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养生是为什么

2021-09-14 │ 让你养生是为什么 秋季足疗养生

秋季养生宜足疗 你知道为什么吗

朱德说“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好注重养生,养生除带给我们好的身体,更有心灵的健康。四季养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秋季养生宜足疗 你知道为什么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足疗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休闲养生方式,通过足疗,能有效促进人体脚底的血液循环、缓解身体疲劳以及疏通经络,适用于每一个养生群体。如果你时常感到疲劳或是想要预防身体疾病,通过足疗就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足疗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哪些好处吧!

1、促进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流动,输送营养,排出废物,促进血液循环对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健康人都有一双脚,但您有没有想过脚承受着多大的压力?每走一步,一个68千克重的人其足部将承受260千克的压力。平均每一天,您的双足要承受260万千克的压力,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4万个人在你鞋上踩一下所产生的压力,所以做足疗是可以帮助我们促进脚底血液循环,缓解疲劳的。

2、调节神经

经常做足疗还能帮助调节神经,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机构,神经组织遍布人体各个部位,在控制和调节机体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神经组织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反射活动来完成的,完成这种活动的基础就是神经元。足部分布着非常丰富的神经组织,通过有效刺激足底反射区,可使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得到调节,使正常的更强壮,不正常的得以改善和恢复。

3、疏通经络

经络不通则会痛,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骨皮肉等组织器官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使机体协调统一。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因为我们身体中每一个部位其实都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足疗的话就可以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对于身体的一个养生保健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功效,疏通了我们的经络,就可以更好地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预防一些疾病的入侵。

结语:在看完上文的介绍后,相信大家都知道做足疗对我们的健康都有哪些好处了吧!随着我们对健康的渴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养生,而足疗作为一种休闲的养生方式,其强大的养生功效深受广大养生人士的青睐。建议大家平时可以适当做个足疗,帮助缓解身体疲劳,疏通经络,以防病祛病。

延伸阅读

秋季养生的禁忌你知道么


秋季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尤其在秋分以后,秋主收的特点更为明显,阳气、阴津等都要进入收藏、收敛的状态,为冬季做准备。养生防病要根据季节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民间素有秋补习俗。但进补不可乱补,下面就给大家讲讲秋季养生的禁忌。

秋季养生的禁忌:

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秋季养生 头部宜低温足部宜保温


民间养生有句俗语:“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意思是说,头部适宜保持相对低温,足部应该注意保温,否则容易生病。

实际上,与此相似的说法早有记载,例如《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人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赤……冬日冻脑……圣人之常法也。”《脉法》中也说“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寒头暖足,既是古代中医学的治病准则,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头为诸阳之会,适当寒冷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及神经,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保健作用。倘若头部温度太高,不但对健康不利,甚至可导致疾病。另外,寒从脚起,由于脚接触地面,离心脏最远,热量到达较慢,是阴气聚集之处,最易受到寒邪侵袭。因此,足部保暖也同样重要。

虽然现在天气渐渐转凉,但对脑力劳动者来说,工作久了仍易出现烦躁、头昏脑涨、思维缓慢的症状,此时如果用冷毛巾敷头面,或用冷水洗洗头发,能使头脑迅速清醒,胸中烦闷也可消散。坚持经常用冷毛巾敷头面,每天数次,每次3~5分钟,一方面能提高思维敏捷度,另一方面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感冒。

秋天的夜晚气温偏低,暖脚的好处在于驱寒、强身、帮助睡眠,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足部穴位,消除疲劳。暖足,除选择宽松、柔软、保暖性能好的鞋袜之外,易出脚汗者,鞋内还应放上吸湿性较好的鞋垫,双足的表面温度宜维持在28℃至30℃。

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温水泡脚,水温以不烫为宜,待水温降低后,持续添热水保证水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左右即可。以确保足部的血液畅通,用热水泡脚,尤其在临睡前泡,可行气活血,舒经通络,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若在泡脚的同时,再对足心足趾穴位进行自我按摩,还有消除疲劳、帮助睡眠的功效。

秋季的养生之道,你知道多少?


秋季,“进补”成了养生人群的“头等大事”。那么秋季的是什么呢?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您知道在秋季饮食注意事项中,调节脾胃要放在滋补之前吗?

秋季,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腻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易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因此,秋季饮食,先调脾胃后滋补才是正理!

