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清热解毒 可谓外科良药

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养生已经成为很多中老年人关注的话题,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积极而有效的养生保健是如何进行的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蒲公英清热解毒 可谓外科良药”,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蒲公英之名首载于苏颂《图经本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黄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其味苦,性寒。主产于江苏、山东、河北等地。

蒲公英为天然杀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泌尿系统感染及胃炎等有一定效果。

唐•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记载了他本人的一个有趣的故事:孙真人在贞观五年七月十五日夜间,左手中指背碰撞在庭院中的树木上,到了早晨发生剧烈疼痛,难以忍受,经过10天,肿痛越发厉害,颜色像煮熟了的赤小豆。有位老人告诉他,用蒲公英可以治疔疮,孙思邈立即使用,内服外敷,很快肿消痛除,数日痊愈。自此孙氏就用它治疗疔疮,效果极佳,后世一直将蒲公英看做外科要药。

蒲公英粥

【组成】蒲公英40〜60克,鲜品用量为60〜90克,粳米30〜60克。

【制法】先取蒲公英,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同煮为稀粥。

【用法】每日2〜3次温服,3〜5日为1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乳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疔疮热毒、胆囊炎、传染性肝炎、急性眼结膜炎等。

蒲公英菊花茶

【组成】菊花15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20克,甘草3克,绿豆20克。

【制法】将诸味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

【用法】每日1剂,连服5〜7日为1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抗菌消肿。适用于乳腺炎。

ys630.COm精选阅读

蒲公英清热解毒 促进肝肾活动除春困


中医认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

天气一热,会不会觉得浑身没力,哈欠连连?这就是春困到啦。说起赶走春困,除了生活习惯要调整外,西方营养学会建议大家多吃含钾、含锌、高蛋白等食物,而中医则建议多吃补肝、补脾的食物来消除身体的疲劳。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种补肝的食材:蒲公英。

主题:蒲公英大米粥

食材:鲜蒲公英30克(连根较好)、大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蒲公英加水煎取浓汁;

2.去渣留汁200毫升,加入大米、水,煮成稀稠粥,用冰糖调味。

此粥可养肝、清热解毒、治扁桃体炎。

特别提醒:

一、蒲公英清热解毒 促进肝肾活动除春困

蒲公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野菜,主要食用部分为叶、花、花茎、根,其嫩叶、未开花的花蕾、根状茎均可食用。中医认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消炎、凉血、利尿、利胆、轻泻、健胃、防癌等多种功能。

西医认为,蒲公英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促进肝和肾的活动,促进消化,从而使人精神起来,刚走春季疲劳的症状。

二、蒲公英凉拌、泡水皆可

蒲公英既是野菜,又是一味很好的草药。蒲公英可以新鲜吃,也可以晾干后泡茶。下面说说几种吃法:

凉拌蒲公英,做法是把洗净的蒲公英用沸水焯1~2分钟,沥出,用冷水冲一下,加以辣椒油、盐、香油、醋、蒜泥等,也可根据自己口味拌成风味各异的小莱。

蒲公英茶,用干燥蒲公英和水,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没过,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1小时,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因蒲公英性寒,因此大便溏薄的人,用量不宜过多。

每周一提醒:

木对应肝,肝开窍于目,木资充盈才能眼睛明亮,如有情绪易激动、烦躁不宁、胸胁隐痛、视力急剧下降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肝了。

肝最强时间:1~3时 肝最弱时间:13~17时 强肝关键词:舒

●肝怕劳累,肝气最弱的这段时间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工作,则至少每隔1小时让眼睛休息5分钟。

补充提醒:食疗只是日常辅助调理,别过分依赖;若感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

具有清热解毒的药材 推荐蒲公英和穿心莲


尤其是到了夏季,许多的朋友们会出现中暑或者是出现热毒的情况了,一旦出现了这些症状,那么会严重的影响我们人体的健康,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适当的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药材,其实具有清热解毒的药材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了解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材。

穿心莲

相信我们大家对于穿心莲是比较陌生的,其实穿心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药材,并且穿心莲不仅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还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穿心莲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作用,可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毒蛇咬伤等。穿心莲能够清热解毒,凉拌吃更能保持其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但穿心莲性凉,体虚、容易腹泻和体寒的人最好少吃。

