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养生以动形

2022-01-16 │ 运动养生以动形 以动养生

通络、养精、动形、静神 吴以岭院士的养生“心经”

“活动有方,五脏自和。”社会不断发展,养生已经成为了社会性的话题,生活质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养生的人。有没有更好的养生常识方法呢?养生路上(ys630.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通络、养精、动形、静神 吴以岭院士的养生“心经””,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6月19日讯(记者 朱国旺)6月16日,中国中药协会媒体专业委员会“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采风中国行”活动走进以岭药业,恰逢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等主办,以岭健康城科技有限公司等承办的“第五届中华健康节”开幕。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等多名院士及专家学者,梳理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从科学的角度为如何保健养生、抵御疾病等提供了系统指导。吴以岭院士提出的“养生八字”让大家耳目一新,初步领略到以岭药业独特的中医药文化。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有关,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与社会因素有关,8%与医疗条件有关,7%与地理、气候、环境有关。

吴以岭院士说,健康需要管理,身体需要经营。要比经营事业与财富更认真地经营自己的身体,从饮食起居、工作习惯等各方面养成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他综合了我国医家、道家、佛家、儒家四家传统养生流派,提出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八字养生经,并在此次健康节上进行了详细阐述。

通络:络通气血通

何谓经络?吴以岭院士解释,经脉、络脉最早是古代水利学概念,江河主干道称为经脉,江河的分支细到田间垄沟称为络脉。对人体来说,经脉主要对应的是大血脉,络脉主要对应中小微血管。他说,“络通气血通,健康伴长生”。通络可以治久病,如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神经肌病等;也可以治新病,如流行性感冒、SARS、甲流、急性心肌炎等;还可以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瘥防复。

在通络养生上,吴以岭院士建议饮食上控制热量摄入和结构合理。饮食要八分饱,要以饮食的四气五味调整人体的寒热虚实,多吃绿色、天然、有机、蔬果等健康食品,少吃高脂、高糖、高盐、油炸、熏烤、腌制等不健康食品,并要根据个人体质、环境、工作强度、健康状态,调节饮食。

养精:精是生命起源

吴以岭院士说,精是生命起源,气是生命动力,神是生命体现。“肾藏精”,肾之精气盛衰关乎生、长、壮、老、已。

在养精方面,我国传统的补肾中药方剂有很多流传至今,如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吴以岭院士指出,子能补精、黑能入肾、血肉有情,像枸杞子、五味子、黑米、黑豆、黑芝麻、黑花生、鹿茸、骨髓、龟胶等都可作为补肾食疗的材料。在补肾养精方面,他还推荐用枸杞子、核桃仁、黑豆、黑米、黑芝麻、黑花生、黑木耳、薏米做成的补肾八宝粥。

动形:运动有益健康

慢性疲劳综合征被美国疾控中心预测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70%知识分子处在“过劳死”的边缘。

运动有益健康,过劳则会透支生命。在运动方式上,吴以岭院士推荐我国传统的健体方法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及吸收功法,结合吐纳、导引、行气、太极及现代舞蹈等方法编制的中华通络操,他说,这种保健体操具有动作优美、舒展圆活,促进气血流通等特点。

吴以岭院士还建议大家坚持散步。

美国一项对1645名65岁以上老人4年研究发现:每周步行4小时以上的老人比每周步行少于1小时的老人,心血管疾病住院率减少69%,死亡率减少73%。

吴以岭院士说,每走1步,可牵动全身约95%的肌肉,每走30步约消耗人体1千卡热量。他说,每天走路最佳时间是清晨5-7点,晚上6-10点。

但在动形中要注要壮骨和保护好关节。研究表明,过量运动会引发诸多运动性疾病,危害机体健康,严重者会形成运动依赖综合症,损伤人体机能。单次运动在30分钟以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0%,单体运动120分钟以上的风险发生率则高达77%。

吴以岭院士说,在运动引起的损伤中,膝关节是最容易受伤的关节,在运动中要注意防患前交叉韧带损伤、后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等。

静神:放松压力,健康睡眠

在美国,慢性疲劳综合征与艾滋病齐名,被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测为 “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工作家庭压力大导致紧张焦虑抑郁及失眠多梦头昏健忘高发。调查表明,我国成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约40%,全国约有5.6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

