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养生与运动矛盾

2019-11-08 │ 低温养生与运动矛盾 冬季养生防冻小常识

持续低温谨防冻烫两伤

千保健,万保健,心理平衡是关键。千养生,万养生,心理平衡是“真经”。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养生越来越看重,养生关系着你、我、他的生活质量。如何避免走入有关四季养生方面的误区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编辑了“持续低温谨防冻烫两伤”,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冷的冬天让人们尝尽了苦头,有一部分人这两天手脚又红又痒,看了医生才知道自己被冻伤了。据了解,冻疮好发于老人、儿童、妇女以及那些末梢血液循环差的人。

预防冻疮首先需要保暖,尤其是应注意手足、耳朵等裸露部位的保暖。寒冷天气不要穿过紧的鞋袜手套。还应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也有利于冻疮的恢复。

另外,出现冻疮不能用热水浸泡,应该甩37~~C-40~C的温水浸泡患处。冻疮没有破、患者可以外涂冻疮膏

与冻伤相对,随着天气的日趋寒冷,暖宝宝贴片、暖手炉等取暖用品因其携带方便、取暖效果好等深受人们喜爱,但由于使用木当而导致的低温烫伤"事件也多了起来。医生提醒人们,在使用这些取暖设备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若使用的是金属和电子取暖器。不要紧贴皮肤。因为皮肤持续接触70qC的物体1分钟就有可能被烫伤;持续接触近60qC的物体5分钟以上也有可能被烫伤,这种烫伤在医学上被称为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的创面一般疼痛感不明显,但会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发自等症状。这种烫伤面积不大,但深度可达Ⅱ度,严重者会达到Ⅲ度。创伤较深时,往往会造成组织坏死。因此,烫伤后应及时治疗,不可延误。

扩展阅读

怎样预防冻仓


1、怎样预防冻仓

多用冷水洗脸

在天气转冷之前一定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洗后要及时擦干并涂抹护肤霜、药用甘油、凡士林软膏等。这样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冻疮的发生。

抹保湿霜

每天最好抹4次保湿霜,补充流失的水分。洗手的香皂可换成多脂性香皂或含油性的洗面奶洗手。护手霜可选用含甘油、矿物质的润手霜。敏感干性肌肤宜选含有薄荷、黄春菊等舒缓成分及甘油等滋润型的润手霜。

暴露部位涂抹护肤品

在寒2020冬季节,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失,因此应经常保持服装、鞋袜干燥。易受冻部位可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护肤品,以保护皮肤,减少热量散失。当从户外回到户内时,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烤火或用热水浸泡肢体,而应让肢体自然复温。

2、冻疮的病因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冻疮的发生。

3、冻疮的临床表现

冻疮好发于初冬、早2020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褪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痒感明显,遇热后加剧,溃烂后疼痛。

冻仓治疗偏方

1、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2、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3、“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4、香蕉对冻疮奇痒症状也有作用,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5、冻疮患者可以去菜市场买60克得生姜,将它们切碎捣烂,然后往里面加入100毫升的白酒,让生姜在里面浸泡3天。然后使用消毒过的棉签沾药液然后涂抹在冻疮的部位,每天2次,连续擦拭1周。

冻仓食疗方

1、鲜山楂泥:

[原料]鲜山楂150g。

[制法]将鲜山楂洗干净,其中100g用微火煮熟,捣烂,趁热摊在布上,外敷患处。另50g用清水煮熟后,放入少许白糖,去渣饮汤。

[功效]调和营卫,补血益气。能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冻疮患者。

[用法]患处每日更换1次。去渣饮汤,1次/d。

2、柿子油膏:

[原料]柿子皮60g,熟菜子油适量。

[制法]将柿子皮晒干,烧灰存性,研成细末即可。

[功效]敛疮生肌,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气血亏虚、已溃的冻疮患者效果显着。

[用法]将油膏涂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3、蛋黄油膏:

[原料]鸡蛋黄2个,麻油少许。

[制法]将鸡蛋煮熟,取出蛋黄放在铁勺上,用文火煎熬,使蛋黄油析出,去掉蛋黄渣,将油冷却备用。用鸡蛋黄油掺与麻油少许,外敷治疗溃烂冻疮。

[功效]生肌祛腐,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冻疮溃破者。

[用法]先将茶叶水清洗冻疮处,然后搽上鸡蛋黄麻油,外用纱布包扎好,3~5日冻疮伤口即可愈合。

冬季怎么防冻疮


冬季怎么防冻疮

1、冬季怎么防冻疮:保暖

寒冷是冻疮产生的主要病因,想不被冻疮折磨,最重要的预防办法就是保暖,尤其要做好冻疮好发部位的保暖工作,出门的时候注意增添衣物,戴上手套、围巾和防风耳套,还要注意脚部的保暖,穿上加绒的棉鞋。

