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如何饮食养生

2019-10-06 │ 四月如何饮食养生 农历五月如何饮食养生

月收入3000如何理财教学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养生,很多人只是听说但并未真正力行,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对养生颇有心得的人。进行不同人群的养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月收入3000如何理财教学”,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作为刚工作不久、工资在3000元左右的新人来说,金钱是有限的,工资是菲薄的,精力是旺盛的,而品牌衣服、化妆品(特别对于女性),各种需要花钱的爱好,还有朋友的约会、时尚书籍、CD等等都是触目可及、活色生香的。怎样既享受生活、又收支平衡呢?职场新人可以把支出分成三大部分:

生活费占收入1/3

首先,拿出每个月必须支付的生活费。如房租、水电、通讯费、柴米油盐等,这部分约占收入三分之一。它们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满足你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离开了它们,你就会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无法生活,所以无论如何,请你先从收入中抽出这部分,不要动用。

储蓄占收入1/3

其次,是自己用来储蓄的部分,也约占收入的三分之一。每次存钱的时候,都会很有成就感,好像安全感又多了几分。但是到了月底的时候,往往就变成了泡沫经济:存进去的大部分又取出来了,而且是不动声色,好像细雨润物一样就不见了,散布于林林总总自己喜欢的衣饰、杂志或朋友聚会上。

这个时候,你要大声对自己讲:“我要投资自己的明天,我要保护好自己的财产。”起码,你的存储能保证你3个月的基本生活。要知道,现在很多公司动辄减薪裁员。如果你一点储蓄都没有,一旦工作发生了变动,你将会是非常被动的。而且这3个月的收入可以成为你的定心丸,实在工作干得不开心了,你可以无需再忍,愤而挥袖离职,想想是多么大快人心的事啊。所以,无论如何,请为自己留条退路。

活动资金占收入1/3

剩下的这部分钱,约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根据自己当时的生活目标,侧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譬如五一、十一可以安排自己旅游;服装打折时可以购进自己心仪已久的牌子货;还有平时必不可少的购买CD、朋友聚会的开销。这样花起来心里有数,不会一下子把钱都用完。最关键的是,即使一发薪水就把这部分用完了,也可当是一次教训,可以惩罚自己一个月内什么都不能再干了(就当是收入全部支出了吧),印象会很深刻而且有效。

最重要的是开源

当然我们应该知道节流只是我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就像大厦的基层一样。一旦脱离了菜鸟身份,对于职场中的各位同仁来讲,最重要的是怎样财源滚滚、开源有道,为了达到一个新目标,你必须不断进步以求发展,培养自己的实力以求进步,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扩展阅读

老人养儿防老不如理财养老


相信“养儿防老”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这句话流传了很久。时代在发展,很多生活方式在悄然改变,为了让每个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养儿防老应转为理财养老。

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拉扯大,看着他们成家、立业,转而又要为他们的下一代操心,等做不动时,又常常是二老面对冷清的四壁……这也是社会在提示我们,观念该转变了,理财养老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选择。毕竟,抛开感情等因素,养儿防老至少要建立在子女事业有成,有足够的经济负担能力的基础上。

理财养老应该是一个非常漫长的系统。现代社会,通货膨胀率会让日后的养老费用,现在听来犹如天文数字,一二百万并不是无稽之谈。

举个例子,现在一年的生活费用如果是5万元,通货膨胀率3%,那么,30年后如要保持现在的生活品质,一年的生活费用就会变成12.14万元。如果退休后生活25年,总共需要多少费用呢?告诉你200万还不够!当然,社保、退休工资等可解决一部分养老费用,但较大的比例仍是要自己负担的。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工作年限里,仔细筹划这笔费用是非常重要的。

理财养老涉及的金额比较庞大,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细水长流。筹措同样金额的金钱,用20年和10年,两者的差别会很大,再加上养老的费用是刚性的,除非愿意降低生活品质,因此,一定要有长远规划。按复利计算,少于15年会比较吃力,越早运作越省力。

筹划中,很多人认为这是养老的费用,不太愿意涉及风险略大的产品。这种想法也是有偏颇的。因为有通货膨胀,如果实际回报率低于通货膨胀,实际收益将是一个负值,这将没有什么意义。从目前的国内投资产品看,寻找一个高于通货膨胀的回报,且长期又较稳定的产品,确实是比较困难的。这也决定了要在现有产品中仔细甄选,做出合理选择。目前,开放式基金是一款较好的备选产品。从实际情况看,大盘从2004年的高位至今,大约跌去一半,但大多数开放式基金的跌幅,远远小于大盘,同时,从一些运作时间较长收益较好的基金看,投资回报基本能维持年均8%左右,关键是优选基金。以投资基金为主,可能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选择。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市场上出现比基金更好的投资产品时,也应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总之,产品的选择,也要紧跟时代变化。

理财养老,可以让每个人过上有质量的晚年生活。为了让夕阳余晖更加艳丽,让我们及早选择理财这个伙伴吧!