蒲公英

据《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解腹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吃法多样,可生吃、炒食、做汤,还可焯水后凉拌。但脸色苍白、无力怕冷、受风易感冒及脾胃虚弱者在生活中最好不要胡乱的服用蒲公英,不然会给我们人体的健康造成许多的不必要的麻烦的,另外,在夏季的时候,我们是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蒲公英的,可以帮助我们起到不错的预防中暑的作用。

上面我们了解了许多的可以清热解毒的中药药材了,我们可以知道,穿心莲和蒲公英等等这些中药药材对于帮助我们清热解毒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大家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了一些热证或者是中毒的情况了,那么适当的服用这些药材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清热解毒12种秘方


此类药物功能清泄里热,解除热毒,凉血泻热,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里热证候。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2.决明子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炖叶决明或决明的种子,内含蒽酯及蒽醌甙,决明素及维生素A等,药理试验证明:决明子有降低血压和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种致病菌和软便泻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为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的根皮,内含桂皮酸,多种酚类物质,甜菜碱及亚油酸等;地骨皮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煎剂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剂对动物有显著的降低血压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

用量:一般为3-9克。

4.芦根

芦根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地下茎,内含薏苡素,天门冬酰胺等。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5.连翘

连翘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果实,内含挥发油,连翘酚,黄酮甙,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表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所含连翘酚可能是主要抑菌成分;连翘还有抗炎、镇吐、利尿和强心的作用;所含黄酮甙能增强毛细血管的致密度,因而对毛细血管破裂所致的出血,皮下溢血等均有止血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

用量:一般6-9克。

6.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7.知母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分、芒果甙等。试验证明: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潮热均有明显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8.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叶属植物菘兰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蓝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条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上用板蓝根煎剂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对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肝功能改善;用板蓝根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9.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为6-12克;但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花卉或全草,内含三萜皂甙及其甙元齐墩果酸,挥发油及维生素,氯化钾等;药理研究证明:夏枯草的全草均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其煎剂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

用量:一般为9克左右。

11.栀子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含多种苦味素甙,还含甘露醇,熊果酸等,栀子有利胆作用,或使胆汁分泌增加;同时栀子有降温,镇静,镇痛和抗惊厥作用;还有抗微生物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虚烦不眠、黄疸、目赤、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用量:3-9克。

12.蒲公英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酸等;其煎剂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又有保肝、利胆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

用量:9-15克,捣烂外敷,可用于乳痈、疹疮、痈肿等。

清热解毒 夏季苦瓜盛宴


正式进入炎夏,高温让人食欲不振,上一桌苦瓜美食,让你食欲大开,还能清热解毒、消暑明目! 5月5日正是24节气中的立夏,这不仅意味着夏天开始之日,也是春天播种的植物开花结果之时;田野处处可见瓜藤蔓延及熟成的景象。

为了吃出天然的味觉及口感,第一道轻烹调的梅汁苦瓜率先登场:

苦瓜小食-冰镇梅汁苦瓜【准备材料】苦瓜、姜、香菜、腌制的梅子、梅汁【步骤】Step1:将苦瓜切半、去囊;放入水中煮后,以冰块冰镇,再将苦瓜切成长片状;Step2:香菜切碎末、姜切丝;Step3:将姜丝、冰镇过的苦瓜、香菜末、梅子放入碗中,淋上梅汁后均匀搅拌,并置入冰箱腌2小时;Step4:从冰箱取出,倒入盘中再次搅拌后即可食用。

冰凉的苦瓜被梅汁包裹腌制后,清脆中带着微甜的滋味;香菜融入梅汁酱料提香;姜丝凭添清爽口感;夹起苦瓜、姜丝、过一下浮游香菜的梅汁,爽脆清甜;嚼着梅子时,新奇的味觉在口里流窜中。

苦瓜凉拌-凤梨苦瓜鸡

【准备材料】苦瓜、新鲜凤梨、香菜梗、鸡腿、柠檬、红葱酥、盐、胡椒【步骤】Step1:将苦瓜切半、去囊,放入水中煮后,以冰块冰镇;取出后切成长片状;Step2:鸡腿放入水中煮(取代电锅蒸造成的坚硬肉质)约20分钟,取出冷却后,将腿肉拔丝;Step3:香菜去叶,将梗切段;新鲜凤梨切成三角块状;柠檬挤汁;Step4:将苦瓜、拔丝鸡肉、凤梨放入碗中;拌入红葱酥、香菜梗;添加盐、胡椒及柠檬汁充分拌匀之后即可食用。