2、冬季怎么防冻疮:锻炼

冻疮虽然长在身体的局部位置,但它与身体的素质是分不开的,坚持体育锻炼时预防冻疮的好方法,因为锻炼可有效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避免冻疮有机可乘。

3、冬季怎么防冻疮:注意脚步的干爽

要预防脚趾长冻疮,就应该选择舒适合适的鞋子,尽量不要挑选尖头鞋,也不要将鞋带绑得过紧,以免影响脚部的血液循环。此外,还建议保持脚部的干爽,勤换鞋袜,避免潮湿。

4、冬季怎么防冻疮:防止潮湿,保持干燥

在家里做家务比如洗碗、洗衣服,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可以用热水保持手的温度,洗完之后一定要及时擦干,因为潮湿是对冻疮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冻疮的一个诱因。

5、冬季怎么防冻疮:生姜涂搽皮肤

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可防止冻疮再生;若冻疮已生,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待凉后涂冻疮患处,每日两次,连涂三天,就会见效。

6、冬季怎么防冻疮:温差水泡法

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乾地3次,可以不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7、冬季怎么防冻疮:温水泡脚

临睡前用温水泡脚,一开始用暖暖的温水,再慢慢加入热水,泡15-20分钟;如果没有这个适应过程,脚一下子从冷空气转移到热水中,血管瞬间扩张,反而会加重症状。

冬季冻疮的形成原因

首先,生冻疮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儿童、少年容易发生冻疮,青壮年次之,老年不容易发生冻疮。这是因为儿童和少年接受寒冷刺激以后,皮下小血管收缩反应比中年人,特别是比老年强得多。在寒冷的刺激下,儿童少年的皮下血管发生痉挛性收缩,血液瘀滞,局部组织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损伤,而老年春的皮下小血管对寒冷的刺激则不敏感,所以,不易生冻疮。

体质强弱以及血液循环状况好坏,与发生冻疮也有密切关系。患心脏疾并血管疾病和末梢血液循环机能差的人,局部皮肤对寒冷的适应性、耐受性和抵抗力差,经不起寒冷的刺激,容易发生冻疮。

性别对生冻疮也有一定影响。青年和壮年妇女比同年龄的男子容易生冻疮,这是因为妇女对寒冷的适应性差,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低。

潮湿是引起冻疮的另一原因。在潮湿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人,可以明显加重寒冷对他的影响和危害,更容易破坏局部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功能,促使冻疮形成。所以在潮湿中比在干燥环境下生活更容易发生冻疮。此外,长期站立、缺乏活动、衣服窄孝营养不良以及疲劳过度等,也容易发生冻疮。

民间治疗冻疮偏方

1、发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外涂冻疮膏;局部温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2、也可用猪油蜂蜜软膏(比例3:7)外敷。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

3、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杆2两、茄子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4、擦十滴水:方法是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再滴上十滴水数滴,轻轻按摩,三五天即见效。

5、涂蜂蜜膏:油脂有保温作用,蜂蜜有营养皮肤作用。取3份熟猪油、7份蜂蜜,外加少许樟脑,混拌均匀成膏。不必加热,每天涂抹患处1~2次,对早期冻疮疗效显著。

秋季适宜低温养生


《黄帝内经》中称:“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说的就是高处寒冷地,人的寿命长;低处气温高,人的寿命短。目前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人,多生活在亚寒带和寒带,比如日本和北欧。研究表明,生活在寒带的人,寿命比热带人平均要长10~30岁,就是受益于低温的生活环境。

现代人需要“降降温”

“低温养生,并不能简单理解为降低人体温度,而是以降低细胞代谢速度,进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寒冷使细胞分裂慢,新陈代谢也慢,所以衰老来得晚,寿命自然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杨力这样解释。

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孔令谦说,相对中医主张的悠闲与恬淡生活,当下都市生活中的压力,也可说是一种燥热。就如同一个开关,你来回开关次数多了,寿命自然变短。人类生命活动是遵循能量的消耗规律而运作的,消耗越快,寿命越短;而低温养生则能调控“生命能”的消耗速度,使其慢些再慢些,寿命便可随之延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中医药文化分会秘书长温长路认为,现代都市人群因精神压力过大、熬夜以及过食肥甘厚味等诸多原因,造成都市人群体质大都以内热为多,尤以阴虚内热者更为常见。内热、火旺成为许多都市人的体征,也成为百病之源。低温养生则能培养更为合理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节身心的作用。

