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生按摩穴位

2019-10-15 │ 老人养生按摩穴位 春季按揉穴位养生按摩

手指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没有好的身体,万事事皆休。关于中医养生有哪些知识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手指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仅供您在养生参考。

我国中医认为人体有很多的穴位,不同的穴位掌管着人体不同的器官功能,如果是对于这些穴位进行按摩刺激的话对于保养身体有非常好的作用,而人体穴位比较多的除了足底就是手指,手指的穴位非常丰富因此经常按摩有很多的作用,具体手指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您可以看些本文的详细介绍。

按摩手指穴位消除疲劳

人体经络一旦被堵塞,气血便会受阻,内脏也会失衡,长期累积会形成疾病。十二经脉的起点和终点都在身体末梢,其中有六条走到双手,停在十根指头。手心上有三条阴经走到大拇指、中指、小拇指;手背上则有三条阳经走到食指、无名指、小拇指,而另外六条通达脚趾的经脉也可以透过相似的经气,在手上得到表里的对应。

连接手指的六条经络及其相应经气为:大拇指的少商穴对应肺、脾;食指的商阳穴对应大肠、胃;中指的中冲穴对应心包、肝;无名指的关冲穴对应三焦、胆;小指的少泽穴对应心、肾;少冲穴对应小肠、膀胱。《黄帝内经·灵枢》中,将井穴喻为水之源头,是人体精气所出的部位,认为其对于调节脏腑、气血、经脉之气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井穴有清热、醒脑、安神的作用,中医会通过放血、针灸达到治疗效果,一般人平时可通过按摩井穴来保养身体,精神不济时,按摩十指井穴也能活络脏腑、重拾元气。

按摩的步骤是:依次按压指甲两侧,然后捏紧指甲上方的指头,接着揉压指甲根部的指头,每个手指按摩约20秒。按摩完十指只需3分钟左右,就能使手部井穴得到有效刺激。此外,指节上也有直接对应五脏六腑的穴位。空闲时随意按按各个指关节,或用热水杯热敷,也能让身心更为舒畅。

知道了手指穴位按摩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对于经常坐在办公室的人来说,如果是您感觉到肩酸腰痛的话,不妨按照上述的按摩方法来按摩一下手指,相信对于改善您的疲劳状态很有帮助,另外也提醒您在按摩手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找准穴位,如果是穴位不对的话则按摩是什么效果都起不到的。

扩展阅读

手部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


穴位按摩是我国中医独有的一种认识,而且我国中医认为人体的穴位是非常丰富的,如果说想要保持身体健康的话,可以经常按摩一些穴位,比如说足三里、三阴交等这些穴位经常按摩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的有好处。而手部的穴位是我们最容易忽视掉的,不过我国中医却认为手部穴位按摩是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的。

按照中医经络学说,人体最重要的十二条正经中,与手相关的有6条,手部与此相关的穴位有23个。此外,手上还分布有经外奇穴34个“全息穴(区)” 42个。也就是说,仅仅在手部就有99个穴位(区),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治疗全身疾病。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手部穴位的保健作用。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横纹中,仰掌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按摩此处可以治疗癫痫、呕吐、口臭、呃逆、口舌生疮等。

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按摩此穴可理气、清肺利咽喉,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性扁桃体炎、小儿疳积及咳嗽、咳血、头痛、胸痛等。

少府穴:握拳小指尖下即是。可以治疗心痛、心烦、心悸、遗尿、小便不利等。

在按压手掌时,还应注意几项原则:掌部穴位是一个小区而不是一个点;穴位如出现压痛、酸、麻、胀等现象,具有病理诊断价值;在治疗穴区可用拇指或食指以轻、柔、缓、慢的指力进行按揉;按揉可走直线也可画圈;初次按揉后局部若出现酸、微痛、胀等感觉,这是指力大的缘故,以后应减轻力度;可以随时进行,重点可放在全息穴,例如中指根部以下部位。

除了按压手掌之外,还可以采用梳子梳手心的方法。可以先在手心上涂一层护肤油脂,选一把圆头梳子,不要选择尖利梳齿的梳子,以免把手心皮肤划破。然后按着顺序来梳,先从上往下梳,再从右往左横梳,继而再顺时针梳一圈;第二遍相反。每天坚持按摩,就能达到强身祛病的目的。

说明:1、患者拇指关节最宽处为一寸2、“挠侧”是大拇指一侧,“尺侧”是小指一侧。

虽然手部穴位按摩可以治疗全身性的疾病,但是这毕竟仅仅是一种理疗方法,因此如果说患者的症状已经非常明显并且比较严重的话,最好是搭配中药来一起进行治疗,另外对于经期以及孕妇而言,是不适合进行手部穴位按摩的,这一点希望女性朋友可以注意到,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儿童背面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


