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养生预防感冒

2019-10-13 │ 春季如何养生预防感冒 春季饮食养生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新生儿溶血症宝宝要如何预防呢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随着社会的进步,养生不再是一个玄而又玄的学问,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如何避免关于中医养生的误区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新生儿溶血症宝宝要如何预防呢”,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每一个宝宝的到来都是值得一个家庭庆祝的事情。但是有的宝宝一出生就带着疾病,让家长非常担心。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婴儿疾病,主要是由于目前和婴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疾病。那么该如何预防呢?

预防护理

1.胎儿期

在胎儿期即可作出诊断。

(1)提前分娩:Rh阴性孕妇既往有死胎、流产史,可取母亲的血做免疫学检查,如查出抗体阳性时应对孕妇逐月追踪检查抗体效价的变化,本次妊娠中Rh抗体效价由低升至1∶32或1∶64以上,测定羊水胆红素值增高,且羊水磷脂酰胆碱/鞘磷脂比值>2(提示胎肺已成熟)者,可考虑提前分娩,以减轻胎儿受累。

(2)反复血浆置换:对重症Rh溶血病孕妇产前监测血Rh抗体滴定不断增高者,可给予反复血浆置换治疗,以换出抗体。减轻胎儿溶血。

(3)宫内输血:胎儿水肿,或胎儿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行宫内输血,直接将与孕妇血清不凝集的浓缩红细胞在B超监护下注入脐血管。

(4)药物:自妊娠4个月起,可口服中药益母草、当归、白芍、广木香,每天一剂,直至分娩。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茵陈等预防。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90mg/d,以诱导胎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

(5)终止妊娠:应给孕妇做综合性治疗,以减少抗体产主,必要时应终止妊娠。

2.出生后

 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h内,应尽早肌注抗RhD IgG 300μg,以避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μg,效果更好。

对Rh阴性妇女的流产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量。

Ys630.com相关知识

新生儿硬肿症


【概述】

新生儿硬肿症(neonatal scleredema)是一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

【诊断】

1.临床表现 本病常发生在寒冷季节,以生后不久或1周内的婴儿多见,多有环境温度偏低,保暖不够的病史,由于早产、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也见于夏季。患儿体温降至31~35℃,甚至26℃左右,可用我国自制的低体温计(30~40℃)检测。哭声低弱或不哭,不能吸吮,肢体自发动作少,皮肤先为深红色,后转为暗红色,严重者呈苍白或青紫。四肢和躯干冰冷,脉微弱不易扪及。皮肤和皮下组织先有水肿,以后变硬,严重者似硬橡皮样。硬肿先发生在小腿、面颊和肩部,以后大腿外侧、臀部、上肢也受累,甚至累及全身。因胸腹硬肿而发生呼吸困难,因面颊硬肿而不能张嘴。患儿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反应低下、尿少甚至无尿,以后口鼻流出血性液体,发生肺出血而死亡。

2.实验室检查(参见以上所述)

3.硬肿症病情诊断分度 目前尚无统一意见,见表1。

也有根据硬肿范围、一般状况、体温,以及有无休克、肺出血而分为轻、中、重度者。

4.皮肤硬肿范围诊断 按照皮肤硬肿范围大小分轻、中、重三度。轻度:硬肿范围小于30%;中度:硬肿范围在30%~50%;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

5.硬肿症皮下脂肪韧度诊断分度 Ⅰ度:皮下脂肪稍硬,肤色轻度发红;Ⅱ度:水肿较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失,肤色稍暗红;Ⅲ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消失,似橡皮样坚硬,肤色暗红。

6.危重硬肿症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妇幼司儿童急救项目办公室所拟定的危重病例评分法试行方案规定以下两项指标。

