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季节怎么养生

2019-10-12 │ 秋老虎季节怎么养生 秋天养生

高温湿热“秋老虎” 中医7宝帮你防秋燥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养生也日渐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不注意养生,将为我们的生活埋下悲剧的种子。如何分辩关于中医养生话题的对错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温湿热“秋老虎” 中医7宝帮你防秋燥”,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秋老虎是夏秋两季的衔接阶段。气候时冷时热加之抵抗力弱,就会出现受凉感冒的现象。这就是凉燥。你会出现怕冷、发热、头疼、无汗、鼻塞、咽干唇燥甚至裂口出血等症状。

一、生姜

俗话说:常吃生姜,不怕风霜。生姜对大脑皮层、心脏、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着凉感冒时喝热姜汤或者可乐生姜汤,散热止痛效果极佳。

不想做药罐子的朋友可以到超市的冷藏柜选一份朝鲜族桔梗拌菜,洗去上面附着的辣椒之后吃下它。它一样是真材实料的润燥高手,对音哑、胸闷不畅、咽痛喉痒很有效。

二、苏叶

对风寒感冒很有效。秋季可以采到新鲜的紫苏叶,直接吃是最简单的润燥办法,也可用热水焯过后倒入调料腌制成泡菜。

每天吃6-15克,补气安神,养血养心,可预防凉燥引起的脾虚食少,体倦乏力,伤津口渴。

三、陈皮

最常见也是健脾燥湿最具功效的药材。每天用3-10克陈皮泡水喝,润燥同时还可养颜。另外陈皮在试管内可抑制葡萄球菌、卡他奈氏菌、溶血性嗜血菌的生长,所以还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

可以清热、降气化痰。可治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配紫苏、生姜等中药就可治风寒感冒。我们的身体刚从夏季过来还不能适应秋天的气候,面对秋老虎的燥脾气,身体机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进补,滋润脏腑。秋燥是由秋天的燥气而成,分为凉燥与温燥。

四、贝母

又叫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咳、咳痰带血。贝母炖梨对天气亢燥、体质火旺、声音不扬有食疗功效。

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疗效。可治疗外感风热的发热咳嗽、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等症状。

yS630.Com相关推荐

对付秋老虎有妙招,,中药三宝来打“老虎”


中药三宝来打“老虎”

祛痱子

浴盆里放点十滴水 暑热潮湿难免会长痱子,此时药箱里若有十滴水和风油精便不用愁了。当身上已经出现了痱子,可取十滴水25毫升溶于3000毫升温水 中,混匀后给洗浴,每日2次,一般4~5天痱子即可减轻或消退。

俗话说“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如果洗澡时在水中滴几滴风油精,你会感到凉爽舒适,也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不适合新生儿使用。

缓中暑

凉开水冲服六一散 如果在气候炎热的条件下劳作、长途行走,或在通风不良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等,极易发生中暑。因此如出现头晕、汗出过多、口渴、恶心、胸闷、心悸、乏力等中暑先兆时,应当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尽快服用防暑药品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可速取六一散20克,用凉开水冲服,也可口服十滴水或仁丹需要注意的是,仁丹中有朱砂,以防汞中毒,不可过量服用,婴幼儿忌服。

另外,家庭小药箱一定要放在阴凉、干燥处,也不可一次购买太多,以免药物过期造成浪费。药物应放在儿童不宜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产生意外。

止呕吐

风油精点肚脐眼 暑热难当,有些朋友常常贪图一时的凉快,痛饮冰镇饮料,特别是青少年及儿童对冰冻饮料更是情有独钟。然而过多食用冷饮会刺激胃肠道,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此时,还可滴数滴风油精于肚脐眼,外以伤湿止痛胶布固定,可起止痛作用。

但若腹泻次数过多,腹痛剧烈,并出现高热、脱水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诊治。此外,也可服用些藿香正气丸来缓解由胃寒所致的胃痛、呕吐等症状,如用生姜煎汤送服,药物散寒止呕的效果更佳。

注意饮食对付“秋老虎”


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特别是秋后久晴无雨时,暑气更加逼人,民间素有“秋老虎”之说。但只要注意饮食,“秋老虎”是完全可以降伏的!