脾虚患者

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老年人及儿童

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 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附片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古代医学家认为,秋季草木零落,气清风寒,节约生冷,以防疾病,此时宜进补养之物以生气。如果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若不注意养生保健,身体就容易患病,使旧病复发,因此,秋季养生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健康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

俗语说得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加强锻炼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6.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7.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8.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9.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10.注意养阴

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于养阴。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因此,秋季锻炼要适度。

你知道吗 秋季分年龄养生效果更佳


秋高气爽,正是养生的绝佳时机,不过秋天比较干燥,秋燥的季节特点容易使人的脏腑处于燥热状态,因此人也更容易出现疲劳、懒散、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想要在秋季健康养生,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分年龄层次去进行,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养生,养生效果也会更好哦!赶紧来看看吧。

20岁:秋季作息要规律

20岁最有的年轻人身体素质相对较好,精神状态也最佳,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往往很容易导致生活作息不正常。但爱玩的你一定要记住这几个时段:最佳的睡眠黄金时间是晚上11点之前,因为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的排毒时间,1点到3点是肝的排毒时间,早上5点到7点是身体排毒的最好时间,这个时候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良好的生活作息不仅让20岁的人在秋季每一天都有好精神,良好的作息也让你一辈子都健康。

30岁:秋季要舒压

30岁的人应该特别注意养气调神,要做好“收气”的工作。秋天容易让人产生失落之感,环境让人忧愁,这时,很多人会出现精力减退,性情忧郁,情绪紧张,动作迟缓,反应差,压力最大的30岁人,秋季最重要的养生秘笈,就在于舒缓压力,拥有正面积极的心态。建议30岁左右的人每天睡前多想想开心的事情,会心一笑之时压力也就自然释放了。

经过上述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都找怎么分年龄段去养生了吧。其实想要达到好的养生效果,我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例如文中提到的20岁的人宜作息规律,30岁的人宜养气调神,而40岁的人则比较适合运动健身,当然,这些都仅供参考,大家还需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选择。

2020夏季足疗的好处


导读:现在足疗很受欢迎,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那么2020夏季足疗好处,你了解吗?其实2020夏季足疗好处多多,如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睡眠质量等,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2020夏季足疗好处

足疗现在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经常泡脚可以消除疲劳,还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但是很多人认为,寒冷的季节才是以泡脚,炎热的2020夏季就没有泡脚的必要了,其实2020夏季也需要泡脚。那么2020夏季足疗好处有哪些?

在2020夏季足疗的作用就特别表现在以下方面:

1、足疗促进血液的循环与新陈代谢,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从而使足部与全身的血液流通。足疗还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的负担,起到对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的调节,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

2、足疗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在2020夏季,人们可以通过足疗来增强抵抗力,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3、足疗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坚持每天泡脚能够起到调节经络、气血的作用,加快头部血液流动,及时地补充大脑所需的营养物质。另外,常常按摩脚上面的睡眠反射区域能够抑制大脑皮层,令人脑感到舒适平静,更容易入睡,并且可以加深睡眠。

4、足疗可以起到消除疲劳以及缓解压力的作用。夏天闷热,人们很容易会感到疲劳困乏,特别是上班一族,工作压力非常大,在家可以适当进行足疗,这样就能够在放松身体,缓解压力了。

5、足疗能够祛湿毒。在夏天,天气一热,人们就很喜欢选择吃些生冷的食物,或者是经常在空调房与室外交互行动,这样就会导致湿毒入侵身体。因此,在每一天的晚上都可以用热水泡脚来排除体内的毒素,从而祛湿,达到保健的功效。

从上文,你知道了2020夏季足疗好处,那么你了解2020夏季足疗的方法吗?其实2020夏季足疗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几种。

2020夏季足疗的方法

1、将适量米酒倒入泡脚的热水中。此法可刺激皮肤出汗以排出体内的酸性物质,有缓解疲乏的功效。

2、取新鲜或晒干的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能有效祛虚火、寒火,可以辅助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不能经常采用此法。因为艾叶泡脚能将虚火、寒火往下引,长期使用此法,会引起头面部的气血两亏,供血不足,反而会引起头晕、头痛等不适。

3、直接在泡脚水中加入生姜适量,食盐可清火、凉血、解毒;生姜具有散寒、止吐、解毒的作用,经常用生姜盐水泡脚,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感冒,还能达到改善虚汗体质的作用。

4、直接在泡脚水中加入适量白醋。增加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得光滑;还可以祛除风湿,改善畏寒怕冷等人体不适症状;可杀菌抗菌,有助消除霉菌、脚癣、皮肤病。

以上2020夏季足疗的方法很简单,你都可以在家试试。不过,想要用足疗来养生,你需要注意一些细节,不然适得其反,下面小编为您介绍2020夏季足疗注意事项。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