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运动养生的认识

2019-10-15 │ 谈谈你对运动养生的认识 天然养生

你身边的天然药,用对竟能防治百病

运动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药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运动。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养生的理念也在不断刷新,如果不需要我们的生活成悲剧,就必须注意养生。中医养生这方面的知识您掌握多少呢?下面是由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你身边的天然药,用对竟能防治百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一旦生病,往往会想到通过吃药来缓解,但是你知道吗?在日常的生活中,却存在着一些“纯天然药”,下面跟着小编看看吧~

李子

清肝涤热

李子不仅色泽艳丽、汁多酸甜,还含有丰富的糖分、果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李子性温,味甘酸或苦涩,具有泻肝利水、清热生津等功用,适用于阴虚发热、口渴心烦、肝硬化腹水等病症。另外,李子还有利尿、扩张血管、安眠、降血压的作用。

清心滋润

梨性凉,味甘,具有清心降火、解毒消痈、润肺消痰的作用。“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实火宜生用,虚火宜熟用。”有关研究认为,梨具有降血压、清热镇静、祛痰止咳、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等作用。梨性凉,所以不可多吃,以免伤及脾胃。

红枣

补虚健脾

红枣营养十分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 C 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红枣还能消除疲劳,补益气血,扩张血管,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作用。此外,红枣性温味甘,具有补虚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倦怠无力、失眠等病症。

柿子

清润化痰

柿子性寒,味甘涩,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化痰、健脾开胃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吐血、口腔溃疡、甲状腺肿大等病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未成熟的柿子不能食用,柿子也不能食用过多,否则会发生“胃柿石病”,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核桃

补肾抗衰

核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果品,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磷、铁、锌和多种维生素。常食用核桃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对提高脑神经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核桃性温味甘,具有补肾助阳、温肺定喘、补气养血、强筋健骨的功效,适用于肾虚头晕、阳痿遗精、失眠多梦等病症,其补脑益智的功效比较显著,是老年人养生益寿的滋养品。但因核桃含油脂量高,所以腹泻者不宜多食。

扩展阅读

常叩击穴位防治百病


中医认为,久坐族可通过叩击掌根、脚跟及八缪等几大养生穴位,可对穴位起到刺激按摩的作用,进而改善气血不通,促进血液循环,防治百病。

久坐使人体的脂肪和血液里的杂质毒素都会向盆腔、腰腹部沉积,对内分泌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十分不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叩击养生穴位的具体操作方法吧。

叩掌根

双手十指交叉,让两个掌根自叩二三十遍,直到掌根发红发热,可以促进盆腔的血液循环,刺激按摩作用。

叩脚跟

久坐时,可常把脚尖踮起来,双脚后跟相互碰一碰,然后轻轻落地,能对足部的养生穴位等起到刺激按摩作用。

通过叩击以上养生穴位,可达到刺激按摩穴位的作用,在操作上可不拘泥时间和频率,有空闲时即可进行。除了叩击穴位预防疾病外,久坐族每隔一段时间,应站起来运动或离开坐位走一走,同样可调节气血不通,改善血液循环。

久坐族叩完掌根和脚跟, 站起来,敲敲八醪,二三十下就行,这样可以更充分地活血化瘀,消除疲劳。

藿香正气水这么用竟能包治百病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中暑,很多家庭常备藿香正气水来解暑。除了大家公认的解暑效果好以外,藿香正气水还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功效。专家介绍几种藿香正气水不常用到的用途,赶紧记下来试试吧~

外敷防中暑

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能改善中暑症状,除了直接喝以外,还可以用来敷肚脐。 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等,解暑力较强。该药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食欲不振等,是解暑良药。但由于气味较怪,孩子常不愿意喝。

这时可用外敷法:用棉球吸足藿香正气水,放在孩子肚脐上,用创可贴或胶布贴住。可在孩子长时间户外活动前贴上,或是气温高的几天每天贴2~3小时。但如果气温持续在35℃以上,建议不要让孩子在户外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对酒精过敏、皮肤有伤口的孩子不宜用此方法。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用该药期间不宜同时服滋补类中药,注意饮食清淡,最好别吃甜食。服藿香正气水后,不宜开车和操作精密仪器、进行高空工作。目前,藿香正气类药物还有胶囊等剂型,也可适当选择。