儿童背面穴位按摩有什么作用?说起背部按摩穴位,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是一种只有成年人才适合的按摩方法,诸不知儿童一样可以采用背部按摩穴位的方法来治疗一些疾病,比如说按摩儿童脊椎就可以很好的解决食积、呕吐便秘等问题,因此各位宝妈如果说害怕孩子吃药打针对身体不好的,不放了解一下儿童背面穴位按摩。具体作用和按摩穴位如下:

父母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孩子的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从尾椎骨捏到颈椎为补法,从颈椎向下捏到尾椎穴为清法,每天可捏一到两次,每次捏5~10遍。

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

推七节

七节骨位于背部正中线第四腰椎至骶骨和尾骨交接隆突处。用拇指着力,自下而上推为补,又名推七节;下推为清七节。各100~300遍。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若与按揉百会、揉丹田合用,可治疗气虚下陷的脱肛、遗尿症。

揉尾尖(龟尾)

龟尾位于骶骨、尾骨交接隆突处下缘。每天一至两次,用拇指或中指揉100~300遍。龟尾穴

性平和,能止泻,也能通便。多揉尾尖(龟尾)

与揉脐、摩腹、推七节骨合用,治疗腹泻、便秘等症。

揉大椎

大椎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每天用中指或食指或拇指揉30~50遍。揉大椎有清热解表作用,主要用于外感发热、项强。此外,用拇食指或屈曲的食中指蘸清水,在此穴位上作拧法至皮肤轻度充血为止,对百日咳有一定疗效。大椎穴为人体气血的总开关,每天揉一次如同打开气血的总阀门。

综上所述相信您对于儿童背面穴位按摩的作用已经非常了解了,不过虽然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因为需要精准的找准穴位才可以起到效果,因此并不建议各位宝妈宝爸在家自己做,最好是可以找专业的中医推拿师来进行推拿按摩,只有这样才可以起到它原本的治疗效果。

按摩穴位的作用有哪些


很多人动不动的就喜欢用穴位按摩的方式来做帮助自己得到健身的好处,按摩穴位也是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在中医上面,有很多疾病都是可以通过穴位按摩的方式来改善和治疗的,在中医穴位按摩的时候还可以得到强健身体的好处,但是穴位按摩是必须要正规的,因为我们人体的穴位有很多,分不清就盲目按摩肯定会对身体不适的,那么按摩穴位的作用有哪些?

第一:治疗生殖系统疾病

中医方面认为关元穴具有很好的固本培元以及补益身体的作用,所以非常适合那些身体元气受到亏损的人群。一般情况下,如果泌尿系统或者是生殖系统出现了问题,可以对关元穴进行按摩或者是揉搓,有效的促进身体中的内分泌调节,从而得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作用。

研究还发现,无论是男女患有不孕不育的毛病,或者男性出现阳痿、遗精还有早泄的毛病,而女性则是出现月经不调还有痛经的问题,按摩关元穴能够很好的令身体恢复健康。

第二:克服怯弱的性格

性格并不是天生的,他除了受到后天环境以及父母教化的影响之外,身体的健康情况也会影响你的性格。一般情况下,如果说气度比较狭小的人群,一旦需要对它们委以重任就容易感觉到不安,这主要是由于自信心不够所导致的,这样做什么事情都是难以成功。人在紧张的时候都会出现自我防卫的意识,这就会导致胸部出现收缩。想要缓解这种情况,那么扩张胸部的收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腹部使劲,这就显示出关元穴的重要性了。

按摩穴位的话就可以得到这些好处,这些好处对我们身体都是有很多帮助的,每次做按摩穴位运动的时候都必须要掌握好正规的姿势,哪个穴位做什么按摩都是要掌握好的,穴位分不清楚的话每次做按摩的时候都要到正规和专业的中医药,这样的中医药对穴位颇有研究,也是不会按摩错误的。

穴位按摩副作用有哪些


按摩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按摩能治疗很多的身体疾病。对于一些比较疑难的杂症也是能有很好的只留下效果。按摩的方法主要是针对人体的很多穴位来进行刺激然后起到治疗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治疗方法也是有一定副作用的。那么穴位按摩副作用有哪些?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

  穴位一般都是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不同的证型配合不同的穴位来治疗。比如,肾阳虚肾阴虚都可以用肾俞穴,肾阳虚加关元,而肾阴虚加三阴交。在这里肾俞就是即可补阴又可补阳。再就是机体也会自己调节的,一般按压疼痛的穴位都是由问题的穴位,按压后没有疼痛的就是没有问题穴位。想脾胃不好时,按压足三里会感到疼痛,但是脾胃好的人怎么按都不会觉得疼痛。我们可以依次为治疗标准。

   

  穴位保健我们可以自己在加重,给自己按摩,来预防疾病强健身体,但是如果遇到疾患需要推拿时,建议您到正规医院找推拿大夫。不真确的治疗和手法很有可能是您的疾病加重,而起到反效果。

  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保健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机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