首先,清热解暑类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此外,多吃一些新鲜水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但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其性味,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不利于补虚。再者,饮食营养也很重要,不能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有许多如鸭肉、泥鳅、西洋参、鱼、猪瘦肉、海产品、豆制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其次,燥是秋天的主气,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应慎防秋燥。因此,人们每日应适当多饮些白开水、冰糖水、清茶等,以滋润脏腑。同时,可选用下列食疗方———

①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炖服。有滋阴、补肾、润肺之功。

②黑芝麻15克,捣碎,和蜂蜜适量调服,可以滋阴润燥。

③瓜蒌根60克(研成粉)、首乌60克(洗净用布包好),粳米200克,共煮为粥,分次食用,可以滋阴润燥。

此外,可吃些雪梨、鸭梨,生食能清火,蒸熟吃可滋阴。也可服用秋梨膏、养阴清肺膏、龟苓膏等滋阴润肺之品,均能防燥。

在“秋老虎”这样的天气里,人们容易放松对寒凉的警惕性。特别是在夜晚,可能上半夜时还是闷热难当,但下半夜或凌晨时就有可能转凉,因此,早晚要注意加衣,不要赤膊露体,防止受寒。

如何防秋燥呢


每年到了秋天,我们就会感觉自己的皮肤变得干燥起来,有的时候还容易出现干咳的症状,而且鼻和咽喉部位也会显得比较干燥,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秋燥,秋燥我们可以从饮食上加以防治,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应该如何防秋燥,下面,专家具体来介绍一些可以帮助防燥的方法。

1、秋季饮食要以清润为主,多吃些水果例如梨、柿子、香蕉,有润肺生津的功效。也可以适当吃些莲子、银耳、蜂蜜、红枣等补品,少抽烟喝酒,少食辛辣、油炸食物。

2、秋季干燥要多喝开水,淡茶。秋季饮食最好不要太干,可多吃带汤水的食物。

3、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体质较好的人应以穿着轻薄为宜,不可顿增衣物,以便适应寒冷,增加抗寒能力。

4、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早晚可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如慢跑、散步、打球等,增强体质。

5、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情绪稳定。

秋燥容易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或疾病,所以在秋天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预防秋燥,通常以上这些方法对于预防秋燥是有一定效果的,大家不妨一试,当然了,如果因为秋燥而引起疾病的话,应该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不必要的伤害。

食粥帮你解秋燥


[防燥粥一]梨子粥

用梨子两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亦可用作秋季保健。

[防燥粥二]木耳粥

将白木耳5~10克浸泡发涨,加粳米100克,大枣3~5枚同煮粥。白木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作用。

[防燥粥三]百合粥

新鲜百合60克,冰糖适量,加粳米100克煮粥。有清心润肺之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等症,均比较适宜。

[防燥粥四]芝麻粥

将黑芝麻适量淘洗干净,晒干后炒熟研碎,每次取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芝麻可润五脏,补虚气。

[防燥粥五]麦门冬粥

用麦门冬20~30克,煎汤取汁,再以粳米100克煮粥待半熟,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煮。麦门冬可养阴生津,对肺燥、干咳、少痰等症效果较好。

[防燥粥六]菊花粥

菊花50克煎汤,再与粳米100克同煮粥,具有清暑热、散风热、清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对秋季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一定效果。

“秋老虎”正当时 中医教你谨防疾病染身


尽管立秋已过,然多地出现秋老虎盛行,闷热、高温、潮湿等,让人们一不小心就遭受中暑、感冒、腹泻等疾病侵袭。专家提示:秋老虎正当时,谨防各类疾病染身!

秋老虎来袭,人们容易感染哪些疾病?

中暑: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会导致出汗不畅,体热发散受阻,容易引发中暑。不过,专家表示,平常注意通风,有对流风时,闷热感会相对缓解。

呼吸系统疾病:一般认为,呼吸系统疾病易发在冬季,但数据显示,夏季闷热天气里,感冒、伤风等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年平均水平。

消化系统疾病:天热就想吃凉的,可胃喜温怕冷,往往快活了嘴,伤了肠胃。再加上夏季炎热,细菌活跃,食物易腐败变质,更为人们的肠道安全埋下隐患。

心脑血管疾病:夏季出汗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大,容易形成小血栓,造成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室内外一冷一热的刺激,会使血管出现骤缩骤扩,血压也会随之上下波动,易引发脑出血意外。

一、预防中暑,勤喝水正午少出门是关键

身处高温之中,人们最期望的是凉爽天气,期望凉风的到来能赶走一些热气,但实际情况是,一阵风雨过后,凉爽不了几个小时,高温很快卷土重来。其实,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汗液排泄更为不畅,热量长期积聚体内散不去,人更容易中暑。那么,高温高湿天气,人们该如何降温防暑?