既然冬日要炖要煮,吃出暖暖的感觉;夏日则是凉快清爽为上;凤梨苦瓜鸡丝凉拌结合了凤梨的果香、苦瓜的先苦后甘、吸纳瓜果酱汁的鸡丝;在香菜、红葱酥及柠檬等香草料调味后,碰撞出一道多汁、鲜甜、丰富口感、有个性的凉拌好料,特别是同时吃起凤梨、苦瓜、鸡丝,着实是浑然天成的一味清凉凤梨苦瓜鸡;又或单吃其中任一配料,风味依然不逊色。

海味苦瓜-苦瓜酿鲜蚵 趁着苦瓜盛产、鲜蚵肥美的时节,苦瓜不酿肉,而酿出当令时鲜,望见饱满的状态,不禁让人食指大动!

【准备材料】苦瓜、鲜蚵、新鲜红辣椒、青葱、盐、酒、胡椒

【步骤】Step1:苦瓜去囊,切成圆筒状,每个2-3公分厚;Step2:鲜蚵用酒、盐、胡椒、辣椒腌10分钟;Step3:将鲜蚵裹上太白粉衣,装入圆筒苦瓜到9分满(Note:鲜蚵水蒸时会紧缩);Step4:将装好鲜蚵的苦瓜一一平摆盘中,放入电锅或大火蒸笼下蒸数分钟;Step5:蒸出的汤汁淋到苦瓜酿鲜蚵上,洒点葱末即可食用。 有人说:各种味觉在生命中都该遍尝,就像苦味虽没有甜味那么幸福,也没有酸味的刺激,但自有其意义在其中;换做食物,且看苦味遇上海味,是为何物?

在水蒸气的吞云吐雾间,鲜蚵跟苦瓜分别把鲜味及清香酿入其中,汤汁从混合的气味流溢而出,辣椒紧追提味,顺着饱满的鲜蚵咬下环绕的苦瓜,先是鲜腴滑嫩、再是融入海味的瓜脆;原来,苦味可以透过巧思与调理,产生令人惊喜的味觉诠释。附:苦瓜功效: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不宜生食,食之令人吐泻腹痛。孕妇不宜。

炒丝瓜清热解毒 润肠通便


(1)炒丝瓜:丝瓜250克,植物油、精盐各适量。将丝瓜去皮洗净切片,锅上火,放植物油适量,烧至六成热,倒入丝瓜煸炒,待丝瓜熟时加精盐少许即成。佐餐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便秘等。

(2)大枣煨猪肘:大枣500克,猪肘1000克,黑木耳20克,精盐、白糖、味精各适量。将猪肘刮去毛洗净,人锅加水煮开,除去腥味后取出,移进沙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大枣及浸发的黑木耳,用小火煨煮,待肘熟烂,汤汁黏稠浓厚,加入精盐、白糖、味精等调味即成。佐餐食用。具有健脾益胃、润肠排毒的功效。适用于便秘等。

(3)地瓜排:甜红薯250克,白糖150克,奶油100克,鸡蛋2个,酒1杯,香料末、冰糖末各适量,面粉100克。将甜红薯煮熟,去皮,打成楽,用漏斗过滤。白糖、奶油、鸡蛋、酒、香料末等调匀,再加入红薯浆调和,面粉加水调和均匀,擀成面皮,放人盆内。将地瓜等铺在面皮上,再把面切成条,摆棋子块,人炉烘烤,至熟取出,撒上一层冰糖末即可食用。胃肠不佳者,改烘烤为油锅中炸,则更加香酥糯软,增进食欲。佐餐食用。具有和血补中、开胃健脾、通便排毒、益气充饥的功效。适用于便秘等。

