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老人的养生经按摩

2019-10-19 │ 长寿老人的养生经按摩 古今中外长寿老人养生经

孔子的“食经”成他长寿奥秘

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心静才是养生之本。养生从历史上的玄虚传说,已经进入大众百姓视野,健康离不开养生,积极的心理离不开养生。如何避免走入有关饮食养生方面的误区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食经”成他长寿奥秘”,希望对您的养生有所帮助。

孔子认为,人生的哲学,不在于荣华富贵,光宗耀祖,而在于实践仁的道德,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仁人君子。他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要求:士志于道,而耻衣恶食者,未足与论也。他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不提倡耻衣恶食。其中恶食是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学上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他还明确提出:肉虽多,不能胜食。意即席上肉类食品虽多,但吃的数量不能超过饭量,这明确地告诉我们主辅食品要合理搭配。只有主辅食品搭配合理,才能充分吸收动物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使人得到合理的养分,有利于新陈代谢和健康长寿。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经常饱食(尤其是肉食过量),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消化液供不应求,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久而久之,还会使血液过多地集中在胃肠,导致心脏、头脑等重要器官会产生缺血现象,使人感到困乏,不利于身心健康。

诚可知,目前有些人认为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鱼大肉无休止地常食、多食,结果产生了富贵病。民谚云:食要七分饱。意为不能贪食,食得太饱,所以孔子提出的食不求饱也正体现了节食益寿的饮食观点。

Ys630.com相关知识

孔子的健康养生长寿之道


孔子是闻名世界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不但是一个谈经论道的圣人,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是一个注重修身养性的典范。他活了72岁,这在当时实属罕见。孔子之所以高寿,自有他的秘诀,现从《论语》中看,孔子传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学习与借鉴。

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即:年轻时,血气未定,要警惕的是迷恋女色;壮年时,血气正旺,要警戒的是好斗;年老了,血气衰弱,要知足常乐,莫贪得无厌。

二、心存仁善,慈悲为怀

孔子心地善良,胸怀仁慈,并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

三、兴趣广泛,爱好多多

孔子爱好音乐,并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他在齐国听到韶乐章,竟三月不知肉味,并谓之曰: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爱好山水,他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陶冶性情于山水之中。此外,孔子还常习武,精通射御之术。《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可见孔子身强体壮,力大过人,是位文武双全的英杰,也为其长寿打下了健康基础。

孔子长寿方:吃生姜


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其长寿之道。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孔子主张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否则,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不撤姜食,不多食。即是说每次餐桌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好处。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及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但忌多吃易伤阴助火。

唯酒无量,不及乱。孔子酒量不大,不过他都能自我遏止、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乐知天命保长寿 孔子的“五不”养生方法


目录:

第一章:孔子的五不助养生

第二章:苏轼与养生

第三章:张大千 书画养生 三健长寿

文圣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的养生观念是不是也和他的文化观念一样,带有着浓重的儒家思想呢?

孔子的五不助养生

孔子讲不逆诈,不亿不信,意思是:不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也不无根据地猜测别人的不老实。他告诉我们:被骗一两次,根本不能证明你是傻瓜,更不会损害你的人格。因为别人是用合情合理的方法骗你的你不是相信了坏人,而是相信了合情合理的东西。对合情合理的东西的信任,是人生的必要信念。如果因为害怕被骗,牺牲了这样的必要信念,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其实,《论语》之中孔子不仅有不逆诈,不亿不信这两个不,他还有另外三个不,一样的重要,我姑且把它们合称为孔子五不。

我们知道,孔子很推崇伯夷、叔齐两兄弟,说他们是求仁得仁。确实,义不食周粟的两兄弟,道德上自律极严。但是,《论语公冶长》中,孔子又为我们描述了伯夷、叔齐的另一副面孔,说他们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有人把怨是用希译成: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就少了。这当然也可以,但我觉得似乎更应该直接译成:因为他们对别人不念旧恶,所以他们的内心就没有对别人的怨恨。这样不仅从语法上讲更通达,意思也更好。

你的内心没有对他人的怨恨,对谁最有好处?不被怨恨的人当然会得到好处,因为你不怨恨他,也就不会去伤害他。但是,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你自己,.因为你的内心会因此而阳光,而轻松,而干净,轻经松松,清清爽爽。

相反,如果你的内心充满了对别人的怨恨,储存着过多不良的心.理能量,你的心灵必然是扭曲的,心理负担必然是沉重的。所以不念旧恶,不记仇,对别人有好处,对自己更有好处。

一颗没有怨恨的心灵,一种健康的与人为善的心灵,是多么轻松。

要获得人生的快乐,伯夷、叔齐为我们做了个好榜样:不念旧恶。孔子也为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他曾感慨:莫我知也夫!子贡以为老师郁闷,就说:老师,怎么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回答说: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他一生遇到那么多挫折,受过那么多打击,但内心仍然那么快乐,没什么抱怨。对人也好,对事也好,对社会也好,他的心情依然平静、温煦而友爱。靠什么?就靠这两个不;不怨天,不尤人!这样的的境界,莫我知也夫!知我者其天乎!