(1)肛温在30℃以下,硬肿Ⅱ度以上,不论范围大小。

(2)肛温在33℃以下,硬肿Ⅱ度以上,范围超过60%。

凡符合上述两项之一者,即可诊断为危重硬肿症。

【治疗措施】

1.复温 是治疗的首要措施。①轻症患儿在温水浴后用预暖的棉被包裹,置24~26℃的暖室中,外加热水袋,水温从40℃渐增至60℃,体温可较快上升至正常。②中度和重度患儿可先安放在远红外线开放型保暖床上,将温度调节到高于小儿体温1.5~2℃处,约每30分钟能使体温升高1℃,随患儿体温的上升继续提高保暖床的温度,当体温达34℃时可移至封闭式保暖箱中,保持箱温在35℃左右。为减少幅射失热,在稍离小儿身体的周围罩一透明塑料布。将头面部露出塑料布外,头上戴一小帽保暖。③复温除上述方法外还可采用温水浴、温盐水灌肠各种方法。④如正在用静脉补充液体或高营养液时可在瓶的周围用热毛巾包裹,使进入体内的液体有一定温度。⑤供给的氧也要预热。

2.营养和液体 要保证供应足够的热卡和液体,开始时热卡至少应达到基础代谢的需要,以后渐加至正常需要量。液体量一般控制在60~80ml/kgd,缓慢滴入,速度约4ml/kgh,因低温时心肾功能减低,输液量不宜过多。对低血糖小儿适当提高葡萄糖进入量。

3.药物

(1)对心肾功能较差者可给多巴胺和多巴酚胺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宜用小剂量2~5g/kgmin静脉滴入,因小剂量有扩张肾、脑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尿量。多巴酚胺有增加心肌收缩的作用,但不增快心率,剂量2.5~5g/kgmin静脉滴入,可和多巴胺合用。也可用其他药物如654-2,静注每次0.1~0.2mg/kg,15分钟1次,约3~4次,若面色、心率好转即可以1~2mg/d静滴维持,继续治疗一周。

(2)抗生素的应用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尤为重要,对肾脏毒性较大的药物尽可能少用。寒冷损伤综合征虽可能发生呼吸道感染,但不宜用广谱抗生素预防。

(3)肝素治疗,第一次剂量1.5mg/kg静注,以后每6小时静滴0.5~1.0mg/kg,至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正常后渐减少给药次数,7天为一疗程。

(4)中药:以温阳祛寒,活血化瘀为主,可静滴丹参、红花、附子注射液,或用川芎、红花注射液,或复方桃红注射液,缓慢静滴,每日2次。

【发病机理】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综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新生儿严重感染时体温也会不升。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低体温对人体影响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①低体温时周围循环阻力下降,血液淤滞,组织缺氧。中心血循环量则减少,心率减慢,尿量减少。在复温过程中血循环量增加,如尿量不随之增加,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甚至发生肺水肿和肺出血;②低体温时呼吸减慢,有时呼吸暂停,易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又由于营养进入量不足,造成代谢性酸中毒,因此重型硬肿症酸中毒也较重;③低体温时糖代谢不完善,病初起可能出现高血糖,但由于糖消耗增高,继而发生低血糖;④低体温时红细胞压积和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减少,肝素样物质也减少。种种原因都可引起凝血障碍,诱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感染时由于休克更易发生DIC。

【临床表现】

本症多发生在出生后7~10天内,体温不升,在35℃以下,重症低于30℃,体核温度(肛温)可能低于体表温度(腋温),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硬肿,皮肤呈浅红或暗红色,严重循环不良者可呈苍灰色或青紫色。硬肿首先出现在下肢、臀部、面颊和下腹部,然后至上肢和全身。有时只硬不肿,则皮肤颜色苍白,犹如橡皮,范围较局限,只影响大腿和臀部,这种情况常发生在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重型硬肿症可发生休克、肺出血和DIC。

病情分度根据1989年全国新生儿学组会议讨论的标准见表1。

表1 新生儿硬肿症病情分度

* 身体各部面积%的估计: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或减少者,提示预后不良。

(2)DIC筛选试验 对危重硬肿症拟诊DIC者应作以下6项检查:

①血小板计数 常呈进行性下降,约2/3患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100 000/mm3)。

②凝血酶原时间:重症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生后日龄在4d内者20s,日龄在第5d及以上者15s。

