除哮喘可有喘息症状之外,老年人常见的各种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以及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都会引起喘息症状,所以容易造成混淆。也有的认为喘息是由于年老体弱之故,因而忽视就医检查。因此如果有喘息症状,该及时就诊,请医师作明确诊断,并配合医师正确治疗,切莫等闲视之或随意用药。

老年哮喘的治疗原则与一般哮喘治疗相同,即在急性发作时采用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为吸入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而在非发作期(缓解期)则根据病情使用长期预防药物,主要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丙酸倍氯松、丁地去炎松和氟替卡松等,或其他抗过敏性炎症的药物。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一、快速缓解症状药物

哮喘急性发作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影响正常活动,需要及时用药快速缓解症状,宜随身携带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以便按需使用,因为此类药物起效快,疗效明显。例如沙丁胺醇每次吸入100~200微克或特布他林每次吸入250~500微克等,每天以不超过3~4次为宜。

但是如果开始发作时症状就很严重,或者开始发作时症状虽较轻,但经吸入治疗无效,甚至症状继续加重,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取得医师指导,切莫自行增加吸入剂量和次数,以致延误治疗和引起不良反应。

因为这类药只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而哮喘急性发作时既有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又有气道过敏性炎症现象。使用短效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固然可以使痉挛的平滑肌迅速舒张,使喘息症状得到快速缓解。

但是如果病情重,单用本类药物效果就不明显,自己随意增加用量则十分危险,因为靠不断增加吸药次数和频率或许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是气道过敏性炎症不断加重,最终形成严重气道阻塞,可能突然出现哮喘重危发作,抢救不及而威胁生命。

另一方面β2受体激动剂的疗效超过一定量时,疗效不会随用量的继续增加而进一步提高,相反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会随用药量增加而发生率增高。该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震颤、心悸、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和高血压等。

老年人对β2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差,更容易造成因自觉无效而重复过量用药和连续用药时间过长,而且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前述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加重病情。

因此一定要掌握控制自己用药量并及时与医师联系的原则。口服型β2受体激动剂如特布他林片(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和丙卡特罗片(每次25~50微克,每日3次)等,使用也很普遍,但是起效较吸入型慢,发生不良反应较多,宜慎用。

部分老年哮喘应用吸入型激动剂效果不明显,或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采用吸入异丙托溴铵(每次20~40微克,每 6小时1次)。虽然起效较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慢,但作用维持时间较长。老年人如有前列腺肥大或青光眼应慎用。

二、长期预防药物

哮喘是长期慢性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它的本质是慢性气道过敏性炎症,因此在非发作期(缓解期)也要根据病情作长期预防性治疗,目的为减少和减轻急性发作。一定要配合医师来制定的长期治疗计划,不能因为一时无效(仍有反复发作)而失去信心或因为一段时间病情稳定而麻痹大意,不再坚持用药,结果造成病情逐渐加重,以致失去有效控制病情的机会。

长期预防的主要药物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例如丙酸倍氯松或丁地去炎松(布地奈德)每天400~800微克,或氟替卡松每天250~300微克。如果哮喘经常发作,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作缓解症状治疗,就应考虑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作长期预防治疗。

有些人在开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时觉得效果不如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明显,因此认为该药无效而不愿使用。其实这是不了解两种药物有不同的用途,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确实起效很快可以用于急性发作期,但不能通过长期应用来达到长期预防目的,而且长期连续应用药效会降低。

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长期防治而非急性发作期,开始吸药后约1周才达到最大疗效,从根本上控制气道过敏性炎症,减少反复发作,可以较长期使用。有些人在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后,因对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有惊恐,因此不能坚持长期应用。

确实,糖皮质激素全身用药(片剂或注射剂),尤其长期应用,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白内障、皮肤改变及肾上腺皮质抑制等。尤其老年哮喘病人影响更严重,因此只宜在病情紧急时短期全身应用。