吴以岭院士说,压力紧张是无形的健康杀手,要注意通过心理疏导调节情绪,放松压力,保持心情开朗。同时,良好睡眠质量是健康生活的基础。睡眠质量不佳的人群,可以使用一些安神、助眠的保健食品。并可采用五行音乐、现代器械、禅定打坐、心理调适等方式,达到静神的目的。

据介绍,以岭健康城创立了“医药健养”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提供从预防-查体-用药-调理-饮食-运动-心理等内容的全程管理,构建了大健康产业架构——以岭健康管理中心、以岭健康养生中心、以岭连锁药堂、以岭健康电商、以岭康养旅游等版块,为健康、亚健康和慢病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以岭药业标本馆,各种中药材标本琳琅满目

除了参加第五届中华健康节开幕式,参与采风活动的1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还来到以岭药业参观调研。

在创新成果转化展厅,记者们详细了解了以岭药业“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五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并了解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等创新中药的情况。在以岭医药产业园,记者在神农百草园、苑、中药材标本馆等地,感受到以岭药业花园式工厂的绿色发展模式,体验了以岭药业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编辑推荐

养生第一步,养好精气神(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养生的要诀在于养好精气神。精气神能全方位地看出去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以及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养好精气神的第一步就是着重调理好最消耗精神的五个地方。一般来讲,就有五个,第一,眼睛,第二,耳朵,第三,舌头,第四,鼻子,第五,就是大脑妄想。

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而内三宝为生命之根,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只有养足了精气神,人体才会健康长寿,少生疾病。

可是我们毕竟是凡人,生命不过数载,不可能做到无欲无求。要是真学鹿龟鹤,那岂不是人人都成了苦行僧?凡人自有凡人的办法,该吃吃,该睡睡,然后学点中医养足精气神,永葆青春美貌,这才是我们多数人的追求嘛。

《黄帝内经》上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意思是人的精神要保持恬淡虚无的状态。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我们的精神状态安守祥和,我们的健康状态就会相应的健康。如果我们的精神飘渺,时时飘忽。我们的身体机能也随之失衡。现代人非常着重营养,其实人体本需要的能量是不多的,但90%的能量就是心生妄念消耗掉。

精神内守中,守好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是很重要的。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如果每天留恋花花绿绿,精神就会消耗掉。比如我们在看花,眼睛就会聚精会神集中在花身上,精神就流失了。现代人严重依赖手机,把精神都消耗在手机。中医上学名叫肾精。比如一天都在看电视,身体的肾精慢慢地耗,但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但会感觉非常累,因为肾精消耗严重。

眼睛东张西望地留恋,看到了欢喜,心生贪恋。这都是耗精神。虚云老和尚,从来都在定中,他的照片眼睛都是下垂的。所以他到一百多岁,精神好,视力也好,甚至能写小楷字。

眼睛是通肝木,耳朵是通肾水。现代人听音乐,喇叭开得很大,这些音都是物理音,对人的精神都是损伤的。寺院里讲究环境清净,声音要安静。人要多听自己身体的声音。而不是拉伸耳朵去听,消耗自己的肾精。

第三个舌头,口味要清淡。很多人追求重口味。冬天吃酸辣火锅,或者每天要吃橄榄菜,辣椒等下饭,这都是口味败坏。而口味败坏,根本原因就是肾精不足。比如解渴。口渴了,喝水能解渴吗?其实解渴是靠体内生津。有些糖尿病的,一直感觉口渴,就是他体内无法生津的原因。津恰好是来自肾水和心火相交以后,嘴巴就有口水,这时的口水是甜的。肾精不足,你就感觉不到甜味。

第四个是鼻根。许多人很爱闻香水,女士们爱喷香水,但有所不知的是香水会伤脾胃,让人消化不好。法华经说了鼻根有八百功德,如果鼻根清净,你看一个地方,好不好,比如你要买房子,你用鼻子闻一闻就知道了。这是鼻根清净的功德。