③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s。

④血浆凝血酶时间 新生儿正常值19~44s(年长儿16.3s),比同日龄对照组3s有诊断意义。

⑤纤维蛋白原1.17g/L(117mg/dl),1.16g/L(160mg/dl)有参考价值。

⑥3p试验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生后1d正常新生儿的65%纤溶活力增强,可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故3p试验可以阳性,24h后仍阳性则不正常,但DIC晚期3p试验可转为阴性。

(3)血气分析 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血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

(4)血糖常降低,可有肌酐、非蛋白氮增高。

(5)超微量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

(6)心电图改变 部分病例可有心电图改变,表现为Q-T延长、低血压、T波低平或S-T段下降。

【预防】

预防重于治疗,①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②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③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处理。④对高危儿做好体温监护。⑤积极早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不使发生硬肿症。

【预后】

个别地区硬肿症仍为新生儿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凡体温低于30℃,硬肿面积在50%以上,早产儿和严重感染引起本症时病死率高。肺出血常是致死的原因。

​新生儿肺炎后遗症怎么预防?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宝贝,但是新生儿是非常的脆弱的。稍微照顾不好就会很容易得病。其中肺炎就是新生儿经常得的一种病。即使治好了也很容易留下后遗症或者复发。孩子得了肺炎,父母自然万分着急,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孩子得上肺炎后遗症。

新生儿肺炎不论是哪种类型,病情严重的,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感染性肺炎,肺部可以出现大片的感染,甚至形成脓肿、坏死,严重影响病儿的呼吸功能。病菌还可能播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新生儿肺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以遏制病情的进展。多数新生儿肺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是完全能够治愈的,并不留任何后遗症,而且也不会复发。但严重的肺炎又合并了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或损害,如果是神经系统的损害,会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

以下就是如何预防儿童肺炎后遗症

1、保持气道通畅:注意体位,防止反流窒息,雾化吸痰。

2、吸氧和呼吸支持:病情轻可直接采用鼻导管、头罩、面罩等方式给氧;存在明显低氧血症且常规氧疗无效时应及时应用ncpap(鼻塞正压通气);出现ⅱ型呼衰时应根据血气监测结果及时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呼吸性酸中毒时,禁用碱性溶液,避免co2积聚,加重呼吸性酸中毒。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可以考虑应用碱性液。乳酸酸中毒(血乳酸4mmol/l)时,提示组织灌注不足,病情危重,慎用碳酸氢钠。

4、退热处理:6月以上患儿,体温38.5℃,4小时内未用降温药物,可给予赖氨匹林10~20mg/kg静脉推注。小于6月者,可予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降温。同时辅以物理降温,如枕部冷敷、温水擦浴。

5、加强心功能和保护心肌治疗: 对于有心力衰竭患儿可给予西地兰、地高辛等强心药,或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以上就是新生儿肺炎后遗症的一些咨询了。孩子抵抗力弱,容易被病魔反反复复的折磨。因此,一定得预防好儿童肺炎。更别留下后遗症了!多数新生儿肺炎需要住院治疗,医生会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住院时间需要1-2周,待肺炎的症状消失,孩子能够正常地吃奶,其他化验检查也恢复正常,就可以出院了。愿天下孩子健康成长!

新生儿宝宝怎么预防流行病


“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自有人类文明以来,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标,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就中医养生话题,您是如何看待的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新生儿宝宝怎么预防流行病”,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下面就请专家来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些小妙招吧!

让宝宝远离流感

流感的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软弱无力,预防流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3岁以上只需接种一次,剂量为0.5毫升;3岁以下则需接种2次,每次0.25毫升。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带孩子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还要注意增强宝宝的体质,坚持户外活动,饮食均衡规律,及时增减衣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警惕宝宝得流脑

冬末春初是宝宝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包括呼吸道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小孩脑膜化脓性疾病。每年2月至4月,是发病高峰期,成人可通过隐性感染免疫而不发病,但成人的鼻咽部可带这种细菌,通过呼吸道(以咳嗽、打喷嚏、讲话等形式)传给他人。

