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养血滋阴,强身健体,还能延缓衰老。宋代理学大师朱熹非常孝敬他的母亲,他在一封家书中劝母亲,慈母年高,当以心平气和为上。少食勤餐,果蔬时体。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延庚续寿,儿之祈焉。寥寥数语,孝心跃然纸上。明代名人何良俊作诗《恩生》,这样说道:万病皆由气血生,将相不和非敌攻。一盏阿胶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太平。现代研究表明,阿胶中含有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及钙、钾、钠、镁、锌等,其所含有的蛋白质水解后,能产生18种氨基酸。这些成分,就具有营养人体、防止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另外,阿胶善于补血养颜,改善肤色。唐代美女杨贵妃皮肤极好,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这里的凝脂,说的就是杨贵妃的皮肤细嫩光滑。那么,杨贵妃有什么美肤秘诀吗?当然有!唐代的诗人肖行澡说出了杨贵妃美肤的秘密,原来她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为了皮肤细嫩光滑,杨贵妃每天都吃一道叫做阿胶羹的药膳。
Ys630.com相关知识
阿胶颗粒既是保健品也是一种药品,阿胶颗粒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很多人都可以吃阿胶颗粒,这类保健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不同的营养功效,平常人也可以吃阿胶颗粒,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虽然阿胶颗粒是保健品,对人体有好处,但是也不能盲目服用,所以要注意吃法。
1.增强免疫
力阿胶适合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易患感冒等体质下降者。因为它有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作用。
2.美容
长期服用可使脸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阿胶通过补血而滋润皮肤,利于皮肤保健。是滋养皮肤,美容养颜之佳品。
3.抗衰老
阿胶含有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这些都是人体营养重要物质,有明显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
4.补钙
老年人服用阿胶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抗心律不齐。实验证明阿胶对血液粘稠度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阿胶是中老年人保健中最为理想的补充剂。阿胶中含有较丰富的钙质,通过甘氨酸的作用,促进钙的吸收和贮存,改善体内钙平衡,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5.吃法
阿胶补血冲剂用水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15岁以上每次2包,开水冲服,30日为1个疗程。服用时停用其他药用。饭后服用,用开水伴阿胶干吃便可。
阿胶,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这个阿胶是一种补品,也是很多人公认比较营养的食材,最好的功效是补血的效果,很多女人在气血不足的时候就会吃阿胶,阿胶对女人来说功效和作用是很大的,还有很多人经常月经不调也会吃阿胶,阿胶吃了之后也是可以改变容易的保健品,总之,阿胶是很值得我们选择的,那么阿胶的养生功效有哪些?
补血、养血、止血
女人贫血会引起体寒、怕冷、血虚、虚劳咳嗽、吐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等。坚持服用阿胶膏以及其他的阿胶制品可以达到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的作用。长期服用阿胶膏,女性冬天手脚冰凉的状况也将得到有效改善。
美容养颜
阿胶能明显提高人体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含量,通过补血而滋润皮肤。长期服用可使脸色红润,肌肤细嫩,有光泽。是滋养皮肤,美容养颜之佳品。
可改善体内钙平衡
坚持服用阿胶的女性,可增加人体内钙的摄入,提高骨矿含量,促进骨骼生长强壮,并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储存,同时还能使自己到了老年的时候,避免骨质疏松症。
增强体质
经常服用阿胶,可以增强心的功能。阿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属动物类胶元蛋白,与草木类药物比对人体有亲和力,益于吸收利用。《纲目拾遗》中曾提到阿胶可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调经安胎
阿胶可以用于因血虚、血瘀和血热引起的月经不调;阿胶可补阴血,益冲任,故可养胎、安胎,调治妊娠病。对常见胎元不固,胎动不安,甚至流产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缓延衰老
阿胶含有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这些都是人体营养重要物质,有明显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
上面我们介绍了这个阿胶的各种功效,很多贫血的患者经常会吃阿胶,并且还是长期食用,因为阿胶的补血功效是很好的,阿胶也是一种保健品,但是这样的食物是具有药性的,所以说吃的时候也不能太多了,如果太补了,那么就要小心会有上火,流鼻血的现象,大家要合理运用。
导读:阿胶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阿胶的功效与作用、阿胶图片、阿胶的食用方法、阿胶的食用禁忌等,要想知道更多阿胶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阿胶简介阿胶图片阿胶的功效与作用阿胶的营养价值阿胶的食用方法阿胶不适宜人群阿胶的食用禁忌阿胶简介