不逆诈,不亿不信,不念旧恶,不怨天,不尤人.此五不中,包含着人生的正知正见,包含着对他人的宽恕和自我的放下,包含着对天命的认同和领受这样的智慧,为圣人所拥有,为我们所追慕。

苏轼与养生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坛魁首,他不但对文学、诗、词、赋和书法精通,而且在中医药学、养生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苏轼在杭州做知府时,正值瘟疫时发,为了使黎民百姓免于疫病之苦,苏轼从个人的俸禄中拿出50两黄金,在城中建了一座名叫安乐的病坊,三年之中就医治了近千名病人。后来,病坊由专派的僧人主持。

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1086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官贵州,适逢该地瘟疫流行,苏轼专程访眉山巢谷,并得一秘方圣散子。巢传授给他时,曾让苏指江水为誓,保证永不传人。为了控制瘟疫流行,苏轼以民生为重,将以药方公诸于百姓。

苏轼对中医理也有研究,认为重虚有实候,而大实有羸状,差之毫厘,便有死生祸福之异。并批评那些士大夫秘新患而求诊,以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鱼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苏轼有医论、医方存世,著名的《苏学士方》便是他收集的中医药方。后来人们把苏轼收集的医方、药方与沈括的《良方》合编成《苏沈良方》,至今犹存。

苏轼在《赠眼医王生彦若》一文中,把眼睛的生理、病理描写得淋漓尽致。他还提出饮茶可以防龋之说。他从海南回京,在江西寓居时,常携带一只口袋,见谁不适就配药送上,开方指点服法,很受当地群众欢迎。

更有趣的是,由于苏轼是大书法家,他的字是珍品,求之不易,有些人见他开处方,就备了写有自己名字的优质纸张,佯装生病来请他诊治,盼得墨迹。苏轼明知他们无病求医,却从不拒绝,利用开处方宣传医药卫生常识。他开给一个叫张鹏的一张处方写道:张君持纸求书,望得良药,记得春秋战国时有张药方,我照服很有见效,不妨奉上,主要是四味药: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苏轼自己很注意养生,饮食起居有常,未饿即食,未饱即止,饭后饮茶散步,养气活血。

张大千 书画养生 三健长寿

张大千(1899年~1983年),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四川人。在国内外画坛享有盛誉,被徐悲鸿推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选为世界大画家。

张大千大师不仅画技炉火纯青,在养生方面也颇为有道。人们认为,他的健康高寿,与他一生钟情书画和他的健吃、健谈、健步习惯密不可分。

书画:纸上的气功与太极拳

书画家多长寿。若问书画家的长寿奥秘,无非是每日写写画画,持之以恒而已。生理与精神能得到很好协调,是人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而书画活动能使人达到这一境地。写作书画时绝虑凝神,沉静运气,将自己的全部心神和气力送入笔端,书写之笔力深浅,所画之线条颜色,都是作者感情的寄托。书画者深入画中,领略其美,既能娱心,又能练体,起到利关节、通气血、和情志、抗老延年的作用,故书画家多长寿。

张大千先生才华横溢,勤奋作画6万多幅,作诗上千首,集油画、书法、篆刻、收藏、摄影、旅游、美食于一体。大千先生认为:书画是一种在纸上进行的气功和太极拳。因为在习字作画前,首先需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先默静思,净化心灵,这就像练气功前的入静阶段。然后运气于指、腕、臂、腰,以调节全身之力于笔端,下笔点画撇折曲直,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或似蛟龙戏海,或似蜻蜓点水,使妙笔生辉。以上运笔,就像太极拳的一招一式。由于习字作画要凝神贯气,调节呼吸,刚柔相济,虚实相间,用力有轻重之别,运笔有快慢之分。这样,很自然地通融全身血气,使体内各部分机能得到调和,使大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大千先生认为,书画之道,先要养心,运笔时,必须平心静气,那种心猿意马、心慌意乱的神情是不能有的。故习字作画需用意念控制手中之笔,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绝虑凝神,便能以静制动。这对改善大脑皮质功能、促进大脑思维的敏锐和沉着、调节人的精神活动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书画活动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它能培养人愉快的情绪和豁达的胸怀。宣纸之上,各种字体形态肥瘦的风趣,山水画引人入胜的意境,人物画栩栩如生的神态,这一切均会使人兴致盎然,精神上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所以有人说,挥笔习字作画,既寄托了雅兴,又涵养了情致,是一举多得的养生方法。

寿在三健:健吃、健谈、健步

大千先生以食疗营养的健吃、调理气息的健谈、活动身心的健步而驰名国内外。

健步 大千先生年少时身体羸弱,健步对他强体起到了积极作用。年轻时,交通不便,他经常遇水搭桥,披荆斩棘,有意识地进行健步锻炼。在法国、瑞士、德国、西班牙、巴西、美国、新加坡、印度等许多国家的奇山异峰上,都留有他的足迹,爬山使他得到健身之乐。大千先生晚年住在摩耶精舍时,每天要在园内散步,坚持半小时,多年来让自己沉浸在一片浓密的绿意里,耳闻淙淙的水声,他将生命在于运动体现在健步中。

健谈 大千先生生性善良,为人热忱,乐于与人聊天。在听远方来客谈话时,他还能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地一面作画,一面摆龙门阵。这一习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这样做能心身并调,既愉悦了心情,活动了筋骨,通畅了血脉,又加强了和朋友的交流。

健吃 儿时的张大千家庭生活困苦,身体一度羸弱,他深知适当的饮食调养会补益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曾言:吃在肚里才实惠!因此,他在绘画之余,饶有兴趣地在食疗基础上,汇集家传、口尝、耳闻等各种佳肴美味做法,并亲自下厨实践,对菜肴的选料、刀法、烹制、火候、调味等都有详细要求。老年的大千先生,积劳致眼病、心脏病和糖尿病,他的健吃,先后改为少量多餐、只吃菜不吃饭。