低温养生现在正当时,俗语就有“春捂秋冻”一说,在秋冬季节阴气旺盛、阳气衰微的时候蓄养阴气,犹如天助。正如给一棵干渴待饮的植物浇水,什么时间最好?春夏阳气盛,养阴犹如中午浇水,会被蒸发浪费掉大半,傍晚浇水则不但蒸发减少,还可以兼得夜露补充。因此说,秋季开始低温养生,就好比傍晚浇水,是最佳季节。

既如此,那如何才能做到低温养生呢?这可不是少穿一件衣服那么简单,要从饮食、环境、睡眠、运动等四个方面着手。

适当吃些凉性食物

从饮食着手。一是低温烹调。低温烹调能减少高温烹饪时致癌物出现的几率,又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食物中的养分,可谓一举两得。二是少吃偏热的食物,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做调节。麻辣烫、火锅等现代人爱吃的食物会给秋燥“火上浇油”,凉性食物有助于身体气息平衡,去除燥热,比如水鸭、鱼虾等体温偏低的肉类食物,稻、藕、笋等水生植物,大白菜、萝卜等蔬菜,冬菇、蘑菇等背阴处生长的菇类,冬枣、苹果等秋冬季成熟的水果,可起到滋阴润肺的作用。三是饭吃八分饱。进食越多,产生的热量也越多,易使体温升高。国外研究显示,少食可使动物体温下降,使其死亡几率降低1/3以上。

切忌夜生活过度

从睡眠着手。一是睡个“低温觉”。我们的体温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晚间9~11点开始下降,凌晨1~3点降到低谷,清晨8点左右开始缓慢上升,晚餐后(晚7~9点)达到顶峰。因此夜间睡眠是“低温养生”的好时机,必须杜绝熬夜,每晚要确保7~8个小时的睡眠,切忌夜生活过度,甚至通宵达旦地疯玩。二是避免“光压力”。在灯光中入睡会导致体温上升,使人体产生“光压力”,影响正常代谢功能,因此最好在黑暗的环境中入睡。

多接近绿色植物

从环境着手。一是多接近绿色植物。室外多栽种树木与绿色攀爬植物。比较起来,植物蒸腾吸收热量的贡献大于树木遮挡太阳辐射所减少的热量,“双管齐下”效果更好。二是弃用厚重的窗帘。换成薄些的、看起来淡雅清爽的轻纱或者棉质窗帘。三是家具也降温。多采用造型简洁、色调偏冷的藤、竹、木制品,达到吸收部分热量之目的,发挥辅助降温作用。四是尝试冷光灯。

多做瑜伽等慢运动

从运动着手。一是来一场自然之旅。多到河湖、高山、森林、峡谷等处做深呼吸。这样可以更多地采吸自然阴气,以收滋阴之功。二是常温沐浴。平时洗澡时,无论盆浴或淋浴,水温不必高,桑拿时房间的温度也不宜太高。温泉有滋润身体之功效,但不宜长期频繁浸泡热温泉。三是多做瑜伽、普拉提、太极拳等慢运动。游泳也是值得推荐的好运动,因为在水中消耗的热量要明显高于陆地,降温效果会更好一些。

5类人不宜“秋冻”

“低温养生”是个综合的概念,不能简单理解成一味的贪凉。温长路提醒,践行低温养生,要避免四个误区。

一是少穿衣。在气温低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保暖。

二是开空调。“低温养生”注重的是自然环境下的“低温”对人体的调节,大热天开空调有悖“低温养生”的原则。

三是喝凉水,吃冷饮。中医讲究少食“生冷”,与人体温度接近的食物才更养生。

四是不分人群。适当“秋冻”的确可增强人体耐寒能力,但并非人人适宜,五类人不宜“秋冻”:心血管病患者,深秋的低温和多风是心脏病的诱发因素;胃溃疡病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原有胃溃疡再次发作;脑血管病患者,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寒冷空气会对患者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使这类疾病复发或加重;老寒腿患者,腿部常有酸麻胀痛或沉重感,在受寒时症状易加重。

冬季如何防冻疮


冬季如何防冻疮

1、冬季如何防冻疮

在天气转冷之前一定要坚持用冷水洗脸、洗手,洗后要及时擦干并涂抹护肤霜、药用甘油、凡士林软膏等。这样可以增加抗寒能力,减少冻疮的发生。每天最好抹4次保湿霜,补充流失的水分。皮肤暴露处要多加保护,出门时应戴口罩、手套、防风耳罩等。冬天用辣椒水泡手脚,主要是为了活血,促进血液循环,依此类推,生姜水、煮熟白萝卜捂手等方法也是殊途同归。