巧治皮肤病

1 蚊虫叮咬

夏日若被蚊虫叮咬,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

2 慢性荨麻疹

口服藿香正气水10毫升,每日3次,连服2周为1个疗程。若伴有喉头水肿、休克、发热者,近2周来曾用过皮质激素治疗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采用此方法。

3 白癜风

藿香正气水有芳香通窍,促使气行的作用。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瘀散。每日用净布蘸藿香正气水涂擦患部,微微用力,反复蘸擦至皮肤微红为度,1日2次。

4 湿疹

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5次,连用3~5天。

5 足癣

将患足用温水洗净擦干,将藿香正气水涂于足趾间及其他患处,早晚各涂1次,治疗期间最好穿透气性好的棉袜、布鞋,保持足部干燥,5天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可见效。

6 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者,可将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50倍后清洗外阴,洗后瘙痒等症状会缓解或消失。

解酒治病

如果不慎吃多生冷油腻的食物,出现了腹痛、大便水泻或有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喝1支藿香正气水,可止吐泻,缓解疼痛,一两天后感冒症状即可明显好转。近年来,中医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藿香正气水还能治疗其他疾病。

1 醉酒

人在醉酒后往往嗜睡、呕吐、头昏。及时喝1支藿香正气水,可以醒酒,让醉酒者舒服一点。

2 婴幼儿腹泻

先将等量的丁香、胡椒混在一起,研成细末,每次1—2克,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内,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2—3日即可治愈。

3 晕车、晕船

用药棉蘸取少量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内,对晕车晕船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 美尼尔综合征

用藿香正气水,每次10毫升,每日3次,连用3—5日,症状改善后,可再用六君子丸作善后调理。

除藿香正气水外,研究发现如果服用藿香正气丸还能治疗失眠,每次1丸,每日2次,连服10日,疗效显著后,可再服用归脾丸调理。

中药黄芪泡茶喝竟能治百病


根据中医学来说,生病不用开刀,中医就能搞定,黄芪泡水喝营养高,小小中药就能竟百病,它的营养你了解多少?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黄芪的功效作用吧。

一、黄芪的营养价值

黄芪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又叫做绵芪。中医认为黄芪性温味甘,归肺经,具有很好的防治疾病和保健的作用。黄芪和人参、灵芝和阿胶又被称为中药养生四宝,黄芪是一味重要的补气药材。

我们平常食用的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的根,黄芪的营养价值很高,黄芪中含有多种氨基酸、胆碱、甜菜碱和钙、镁、锌等微量元素。如果你有脾胃虚寒、气血两虚和水肿等症状,中医给你开药的时候,肯定会放入这样一味中药材,就是黄芪。

黄芪的保健功效很强大,而且和不同的中药材搭配,会产生不同的防病治病的功效。比如说,黄芪和人参搭配可以大补元气,黄芪和桂枝搭配可补肾益气,黄芪与当归一同食用,可以补气生血,而黄芪与甘草同食,可去除燥热。

二、黄芪如何食用

很多人平时都不会经常食用黄芪,毕竟黄芪属于一味中药材,只有在熬制中药的时候才会用到。其实黄芪的食用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可以在做菜的时候加点黄芪,在熬煮鸡汤的时候加几片黄芪,不仅可以提鲜提味,还具有很强大的保健效果。

不过,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黄芪食用方法更为简便,但是治病的疗效一点都不逊色于黄芪其它的食用方法。我们平时可以将黄芪泡水喝,就像泡花茶一样,在白开水中放入几片黄芪就可以了。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也可以将黄芪放热水中煮一下,这样药性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

黄芪泡水不仅制作方法简便,我们随时都可以都可以饮用,而且黄芪水的保健效果非常惊人。如果我们能经常喝点黄芪水的话,就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

1、治疗胃炎

俗话说得好,十人九胃。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因此我们的肠胃很容易出现损伤。好多人都患有肠胃方面的疾病,有的人是胃胀胃痛,还有的人是胃溃疡,还有很多人患有胃炎。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胃炎应该如何调理呢?