(4)二冬油菜:油菜300克,水发香菇50克,冬笋50克,植物油、黄酒、味精、酱油、白糖、葱、生姜、湿淀粉、麻油、黄豆芽汤各适量。将油菜洗净,切成3厘米长段。香菇洗净,择去根蒂,除去杂质,一切两半。冬笋去皮、洗净,切成薄片。锅上火,放植物油烧至六成热,下人香菇、冬笋炸一下,待浮起后捞出。油菜倒入沸水锅中烫透捞出。生姜、葱切成末。锅中留底油,下葱、生姜末炸锅,随即加人黄酒、酱油、白糖、香菇、冬笋、油菜煸炒,再加人味精、黄豆芽汤,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麻油即可。佐餐食用。具有降压降糖、宽肠通便排毒的功效。适用于便秘等。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蔬菜


许多的美味蔬菜都是我们大家都是比较喜欢吃的,当然,新鲜的美味蔬菜营养价值都是非常高的,经常食用还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营养的,当然还有一些美味的蔬菜还能够帮助我们起到不错的清热解毒的作用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有清热解毒的蔬菜。

苦瓜

苦瓜这种美味的蔬菜是非常美味的食物了,当然,苦瓜这种蔬菜的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适当的食用一些苦瓜还可以起到不错的清热解毒的作用。苦瓜能泄去心中烦热,排除体内毒素,常吃苦瓜能增强皮层活力,使皮肤变得细嫩健美。苦瓜粗提取物含类似胰岛素物质,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中医认为,苦瓜性味甘苦寒凉,能清热、除烦、止渴。苦瓜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发现苦瓜中含有某种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将这种蛋白质注入动物体内能驱使动物免疫细胞去消灭癌细胞。中国科学工作者还从苦瓜中分离出胰岛素23,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食品。

菠菜

菠菜能清理人体肠胃里的热毒,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焕发。菠菜叶中含有一种类胰岛素样物质,能使血糖保持稳定。菠菜丰富的维生素含量能够防止口角炎、夜盲等维生素缺乏症。菠菜中还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促进细胞繁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脑功能,还能够帮助我们起到非常好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帮助我们大家防治中暑和一些热毒症状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多吃一些菠菜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通过我们上面的这些介绍,相信我们大家对于具有清热解毒的蔬菜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了,我们可以知道,苦瓜和菠菜等这些美味的蔬菜,不仅非常的好吃,并且清热解毒的效果都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吃这些蔬菜的。


夏季喝什么茶清热解毒


【导读】夏季喝什么茶好呢?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流汗的速度也会变快,这个时候一定要多注意补水,在室外工作的朋友要做好防晒工作,而长坐办公室空调房的则要多喝水,喝茶是夏季最养生的方法之一,那么夏天喝什么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呢?今天小编为您带来夏季喝什么茶清热解毒,希望夏季喝什么茶清热解毒能对您有所帮助。

夏季喝什么茶清热解毒

乌龙茶:

乌龙茶是一种半发酵的茶,虽说乌龙不含有丰富的维它命C,但是其却含有丰富的钙,铁等多种物质,多喝乌龙茶,可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对预防肥胖及因为肥胖引起的其它并发症有很大的帮助。

杜仲茶:

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了,其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强身健体的作用,夏季喝杜仲茶就可预防身体,保持能量的功效。由其是对抗夏季疲劳,缓解因为疲劳引起的中暑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黑茶:

对于上班族的你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腹部的脂肪了,而夏季如果长喝黑茶的话,就可起到一个抑制小腹脂肪堆积的作用。刚泡好的黑茶,不仅口感清香,而且更重要的是其还有浓浓的大自然所特有的芬芳。

夏季喝什么茶清热解毒

绿茶:

绿茶当然是这个夏季最要多喝的一种茶了,绿茶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降火,去燥,提神,强心,促进肠胃健康,美容养颜等功效,绿茶清香入口,品上一杯绿茶可让你拥有一天的好心情。夏季品绿茶可清热解毒,又可提高生活情趣。

荷叶茶:

荷花自古有出淤泥而不染之说,其实荷叶也是一种具有很高的养生价值的中药,其具有减肥,促进肠胃畅通,另人好颜色的作用,夏季空腹时饮用,就可起到一个促进食欲,同时还可让女性更有魅力。

铁观音:

铁观音是中国的四大名茶之一,其中所含的营养成份更可说是高于其它很多茶的,喜欢茶的朋友如果错过了铁观音就没办法知道什么是茶中级品了。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