细菌滋生也是造成冻疮的重要原因,勤洗手和每日用温水泡脚洗脚,清洁工作做好了,冻疮不易发生。在家里做家务比如洗碗、洗衣服,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可以用热水保持手的温度,洗完之后一定要及时擦干。用新鲜的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连搽数天。要注意保暖和勤换鞋袜,保持干燥。冬季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加血液循环。

2、冻疮产生的原因

寒冷是冻疮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肤湿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缺乏运动、手足多汗潮湿、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等因素均可致使冻疮的发生。

3、冻疮有哪些症状

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足缘、足跟等处,常两侧分布。常见损害为局限性淤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呈鲜红色,表面紧张有光泽,质柔软。局部按压可褪色,去压后红色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破裂形成糜烂或溃疡,愈后存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瘢痕。痒感明显,遇热后加剧,溃烂后疼痛。

冻疮治疗偏方

1、发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外涂冻疮膏;局部温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2、可用猪油蜂蜜软膏(比例3:7)外敷。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

3、可用霜打的辣椒杆2两、茄子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4、擦十滴水:方法是先用温水洗净患处,擦干,再滴上十滴水数滴,轻轻按摩,三五天即见效。

5、涂蜂蜜膏:油脂有保温作用,蜂蜜有营养皮肤作用。取3份熟猪油、7份蜂蜜,外加少许樟脑,混拌均匀成膏。

冻疮应该吃什么

1、多吃些富含烟酸的食物,如酵母、花生、豆奖、肉类、茄干、香菇、猪肝、猪心、牛肉、羊肝、羊肾、鸡肝、鸡心、鸭肝、鲤鱼、芝麻酱等。烟酿具有提高微血管抵抗力和防止小血管出血等传用,对于冻疮复发的预防有很大好处。

2、吃些抗寒活血的食物,如韭菜、胡桃仁、栗子、雀肉、羊肉、狗内、鹿肉、海参、河虾、大枣、山楂、桂花、茴香、葱、姜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

3、橘皮萝卜液,将2味药用清水洗干净后放入铁锅内,加水1000mL,煎熬20分钟,待汤温后洗患处即可。理气润肤,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冻疮早期、未溃破者。每晚临睡前用温汤洗1次,一般连用3~5次后冻疮即可痊愈。

“低温养生”延缓女性衰老


最近,一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火热。在感喟岁月流逝的同时,很多人也在饮食、健康等方面作出努力,希望留住青春。尤其是女性,想延缓衰老的愿望更加强烈。其实,根据专家的说法,并非一定要在饮食、保健品、美容品上下功夫,好的习惯比良药更重要。

养生专家认为,总体而言,低温养生、节制饮食、调动大脑活力,是保持生命状态鲜活的最佳方法。所谓低温养生,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或者室温的适宜。目的在于让人体保持一个相对低温的状态,这样可以降低细胞代谢速度,进而延缓衰老。一些养生书籍倡导女性要保持体表的高温温度,以确保健康,但其实,女人更需要低温养生。因为女性属阴,所以更需要阴性物质的滋养。再者,女性很容易出现阴虚,体现为手心、足心、心口发热等症状;而低温养生可使人体的体温降低,阴得以涵养,重新恢复阴阳平衡,阴虚所致不适感就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节制饮食方面,可想而知,过度的饮食会加重内脏的负荷,特别是心脏跟胃。而心脏承担着给身体输送新鲜血液的工作,一旦机能受损,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因为供血不足,而变得迟缓、呆滞,身体自然也就呈现出了老态。而脂肪细胞不仅产生大量导致糖尿病的荷尔蒙,还能产生一种叫做原浆的物质,这种物质会促使心脑血管硬化。因此,为了身体健康,要节制饮食,应该做到只吃七成饱,或者少吃多餐。

同时,调动大脑的活力也很重要。大概在30岁左右,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就慢慢下降,逐渐失去应有的平衡,一些衰老症状也随之出现。其中,大脑也会开始衰老,重量慢慢减轻。而离开了学校,放下了课本之后,很多女性都不会像以前一样深入地进行思考。尤其是一些家庭主妇,重复单调的家务活动已经泯灭了创造性思维以及降低大脑的运动速率了。专家认为,通过说话表达,细嚼慢咽,增加兴趣爱好等方法保持大脑的活力,也是至关重要的招数。

此外,专家建议,中国人讲究养生,讲究自然的调理养生法则,尤其在中医上,更是倡导调整饮食作息,少吃药的养生方法。比如养成午睡习惯、规律作息,经常改变姿势活动身体、怡情以养生等,都对衰老有抵抗作用。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