其实,只要我们每天喝一杯黄芪泡的水,就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缓解胃炎的症状。因为黄芪可以加强心肌收缩力,同时也可以预防脏器官衰竭的症状。另外,经常喝点黄芪水还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肠胃功能,减少胃部发炎的症状。

2、增强体质

寒冷干燥的冬季到了,很多人都会出现手脚冰凉等症状,其实这是身体虚弱的表现。要想改善体虚气短的症状,我们不妨每天喝一杯黄芪泡的水。

为什么黄芪水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体质、强壮身体呢?因为黄芪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蛋白质和叶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小白鼠每天都服用黄芪水。一段时间过后,服用过黄芪水的小白鼠体重增长明显加快,体内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也得到了明显的增长,由此可见,黄芪具有比较明显的保健功效。

3、降低血压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对吃的也越来越讲究,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高盐高糖的食物。时间长了,他们很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压等疾病。那么,我们平时应该如何预防高血压等疾病呢?

其实,我们不妨每天泡杯黄芪水喝喝,因为黄芪水有明显的消除水肿和降低血压的作用,尤其对于一些中老年人,他们患上高血压以后,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这个时候更应该喝点黄芪水。

4、治疗银屑病

银屑病又被我们称为牛皮藓,虽然这种病没有明显的疼痛感,但是特别影响美观。银屑病属于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容易治愈,而且有复发的倾向。一旦患上了银屑病,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然而,经常饮用黄芪水就可以帮助我们辅助治疗银屑病。如果我们在黄芪水中加点当归、生地和白蒺藜这三味中草药,这样的话治病效果更好。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喝一杯黄芪水,坚持下去,你就会看到神奇的效果。

5、缓解身体疲劳

随着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出现了亚健康的状态。亚健康的状态是在健康和生病的状态之间,很多人经常会出现犯困、精神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无需吃药,但是会让我们烦恼不已。

其实,我们平时可以多喝点黄芪水。坚持每天喝杯黄芪水,我们的精神就会变得更好,气短的症状也会得到改善。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你想要精神充沛不畏寒的话,可以在黄芪水中加点生姜,这样还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帮助我们预防感冒。

6、防治缺铁性心脏病

心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因为心脏每时每刻都在向身体的各个器官供应充足的血液,如果心脏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损伤。心脏病的种类有很多,缺铁性心脏病就是其中的一种。

黄芪泡水喝还可以帮助我们防治缺铁性心脏病,效果也是非常的显著。我们可以将50克的黄芪用水煎服,每天要喝三次,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神奇的效果。

科学家为此还做过对比性的实验,将黄芪和丹参片进行对比,他们发现黄芪的治病效果更好一些。黄芪水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7、治疗肾炎

肾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出现肾虚和肾亏的症状,还会影响小便的排泄问题。如果我们不幸患上了肾炎,不妨多喝一点黄芪水,这样就可以加速肾炎的痊愈。

总结:黄芪的功效作用多,假如身体有些对症慢性病,不如用黄芪泡水来喝,既能治疗还能强身,大家不防一试,这样对身体也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

一虚生百病,治虚圣药就在你身边


关于“补”这个话题,可是不少人茶余饭后闲聊的热点,比如补气、补血、补虚……虚!这可是很多人不能忍受的,好像一说“虚”就隐含着什么意思似的,事实未必!但对于真正有补虚需求的人来说,就得仔细琢磨琢磨如何补了!在我们身边,其实就有一些中药,是具有补虚作用的,小编且介绍几味,仔细看哟~

1、人参

你身边的补虚中药,认识几何?

大补元气防虚脱,复脉固脱心神安。

补脾益肺为要药,生津养血治消渴。

肺虚喘咳爬蛤蚧,藜芦灵脂不相合。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栽培的俗称“园参”;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山参”,习称“籽海”。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

【功能与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气血亏虚,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

【用法与用量】3~9g,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1次2g,1日2次。

【注意】不宜与藜芦、五灵脂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蛀。

2、黄芪

你身边的补虚中药,认识几何?

补气升阳响当当,固表止汗能担纲。

利水消肿能护肾,生津养血消渴康。

行滞通痹治中风,半身不遂与痹痛。

托毒排脓治痈肿,敛疮生肌易见功。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与用量】9~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3、山药

你身边的补虚中药,认识几何?

山药补脾能养胃,

生津益肺咳喘愈。

补肾涩精尿不遗,

脾肾双补功效殊。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e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或趁鲜切厚片,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与用量】15~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4、大枣

你身边的补虚中药,认识几何?