阿胶,是马科动物驴及其他驴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在中医学里,阿胶是滋阴补血、安胎、治疗经产病的妇科良药,已有2500年的制作用药历史。中国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阿胶本经上品,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
阿胶图片
阿胶的功效与作用
1、治疗妇科疾病
可以治疗月经紊乱、月经过多、过少、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期腹痛、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阿胶被称为妇科圣药。
2、止血
适用于一切血证,可治便血、尿血、气血亏损、流鼻血、胃肠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症紫疳患者,甚至吐血。
3、补血
缺铁性、失血性、营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患者。适用于血虚眩晕、心悸等。据临床观察,阿胶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增长速度的疗效优于铁剂。
4、治腹泻
阿胶可以治疗阴虚型的腹泻、浓血便,临床上将阿胶与一些药物配伍服食,治疗慢性结肠炎或肠炎患者,慢性细菌性痢疾,效果很好。
5、清肺润燥治咳嗽
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阿胶可以治疗由燥邪伤肺引起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口舌干燥。另外,用阿胶还可以治疗通常所说的结核咳血。这些病人往往都是肺肾阴虚,阿胶可以补肺阴、补肾阴,同时又能润肺、止咳、止血。
6、改善睡眠
阿胶通过滋阴养血补虚,制约扰动心神之火,维护神经功能,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适用于阴虚心烦失眠,或特别是大病、发热伤阴后导致的失眠、心烦症状。
7、防治老年病,延缓衰老
临床上充分发挥阿胶的养血、补血、益气的作用,用来调治多种老年性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低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痴呆等。
8、美容养发
阿胶不温不燥,老少皆宜,一年四季均可用。阿胶富含胶原蛋白质,食用后会使肌肤细嫩,弹性好,并且通过调养气血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使得面色红润,有光泽,可以有效改善黑眼圈,也有很好的祛癍效果。同样道理也可以防止枯发白发脱发的发生。
9、健脑益智
阿胶中含有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使大脑和全身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提高体质,强身壮神,旺盛精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阿胶含有小分子活性肽,能增强机体记忆力和提高识别能力。
10、扩张血管作用
实验证明阿胶对血液粘稠度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服用阿胶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可使过高血压和过低血压恢复正常状态。
阿胶的营养价值
阿胶由胶原蛋白组成,其水解可得蛋白质、多肽及多种氨基酸。其蛋白类含量约为60%~80%(批次之间有差异),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7种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其含量分别为赖氨酸2.63%,组氨酸0.59%,精氨酸4.42%,苏氨酸3.21%,丝氨酸1.86%,谷氨酸0.59%,脯氨酸6.52%,甘氨酸13.36%,丙氨酸0.12%,缬氨酸0.84%,蛋氨酸0.20%,亮氨酸1.92%,异亮氨酸0.91%,酪氨酸0.29%,苯丙氨酸1.59%等。所含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有钾,钠,钙,镁,铁,锰,锌,铬,铂,钯,钼,锶等。
阿胶的食用方法
1、将阿胶砸碎(用纸或布裹着胶块,放在较为坚硬的台面上,用锤子砸成碎末),取39克放入杯中,加冰糖少许,用沸水适量冲开,搅拌,冷却后即可服用。
2、用黄酒、冰糖,伴以阿胶煮沸服用。
3、也可以食用阿胶粉,在煲汤、熬粥时放入。
4、如果脾胃功能允许还可服用阿胶固元膏、阿胶羹等阿胶膏方。
选择早、晚空腹时服用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如果肠胃感觉不适,则可调整为两餐之间服用。阿胶药性平和,可长期服用,但量不能太大,成年人以每天39克为宜,而且其冬季进补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夏季。
阿胶不适宜人群
1、爱上火的人,比如心火、肝火、肺火,甚至阴虚有火的人,如果只用阿胶,还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呢,火会越来越大。
2、体内湿邪重的人:可表现为口干口苦口黏、乏力、头晕或者头迷糊、肚子胀、大便不好,最重要的是舌苔厚腻,或者白或者黄。
3、有伤口的人不能吃,阿胶是活血的,所以如果有伤口就不能马上吃,等伤口结疤了再吃,不然伤口结不起来。
4、体内有淤血的人: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女性常常月经不好,一般是拖后、有血块、肚子疼、颜色黑,在身上带的时间短等等
5、脾虚者,即消化功能低下的人,主要表现是食少,大便溏烂或先干后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等。虽然没有脾虚不能吃阿胶的规定,但阿胶质地粘稠容易阻碍脾胃功能,尤其是脾虚气滞食少腹胀的患者不适合吃。如果一定要吃需要配伍理气消食药制约阿胶的滋腻之性方可。
阿胶的食用禁忌
1、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慎服。
2、阿胶不宜直接入煎,须单独加水蒸化。新熬制的阿胶不宜食用,以免上火。
3、在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待病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
4、按传统习惯,服用阿胶期间还须忌口,如生冷食物、萝卜、浓茶等。