但是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是一类局部作用的激素,通过吸入方式进入呼吸道,主要在局部起使用,而对全身的不良反应较少发生,程度也较轻。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应用仍有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在老年哮喘病人更为明显。每次作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后用清水嗽口,可减少残留咽喉部药物咽下和经胃肠道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联合用药可以得到更好的长期预防治疗效果,同时避免因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而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的药物包括长效吸入型β2激动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长期茶碱(控释和缓释茶碱片),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等。例如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联合长效的激动剂沙美特罗吸入治疗,较单独大剂量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更为有效而安全。

茶碱类药物,无论是长效的茶碱控释片或茶碱缓释片,以及短效的氨茶碱片也是多年来常用的治疗哮喘药物,尤其因为口服用药方便故大家乐于采用。但是茶碱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受身体状况和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较大,尤其老年哮喘病人更要注意。

因为老年人除合并心力衰竭、肝硬化等使药物清除功能减少外,常伴有其他器官疾病而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地尔硫、维拉帕米、美托洛尔,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西米替丁,抗抑郁药氟优沙明,免疫抑制剂氨甲喋呤,抗菌药物红霉素、克拉霉素和氧氟沙星等与茶碱联合应用,都会增加茶碱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机会。

相反,吸烟、催眠镇静药苯巴比妥,抗癫痫药苯妥英纳、卡马西平以及抗结核药物利福平与茶碱联合应用,都会降低茶碱药物的疗效。因此就诊时应该告诉医师自己的全面健康和用药情况,以便合理选择药物和确定用药剂量

三、注意事项

老年人也可能因应用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而触发或加重哮喘病,例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β阻滞剂普萘洛尔、噻吗洛尔、阿替洛尔。治疗重症肌无力、青光眼和手术后腹胀、尿潴留的新斯的明、依酚氯胺、加蓝他敏,以及治疗老年风湿和心血管疾病的阿司匹林等。

老年人哮喘病人应该受到亲人的关怀和细心照顾,尤其要注意用药的有效和安全,提醒按时适量用药,帮助正确使用各种吸药装置,更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呼吸不畅挂什么科


呼吸不畅这种症状在平时是很常见的现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尤其是老年人居多,引起呼吸不畅的原因是很多的,大家在治疗的时候,最好是查清楚病因,针对性进行治疗,千万不要盲目的用药,不然是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还有可能会贻误病情,导致病情加重。

呼吸不畅看什么科?

对于呼吸困难,可能是因为心肺方面的问题,对于所有的像心脏方面的疾病都可能会出现胸闷甚至呼吸比较困难的现象,同时呼吸系统的疾病的,也有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所以可以初步的到呼吸科就诊。

临床医生的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进一步的检查,判断,所以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可能是下呼吸道的一些疾病,炎症,包括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都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

五脏在超负载运行,就是透支亚健康状态。多见于脾运不健,水谷不能上行,脏腑不能营养。致肺肾两虚,肺不能宣泄,故气紧,肺主气,肾纳,气肺气受损会致呼吸肺动力不足。气血两亏,津液受损致干咽喉也很干,喝了水还是觉得口渴假象。

呼吸困难是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症状之一,可见于急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缘于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

1、劳累后胸闷、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可从睡眠中憋醒,见于心脏病患者出现肺淤血、心功能不全。胸闷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绞痛的一种表现。

2、患者自觉胸闷、气短,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常有叹息样呼吸,长出气后自感舒适;有时还常伴有心悸、心前区刺痛,以及乏力、头晕、头脑不清、焦虑、多汗、失眠等神经症状。

具体是什么问题,最好去医院内科门诊看看。目前你首先要调整心态、放松精神、消除顾虑,保持良好情绪,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

头晕呼吸困难看那个科

首先看内科。但是此时如果头晕在先,我们可以看神经内科;如果呼吸困难在先,可以看呼吸内科。因为头晕可能是由于中枢性问题,比如说脑部缺氧造成。脑部缺氧如果先出现,就会影响到呼吸中枢,进而出现呼吸中枢性的呼吸困难。如果说由于呼吸困难先出现,就是因为肺部的疾病造成呼吸困难;这时脑部缺氧而出现头晕。

因此头晕、呼吸困难看哪个科,主要是要看这两个症状的先后次序,如果头晕先出现,看神经内科,如果呼吸困难先出现,就看一看呼吸内科。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老年人看病挂什么科》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老年人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