补中益气效绵长,

养血安神睡得香。

不让烈药伤正气,

调和诸药有专长。

本品为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 jujub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温。归脾、胃、心经。

【功能与主治】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用法与用量】6~15g。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薏米红豆用对了才能百病消


体内湿气堪称万病之源,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个“药”。这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而且能解决大问题,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

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

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为“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

湿邪是造成现代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根本,而薏米红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可用薏米和红豆熬粥,作为晚餐的主食。

有人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加了一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事实上,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 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 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除了薏米红豆粥,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

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

咳嗽:意米红豆加梨

食欲不振、身体羸弱:薏米红豆加山药

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

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

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厢、党参

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枣

一味山楂这么搭配竟能治百病


一味山楂这么搭配竟能治百病

山楂加核桃赶跑腰痛

偏方:取核桃仁150克,山楂50克,白糖200克。核桃仁加水少许,用食物加工机打成浆,再加适量凉开水调成稀浆汁。山楂去核,切片,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时,滤出头汁,再煮取二汁,一、二汁合并,复置火上,加入白糖搅拌,溶化后缓缓倒入核桃仁浆汁,边倒边搅匀,烧至微沸即可。早晚各服1次,温服为宜。

点评:肾气虚是引起腰痛的病理基础。春节期间,天气寒冷、房劳汗出等,皆易感受寒湿之邪,致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因而发生腰痛。或因打牌、打麻将等,久坐不动,亦可导致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瘀血滞留于腰部而发生疼痛。

山楂酸甘微温,既善于消食化滞,又善于活血化瘀;核桃仁甘温质润,是传统的补肾佳品,无论是配药用,还是生吃、烧菜,都有良好功效,特别适宜于老人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疼痛。两药伍用,使肾气复,血脉畅,而痛自止。

尚需指出,生山楂中所含的鞣酸与胃酸结合容易形成胃石,如果胃石长时间消化不掉就会引起胃溃疡、胃出血甚至胃穿孔。因此,山楂不能空腹吃,并应尽量避免吃生山楂,尤其是胃肠功能弱的人,最好将山楂煮熟后再吃。

山楂合丹参:降脂减肥

偏方:取生山楂 15~30克,丹参30克,绞股蓝15克,甘草6克。每日水煎,代茶饮。

点评:春节大吃大喝,一不小心就容易血脂升高、身形变胖。中医学认为,高脂血症多见于肥胖体质者,往往由于平时喜食酒肉肥腻之品,缺乏健身运动,以致脾胃功能失调,痰湿偏盛,阻滞气血,导致血液运行缓慢而血瘀。故应常服本方,以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山楂是天然的降脂药,现代研究表明,其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还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等作用;丹参味苦,微寒,为养血活血药,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改善心脑供血,降压、降脂、降尿酸作用。绞股蓝味甘、苦,性微寒,具有健肠胃增进消化吸收,调脂减肥等作用。

过节后,其实只需稍稍改变一下烹调方式,就能吃得更健康一些。比如尽量不要吃油炸、油煎的食物,而吃清蒸、凉拌的菜。做菜时少加肉,多吃一些绿叶蔬菜。喝汤时不喝最上面的那层油。少吃坚果类零食,戒烟戒酒并注意合理运动。

自制小方缓解偏头痛

白芷6克,细辛3克,蔓荆子9克,防风9克,蜂蜜适量。将白芷、细辛、蔓荆子、防风浸泡半小时,然后用武火煎煮,水沸后用文火再煎10分钟即可,服时加适量蜂蜜。请专家点评一下此方是否有效?

偏头痛,又称血管性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其特点是:头痛暴作,疼痛剧烈,或左或右,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等,痛止则如常人。中医认为,偏头痛多属肝阳偏亢或肝经风火上扰所致。平肝清热、祛风通络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方中白芷芳香上达,能通九窍、祛风止痛,擅治各种头痛;防风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可治风寒感冒头痛。《普济方》载:防风配白芷,治“偏正头风,痛不忍者”。二味合用能使治疗头痛的效果大增。

细辛主要有祛风散寒、开窍止痛作用,是治风寒、风热等头痛的常用药。蔓荆子则能清肝经风热,通过清利头目达到止头痛之效。加蜂蜜既能调和他药之燥烈和苦味,还起清热润燥、滋阴降火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蔓荆子有镇静、止痛、退热作用;白芷、防风、细辛均有解痉镇痛功效。以上诸药相配,具有较强的祛风平肝、解痉止痛作用。所以,本方既可治偏头痛,对寒热感冒之头痛、鼻炎性头痛、牙痛等,也有很好的疗效。