老年人理财 晚年生活也时尚


随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纷纷组建自己的小家,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出现了。这段时期,因子女已经成家,教育费、生活费支出减少,老年人的资金累积到一定数目,家庭理财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对退休老人来说,投资理财既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时尚。但退休老人进入晚年的年龄状况和相对有限的工资收入,决定了他们是一个抗风险能力较弱、相对保守稳健的投资群体。如何既能让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又能保证生活的充实和思想的愉悦?本期,记者就中老年人如何理财作了采访调查。

现状

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老年人在理财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理财就是省钱、存钱或者盲目赚大钱。日前,记者就老年人理财问题在万州老年大学对30位学员进行了调查。

需要理财吗?需要的占60%;不需要的占40%。

目前主要采用什么财务管理方式?53%全部储蓄;37%一部分储蓄,一部分购买保险;10%投资(国债/股票/房产)。

对目前所采用的理财方式是否满意?40%较为满意;46.7%一般,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理财方式;13.3%不满意,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最想实现的理财目标是什么?26.7%想资产增值,今后生病时不为儿女添负担;46.7%要各项投资收益多,能多为儿女积聚财富;26.6%想和老伴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采访中发现,退休老人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主要是养老、治病、护理等。中国银行万州分行的理财专家李先生指出,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多数老年人手中会有一笔积蓄,并且有一定的养老保险金保障;另外,一些文化水平较高、有技术的老年人,退休后还有一些额外劳动收入。所以,步入老年更是进入了人生理财的重要阶段,安排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晚年幸福。

调查一:退休以后开始理财

63岁的赵宗淑(化名)女士,是一名退休的中学教师。去年5月,操持完小儿子的婚礼之后,一下子感觉到了“空巢”的寂寞。恰巧那时中国股市经历了几年的熊市后发生了明显转折,她有时到女儿家去看外孙,常听到女婿大谈股票、基金,女儿也参与炒股,而且已经见到投资收益。股票、基金真那么好赚钱?她动心了,于是开始谋划自己的理财生活。

当月,她就去开设了账户,倾向于炒股票。不过赵老师并不着急,在入市前,先认真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具体操作时又请女儿女婿当参谋。刚开始,由于是外行,加之心态不稳,频繁操作,资产收益是负的。在银行工作的女婿认为她的投资风险过大,一旦行情不好,将会造成巨大损失。于是特地制定了相对保守的投资计划,按3:3:3:1的比例配置资金,即3成买基金、3成买股票、3成买保险债券、1成存银行。

此后,赵老师基本上按女婿的建议进行操作。一个月后,她的资金账户有了12%的收益。到了今年3月中旬,她的投资收益更是高达86%。“几只股票和基金的表现都不错,我打算长期持有。”赵老师高兴地说。

张先生原是一家工厂的退休职工,现在却是证券交易所大户室最有名的技术派投资者,不少人都找他做参谋。

张先生是1995年入市的老股民,证券交易所大户室开设时,他是第3名入场者。他退休后便专心于研究股市,对国家经济政策、大政方针的分析颇有见地,市场感觉很敏锐,经过股市十几年的磨练,已成为老练的投资者。

养老投资莫入五大误区

养老,这是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养老还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计划养老还太早

说到养老,许多人都认为那是60岁以上的人的问题,与己无关。其实,养老计划应在青年时就开始。有些年轻人收入不菲,但每月钱还不够用;而有些有理财意识的人就买基金、买保险、炒股票、买房子等等,为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误区二:省吃俭用留子孙

中老年人都是从困难时期走过来的,那时样样凭票证,计划供应,因此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但现在中老年人的工资、退休金也不少,市场上商品又丰富,理当好好享受生活。长辈们吃得好,玩得好,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子女们才能安心工作,这比留钱给子女还有意义。

误区三:投资理财太保守

许多中老年人平时生活需要用钱时,就从工资卡、退休金卡中支取,对卡内资金也不闻不问,最多把余钱从活期转定期。但现在储蓄利率是负利率,余钱存银行不但不能保值增值,还在贬值。中年人应在对投资市场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适当投资一些国债、基金、股票,尤其是保障型的保险,如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住院补贴险。

误区四:社会养老不合算

一些独居或生病的老人,除了居家养老外,也可选择社会养老,虽然支付了一定的费用,但老年人起居有人照顾,平时有伴聊天、娱乐,也减少了子女的后顾之忧。有些老年人或子女觉得社会养老不合算或没面子,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分这是大势所趋。

误区五:精神养老不重视

老年人都有退休金,可谓衣食无忧,但现在子女成家后,大都与老年人分开居住。一对老夫妻单独居住或老人一个人独居越来越普遍。老年人最缺的还是精神养老,建议子女买房时最好离父母居住地近点,这样既能常回家看看,也方便老年人经常到子女家走走。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月收入3000如何理财教学》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四月如何饮食养生”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