在大千先生辞世前两年,即1981年4月,他在为张学良将军多年收藏而装订成册的《大千菜单集》上题字:吉光兼美。作诗:萝菔生儿荠有孙,老夫久已戒腥荤,脏神安坐清虚府,哪许羊猪踏菜园。诗意明白晓畅,诙谐风趣,符合科学道理,同时又作白菜、萝卜和菠菜画配之。看来,大千先生的健吃,皆与美食健身和情趣游艺相关。当然,这也对他的健康长寿影响颇深。

结语:人不知而不愠。不管在什么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可以让我们更加的健康,学习孔子的养生,不逆诈,不亿不信,不念旧恶,不怨天,不尤人。(文章原载于《光明日报》,刊号:2012.04,作者:鲍鹏山,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小编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解密孔子长寿方:每顿饭都适量吃生姜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他的思想。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其长寿之道。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孔子主张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否则,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不撤姜食,不多食。即是说每次餐桌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好处。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及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但忌多吃易伤阴助火。

唯酒无量,不及乱。孔子酒量不大,不过他都能自我遏止、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古人陆游养生长寿经 常吃粥食有益健康


尽管现代医学的发展让人们的寿命变得越来越长,然而新世纪的养生长寿之道却不应该仅仅是依靠医学的发达,还要依靠我们自己平时的保健。在日常的养生保健中,很多古代人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去借鉴。今天小编将给大家分享陆游的养生长寿经,大家一起来学学,要拥有健康的长寿。

陆游是宋代著名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注重养生保健的人。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享年86岁,而且背不驼、腿不颤、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结实,有时还能上山砍柴。陆游能获得如此高寿,与他的养生有道是分不开的。陆游的养生观涉及面广,包括运动、饮食、心境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以启迪。

坚持体力劳动:有暇即扫地

陆游一向把整理书籍、扫地抹桌当作锻炼自己身体的活动。

他曾在诗中写道: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即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引导,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扫地是一项力所能及的活动,可疏通血气,活络筋骨,既做了家务又锻炼了身体。他认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劳动是有益的,犹如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陆游在闲居乡村时,经常从事一些拾柴、割草的体力劳动,他常常说自己是作废身犹健,生涯学灌园。后来,他虽然年高体弱,不能再干重活了,还要拥杖木鸡啄,做些养鸡、养猪的活计,不让自己闲着,总是要活动活动筋骨。

坚持户外活动:六十登山不用扶

陆游在《看钟》中写道: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我们可以看出,陆游从登山这项运动中是获益非浅的。登山既可呼吸新鲜空气,陶冶情操,舒缓心情,还可在运动中活动筋骨,可说是好处多多。

现在提倡老人要经常散步,活动筋骨,放松心情,而陆游也做到了这一点。饮罢忌久坐,时须曳筇杖。吃完饭切忌坐着不动,适当走走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古人的这种养生经验于今人仍很适用,也希望大家抽时间多活动活动才好。

兴趣广泛:老翁七十尚童心

种花:陆游把种花视为老翁童心之举。其诗云:荟兰移取偏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里,老翁七十尚童心。种花养草,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培养爱心;既可修身养性,又可赏心悦目,实为健身养体的好方法。

品茶下棋:品茶弈棋能陶冶情操,他在《秋怀》中这样吟道:活火常煮茗,残枰静弈棋。

书法:书法对延年益寿的作用是显著的,历代医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陆游喜欢练书法,并说习书能驱尽心中愁。

饮食养生:只将食粥致神仙

陆游的饮食以素食为主,不主张以肉养人,在其诗中出现得比较多的食物是菱角、山药和粥。

陆游退居故乡后,就每年采食菱角。他的《夜归诗》中云: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八十老翁顽似铁,三更风雨采菱归。《本草纲目》记载:吃菱角能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生吃鲜菱角能解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射罔毒。晒干后碾成粉食用,能补中延年。

陆游一生喜欢吃粥,他还专写了《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老年人吃粥容易消化、吸收,对胃肠的保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陆游认为体弱多病的人食山药能增强体质,有利健康。有诗云:久缘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煮玉延(山药)。据现代科学分析,山药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它含有的黏液蛋白,能预防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过早发生。山药中的黏多糖物质与无机盐结合,可使软骨的弹性增加。山药还含有消化酶,有促进蛋白质和淀粉分解的作用。

胸怀豁达:纷纷谤誉何劳问

从陆游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是坎坷的,多不得志,被免职、罢官,甚至遭诬陷。尽管如此,他却保持乐观,心胸豁达,纷纷谤誉何劳问,莫厌相逢笑口开,毁誉、贫富、讥讽、赞颂,对他来说都是无足挂齿的事情,对逆境总是微笑以对。他力主戒怒善忍,认为怒非常伤身,晚年自号龟堂,意即自己要时时忍住愤怒,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陆游的是多方面的,古往今来,很多人都从中吸取了精华。但我们也不难看出,其最精华的部分就是热爱生活,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乡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他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会注重,在饮食、运动、情绪上有很好的调节和实践,想达到长寿也就不那么难了。

孔子养生“八不食”