一定要多喝水,不能口渴了再喝,尤其出汗多时,要喝一点淡盐水;饮食清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比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减少中午10时下午2时(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外出,室内用电风扇、空调降温;穿透气、宽松的棉质、真丝衣服,不要穿黑色紧身衣;长时间户外运动时,随身准备好藿香正气、仁丹等防暑药。

一旦发生头晕、恶心、心慌等中暑症状,要尽快找阴凉处坐下休息,倘若休息一段时间症状不减,及时就医。

二、提防热伤风,需记保持室内外温差别太大

在多数人看来,寒冬腊月容易感冒,其实,夏天使用空调不当,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也容易致病。

夏天感冒有个特点,就是流鼻涕等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人忽视,但长期不治,乏力等不适又会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当人处于高湿环境中时,就好像冬天用蒸气熏鼻来缓解鼻塞等感冒症状,高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热疗效果。

秋季养生:防秋燥保健方


饮食养生保健的方法对秋燥有很好的预防效果,特别提出要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如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及梨、苹果、葡萄、荸荠、甘蔗、柑橘、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和汤、粥等。

这些不但有利于维生素的补充,还能够增加水分的摄入。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

增加水和流食的摄入,提倡采用五一二的方法:五一的意思是5个1杯,即早晨起床后喝1杯白开水,早餐时喝1杯豆浆,午餐时喝1碗汤,晚餐时喝1碗粥,睡前半小时喝1杯牛奶;二的意思是上下午各喝两杯茶。

下面介绍3个预防秋燥的饮食保健方:

1.梨粥:

梨2~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2.银百秋梨羹:

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在火上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

3.百合银耳粥:

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养生课堂 饮食调理防秋燥


秋燥是怎么发生的

河南省中医院传统医学诊疗中心主任刘爱华介绍,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的健康状况也是顺时应季的。夏天人们流汗过多,人体内各组织水分都不足。到了秋令时节,气候干燥,更易造成津液缺乏、损阴伤肺。这就是秋燥。秋燥伤人,主要是因干成害。 秋燥的主要症状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咳嗽、咽干、鼻燥、便秘等,如果失于调理,邪燥入肺,就会出现咳嗽,咽喉疼痛、口渴心烦、发热发烧等,燥热传入胃肠时,则易形成便秘;二是皮肤干燥、口唇发干等;三是秋燥还容易引起眼睛干涩等症状。如有基础疾病者,还易引发、加重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

养生经:食之有道,燥将不存

有人说,秋燥无非就是缺水,我多喝点水不就行了嘛。事实上,只喝白开水并不能起到充分补水的作用。刘爱华建议大家在水中加些蜂蜜,既能够补充水分,又能抗衰老,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中医历来强调食疗的方法,先进厨房,再进药房就是这个意思。防秋燥,饮食调理无疑也是最好的方法。食养应以养阴、生津、润肺为目的,采取平补、清补相结合的方法。刘爱华介绍,一般人群可选择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如红枣、山药、莲子等;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宜多吃一些梨或萝卜、银耳、百合,有清肺化痰的作用。

她特别提醒大家,秋季要少吃辛辣烧烤类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葱、生蒜、花椒等。这些本就是热性食物,又在烹饪过程中失去不少水分,食用后特别容易上火。老祖宗说一年之内,秋不食姜,是很有道理的。

养生贴士:秋天不要暴饮暴食

这几天,你是否觉得自己胃口大开、随时随地想吃东西?得,还是控制着点自己吧。刘爱华说,天气逐渐转凉后,人们食欲会大振,晚上休息时也舒服多了,闲时大家都愿意休息一下疲惫的身体,也就是秋乏。这样一来,我们每天摄入的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胖起来的后果我们已经讲过多次,所以,你一定不要纵容自己暴饮暴食哦。

●润燥食谱

食谱一:雪梨饮

雪梨、蜂蜜适量。雪梨去皮切碎,捣汁饮用,或将其熬膏加蜂蜜饮用。

功效: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口渴、咽干等症。

食谱二:黑木耳粥

黑木耳5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黑木耳发好、撕小块。粳米、红枣(去核)洗净,三者同放锅内加水,.文火熬熟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

食谱三:银耳枸杞玉米糖水

银耳、枸杞、红枣、甜玉米粒、冰糖各适量。银耳泡开后焯水、捞出;银耳、枸杞、红枣先加水、冰糖煮至银耳软烂。.加玉米粒再煮十五至二十分钟。

功效:补血养阴、润燥。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