第五个是意根,人的大部分的精气神都给妄念给消耗了。比如疑心重的人,一般脾胃不好,不容易聚积脂肪。通常手纹会比较乱,因为思维太复杂,容易猜疑,一会儿想他是好人,一会儿想他是坏人。这类人就比较累。所以人要简单一点生活。这样精气神就足。

要修心养性,调养好自己的精气神。精气神都调养好,精神状态才会饱满。养生的第一步就是要清心寡欲,放下执念,饮食规律。这样自然而然,精神状态就会饱满,精气神元气就会充足,身心俱适。

一、养精,不是禁欲要节欲

肝主疏泄,禁欲就意味着疏泄不利,让人很憋屈。所以中医讲的是节欲,即量力而行。当以个人舒适为度,比如说性生活之后没有明显的疲惫感,精神没有受到影响,当时略微有点腰酸不要紧,第二天能恢复,那不算过。

肾精化气,靠肾阳。要增加肾阳,那艾灸是很好的方法。可以艾灸神阙、关元、气海、命门、肾俞。

艾灸到肾跟丹田,最好是暖而不是热。《黄帝内经》有一句话叫作“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暖就是少火。艾灸的时间自己把握,但是一定要暖。

有的人艾灸容易上火,上火就灸涌泉穴。涌泉引火归元,而且涌泉就在在肾经上。

二、养气有三穴位

艾灸,按摩,和祝由是上古时期养气的三大法宝。所不同的是,按摩是由力化气;而艾灸是由气化力。调气之法,为火最快,借助太阳的力量来调节我们人体的小太阳。

施灸,最重要的是屏气凝神,将心放在被灸处,神到气到,才会有效。所以艾灸时最好是能专心养气。

养气有三个重要的穴 位,就是气海、膻中、足三里,百用百灵。

气海:就是人体元气的海洋,中医认为气海能够治疗脏气虚弱、真气不足等一切因气虚导致的疾病,所以补气首选气海。

膻中:有上气海之称,主要的功能是调益肺气,对肺脏的保健功效很好

足三里:既能补脾胃之气,又能补元气。水谷之气是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靠脾胃运化而来,所以补气用足三里是必不可少的。

要修心养性,调养好自己的精气神。精气神都调养好,精神状态才会饱满。养生的第一步就是要清心寡欲,放下执念,饮食规律。这样自然而然,精神状态就会饱满,精气神元气就会充足,身心俱适。

养生之道男性想养脾胃以“姜”为主


生姜不仅是我们日常用的调味品,它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胃寒胃痛、呕吐腹泻、风寒感冒咳嗽、中鱼蟹毒等病症。还有醒胃开脾、增进食欲的作用。生姜中含有辛辣和芳香的成分,含有姜油酮、姜辣素、淀粉和纤维,用于风寒感冒,可通过发汗,使寒邪从表而解。姜辣素对口腔和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可使肠张力、节律和蠕动增加。姜油酮对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

平时多吃姜、益寿保安康

自古以来就有生姜治百病的说法,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不撤姜食,不多食”,就是说孔子一年四季的饮食都离不开姜,在那个饱尝战祸、颠沛流离的时代,孔子竟然活了73岁高龄,这和孔子常食用生姜是有密切关系的。生姜是调养脾胃、养生防病的必备之品,所以也养成了平时吃姜的习惯,并且坚持了几十年。

每当天气变化,气候变冷时,吃几片生姜,可通阳御寒、温脾暖胃,激发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散发体表的寒气,这样就起到了预防感冒的作用。当吃饭不香或饭量减少时,吃上几片姜或者在菜里放上一点姜,能够改善食欲,增加饭量。尤其是有胃溃疡、虚寒性胃炎、肠炎的病人,经常吃一点姜,对于改善恶心、呕吐的症状是很有好处的。夏天天气暑热,生冷凉、冷食物较多,形成体表阳气盛,体内脾阳虚的状况,这一季节多吃生姜,可以有效地保护脾胃的功能。所以古人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

生姜还可醒脑提神,促进血液循环,有防治动脉硬化,抗衰老的作用。自古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的说法,姜是助阳之品,具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通经络的作用,因此,被用于男性保健,可起到助阳的作用,对肾虚阳痿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生姜有这么多的功效,那么生姜怎么吃好呢?