国产大片《孔子》,在发哥的号召力下,让年轻一辈了解了孔子。孔子作为一名中国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其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中山大学附属三院中医学科主任杨宏志说,养生贵在坚持,古人持之以恒的坚持及在饮食上的要求,颇值得年轻白领借鉴。

八不食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专家建议:所谓病从口入,吃的东西不对,最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冬去春来,天气逐步炎热潮湿起来,微生物活跃,容易引发食物腐败变质,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变质发霉食物及不洁瓜果;不吃或少吃隔餐食物,有剩饭剩菜应及时放进冰箱,隔餐食物或买回的熟食应重新煮透、热透再吃;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尽量在2-3天内就吃完,不要储存过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饮食卫生方面的操行,不得不说孔子是我们现代人的典范。

此外,孔子提倡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而在《黄帝内经》中也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如果不是应季的食物,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社会中的确已经被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围,而且已经没法再离开它们了。杨宏志提醒,在食用反季蔬果时,应注意阴阳平衡,夏季阳热较盛应少吃燥热的食物,冬季则应少吃寒凉的食品。

如何才最美 帅气型男威廉分享他的保养经


来自新加坡的立威廉,5岁时爸爸不告而别。爷爷是英国人,奶奶是日、德混血,妈妈是新加坡人,外型混合着众多优点的立威廉,有一段不愉快的童年经历。5岁时,爸爸意外的不辞而别,不仅抛下妈妈,连他和哥哥都不要,为了生活,妈妈只好打两份工来维持家计。立威廉从5岁开始就是一名钥匙儿童,放学独自回家,安静地吃着妈妈事先煮好的菜。长相又帅气,身材又好,皮肤也那么完美的他多么让人羡慕,就连女生都对他的皮肤赞不绝口。

四栖艺人的修炼境界

当他在2001年获得世界男模大赛冠军后,身价百倍,却依然保持着入行时的谦虚,责任和修炼,成就了今天的超级模特立威廉。模特生涯的修炼也完善了他开朗、豁达的性格,作为一名优秀的模特,最重要是自信的个性,还有与大家融合相处的态度。

立威廉这样保养皮肤

立威廉自认脸部皮肤比较敏感,所以他不提倡追逐高档护肤品牌。要保养皮肤,平常多休息,少熬夜,多喝水, 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护肤品牌,大牌子并不一定都是好的。

身处模特圈,立威廉时常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但他完全超越了世人对于男模狂傲肤浅的印象,成了名利场中的例外,这一切都来自于他在模特修炼过程中形成的定力。他一直遵守着母亲严格的教诲,内心保有朴素的生活原则。我也看到过女模特们争先恐后认识有钱人,吸毒,自暴自弃。还好,我是男生,可以保护自己。当模特的经验是一种对判断力的训练,以至于我不是轻信的人。

这就是立威廉修炼的定力,这种定力注定了他会从狭窄的天桥,走向影、视、歌、模特四栖艺人的更高境界。

爱生活的人才是最美的

如今立威廉的成功有目共睹,以四栖艺人的身份穿梭在娱乐圈的各种场合中,在繁忙中,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身形和精神状态,想来应该是有一套独门秘籍。

立威廉给出记者的答案也的确令人吃惊。他的生活方式,如同他的在模特时代修炼的生活态度一样简单。作为一个现代男人,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就要多运动, 要有一个完整的生活。出道至今,立威廉一直尽可能地严格按时作息,即使在工作间歇也不会放肆享乐,少有狗仔队能在夜店捉到他。

立威廉的健身计划也不以肌肉为目标,重在保持身材,始终在一种富有平衡调节型的理性状态下。我喜欢游泳和足球,现在一星期三天健身跑步。相对于枯燥的健身房训练,他更喜欢踢球这样最平民化的趣味游戏,一块草坪,一只足球,随时随地唤醒童年的快乐记忆。我喜欢看英超联赛,为了看直播,偶尔也会熬夜。新加坡队的比赛,当然也会看。

什么是最帅的男人和最美的女人?名模们总是遭遇这样的问题,答案也不外乎于身材、头发、笑容和姿态。而向来以贵公子形象示人的立威廉,在十年的时尚生活中,把人的美归结为一种因爱而生的气质:我觉得最帅的男人和最美的女人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对工作或生活都要有热情,充满爱意。爱是一种气质,让我们变得更美。

亲情是最大的幸福动力

他总是在不经意间讲起母亲、女朋友、哥哥、嫂子甚至他那尚未出生的小侄子,眼神中饱含幸福的爱意,也流露出对于新加坡的思念。从泰国、中国台湾到内地,立威廉打拼八年,一年可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在新加坡。由于太少私人时间,交往了多年的女朋友也最终散了。亲人们始终站在他身边,时常惦记着他,并以他为荣。他们认为我所付出的是值得的,我的确没有浪费之前的时间。人在外面打拼,亲情是最大的动力。

对立威廉而言,幸福不是站在事业的巅峰,被人景仰,而是只要有爱你的人在身边;他最喜欢的也不是繁忙中拼搏的成就感,而是轻松、简单、舒服的生活方式,在台湾工作,一有时间他也会把母亲接来团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一个气质谦和、简约、欠缺野心的贵公子或许并不适合于凶险的娱乐圈。越简单,越高贵,我们倒是很希望身边有这样一位密友,日日见面SAY HELLO,在阳光的微笑中,感染于他越简单,越高贵的幸福。