以上就是一些阿胶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阿胶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中医养生频道。
阿胶的功效以及作用
阿胶最为人们熟知的功效是补血,女人补血经常都会选择阿胶,阿胶是不错的补血食物,对女性月经不调有不错的调理作用,但是在服用阿胶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副作用,下面来看看阿胶的功效及副作用。
阿胶的功能: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有滋阴补血、润燥止血、安胎的作用。用于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妇女月经不调、妊娠胎漏等症。
1、滋阴补血: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均可配用阿胶,以滋阴补血。
2、养血止血:用于虚性失血,如上消化道溃疡吐血、肺结核咳血,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等,本品止血作用是借其滋补黏腻之性善于凝固血络,其作用与补血同行达生血止血之功。
3、滋阴润燥:①用于心阴虚心火亢盛,症见心烦意乱,失眠多梦,口干舌燥等。
阿胶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1、有些人在服用阿胶之后,会出现火气亢盛的表现,如鼻腔、口唇等部位出现许多热疮,或眼睛干涩、发红、眼眵增多,甚至出现喉咙干痛及大便秘结或大便带血等症状。产生上述症状的原因是服用了新鲜的阿胶所致。现存制作工艺的局限性,新制成的阿胶总带有一些火毒,因而进服新鲜阿胶会使人产生火气亢盛及各种中毒症状。从中医理论来看,刚制成的阿胶即新阿胶不宜服用,须将其置于阴干处放置三年以上,直至火毒自行消尽后,方可服用。
2、阿胶性滋腻,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受阻,再好的药物人体也无法消受。因此,服用阿胶,尤其是脾胃功能不足者,最好配以调理脾胃的药,这样能促进阿胶的消化吸收,效果自然倍增;
3、祖国医学认为,血虚的同时常伴有气虚的症候,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无华、气短、少气懒言、疲倦乏力,容易出汗等。中医认为,气和血能相互滋生,即气能生血,血能养气,因此,补血的同时补气,才能事半功倍,可与黄芪、党参等补气药同用;
阿胶的使用禁忌:
1、凡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2、因为东阿阿胶性质比较平和,且药食两用,是适合细水长流长期服用的一种滋补品,《神农本草经》就有阿胶久服轻身益气的说法,因此,只要服用后没有明显不适感受,常年服用阿胶产品是一个很好的养生习惯。
3、注意服用阿胶时,感冒时不要服用,不要同同时喝茶水和赤萝卜。
4、女性月经期间服用如出现经量变化请停止服用或减量服用,根据变化情况决定是否服用。
5、药品性状改变时禁止服用。
6、孕妇、高血压、糖尿病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儿童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服用本品前,请咨询医生。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阿胶的功效及副作用,阿胶是不错的补血食物,但是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吃阿胶时不要吃其它油腻的食物。
在养生的行列中,炮制药酒是非常受欢迎的,将一些名贵的中草药融合在一起,然后就炮制出了对身体有益处的药酒。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阿胶酒。
阿胶酒
【来源】《圣济总录》
【原料】阿胶400克,黄酒1.5升。
【制作】把阿胶捣碎,置于黄酒中,上火慢熬,令其烊化后,装瓶备用。
【功效】阴虚咳嗽,眩晕心悸,虚劳咳血,吐血,崩漏下血。久患咳嗽,痰黄或挟血丝,肺结核等证。
【用法】每日3次,每次10-30毫升。
【宜忌】
【注释】 阿胶又名傅致胶、盆复胶、驴皮胶,系用马科动物驴的皮支毛后熬至而成,因其原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而得名。《水经注》对此有记载:"东阿县有大井,其巨若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本草》所谓阿胶也"。东阿县现今之阳谷县,其井称"古阿井",此井之水含有丰富的钙、钾、镁、钠等矿物质,色绿质量,每担古阿胶井水比普通井水约重1.5千克。阿胶之所以被誉为道地药材,与其利用阿井水熬制的阿胶品质优良,为在代帝王常用的滋补佳品,故又名"贡阿胶"。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诸经,《本草纲目》称其"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目前临床上主要是作为滋阴、补血、润肺止血药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阿胶酒这种药酒的相关介绍,阿胶酒不仅能发挥几种中药材的药效,而且,酒本身能促进人体胃肠分泌,帮助消化吸收,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增加细胞活力作用。
你知道阿胶圆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阿胶圆治疗呢?阿胶圆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麦门冬(去心)、丹参、贝母(炒)、防风(去芦.叉.头)、柏子仁、茯神(去木)、杜仲(去粗皮.炒)、百部根,各半两;干山药、阿胶(炒)、茯苓(去皮)、熟干地黄、五味子,各一两;远志(去心)、人参,各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圆,每两作二十四圆。