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民间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的说法,说明生姜应该早晨吃为好,一天之际在于晨,早晨人体的阳气升发,需要提起精神面对一天的工作,所以早晨吃姜,对于补充阳气,醒脑提神是有好处的,每天早晨可以吃两片醋泡姜。

饭不香,吃生姜

生姜入脾胃经,具有开胃助消化的作用,无论是蒸鱼做菜,还是调味作料,生姜绝对是桌上不可或缺的一味,其辛辣滋味可去鱼腥、除膻味,菜汤加姜还可以驱寒和中,味道清香。生姜还是“呕家圣药”。夏季食姜,可以预防急性肠胃炎,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经常胃寒、食欲不振的人,经常含服鲜姜片,可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所以古人有“饭不香,吃生姜”的说法。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生姜具有保健作用,但是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什么时候都可以吃的。吃姜应遵循古人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因为随着夏天的结束,天气逐渐变凉,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再吃辛辣的生姜,容易伤肺,加剧人体水分的流失,所以秋季不宜吃姜。如果吃姜太多,姜辣素在排泄时刺激肾脏,会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的症状。

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一天之中,晚上阴气最盛,经过一天的奔忙,晚上需要休息,阴气内敛,生姜为发散之品,晚上吃姜,容易耗气,所以晚上也不宜吃姜。

另外,阴虚火旺、有内热之人,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尤其是阴虚燥热体质,表现为手脚心发热,手心有汗,爱喝水,经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肤干、心烦易怒、睡眠不好的人,吃姜会加重阴虚的症状。

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清心,以墨尽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


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清心,以墨尽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

孔子和孟子,从道德到政治,一方面树立了伟大的人格理想,另一方面又设计了系统的政经制度。他们的思想逻辑就是要求先做人,然后才能做事,做好人,才能做好事。用儒学的术语,叫做“内圣外王”。

朱熹所谓《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遵循着这个逻辑。因此儒学实际上是从伦理到政治,是一种伦理政治学。

一切都围绕着做人,做有道德的人展开,因此人生境界的追求也就成了儒家的核心诉求。

以儒做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又要踏踏实实地做事,孔子告诉我们“下学上达”。

我们平日的学习都是下学,看似很平常,但是只要坚持这个下学,你的知识水平、文化品位、道德境界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提高,也就是不断地实现上达,不断接近那个理想。

有句话说得好:把一切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对就是不简单。平凡中有不平凡,简单中有不简单,用《中庸》的话说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商汤王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以儒做人的基本要求。

积极的、乐观的、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直接地培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总是能从刚健运行的宇宙得到启示,得到鼓舞,从而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执著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这句话同样是几千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伟辞名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观,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儒家的智慧,主要体现为一种太阳的精神。

道家精神就是月亮的精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知足常乐、韬光养晦、柔弱胜刚强、不为天下先、无为无不为。多少人生智慧蕴藏在道家不露声色的谦卑中,这种谦卑就像无声呵护大地的月光。

你看那月光,多么温柔,多么含蓄!日月交辉,儒道互补,是中国的一大智慧。儒家和道家的互相补充,就像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就像乾坤一体,阴阳互摄,刚柔相济,虚实相生。

儒家风骨和道家气象,入世和出世,有为和无为,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和心存魏阙,那样奇妙地相得益彰,组成了中国智慧既空灵又丰实的壮观画面。

境界无边,禅修五心:

1.慈悲心

慈悲心其实是一种关注人间的崇高情怀,类似儒家讲的道德心。禅家讲“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2.平常心

平凡中有伟大,这就是禅的开悟。因此禅宗又讲平常心、平常事。普愿和尚说“平常心是道”,“随所住处恒安乐”;

3.清净心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就是以禅清心的境界。慧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自由心

培育自由心,就是要挣脱名缰利锁,跳出十丈红尘,实现超然的精神境界。实现这个精神境界,用佛家的说法,首先要能够舍得,能够放下。舍得什么?佛家说:“内舍六识,中舍六根,外舍六尘。”