孔子养生之道


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勤于治学,自强不息,文绩卓著,德侔天地。综观孔子的圣言范行,他的长寿之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自强则刚

与道家提倡的清静无为的思想相反,孔子提倡的是自强有为。众所周知,孔子有一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是以运行不息为健的,人也应当效法上天,自强不息。孔子最见不得懒 散的学生,斥责其朽木不可雕也。懒散使人四肢不勤,思想怠惰,精神涣散,萎靡不振,难尽天年。

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合。静止便意味着停滞,停滞便意味着消蚀,西方哲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包括体力和脑力的运作,孔子认为,人生一世,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不懈努力,力求进取。唯有心强才能体健,体健才能保证事业有成。

孔子一生艰苦奋斗,精进不息,青少年时代勤干苦读,博览群书,学业超群;中年后东奔西走,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晚年致力于教育,编纂典籍。在人牛的征途上,始终保持着百折不挠、矢志不移的进取精神。他之长寿,正在于将养其身与有作为密 切结合在一起,精神作用于身体,健康的体质保证和激励苦地完成了超乎常人的成就。正因为孔子具备了 这种真积力久(荀子语)的精神,有着积极进取的心 理和健康的体魄,故而能谱写出辉煌的生命乐章。

二、大德必寿

孔子提出:仁者不忧,仁者寿,大德必寿的名言。他认为,有德之人,注重德性的修养,自我人格的完善,心地光明,以仁待人,精神爽朗,邪气难侵,有 益于健康长寿。小人则相反,由于其心术不正,损人利己,纤巧势利,耗心伤神,必然有损于身心健康,与长寿无缘。故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意思是说:君子的心胸平和宽广,浩气长存;小人却经常处于患得患失、局促忧愁的心境状态,难得心理平衡与安宁。

孔子一生,十分注意养德立德,主张推行忠恕之道,为政以德,造福于民。他最鄙视贪官污吏,提出 损者三害,即:骄奢得意有害,游乐忘返有害,沉溺于酒色有害。孔子在鲁国任大司寇期间,廉明清正,两 袖清风,受到广大百姓的爱戴。当时,鲁国的国君鲁定公,喜爱淫歌妖舞。齐国为了腐蚀削弱鲁国,投其所好,送去八十名美女歌妓。鲁定公终日沉迷于酒色淫乐之中,不问政事。孔子屡屡动谏无效,一气之下,便辞去大司寇的职务,离开鲁国,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周 游列国之行。

孔子周游列国时,见到齐景公,齐景公仰慕他的学识与品德,要将凛丘那个地方送给他,作为他的养生之资,几千婉言推辞,没有接受。他回来对学生说,无功受禄不可为,不义之财不可受,并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名人养生 马万祺的养生长寿经


说到马万祺,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他是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的爱国人士,就在今年的5月26日因病逝世于北京。那么大家是不是都想知道他的养生秘诀有哪些呢?不要着急想,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马万祺的。

马万祺的

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

正常的生活一定要有所规律,这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基本的保证,身体的各个器官一定适应了身体的需要,那么就能够达到身心的和谐。

心情开朗,心态乐观

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凡事多从积极的方面考虑,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忧虑,这对身体很有好处。

不吸烟,不喝酒

众所周知,烟酒对身体的损害是巨大的。不嗜烟酒,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尽管,马先生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应酬很多,但他却能做到洁身自好,这是很不容易的!

讲求营养却不过量

在饮食的问题上,马万祺从来不会偏食,更别提挑食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酸甜苦辣都吃,只有饮食多样化,才能让身体所摄入的营养更加的均衡。

素爱运动,酷爱太极拳

马老每天早上7点多起来打太极拳,而且杨式太极拳他打了半个多世纪,太极拳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长期坚持,无疑对他的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养花念书写诗,陶冶情操

马万祺先生的诗歌创作广为人知,富有爱国诗人之称,江泽民同志曾为马万祺的诗词选题词:词怀祖国,诗效赤诚。在诗歌创作中,抒情达意,陶怡情操,对身体也是很好的滋养。

看看孙儿,会会友

则是享受天伦之乐和友情之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幸福美满,会给人带来愉快的精神享受,无疑对人的身心是一种最好的调剂。可见马先生的健康长寿,得益于他的良好生活习惯。此外,他还把浓厚的民族意识、历史意识融会于信念和行为的统一之中,爱国、报国是他生命与事业的主旋律,这源自中国的传统精神,也是他为人处世、教子治家的准则 ,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万祺的养生之路

一、热心慈善

马万祺一生热心澳门和内地的慈善公益事业,不遗余力地支持国家的教育、医疗、文化和赈灾扶贫事业。在抗战期间,他将5万元大洋的结婚礼金,捐献给广东省妇女会战时儿童教养院。

他倾力资助澳门最大的民间慈善医疗机构镜湖医院,以及澳门东亚大学、濠江中学等学校,支持筹集办校经费,关心学生素质培养,为发展澳门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捐资设立了马万祺科技创新与医疗扶助基金、大华教育基金会、马万祺奖励基金,奖励内地医院救治技术创新,资助高校奖学金等助学项目。

他还捐资为家乡修建学校和医院大楼,为家乡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奉献爱心。他积极参与筹建中华文学基金会,为推动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心竭力。