偏头痛要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压力过大、防治亚健康状态等。找出诱发及缓解头痛的因素,并尽可能避免。如避免某些食物,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律饮食等。另有人倡导有规律的锻炼,如长跑等,可有效地减少头痛发作。

山楂配陈皮:化滞除胀

偏方:取山楂15~30克,陈皮12克,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木香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上药水煎,早晚温服。

点评: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反之,若过于饱食,或饥饱不定,或饮食生冷硬物,脾失运化,胃失受纳,食积不化,则易形成胃脘胀满。或外感寒湿,积滞不化,气郁血滞也会导致胃脘胀满。亦可兼见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则胃痛。

治当消积开胃,理气通降等。山楂能消食化积、行气散瘀;陈皮归脾、肺经,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宽中、降逆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咳嗽痰多,胸膈满闷等;半夏主入脾胃兼入肺,能行水湿,降逆气,而善祛脾胃湿痰,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良药;茯苓、木香理气健脾祛湿;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纵观本方,能健脾和胃,消积导滞。要预防积食胀气,吃东西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吃饭时尽量闭着嘴吃,以减少吞入过多的空气;尽量少吃口香糖,少喝汽水、可乐等碳酸性饮料;可以多按摩一下肚子,促进胃肠消化,也可以做适当运动如散步,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胀气。

脚底养生招 你百病全消


中医脚底养生,可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因为脚部特定部位与体内各脏器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脚底部存在着各脏器的反射区,某些脏器发生病变后,可以在其反射区上反映出来。按摩和刺激相应的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中医脚底养生有两个特点:

其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实行,按压搓和敲击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费时不多。

其二是以中医的理论和诊治经验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方法如下:

一敲击脚底

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拳头敲击脚底,可以消除一天的疲劳。通过敲击给脚底以适当的刺激,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可使内脏功能得以增强,尽快恢复精力。

正确的敲击法是以脚掌为中心,有节奏地向四周放射进行,以稍有疼痛感为度。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或椅子上,把脚放在另一侧腿的膝盖上,这样比较容易敲击。每只脚分别敲100次左右,不可用力过度。

二双脚晃动

全身血液循环不佳,就会发生内脏失调的现象,出现诸如头痛、食欲不振等亚健康征兆,简单的脚部刺激便可促进血液循环。仰卧在床,先让双脚在空中晃动,然后像踏自行车一样让双脚旋转,只要持续5~6分钟,全身血液循环就会得到改善,此法还可以使腿肚和膝盖内侧的肌肉得到伸展,彻底消除腿部疲劳。冬天怕冷的人如果在就寝前施行此法,就会感到全身温暖,有助于改善睡眠。

三赤脚行走

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使脚掌心获得锻炼的机会。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让5个脚趾不粘在一起,能够自由地分离和运动,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在家应该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四脚底浴光

日光浴是增进身体健康的自然疗法让有第二心脏之称的脚底接受日光浴,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太阳中的紫外线刺激脚底,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使身体结实起来凡是实行脚底日光浴的人,夏天不易中暑,一年四季不易感冒天气晴好时,每天可以在室外让阳光直接照射脚底20~30分钟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因为大部分紫外线会被玻璃所吸收。

五脚底摩擦

不少患者向医生抱怨说,他们由于心事重重或者烦躁不安,常常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辗转反侧,睁着眼睛到天亮。

其实,因为脚底离心脏最远,末梢血液循环不畅时,双脚怕冷,也容易患失眠症。失眠时可以让双脚合拢起来相互摩擦,使血液循环畅通,待脚部感到温暖,便可以在短时间内酣然入睡。方法是仰卧在床上,举起双脚,然后用劲相互摩擦,如果双手也同时进行摩擦则效果更好。只要用力摩擦20次,脚部就会感到温暖,睡意也就来临了。

六揉搓脚趾

揉搓脚趾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可以用手抓住双脚的大趾做圆周揉搓运动,每天揉搓几次,每次2~3分钟。也可用手做圆周运动来揉搓小趾外侧,只要在课间或睡觉前揉5分钟就行了。由于计算能力是与小脑相关的,而小趾又是小脑的反射区,故而揉搓小趾还有助于增强计算能力。