5.自然心

李翱赞颂药山的诗极有禅宗气象: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笑一声。

最高的存在都通往自然。老子告诉我们“道法自然”,儒家也讲“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你看那天地万物的存在,都是那样的怡然自得,春夏秋冬的交替、季节的讴歌和人的向往自然的心,合成了一首美丽的生命诗篇。

禅宗力求实现自然的生命境界,和儒、道的追求异曲同工。苏东坡有首《观潮》诗,特别能帮助我们理解禅宗的自然心: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余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禅的自然心,体现为人生的顺其自然,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顺其自然就是遵循自然规律,好像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禅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命境界,一种特别有情味的活法儿。离开生活没有禅,禅又使生活真的有意义,有价值,让我们在喧嚣不堪的名利场中时时出来透透气,静静心。

一颗慈悲心,会让你的人性放射出佛的光辉,令人间温暖无比;

一颗平常心,会让你甘于淡泊,随遇而安;

一颗清净心,会让你心平如镜,神清气爽;

一颗自由心,会让你得大自在,处处无碍;

一颗自然心,会让你道通天地有形外,回到生命本源,获得最美的安顿。这样你才能战胜人生旅程中的迷惘与虚妄,自由地、舒展地、快乐地生活。

10月26日 “河北以岭医院第三届养生膏方节”将开幕


10月26日上午,“河北以岭医院第三届养生膏方节”将在以岭医院盛大开幕。届时将有知名专家进行膏方科普讲座、义诊开方,为市民量身定制冬令膏方。

俗话说“秋冬滋补,来春打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滋补养生的意识。膏方对慢性病患者可以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加重;对年老者可延缓衰老、保持健康;对年少者可助长发育、提高智力;对中青年可增强体质、消除疲劳;对于女性来说,膏方也成了一个补益元气抵抗衰老的“秘密武器”。膏方尤其对亚健康人群的调理,多种体质的调治,未病先防,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值得推荐的几款经典膏方:

止咳化痰膏: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慢性咳嗽、肺纤维化。

紫红返聪膏:适用于阴阳两虚所致急慢性耳鸣,听音欠聪伴有腰膝酸软,头昏眼花,心烦失眠。

平糖通络膏:适用于糖尿病及有并发症的患者,口干口渴、乏力、失眠、视物模糊、腰酸腿凉、手足麻木刺痛。

为避免人多等候,有意向的患者朋友可提前预约。预约咨询电话:0311—83836460

(燕赵都市报 记者 刘良玉)

中华武术:以养生为宗旨,以技击为末学,以道德为门风



武当武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拳种和门派很多。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有些门派传承关系较为清楚,而有些门派则甚清楚。同时也有些投机之辈,闻少林之享名便云少林,闻武当之享名便云武当,假造源流,诡称正宗,也时有所出。所以,今天,我们去鉴别某一拳种是不是武当拳,那就不但要从渊源历史上考证明,而主要还应以某拳种是不是具有武当拳的普遍共性,亦即特色。有了

这把“尺子”,就不会以真视假,也就不会以假当真。

武当武术的特色,归纳起来,主要可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道理为指导

中国武术,最早起源于原始时代。人类为了获取食物,捕猎要与猛兽斗;人类为了拥有、巩固领地,这一部落要和那一部落斗。斗的年代久远,人们积累起一些经验运用于斗争实践,这便叫做武术或战术。不过这里的武术之“武”由于贤愚之别,体用不同,愚俗的趋势已失去创造“武”字者的本义,成为对残杀的表述。这里的武术、战术之“术”,总归也只是一种经验主义的东西。如强胜弱,快胜慢,刚胜柔,有力胜无力,多胜少,大胜小等等。这种“术”只是在“量”和“速”的运用上做文章。至今仍有许多其他武术的练法仍然着眼于此二者。而这种武术,一旦敌对双方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由于“量”和“速”的直抗,不仅很难做到消来敌人,又很难做到保存自己。武当武术的产生不是经验主义的产物,而是理性的产物。它代表古之圣哲创造“止戈”为“武”的一种趋势,最早源自伏羲、玄帝、尧、舜、老子等人。这里须分清的是,其一,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武当武术是对中国武术的一大创新和光大,而不是在自然武术上的一种改良;其三,它是先有理论后有拳法。武当武术的理论基础就是道家哲学。