【功能主治】治肺虚客热,咳嗽气急,胸中烦悸,肢体倦疼,咽干口燥,渴欲饮泠,多吐涎沫,或有鲜血,肌瘦发热,减食嗜卧。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和滓温服,少少频呷,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像阿胶圆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说到阿胶丸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阿胶丸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阿胶 赤石脂各45克 续断 川芎 当归 甘草 丹参各30克 龙骨 鹿茸(酥炙)乌贼骨 鳖甲(炙)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酒送下20~30丸。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处方】阿胶3两(蒲黄炒灰),丹参1两半(炒黑),川芎1两,鹿茸3两(炙灰),续断3两(炒灰),赤石腊3两(醋煅),龙骨3两(煅灰),当归3两,乌贼骨3两(煅)。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产后崩漏不止,不能乳子,脉软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米饮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任阳亏损,冲血妄行,故崩漏不止,不能乳子焉。阿胶补阴益血以除崩漏,丹参去宿生新以和血脉,川芎行血海以升阳,当归养血脉以归经,赤石脂涩血定崩漏,鹿茸灰壮阳止血崩,白龙骨涩虚脱,乌贼骨止漏经,续断灰续经脉以止崩漏也。蜜丸以润之,饮下以和之,使经血内充,则冲任完复,而经气固密,血不妄行。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阿胶(炒令燥)1两,黄柏(去粗皮,锉)1两,人参1两,干姜(炮)1两,当归(切,炒)1两,酸石榴皮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泄泻,肠滑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处方】阿胶(炒令燥)3两,白术5两,黄连(去须)1两,肉豆蔻仁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脓血不止,腹中(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阿胶(炙令燥)1两,熟干地黄(焙)1两,山芋1两,羚羊角(屑)半两,柏子仁(研)半两,茯神(去木)半两,地骨皮半两,五味子半两,百合半两,丹参3分,远志(去心)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人参3分,蛤蚧(蜜炙)1对。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发热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8分,煎至6分,放温时细呷服,食后、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阿胶(炙燥)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诃黎勒(煨,去核)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芍药(炮)1两,黄连(去须,炒)1两,木香(一半生一半炒)1两,当归(切,焙)1两半,地榆(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用陈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阿胶1两(糯米1合炒焦,不用米),甘草(炙)半两,蛤粉(炒)半两,汉防己半两,杏仁(去皮,麸炒)半两,款冬花半两,香白芷半两,马兜铃半两,干姜1两(1方有干葛,无干姜)。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久嗽,肺虚气粗,有痰,恶心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
【处方】阿胶(炒令燥)3分,丹砂(研)半两,硼砂(研)1分,人参3分,甘草(炙,锉)半两,龙脑(研)3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嗽。主热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天门冬(去心)半两,桔梗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阿胶(锉,炒燥)半两,桑白皮(锉,炒)半两,麦冬(去心)半两,柏子仁(炒,研)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肺痿。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盏,煎至7分,食后温服。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处方】阿胶(麸炒)1两,菊花1两,白术1两,紫菀1两,酸枣仁(炒)1两,麻黄(去节)1两,桑白皮1两,杏仁2两(去皮,炒,研如膏),甘草(炙)半两,款冬花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咳,睡卧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黄连1两(去须,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木香3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痢下脓血,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阿胶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百合1两,贝母1两,桔梗1两,五味子1两,山药1两,甘草半两,半夏1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平肺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食前和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一
【处方】阿胶2两,熟地黄2两,牛膝2两,桂2钱,白芍药半两,五味子1两,黄耆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人参1两,牡丹皮1两,芎1两(1方有白术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血顺气,出颜色,长肌肤,益筋力。主气多血少,卫实荣虚,月信过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枣汤送下,1日2次。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真阿胶4斤(火炙令热),蛇蜕皮1条(烧灰),熟艾半两(烧灰),败笔1管(用头烧灰),大麦花少许(炙干,如无此花,以麦糵上牙子代之亦可,为细末)。
