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血管畸形,也称为胎记。它是一种良性肿瘤,起源于残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更常见于婴儿出生或出生后不久。它的原因未知,一些学者报道它与血管内皮干细胞有关。血管瘤大多数发生在面部皮肤,皮下组织和口腔粘膜,例如舌和唇。那么,治疗血管瘤方法是什么?
血管瘤干扰素治疗适用于重症血管瘤患者
适应症是血管病变侵犯主要脏器或通道而危及生命、生长在四肢有致截肢危险并经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无效的重症婴幼儿血管瘤,对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作为一线药物。常用 300 万 U/m2 皮下注射,每日一次,有效率可达 80%~90%。干扰素的副作用有轻微发热、一过性白细胞减少、轻度肝转氨酶升高等。
血管瘤的两种激光治疗方法
①选择性光热解作用: 1983 年由 Anderson 和 parrish提出,选择性光热作用理论是指激光照射产生的热所引起特异性色素靶目标(如血红蛋白、色素颗粒等)的选择性热介导损伤。
②光动力学疗法( pDT):利用激光光源所进行的光化学疗法,当静脉给予光敏剂后,光敏剂立即被血管内皮细胞大量摄取,血管内皮细胞与表皮细胞内光敏剂的浓度显著不同,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后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光敏损伤,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进而引起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成导致血管壁进一步损伤与破坏。
血管瘤的浅层X光治疗要慎重
增生期血管瘤内皮细胞对放射线敏感,射线对早期的血管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成熟的内皮细胞不敏感,所以对鲜红斑痣或各种血管畸形无效。
放射剂量过大可造成骨生长中心的阻抑,深部组织损伤及慢性放射性皮炎等并发症。有些 20~30年后在治疗区出现肉瘤,颈部甲状腺、甲状旁腺、唾液腺功能衰竭,胸部放射后乳腺发育受阻。
血管瘤的硬化剂注射治疗使用于发展较慢的病情 各种硬化剂如热水、高渗盐水、5%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明矾、乌拉坦、红霉素甚至包括平阳霉素等,对血管瘤的治疗各人评价不一。很多人认为注射硬化剂副作用过大,如疼痛、硬结、坏死、继发性瘢痕、皮肤萎缩等。但有关硬化剂的应用仍常有报道,大多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如术前使血管瘤减小功用于术后残留的病灶或某些不宜切除和修复的部位如上颌等,适用于一些进展较慢的病灶。但也有人以硬化剂作为主要疗法。
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危险,需谨慎
对局部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或草莓状血管瘤血管瘤可切除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切除彻底者可无复发。可根治单个病灶或整个受累肌肉能够完全切除有广泛病变。头面部因结构重要复杂及美观等因素,手术的局限性更多,困难更大,复发也较其他部位多。手术最大危险是大量出血且难以预料。短期疗效好,亦常发生出乎意料的复发。原因是残留静止状态的血管异常或错构瘤,这些静止的病灶,放射学、手术中和组织学检查都不能发现而在手术后残留,原有的血管异常形成新生血管,最终发展为活动性的临床病灶。
血管瘤激素治疗的几种不同药物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广泛性海绵状血管瘤有较好近期疗效,可使血管瘤变小 20%~60%,为今后选用其他治疗方法创造条件。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或“得宝松”作为一种长效类固醇局部注射后吸收缓慢,全身影响小,在病灶内长期维持高浓度而使迅速增长的血管瘤停止生长。不同的血管内皮发育程度不同,反应亦不一样,对毛细血管瘤效果较好。局部注射要注意在瘤体内多点小量给药,避免造成局部皮下组织的萎缩。
血管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它可以直接出现在皮肤上,也可以出现在皮下软组织,甚至在食道,肝,肾,乳房,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血管瘤,他们有疑问,血管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它会变成癌症,需要被移除吗?有些血管瘤医生会建议做介入治疗,那么,血管瘤介入治疗是什么?