流脑细菌通过空气、飞沫侵入宝宝的鼻咽部进行繁殖,并产生大量的内毒素,宝宝身体抵抗力差,此细菌及内毒素通过血液及血脑屏障进入体内和脑部,引起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婴幼儿特别容易发病。因此父母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宝宝出现可疑症状,应马上就医,减少传播,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如何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一旦发病,患儿全身冰冷,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和肿胀,严重者引起肺出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死亡率极高。所以,一旦新生儿患了硬肿症,首先要采取复温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抗感染、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和对症治疗,以确保婴儿生命安全。另外,为促进病情好转,还可采用一些简易的治疗方法。

维生素E外涂法

用维生素E针或将鱼肝油丸挤破,将液体(汁)均匀涂于皮肤硬肿部位。然后用手掌来回按摩,直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3~4次,每次10分钟~20分钟。

蛋黄油或石蜡油按摩法

在保持皮肤完整性和清洁卫生的基础上,用消毒棉签蘸取蛋黄油或石蜡油均匀的涂于皮肤表面,范围应超过硬肿部位。然后从硬肿处开始用拇指指腹由内向外做环行按摩,每日4~6次,每次按摩10分钟~15分钟。

中药敷贴疗法

有关文献资料很多,简介如下三组:

1.生葱、生姜、淡豆豉各30克,研细混匀,酒炒后热敷于硬肿部位,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2.当归,红花、川芎、赤芍,透骨草各15克,丁香9克,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7.5克,肉桂6克,研细混匀,加凡士林800克制油膏备用。使用时将油膏均匀涂于纱布上,适当加温后,敷于患处,进行包扎,每日换药1次。

3.肉桂7克,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8克,丁香45克,当归、川芎、红花、赤芍、透骨草各16克。将上药研细末混匀,加凡士林800克制成油膏备用。使用时将油膏均匀地涂在纱布上,敷于患处,进行包扎,每日换药1次。

新生儿低钙血症


【概述】

血液中总钙的正常浓度是2.5mmol/L(10mg/dl),当血钙总量低于1.75~2mmol/L(7.0~8.0mg/dl)或游离钙低于0.9mmol/L(3.5mg/dl)时称低钙血症(hypocalcemia),是新生儿惊厥的重要原因之一。

【诊断】

1.母孕期可能有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早产儿及有窒息史者多见。

2.多于生后数小时至2日发病,有不安、惊跳、肢体震颤、喉痉挛、惊厥等。发作间期小儿一般状况良好。

3.血钙低于3.5mmol/L(7mg/dl)或游离钙低于1.75mmol/L(3.5mg/dl)。

【治疗措施】

钙剂治疗有特效。出现者用10%葡萄糖酸钙,剂量每次1.0~2.0ml/kg,用5%葡萄糖液释释一倍后静脉缓注,速度一分钟不超过1ml,必要时6~8小时后重复用量一次。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心率,如在80次/min以下则停止注射。要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以免发生组织坏死。惊厥停止后改为口服钙剂,每次0.25g,一日2~3次,维持血钙在正常范围内,晚期低血症的小儿,宜改用母乳或配方乳喂养。

甲状旁功能低下所致的惊厥不易控制,除用钙剂外,可加用大剂量维生素D 10000~25000IU/d,或用二氢速固醇(dihydrotachysterol)0.05~0.1mg/d,4~5天后改隔日或隔二日一次,疗程可达2~14个月,以助尿磷排泄,以上两种治疗需常查血钙,维持总血钙稍低于2.5mmol/L,以免血钙过高沉积在肾脏。

低钙惊厥可伴低血镁症,治疗则在用葡萄糖钙后加静滴2.5%硫酸镁,每次2~4ml,每日一次,否则惊厥不易停止,一般注射1~2日后即可止惊,以后改为口服10%硫酸镁,浓度不宜过高,每次1~2ml/kg,每日2~3次,共5~7日。血镁过高抑制呼吸,此时可静注10%葡萄糖酸钙,每次1~2ml/kg。早产儿不应肌注硫酸镁,以免发生局部坏死。