【制法】上为细末,以软粳米饭为丸,如鸡豆大,如丸时粘手,以少许面为丸。
【功能主治】大安胎脏。主产前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罂粟炒令黄,为末,是千金散,真阿胶炙令黄,为末,是黄散子;蛇蜕皮烧灰,为末,是通灵散子。
【摘录】《博济》卷四
【处方】阿胶(炙令燥)半两,乱发灰(别研)半两,代赭(别研)、干姜(炮)1两,马蹄半个(烧令烟尽),生干地黄(焙)1两1分,牛角腮(炙焦)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不绝,腹痛气急,及产蓐三十六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粥饮送下,日午、夜卧再服,加至4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阿胶(炒)3两,黄连(去须)2两,当归(切,焙)1两,胡粉(研)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阿胶(炙令燥)半两,蝉壳(去土)半两,犀角屑半两,麝香3钱,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3分,桂(去粗皮)半两,白鲜皮1两,白僵蚕(炒)1两,天南星(炮)1两,半夏(酒浸3日,汤洗,麸炒)1两,天麻1两,桔梗(炒)1两,黄耆(炒)1两,当归(切,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虎头骨(酥炙)1两,海桐皮(锉)1两,白芷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芎䓖1两,麻黄(去根节)1两,干蝎(去尾,用糯米炒)42枚,人参半两,没药半两,木香1两,羚羊角屑半两,干姜(炮)4钱半,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分。
【制法】上锉细,焙干,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腑脏久虚,气血衰弱,卒中风邪,及瘫痪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酒嚼下。中风甚者,拗开口,或先以药嚏,后化药灌下1丸。立省。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阿胶1分(用蚌粉炒令黄色),贝母7枚(中等者,炮),天南星1枚(重1分,炮令黄),款冬花1分,紫菀1分(净洗),知母1分,白矾1分(熬干)。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肺受风寒,咳嗽不止,痰涎并多,上喘气促,睡卧不安;或肺经客热,咳而面赤,久不已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生姜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阿胶4两,人参2两,甘草2两,龙骨2两,桂心2两,干地黄2两,白术2两,黄连2两,当归2两,附子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虚冷洞下,心腹绞痛,兼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温酒送下,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下虽主虚冷洞下,而证见本寒标热,故汇推理中、驻车及本门龙骨丸三方,并去干姜而易附子,功力倍增。阿胶、当归专补营虚,人参、白术专扶胃弱,桂心、附子专治本寒,黄连一味专除标热,犹恐桂、附过热,乃进地黄以护真阴,龙骨以填渗漏,非但防虚阳之窃,并可杜虚寒之下脱也。
【摘录】《千金》卷三
【处方】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乌贼鱼骨1两,白芍药2两,当归1两(锉,微炒),刘寄奴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大便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猬皮1两(炙令微黄),营实3分,槐子1两(微炒),地榆1两(锉),龙骨1两,赤石脂1两,诃黎勒1两(煨,用皮),枳壳2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耆1两(锉),黄牛角腮2两(烧灰),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以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肠风毒,泻血不止,腹内疼痛,不欲饮食;萎黄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处方】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乌梅肉2两(微炒),黄连2两(去须,微炒)。
【制法】上为末,用煨蒜研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休息气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绿矾1两(烧赤),白石脂2两,釜底墨1两,乌贼鱼骨1两(烧灰)。
【制法】上为末,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久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热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干姜1两(炮裂,锉),木香1两,龙骨2两,赤石脂2两,黄连1两(去须,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黄芩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痢下脓血不止,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黄连1两,黄柏(盐水炒)1两,当归1两,乌梅肉(炒)1两,芍药2两,阿胶(蛤粉炒)1两。