  穴位按摩副作用就是上面介绍的这些了。在平常按摩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这些方面。使用任何的治疗疾病的方法都是会或多或少的有副作用出现。如果能很好的避免这些副作用出现,那么就能对身体有很好的帮助。另外按摩要注意手法的正确。

穴位按摩作用有哪些呢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刺激人体相应的经络穴位,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平衡,从而抑制食欲,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减少皮下脂肪的堆积,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而且穴位按摩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作用,例如女性的月经不调等都可以进行按摩治疗一下,那么穴位按摩作用还有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

2.用中医理论来分析,这两条重要经脉对保健确有功效。刘健华说,任脉行走在人体腹部正中,总调全身阴气和气血。督脉穴位有28个,行走在人体背后的正中,督领全身的阳经,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由此可见,任督二脉对于统摄全身的气血阴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到肾俞穴,命门穴也便迎刃而解。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属于督脉。武侠小说中常有“击中命门,冲击脊椎破气机,致敌截瘫”的描述,不无几分道理。肾俞穴、命门穴可缓解腰椎疼痛,除了按压外,更适合热敷。

4.此外,办公室一族中,阳虚、气虚等元气虚损者不在少数,因此,特别适合热敷或艾灸关元、气海两穴。这两穴对于容易疲劳、腰膝酸软、有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者效果较好,月经不调、遗精等妇科、男科病也可将其作为辅助的保健穴位。关元穴的位置在“脐下三寸”,气海则在“脐下一寸”。

以上介绍了一些关于穴位按摩作用的问题,我们知道穴位按摩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了,所以说这个效果还是比较多的,上面介绍的只是一小部分,大家想要多方面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去多理疗馆进行学习,但是要注意不能自行的瞎按摩。

便秘按什么手指穴位


便秘按什么手指穴位

1、便秘按什么手指穴位

1.1、中医中,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商阳穴”(位置在食指桡侧指甲角旁)是治便秘的要穴。只要一遇便秘,就用大拇指指甲掐“商阳穴”,3—5分钟一般可起效。若便秘比较严重,就每天掐两次,每次5—10分钟。

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左右交叉

功能:解毒泻火,退热通便,消炎止痛。

主治:内痔、外痔、肛裂、便秘。

值得注意的是,掐“商阳穴”不治气虚引起的便秘(就是觉得肚子胀却无法顺利排便),但可有效缓解大便已到肛门却无法排出的情况,相当于用开塞露。

1.2、手上还有一个穴位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来令粪便变得顺畅起来,这就是“支沟穴”.支沟穴的位置在手腕横纹正中间大约三寸左右的位置之上,非常的好找。按摩的方法就是用手指轻轻的往下按摩这个穴位,也可以通过转圈的方式进行按摩,具有很好的治疗便秘的效果。

2、造成便秘的原因

2.1、长期便秘多是因为肠道蠕动缓慢,肠动力不足,肠粘膜分泌粘液减少,肠道干燥,不利于大便在肠道中运行和排出。肠道内菌群紊乱,有益菌群减少,无法分解发酵宿便而引起的。

2.2、鸡、鸭、鱼、肉等荤食吃得越来越多,谷类食物吃得越来越少,且以精米、精面为主。由于食物过于精细,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使得肠道蠕动缓慢、排便不畅而造成便秘。

2.3、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会引发便秘。

3、便秘饮食原则

3.1、增加饮食中纤维的摄取量;主食不要过于精细要适当吃些粗粮。

3.2、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与水果。多吃芹菜、核桃仁、熟香蕉、核桃、柚子、苹果、葡萄柚、糙米、胡萝卜、红薯等。

3.3、可以适量饮茶,或者泡一些中草药做茶饮进行调理保健。

3.4、每晚睡前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5、增加B族维生素食品的供给,尽量选用天然、未经加工的食品,如粗粮、豆类、酵母等,以增强肠道的紧张力。

3.6、每天加食糠皮、麦麸等,以扩充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便秘的类型有哪些

1、功能性便秘

专家介绍,功能性便秘主要又可以分为弛缓型便秘、痉挛型便秘和直肠型便秘三种。

2、弛缓型便秘

弛缓型便秘又叫低紧张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是慢性便秘中最常见的,许多原因不明的便秘都属于这个类型。一般认为是由于肠肌神经丛兴奋性低下导致的。弛缓型便秘一般没有痛苦,主要表现为便意淡漠,大便间隔时间长,排出困难,有时还会伴随有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

年老体虚、长期卧床及服用泻药者、食量少、纤维素及饮水不足、低血压、肥胖体质、内脏下垂、内分泌紊乱、缺乏维生素B族、中毒及药物性便秘都属于弛缓型便秘。

便秘怎么调理

1、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造成喝一杯白开水或者蜂蜜水,每天喝1500毫升的水,可软化大便,有利排便。

2、经常锻炼身体,利用休息时间参加户外运动,如打球、跑步、跳操等,运动可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排便。

3、多喝水,我们都知道多喝可美容养颜,其实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是身体内的水分增多,不会造成大便的干燥。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