七按压脚根

长期伏案工作或坐办公室的人容易形成驼背,纠正这种姿势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刺激脚后跟。背部之所以弯曲,是由于支持内脏重量的脊椎两侧的肌肉变得衰弱,只有刺激脊椎两侧的肌肉,才能使背部挺拔起来。脊椎两侧的肌肉通过膀胱经与脚后跟相连结,刺激脚后跟可以纠正驼背的姿势。方法是用手指强力按压脚后跟,直至感到疼痛时为止。

八单脚站立

单脚站立可以起到锻炼脚底的作用。方法非常简单,就是采用金鸡独立的姿势,踮着脚尖站立。初时也许很不习惯,甚至可能感到非常痛苦,可以先让双脚后跟稍微离开地面一些,习惯以后再踮着双脚的脚尖站立,最后过渡到踮着一只脚的脚尖站立。单脚站立时,可先踮着右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然后再踮着左脚的脚尖站立1~2分钟,反复轮流进行,踮脚时最好双手扶墙或抓紧栏杆,切记要注意安全。

九踮脚登楼

生日常生活中,踮脚登楼是一个能使人全身得到锻炼的好时机。踮着脚尖登楼,有利于调节血压,使人精神饱满。与在平地上行走相比,登楼的运动量更大,可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得到锻炼,腰部肌肉和腿部肌肉也得到增强,全身各项功能都有所改善。由于在整个过程中都尽可能踮着脚尖登楼,可使脚的前半部得到锻炼,与之相关联的内脏和大脑功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踮脚登楼时思想要高度集中,当心因迈步不稳而摔倒。

艾灸祛百病


艾灸已经变成了现在很受到人们欢迎的一种养生方法,这种方法是可以用来治疗非常多难以根治的疾病,可以从根本上面去改善患者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表现,也是不会给人们的身体带来非常严重的后遗症的,这样的话就会使得人们的身体素质要比以前变得更加好的,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也是灸疗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相互协调关系,主要是靠经络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对药物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物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储存药物的作用,药物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治愈。

调节免疫

许多实验都证实灸疗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药理作用

灸疗的用药情况,虽比不得内治法丰富,但从各种隔物灸及太乙、雷火针灸在临床应用的情况看也可窥灸疗辨证论治之一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灸疗主要原料艾的功能。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艾,灸疗学就不存在了。

综合作用

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

首先,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如冬病夏治,以白芥子等药物贴敷膻中、肺俞、膏肓治疗哮喘的化脓灸,以及以隔附子饼灸肾俞等穴的抗衰老等,其方式即包括了局部刺激(局部化脓灸、隔物灸)、经络腧穴(特定选穴)、药物诸因素,他们相互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并不是单一弧立的,缺其一即失去了原来的治疗作用。

其二,治疗的作用是综合的。灸疗热的刺激对局部气血的调整,艾火刺激配合药物,必然增加了药物的功效,芳香药物在温热环境中特别易于吸收,艾灸施于穴位,则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拍手治百病


中医的经络穴位理论,很是神奇却又实用。中医认为,手部经络穴位丰富,不光有手三阳经及其穴位、手三阴经及其穴位循坏和分布,还有十四经的关联,还是众多经外奇穴的所在,刺激手部的穴位,可调整相应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其生理状态,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拍手就是这样一种刺激性的活动。

一、拍手疗法:

感冒的人,拍手20分钟,感冒就会减轻;喝醉酒的人,拍手拍到流汗,酒醉就渐消;心脏无力、心律不齐的人,拍手两三个月,症状会有所改善;高血压的人拍手,血压会下降;糖尿病的人拍手,血糖指数会逐渐正常;痛风、头晕、头痛、鼻子过敏的人,拍手会让疾病逐渐痊愈;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火气大的人,拍手会慢慢改善症状……

拍手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因为手上有数百个穴位,拍手时可振荡气脉,带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含任督二脉)的循环,并且还能将人体内的阴寒污秽之气从手指的尖端排出。"拍手疗法"可辅助治疗各种急慢性病。