【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阿胶1两半(捣碎,炒令黄燥),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续断1两,龙骨2两,芎䓖1两,赤石脂1两半,甘草1两(炙微赤,锉),当归1两(锉,微炒),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乌贼鱼骨2两,丹参1两,龟甲2两(涂醋炙微黄)。
【制法】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汪琪笺释:一派固血,不用补气,尤妙在鹿茸,谓其能引血上升也。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阿胶(炒令燥)3分,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天南星(韭汁煮软,切,焙)2钱,丹砂(别研)1两,甘草(炙,锉)半两,龙脑(别研)2钱。
【制法】上为细末,再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涎利膈,镇心顺肺。主风热咳嗽。
【用法用量】小儿每次1丸,大人2丸,食后细嚼,荆芥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阿胶6分,鳖甲6分,续断5分,龙骨1两,芎䓖6分,地胆4分,鹿茸5分,乌鱼骨8钱,丹参6钱,龟甲1钱。
【制法】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崩不止,或结作片者。
【用法用量】方中阿胶用量原缺。
【摘录】《宣明论》卷十一
【处方】赤茯苓1两,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米醋煮阿胶一两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虚冷,下痢白脓。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乳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处方】阿胶(炒)、黄连、干姜、附子(炮)、人参、熟地黄、当归、芍药、龙骨、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产前产后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米饮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三引《医林方》
【处方】阿胶(炒令燥)1两,黄连(去须)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锉,炒)1两,黄柏1两,干姜3分(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赤白痢,日久不止,肠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处方】香附子(去毛)2两,天仙子(炒令黑)2两,当归(洗,焙)2两,五味子1两半,吴茱萸(汤洗7遍)1两半,阿胶(蚌粉炒)1两,川芎1两,干姜(炮)1两,苍术3两(米泔水浸1宿,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胎脏受寒,腰腹疼痛,或因损动,恶露顿下,腹痛阵作。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煎艾汤送下;或木香醋汤送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六
【处方】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地榆1两半(锉),诃黎勒3分(用皮),熟干地黄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赤芍药半两,黄连1两(去须,微炒),白术半两,艾叶3分(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半两,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血痢,腹内疼痛,四肢羸瘦,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处方】阿胶1钱,白茯苓2钱,黄连3钱,白芍药4钱。
【制法】上为细末,水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大肠热积,下血不止者。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汤剂,名“阿胶汤”(见《家庭治病新书》)。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医林方》
【处方】阿胶(蛤粉炒)1两,鼠粘子(炒)1两,甘草1两,糯米(炒)1两,马兜铃、款冬花、紫菀、桔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方中马兜铃、款冬花、紫菀、桔梗用量原缺。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干姜1分,当归半两,白芍药半两,白茯苓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打阿胶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30粒,浓煎黄连、艾叶、粳米作汤,并服数剂。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
【处方】阿胶(蛤粉炒)1两,生地黄(洗)1两,卷柏叶1两,大蓟根1两,五味子1两,鸡苏叶1两,山药1两,柏子仁(炒,另研)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人参半两,防风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劳嗽,并嗽血唾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浓煎小麦汤或麦门冬汤咽下。
【摘录】《奇效良方》卷二十二
【处方】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艾叶1两半(微炒),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芎䓖1两,延胡索1两,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牛膝1两(去苗),牡丹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黄耆1两(锉)。
