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的老人的健康素养生活

2019-10-06 │ 独居的老人的健康素养生活 老人不养生很倔强

4成上海人很少看望独居父母

天天常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逢君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生活中经常流传这些关于养生的名句或者顺口溜,养生和养性必不可分,它带给我们的是健康。不同人群的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下面的内容是养路上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4成上海人很少看望独居父母,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海的老人对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如何?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昨天公布了一份关于2008年本市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调查显示:2008年上海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为77.17,老人生活较为幸福。在他们眼里,家庭养老仍是主流,子女尽孝不可或缺。此外,半数老人没有其他资金来源,养老金成主要依靠。

本次调查采用拦截面访调查的方法,以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对象,同时也抽取了一部分55-60岁即将进入老年人之列的人群。共完成样本3393个,收集意见有639条。

79.8%老人愿居家养老

调查显示,79.8%的老人更愿意选择家庭养老这种最传统的养老方式,主要是出于不想改变生活环境的原因。

在没有进养老院的老年人群中,35.1%不想改变生活环境,26.2%是因为家中有人照料,这两项原因占了很大的比重。也有18.9%觉得经济负担不起,另有1.5%的老人选择了床位不足“进不去”这一项。

选择“不想改变生活环境”这个原因的老年人中,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55-59岁这部分即将进入老年人行列的人更不愿意改变,差距达5.1%。调查中,大多老年人的期望还是能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为依托,更好的为老服务。比如形成老人日托所,老年人助餐点,提供洗衣被服务等等各种形式,方便于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各类服务。

近四成独住子女不常看父母

调查也显露出一些子女尽孝不够的问题,近四成独住老人的子女不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也是影响老人生活质量满意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代城市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多数子女都与老人分开居住,此次调查中就有43.6%的老人不与子女同住。其中近四成子女看望父母的频率相当的低。

专家表示,社会尊老敬老风气仍需加强,百善孝为先,尽孝并不单是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常回家看看”仍是最贴心的尽孝方式。

大多期盼减少看病费用

此外调查显示,医保劳保仍备受老年人依赖。

半数老人没有其他资金来源,养老金成主要依靠。老年人对养老金满足生活需求方面的满意度66.04,处于一般水平。

许多老人表示,虽然养老金不断在增加,但仍赶不上CpI的脚步,政府关怀我们是感觉到了,但还是希望政府能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

老人去医院频次高,61.6%的老人至少每月都要去一次医院,48.2%的老人对医保费用觉得不够用。降低医疗门槛,减少看病费用是众多老年人所期望的。

老年人也逐渐形成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理念,从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比例最高,达到50.9%;其次依次为区级医院28.8%,市级医院20.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趋成熟。

医疗价格仍是老人不满的焦点,对于目前的医疗服务,选取“一般”的比例最高,为43.1%;“较满意”为38.9%,在10.2%觉得较不满意或不满意的老年人中,主要是觉得价格太贵,选取比例达到18.3%。

Ys630.com相关知识

独居老人如何调整心理状态


人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不顺心的事,就看你怎样对待。有些事只要想得开,就能放得下,不要钻牛角尖,应该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

老年人心理保健知识一、可以养宠物,可爱的小花猫、通人性的小狗,一举一动,使人唤起生机,宠物的陪伴让人不感到寂寞。但应注意宠物的卫生,要防“猫抓热”“狂犬病”等传染病。

老年人心理保健知识二、可以以音乐为伴,典雅、优美、悦耳的乐曲,是一种天然镇痛和镇静剂,有助于消除闷闷不乐的情绪和肌体疲惫。聆听音乐,会感到生活丰富而多彩。

老年人心理保健知识三、人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不顺心的事,就看你怎样对待。有些事只要想得开,就能放得下,不要钻牛角尖,应该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豁达大度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老年人心理保健知识四、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爱好习惯,人们虽各有不同,但过健康、文明的生活则是一致的目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多地嗜好烟酒,鏖战玩牌,不讲究卫生,生活无序等等必须克服。健康长寿是靠自己争取的。

老年人心理保健知识五、善交友。广交知心朋友,与知己者经常倾诉衷肠,赢得友人的理解和同情。有真挚的朋友,乃人生之大幸,健康之良策。

老人不宜独居大房子


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理应过上好日子:衣食无忧,住上宽敞的大房子。但是,好心有时候也会办坏事。据国外媒体报道,有些老人因为住的房子太大,竟然引发了抑郁症。这是为什么呢?从心理学上来说,孤独感与空间上的远近有莫大关系,过大的房子确实有诱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风险。

首先,当人与身边的各种事物距离比较远时,主观感觉到的疏离感越强,亲密感越少,从而落落寡欢。其次,在人与生俱来的安全感的驱使下,老人对空旷的空间感觉到更多的不可控因素,也多了更多的胡思乱想。有研究证明,房子越大想象力就越丰富。再次,老人的动作更为迟缓,房子大增加了取物和操作家务的难度。所以,一般说来,老人居住的房子面积适宜在50-90平方米左右。

如果已经住进了大房子怎么办呢?在一些欧美国家,房子较大的老人一般会招租,找同龄的几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还解决了缺乏陪伴的问题。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把房子变成桥牌室、象棋室等公共活动场所,让群体感击退衰老。

那么能不能把屋子填得满一些,或者刷上深色让它看起来小一点呢?不行。老人心情容易烦躁,深色会让他们更压抑,相反,冷绿色则对改善心情有辅助作用。另外,繁琐的摆设也会加重坏心情,家具最好也以简约为主。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4成上海人很少看望独居父母》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独居的老人的健康素养生活”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