血管瘤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从患者的大腿根部进行穿刺,导入一根微导管,在DSA机器(数字成像,在躺着的患者身体上方,形成血管等的造影)的指引下,导管在人体血管的走动清晰可见,医生要操作导管绕过心脏,到达患者脑部的血管,然后进行栓塞剂填充等治疗。
不过,即便得了血管瘤,也不需特别紧张,血管瘤是良性的,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证据表明,它会恶变,大部分血管瘤患者能与血管瘤和平共处,三年,五年,十年,动态复查血管瘤,都没什么变化,对于体积很小,又没有引起特殊不适的血管瘤,则无需手术。
第一,肝血管瘤,应该选择肝脏彩超检查,如果是做CT或核磁共振,则一定要选择增强。
第二,食管血管瘤,应该选择胃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可以进一步鉴别与诊断。
第三,乳腺血管瘤,应该选择乳腺彩超检查。
而对于皮肤上的血管瘤,大部分肉眼可以直接看到,因为皮肤上的血管瘤更容易处理,所以大部分皮肤血管瘤,无论体积大小,均可及时处理。
外阴毛细血管血管瘤可以在没有积极治疗的情况下随时间自我控制或消退。如果几个月内没有消退,可以采取冷冻疗法或局部放疗,或根据不同类型和具体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婴儿期血管瘤,特别是草莓血管瘤或海绵状血管瘤,可能暂不治疗。如果在观察数年后没有消失,则应酌情选择以下处理方法。
外阴血管瘤一般治疗
一、硬化剂注射:
1、适用人群:
适于小范围的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
2、具体操作:
注射器刺入瘤内,回抽无血后,将药物注射于血管瘤基底部,每周或隔周1次,注射量视瘤体大小而定,一般须数次方可见效。
3、注意事项:
(1)采用曲安奈德(醋酸确炎舒松A)注射液进行损害内注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剂量视损害大小而定,一般每次10mg,每周1次,5次为一疗程。
(2)小儿草莓状血管瘤生长迅速者,可系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口服泼尼松20~40mg/d,持续治疗1~3个月,血管瘤可缩小。
二、手术切除
1、适用人群:
适于范围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
三、放射治疗
1、草莓状血管瘤:
可用放射性核素90Sr敷贴、放射性核素32p专用敷贴剂、选用组织半价层与之相当的X线进行照射。
2、海绵状血管瘤:
可使用放射性核素胶体32p注射、选用X线照射等治疗方法。
3、鲜红斑痣:
可使用X线照射和放射介入法等。
四、激光疗法:
1、草莓状血管瘤:
Nd-YAG激光和氩离子激光可用于草莓状血管瘤的治疗。
2、鲜红斑痣:
用Nd-YAG激光(波长532nm)、氩离子激光(488nm及514.5nm)、铜蒸气激光(578nm)等,治疗效果出众。
五、光动力学:
在光动力学疗法中,以铜蒸气激光为光源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显著优于以倍频YAG激光为光源的疗效。
六、液氮冷冻:
可用于草莓状血管瘤,因有痛苦,常难以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
七、恒磁场治疗:
采用表面磁场强度0.1~0.2T的钕铁硼水磁体每天贴敷,连续3个月~1年。
血管瘤属于一种良性的肿瘤,大多病发于儿童群体当中,患者身体上会出现大片泛红的斑痣。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比较多,主要是根据血管瘤的症状来确定治疗方法。小腿血管瘤手术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通过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冷冻或者激光、注射等方法治疗,具体的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概述
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腿部血管瘤的时候可能是有一些先天性的因素导致的,一般来说血管瘤容易出现在一些小孩患者的身上。当患者出现腿部血管瘤的时候一般来说,如果症状比较轻微或者瘤的体积比较小的时候容易治疗。但是当患者瘤体比较大面积比较大的时候,对于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早期的控制,防止出现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采用物理方法,也可以采用手术的方法。
二、步骤/方法:
1、 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腿部的血管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早期的治疗,防止出现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来说,早期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物理的方法来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出现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2、 另外的患者出现腿部血管瘤的时候还可以使用一些物理的方法,不说可以说冷冻的方法另外注射硬化剂对于患者来说也非常的重要,能够有效地防止患者的血管出现静脉硬化。另外患者还可以采用手术的方法。
3、 手术的方法对于血管瘤患者来说,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出现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一定要注意积极保护患者的肢体。防止出现摩擦和破损。
三、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腿部血管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早期的进行治疗,防止出现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来说可以使用一些手术的方法治疗也可以说一些物理的方法进行治疗。
感谢阅读养生路上网养生人群频道的《血管瘤硬化治疗》一文,本文由我们优质撰写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养生路上能帮上忙,也同时希望您继续阅读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血管瘤养生”专题。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