他十分关心内地的赈灾扶贫工作,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他积极带头并号召驻澳门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各级政协委员捐款捐物,购买医疗设备,分送到北京、河北等地,还亲自写信题诗,鼓励慰问广大医务工作者。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卧病在床的他不仅自己带头捐款,还连同澳门地区全国政协常委发出倡议,推动澳门各界关心灾情,帮助灾区重建家园。他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获得了民政部、中华慈善总会颁发的中华慈善奖。

二、热爱文学艺术

马万祺一生热爱文学艺术,尤其在研修中国诗词方面很有造诣。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澳门生活、经商、奋斗,用诗词抒发他的人生感悟和爱国心、赤子情。

1994年,邓小平同志题写书名的《马万祺诗词选》正式出版,诗词意境深邃、豪迈刚健,反映了澳门的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和各族人民团结,展现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伟大成就。

三、家庭和睦

1943年马万祺和罗柏心女士结婚,一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相濡以沫五十多载,是为家庭典范。罗柏心女士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协助马万祺从事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并自1950年起参加澳门妇女联合会,献身澳门的妇女儿童工作,直到于2000年逝世为止,从无间断,赢得了公众的好评。

马万祺共育有七男二女,已儿孙满堂,拥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他坚持在暑期中携儿孙返回祖国各地,旅游,参观,赈灾,办学等,让后代了解乡情,国情,不忘故土,报效祖国。

四、生活有规律

生活安排得很有规律,善于培养生活的情趣。每天早上7点多起来打太极拳,之后到办公室工作约2个小时,他的办公室在澳门商业中心21层高的大华大厦3层楼内,主要是业务上的决策和签署文件。左右两边都是银行,左边是东亚银行,右边是廖创兴银行,门口有他的题字:繁荣东亚,创业兴家。

饮食方面亦甚为讲究,讲求营养却不过量,虽然他年事已高,但身体仍很健朗,每天保持充沛的精力,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是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他的是:心情开朗,素爱运动,不吸烟,不喝酒,甜酸苦辣全吃。

1985年春节,在广州市珠岛宾馆受到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王震的接见,并一起欢度春节,合影留念。该照片是马万祺最为珍爱的照片,一直挂在居家的大厅里。

1993年1月2日,结婚五十周年金婚纪念日,杨尚昆、李鹏、王震、邹家华、田纪云、荣毅仁等国家领导人纷纷表示祝贺,在澳门联邦大酒楼举行金婚喜庆宴会。

席间,马万祺当场朗读金婚词一首:纪念金婚情意重,喜逢经济腾飞,满怀欣慰庆佳期。儿孙承膝下,举案共齐眉。政策开明称盛世,江山如画如诗,和平统一正时宜。弟兄同御侮,祖国竟生辉。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马万祺的的有关知识的具体介绍,大家现在对于马万祺的养生秘诀是不是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从他的中,你学习到了哪些呢?如果你觉得这些方法对你有所帮助的话,不要忘了跟你的朋友一起分享,一起做好养生的工作吧!

从养生学看孔子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那孔子的他是如何理解的年,如何学习孔子的养生学问。来了解下吧!

从养生学看孔子

孔子一生,几乎就没有中断过读书做学问。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这是年轻的时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已在鲁定公六年,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之后,那时孔子有四十七八岁了。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差不多也在那个时候。周游列国十四年,被季康子派人请回鲁国,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那时他已六十九岁,此后索性潜心做学问编六经去了。在中国古代,年过半百便是老汉,七十已在古稀之年,孔子称得上是活到老,学到老了。

一般人读书只为敲开幸福之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盅粟,或许就是最直观的表述。一旦敲开了不同标准的幸福之门,也就要与书籍拜拜了。孔夫子却并不全然如此。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想法不敢为他打保票,年近五十,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既无关读书做官,也就说不上是为黄金屋,为颜如玉,为千盅粟而读书做学问了。至于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之时,孔子辞去鲁国的官职已有六年,即按年龄计,也算得上是离退休干部了,那时他正在周游列国,栖栖遑遑到处奔走,以求有人慧眼识珠。在那样困境中,仍能愤而忘食,乐而忘忧,可见已经习惯成自然。

但我以为,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之后,依然能静得下心来做学问,修六经,这是最不容易的。兴致勃勃地返回鲁国,很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复出的希望终于落空,政治生涯由此终结,对于热心于政治的孔子,这几乎就是灭顶之灾。而且,在此之后,致命的打击又接踵而至:六十九岁时,他的儿子孔鲤去世,此为老年丧子,乃是人生三大不幸之一;七十岁时,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英年早逝,使他连呼天丧予,其悲痛程度不亚于丧子。诸如此类,足以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使人精神崩溃,陷于绝望。孔子却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沉下心来做学问编六经的,其毅力确非寻常之人可以想象。

或许有人还会感到困惑:这是何苦来着?