【病因学】

钙的平衡主要依靠甲状旁腺和降钙素(calcitonin)的调节,如调节功能不正常,或胎儿贮钙不足或出生后磷进入量过多都可引起代钙血症,具体病因如下:

1.早期低钙血症发生在出生后2天内,多由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抑制所致,因在妊娠后期孕母血中的钙经胎盘主动输入胎儿的量增加,抑制了甲状旁腺功能。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和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甲状旁腺功能比足月正常新生儿差,钙的贮存量又少,发病率较高。有人主伙刚出生后的几天内血中降钙素较高,和低血钙也有关。早期发病者的血钙常低于1.75mmol/L。

2.晚期低钙血症发生在出生3天以后,高峰在第一周末,多见于牛乳喂养的新生儿,因磷摄入量过多,使血钙降低。血钙值常低于2.00mmol/L。

3.少数先天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引起的低钙血症,发病可早可晚,症状持续较久,达3周以上,但大部份患儿随年龄的增长甲状旁腺功能的发育仍可赶上正常婴儿,故仍属暂时性。

4.偶见孕母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患腺瘤,本人可无症状,但血钙已高,严重抑制了胎儿甲状旁腺功能,婴儿出生后出现持久性低钙血症,有时新生儿的这种疾病成为诊断母亲甲状腺肿瘤的线索。

【临床表现】

症状轻征不一,主要表现为不安、惊跳、震颤和惊厥,偶而出现喉痉挛和呼吸暂停。发作新时期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但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增强。正常新生儿的击面神经试验(佛斯特征)呈阳性反应,故无诊断意义。

【鉴别诊断】

1.低血糖症 低血糖和低血钙均可发生在新生儿早期,但低血糖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而低血钙则发生在任何类型的新生儿。

2.低镁血症(hypomagnesemia) 新生儿的血镁平均值为0.82mmol/L(2.0mg/dl),当血镁低于0.62mmol/L(1.5mg/dl)时称低镁血症,症状与低血钙血症相仿,两者不易鉴别,且可同时存在,血液生化测定有助于诊断。

3.缺氧缺血脑病 多发生在早产儿和窒息儿,颅内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

4.DiGeorge综合征 表现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不全,伴胸腺缺如、免疫缺陷和小颌畸形,有时伴主动脉弓异常。症状为反复发作的低钙惊厥。胸部X线片上无胸腺影,有助于鉴别。

新生儿猝死综合症


对于家长们来说,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而在新生命到来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家长们往往会尽心尽力的照顾自己的宝宝。如果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不小心猝死的话,这会对家长们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有一种现象叫做新生儿猝死综合症,它主要是指的一岁以前的婴儿猝死。接下来为家长们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新生儿猝死综合症。

一、婴儿猝死综合症

婴儿猝死综合征是1岁以下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婴儿猝死综合征很难掌握,因为它不是某种单纯的疾病,而是用来表述1岁以下婴儿突然死亡,并经全面医学调查和法律调查(包括尸体解剖)都无法确定死因的现象。婴儿猝死通常没有任何征兆就突然发生,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打击。

二、婴儿猝死原因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婴儿猝死的原因。在过去30年里,研究人员对婴儿猝死有了很多了解,但对其原因仍然没有确切答案。很多专家相信婴儿猝死发生的原因包括有潜在畸形(比如,存在影响呼吸的脑部缺陷)的宝宝俯卧睡觉,或者在生成的关键时期受到二手烟等外界不良环境影响。专家们一直在研究大脑、自主神经系统、婴儿护理与睡眠环境、传染病与免疫以及遗传,来寻找婴儿猝死的原因。

三、婴儿猝死的预防

1.仰卧睡觉

从1994年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婴儿猝死综合征联合会等共同发起“仰卧睡觉”运动以来,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率已经下降了40%。

2.孕期要注意自己和胎儿的保健

为了保证婴儿的健康,降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风险,需要注意孕期保健和营养。

3.别让婴儿吸二手烟

让婴儿周围的空气无论在家里、在车上和在其他环境中都是无烟的。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