一般最常见的急性病有感冒发烧、头痛、鼻塞、流鼻涕、咽喉痛、咳嗽。"拍手疗法"最奇妙之处在于,自觉快要发烧,额头开始有点发热时,赶快用力不停地拍手,就可以缓解发烧症状。当然必须用力拍才有效,不要怕痛,越痛效果越好,小孩若自己不拍,大人可以拉着小孩的手拍,宁可让小孩拍得痛哭起来,也不要让小孩打针。"拍手疗法"可以提升免疫力,对于容易感冒的人非常有效。平常多练拍手可以减少感冒次数,万一感冒了,赶快加紧拍手,也可使感冒的各种症状如头痛、鼻塞、咳嗽加速痊愈。

癌细胞是一种厌氧细胞,它们不需氧气即可生存繁殖。"拍手疗法"可以补充人体内的氧气,故可以保护体内的正常细胞,以抑制癌细胞的复制。癌症到了末期,身体非常虚弱,看到食物根本不想吃,即使勉强吃也是一点味道都没有;另外,癌症患者内心非常害怕恐惧,精神濒于崩溃。"拍手疗法"是一种非常阳刚的方法,可以提振体内阳刚之气,打开胃口,使人有信心,有活力,因此"拍手疗法"可以抗癌。当然抗癌的成功与否,还要看有没有好好配合食物疗法及中药疗法。"拍手疗法"能改善全身关节酸痛、冬天手脚冰冷、头晕头痛、肝病、胃病、老人脑力退化健忘、近视远视、老花眼等各种慢性病。拍手治百病,只是使身心上一切疾病获得改善、减轻痛苦。

1)实心掌练法:

将十指张开,两手的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用力拍击,用最大的力量来拍手(发出的声响最响)。优点是打击面最完全,刺激量最大,所以治病强身的效果最好;其缺点是,练习时所发出的噪音令人难以消受,只适合于空旷之处练习。

2)空心掌拍手疗法

将手掌弓起,拍手时手指仍应张开,拍下去时,能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边缘部分,但第二指节、第三指节以及掌心部分却拍不到,这种拍手疗法因为缩小了打击面,所以效果会差一些,但只要拍打久一点,不会无效。

3)局部拍手疗法

即以右手的四指与左手的四指互拍,以右手掌的右侧拍左手掌的右侧,以右手掌的左侧拍左手掌的左侧;以右手掌的上部拍左手掌的下部,以右手掌的下部拍左手掌的上部,以右手掌的下部拍左手掌的掌心,以左手掌的下部拍右手掌的掌心。

百病缠身只因你体内蛰伏的“冰柜”


夏天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节,而人体此时处于“阳盛于外、寒伏于内”的特点;随着气温的升高,皮肤松弛,毛孔开大,人体阳气释放。

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来说,体内本来就不充裕的阳气因炎炎夏日再释放过多,会使内脏虚寒而生病。

当我们打开冰箱时,一股寒气扑面而来,里面的食物在冷气的保护下降低“衰老”的速度,有没有想过,如果人体内也住着一个“冰箱”,各种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都因“冷气”而减慢,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现今,有多少人是移动的“冰箱”,也即是说体质偏寒。现在人的毛病大部分是由寒性体质所致,与过去相比,由于居住环境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寒性体质的人一抓一大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体质偏寒?

一起来看看那些让你又爱又恨的小习惯吧!

1、吹空调

本来夏天就热,人体就应该顺应自然多出汗,但是现在咱们长期呆在空调房内工作、睡觉,令汗液无法排出,反而受到环境的寒气所迫,郁而化火,这,怎么可能不内伤?这些寒气从毛孔进入体内,久而久之会损伤人体阳气,从而让体质偏寒。

按摩脚心祛百病


按摩脚心能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强身健体,祛除病邪。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坚持按摩脚心。

人的脚掌密布许多血管,故科学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按摩这个穴位,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经常按摩脚心,能活跃肾经内气,
强壮身体,防止早衰,有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常按摩脚心,还能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按摩脚心时,还要多动脚趾。祖国医学认为,大脚趾是肝、肺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脚趾,可舒肝健脾,增进食欲,对肝脾肿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趾属胆经,按摩可防便秘、肋骨痛。常按摩脚心、脚趾,对神经衰弱、顽固性膝踝关节麻木痉挛、肾虚、腰酸腿软、精神性阳痿、失眠、慢性支气管炎、周期性偏头痛及肾功能紊乱等都有一定的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

按摩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脚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心时用左手,转圈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