【制法】上为末,先用酒1升,煎3-5沸,将一半药末入酒内,调入面糊,以慢火煎令稠,入余上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伤折腕损,内伤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豆淋酒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七
【处方】阿胶(炒)1两,生地黄1两,卷柏叶1两,山药(炒)1两,大蓟根1两,五味子(杵炒)1两,鸡苏1两,柏子仁(炒)半两,人参半两,防风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劳嗽出血咯血,发热晡热,口渴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麦门冬煎汤下。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五
【处方】阿胶(炒令燥)半两,酸石榴皮半两,黄连(去须,炒)1两,当归(切,焙)3分,肉豆蔻(去壳)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赤小豆大。
【功能主治】安胎气,止腹痛。主妊娠下痢,日夜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枳壳(麸炒)、阿胶(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六一散为衣。
【功能主治】娠妇大便闭。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清汤送下。未通,可加至50丸。
【摘录】《惠直堂方》卷四
以上就是对阿胶丸配方的详细介绍,是一个不错之选,不过制作的时候需要适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也对身体有很大影响。
阿胶其补血益气的功效早已被人们所承认,并且阿胶的做法也有很多,阿胶糕、阿胶膏、阿胶口服液等等都是由阿胶制作而成的,而这些药物的制作及食用都是稍微有些不方便的,人们就想要一种方便快捷且高效的阿胶食用方法,阿胶含片就这样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其功效以及作用。
阿胶片的功效:
一、阿胶 久服,轻身益气;养肝气;坚筋骨,益气止痢;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汽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
二、能量 对人的身体和生活的作用有制造细胞、增强和修复身体的组织、供应热能、令骨骼健康、增强身体抵抗力,较普遍的作用是滋补、减肥和利于睡眠。
三、碳水化合物
主要的生理功能1、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
2、提供热能;
3、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能源;
4、调节脂肪代谢;
5、提供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
四、 钠有维持血压的功能。钠对肌肉运动、心血管功能及能量代谢都有影响。钠不足时,能量的生成和利用较差,以至于神经肌肉传导迟钝。表现为肌无力、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出现心血管功能受抑制的症状。钠在肾脏被重吸收后,与氢离子交换,清除体内的二氧化碳,保持体液的酸碱度恒定。肾对钠的主动重吸收,引起氯的被动重吸收,有利于胃酸的形成,帮助消化。
人们如果在晨起后喝一杯淡盐水,可起润肠通便作用。如果缺钠,引发低钠血症,患者倦怠、淡漠、无神、起立时易昏倒,严重时恶心、呕吐、血压急剧下降。
五、蛋白质的缺乏常见症状是:代谢率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退,易患病,远期效果是器官的损害,常见的是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体质下降、淡漠、易激怒、贫血以及干瘦病或水肿,并因为易感染而继发疾病。蛋白质的缺乏,往往又与能量的缺乏共同存在,即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分为两种,一种指热能摄入基本满足而蛋白质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称加西卡病。另一种即为“消瘦”,指蛋白质和热能摄入均严重不足的营养性疾病。
注意事项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3.本品宜饭前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阿胶[图]的身影,那么阿胶[图]应该如何食用呢?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的影响呢?一起来看看。
【别名】驴皮胶
【来源】本品为马科动物 驴 Equus Asinus L.的 皮 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制法】将驴皮漂泡,去毛,切成小块,再漂泡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用文火浓缩(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糖和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阴干。
【性状】为长方形或方形块,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
【炮制】 阿胶珠 :取阿胶,烘软,切成丁,照烫法(附录ⅡD)用蛤粉烫至成珠,内无溏心。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用法用量】烊化兑服,3~9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出处】《本经》
综合以上的对于阿胶[图]的描述,可见阿胶[图]对于人体的好处还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针对阿胶[图]所具有的药理作用来治疗相对应的疾病。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