人要能够活得下去,需有三个条件,一为目标的牵引,老人也要有目标的,此所谓老有所为。人生没有目标,犹如行尸走肉,活得没有意义;二为情感的滋润,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缺乏这种滋润,孤独而且干涩,活得没有滋味;三为内力的支撑,这内力便是能够自立于世的智力与体力。对于孔子来说,可以说是三条齐备:他在鲁国辞职之后,周游列国十四年,可见有足够的体力,而且思维清晰,这内力的支撑不成问题;他在困境之中,以至于落难之时,也始终都有弟子跟从相随,师生之间,情深意切,这情感的滋润也依然存在;最重要的是他始终没有失去人生的目标,始终都有目标的牵引,其它二条,其实也是由这一条所决定的。

修诗书礼乐,本来就是他曾经做过而没有做完的事,孔子亦不求仕,在他完全退下来之后,正好有时间来继续这项工作,了却这一心愿。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做学问,修六经,又成了他为之发愤忘食的事,而且使他能够从中得到快乐,以至乐而忘忧;这个人生的目标,也是精神的支柱,使他暮年的生命获得意义,充满亮色。

判断一个人是年轻还是衰老,应有两个维度。一是从生理上看,这是绝对的,年轮不可抗拒,也无法篡改。二是从心理上看,这是相对的。心态不好,整天无所事事,郁郁不欢的,往往未老先衰;人之心,有所牵挂,也便有所寄托。衰老,是因为放弃。愤而忘食,乐以忘忧,却能使人不知老之将至。

即使从养生学的角度说,不知老之将至,亦是令人神往的人生境界。

总结:孔子的一生为我们现代人做了很多的贡献,也是第一无二的(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期:2012.06,作者 宋志坚,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小编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孔子主张“不时不食” 多吃姜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他的思想。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其长寿之道。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孔子主张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否则,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不撤姜食,不多食。即是说每次餐桌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好处。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及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但忌多吃易伤阴助火。

唯酒无量,不及乱。孔子酒量不大,不过他都能自我遏止、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八不食养生法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自有自己的一套养生保健方法,那么孔子是如何养生的呢?孔子晚年养生方法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孔子,一起去看看了解下吧!

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八不食养生法

国产大片《孔子》,在发哥的号召力下,让年轻一辈了解了孔子。孔子作为一名中国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值得后人遵循的不仅仅是孔子的思想。

在春秋战国年代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享73岁高龄,其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专家杨宏志说,养生贵在坚持,古人持之以恒的坚持及在饮食上的要求,颇值得年轻白领借鉴。

八不食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专家建议:所谓病从口入,吃的东西不对,最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冬去春来,天气逐步炎热潮湿起来,微生物活跃,容易引发食物腐败变质,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变质发霉食物及不洁瓜果;不吃或少吃隔餐食物,有剩饭剩菜应及时放进冰箱,隔餐食物或买回的熟食应重新煮透、热透再吃;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尽量在2-3天内就吃完,不要储存过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饮食卫生方面的操行,不得不说孔子是我们现代人的典范。

此外,孔子提倡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而在《黄帝内经》中也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如果不是应季的食物,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社会中的确已经被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围,而且已经没法再离开它们了。杨宏志提醒,在食用反季蔬果时,应注意阴阳平衡,夏季阳热较盛应少吃燥热的食物,冬季则应少吃寒凉的食品。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胜就是胜过、超过的意思,气就是主食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专家建议:孔子不提倡耻衣恶食,恶食意即挑食、偏食,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学上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按照营养保健要求,膳食中不可忽视食物纤维,膳食上不偏食,荤素结合,粗细搭配。这样就可能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它将极大地促进健康。

《皇帝内经》中说到兹食肥甘足生大疔,意思是过量吃肉就会产生疮疡类的疾病,现代研究更是发现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病、癌症慢性疾病复发密切相关。专家认为,饮食不能没有节制,按照国际标准来说,每餐应1/3是素菜、1/3肉、1/3主食,这样的食物搭配最合理。肉类多了容易产生毒素,损害肝胆,对于有炎症、肝胆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应减少吃肉,甚至是戒肉。

不撤姜食,不多食

意思是说,每次餐桌之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夏季吃姜的好处,那么姜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让孔子也大为推崇呢?又该怎么吃才正确呢?

专家建议: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趁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此外,生姜还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中医认为应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和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但吃多则易伤阴助火。

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酒量不大,电影《孔子》中他向鲁君请命救下漆思弓后,就有孔子与子路等一班弟子一同畅饮的镜头。不过他都能自我遏止、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专家建议:交际应酬中,喝酒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但酒精是肝脏的克星,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衰竭以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如果避免不了要喝酒,就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空腹喝酒,古语有云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喝酒前可适当吃些水飞蓟类制剂或辅肝药,减少肝脏的负担;喝酒有度,切忌喝得大醉,以免急性酒精中毒,如在一段时间内喝得特别多的,应注意要定期到医院保健体检。

细品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养生经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

在科学很不发达,医疗保健条件相当落后,人均寿命还不到30岁的春秋战国时代,一生经历坎坷、东奔西走的孔子却享年73岁,这与他平时注重养生保健有很密切的关系。

大德必寿

孔子的精髓是养性。他一贯倡导修身,克己,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提出了道德修养与寿命长短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是孔子养生体系最突出的特点。他尊老爱幼,斥责遗弃老人的行为。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指出人在少年、壮年、老年三个生理阶段,各有所戒。这就是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要注意劳逸适度,特别是在性生活上,不能贪欲,否则就会损害身体;人在血气方刚的时候,爱争强好胜,但应防止动辄打架斗殴、强力举重等;到了老年,更应注意心身不可过度劳累,即不可贪得,要把名利看淡一些,不要挖空心思去谋取个人利益。这是孔子养性的核心理论。他欣赏清心寡欲的心态,反对患得患失;提倡心胸坦荡、刚毅、坚强。他认为骄傲自大、游荡忘返和饮食荒淫这三种情绪有害于健康。他提出三种有益健康之事,即调节行为、道义之善、交好朋友。

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仁者寿。他解释说:待人要宽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样的人能长寿,他在《中庸》中更加明确阐述:大德必得其寿。这是因为,大德者,必德高望重,安心处世,光明磊落,性格豁达,我们平时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也是这个意思。由于无私,所以终日心平气和;由于宽厚待人,没有嫉贤妒能的忧虑,心里自然泰然自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所以君子是心胸宽阔、豁达开朗的人,小人是经常局促不安、愁眉不展的人。孔子指出,人到了老年,自己的行为能把握得住,也能放得开,进入了一个能解脱一切的状态,可以做到不为纷烦的世事困扰,能应变一切顺境、逆境,变得眼界高超,虚怀若谷。人若如此修德,则心无思欲,胸怀坦荡,多吉多利,可以使人的潜力得以发掘,素质得以提高,而且人人重德,社会和谐,大家生活在畅心如意的环境里,益身延年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自强不息

孔子的养生观是自强不息,与老子为首的道家主张清净无为不同。孔子认为,人们不要消极避世,而应积极进取,追求理想,去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孔子晚年还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经》,达到韦编三绝的地步;还继续为弟子们上课;发愤的时候忘记了吃饭,高兴的时候扔掉了忧愁;连快要老了自己还不知道,确实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他,使他不断有所作为,身心得以锻炼,从而获得长寿。孔子63岁时,两度被鲁国驱逐;到卫国又被收监禁闭;在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被楚军团团围困,饿得弟子们爬不起来。而孔子却安于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他这种乐观处世的性格,正是他自强不息、有所追求、有所寄托的体现。

食行起居有道

孔子同常人一样,生活中琐碎事情很多,他认为都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孔子在饮食方面非常讲究。他说,吃饭要按时,不时不吃,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有八不食的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即粮食陈旧发霉了不吃,鱼肉不新鲜了不吃,食物变色了不吃,食物变味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不是新鲜的菜蔬不吃,在市场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从而避免了因饮食不当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孔子对饮酒也主张要适度,不暴饮。在起居卫生方面,孔子也有一些有益的讲究,提出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等,强调睡觉、起坐的卫生。睡觉时必有寝衣,洗澡时必有明衣,坐着狐络做成的垫子,夏防潮冬保暖。

强身健体

孔子推崇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他经常参加的活动有驾车、游泳、射箭、打猎、登山、钓鱼、弹琴等。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他喜好爬山、游泳的写照。孔子还擅长以步当车,周游列国。孔子钓鱼和射鸟并不是为取其物,而在于游于艺。孔子把美妙的乐章比作鲜美的肉肴。听到一首好歌曲,三月不知肉味。他经常随人学唱歌曲,并且经常自己唱歌。他还把武舞(相当于今天的武术)列为教课内容。由此可见,孔子参加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于陶冶情操,放松精神,锻炼身体。

孔子善抚琴,他在弹琴时,神怀庄重,四体通泰,目光远大,壮志凌云。孔子在咏歌击磐时,能将自己的精神与磬声融汇在一起,达到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的境界,可见孔子的音乐造诣是很高的。

由于孔子的人格高尚,目标远大,博大包容,安定泰和,且以克己修身、食行起居有道来养生,美食精细以颐年,故而身强志坚,不懈追求,自强不息,成就了伟大的事业。他以自身的养生长寿实践给后人展示了一条长寿之路,成为人们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光辉楷模与典范。

孔子晚年的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纷扰,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养生术有关。

心胸开阔以养性

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的话就是很深刻的养生经。人到了老年,自己的行为能把握得住,也能放得开,进入一个人能解脱一切的状态,这时,不为世事所困扰,对一切顺境、逆境都看得很开,变得眼界高超,虚怀若谷。 但这又不是看破红尘,消极避世,而仍然是积极进取,追求理想,享受生活乐趣。所以孔子晚年还致力于编撰《春秋》,不倦地学习《易》,以至韦编三绝,还继续给弟子上课。 有一次楚国大夫叶公问孔子的学生子路:你们的孔夫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人。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对子路说:孔子这个人啊,发愤时可以忘了吃饭,高兴时什么忧愁都扔掉了。他啊,连快要老了自己还不知道。(《论语.述而》)应该说,正是这种开阔的心境使孔子获得了长寿。

饮食讲究以养生

孔子晚年饮食很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要求高的。这八不食分为三类: 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 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菜蔬不吃。 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这八不吃,对饮食卫生的要求很全面,对当代人也是一种启发。 孔子还很强调吃相,他说:食不语,寝不语。就是吃饭时不要说话,睡觉时也不要说话。 孔子有句名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指粮食,脍指切碎了的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精加工的粮食,吃的肉切得越细越好。这是大有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会引起消化不良症。孔子晚年坚持了这一饮食原则,保证了营养的摄人,是他长寿的重要保证。 孔子的这句话还可作另一种理解,那就是老年人要多食用美食。美食就是经过精巧烹调,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能刺激人的食欲,使人胃口大开。现代很多营养学家都主张:保健食品应该是美食,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们应提倡家庭美食。 家庭也可以制作美食。美食精细以颐年,对老年人来说,这不是一种奢求,而是养生的需要。

总结:看完以上的这些关于孔子讲述,我想大家都已经了解了一些养生保健方法,那么不妨照着以上说的这些去做做看吧!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饮食养生频道的《孔子的“食经”成他长寿奥秘》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长寿老人的养生经按摩”专题。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