道家哲学是中国古代一部分哲学家,为了最完美地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通过对“天”(宇宙自然)、“地”(地球自然)、“人”(以人为代表的地球生物)相互关系的观察研究分析,所获得的一种宇宙、世界、社会、人生整体统一辩证的哲学观念。道家哲学当然不是专为道家拳术创立的理论。然而,武当武术创造发明于道家,在于道家哲学可广泛运用于道家生存的每一个领域(道家也认为道家哲学是可供人类普遍运于用任何领域之中)。道家比一般人更注重保存自己,因此也必须具有防卫术。于是,剖析社会流行的防卫术利弊,以道家哲学原理为指导的道家防卫术(起源甚早,并在武当山由张三丰最后集大成)——武当拳法便自然产生了。道家哲学的本体是“道”。认为“天、地、人”之间有一个永恒的“道”存在。它孕育演化为万物,而又制约万物。它的存在是无形无象、无始无终;它的行为是处柔守雌、无为不争;它的表现是柔、静、虚、空、圆、中、正、和等。这些都可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概括表示。这些哲学基本原理用于指导武当拳法,与其他一些武术相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养生为宗旨

中国的道教,尽管它的神仙术、炼丹术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它却表现了一个很明确的愿望,那即是要人在今生今世里修成,而不是像佛教那样颇重因果报应的来世。所以,道教修炼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获得养生之益。

道教在秦汉时颇崇外丹术。外丹术是指以铅汞硫磺朱砂等为原料进行烧炼的金丹。据说初步炼成的金丹可用来点石成金,进一步烧炼的金丹可服食飞升成仙。但由于外丹术烧炼的火候极难掌握,而且还有许多秘诀,所以烧炼成功者千万中难得一二,然而烧不成功却误食致死者历代数不胜数。因此自隋唐以后,主张修炼人体真元之气的内丹术盛行起来。道教内丹术本有趺坐静修一法,但此一法固有能培养人体真元之效,但如果说久坐不起,以人要活动而言,反而形成自残。抑或说,它可以使人长寿,但这种长寿之人却不能走路了。还有丹家认为,内丹之术也必须动静结合,若一味以坐成静,所炼之气必成枯孤之气,缺乏生机。所以内丹术必须要真走动静功结合的道路。这动功一法的出现就成了拳法和武功的雏形。譬如最早知我的“熊经鸟伸”的“华佗五禽戏”、“八段锦”、“彭祖功”等。极有可能,道家鼻祖老子那时或很早就继承或创造有养生的动功方法,再后来就发展到唐代许宣平、李道子、宋代宋仲殊、张三丰等的太极拳功,或为内功拳、先天拳等。自元明之际的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太极一派,以后就形成包括形意、八卦,也包括各种器械在内的武当内家拳派体系。使它由养生本体上延伸出神奇的技击功能。但这种技击功能是在首先保证养生功能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比如,武当内家拳,无论剑法、拳法,其一招一式都是最合理地对人进行生理心理的调节有舒筋活络、补血调气、滋养五脏、陶冶身心之妙益。即使在技击中,也不能违背养生的原则,所用方法为“以四两拨千斤”、“借力打人”。所以说,凡是武当武术必须具有养生功用,不具有养生健身功用的就不是武当武术。

具体讲,武当武术在实践中极其重视人体精、气、神的修炼,讲求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来虚。宠以三调(调心、调息、调身)贯彻始终,处处不违背医学卫生原理。无论在何种功法上,对外强调手、眼、身、法、步的训练,对内则强调精、神、气、力、功,内与外两个方面都坚持中、正、平、圆、松、静、柔、活兼修,注重阴阳变换,圆弧扭丝、动静结合、柔中含刚,建立起“以丹田运化修炼为核心,以经络气血津液畅通为先导,以提高性腺系统功能为重点”的有序化程序。其修持到一定层次,一方面增强了人的生命活务,取得祛病益寿 之效,另一方面,又以人的生理特征的合理运用,发挥出意想不到的防身御敌技击效果,表现了张三丰“欲令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学”的真实效用。张三丰所说的“天下英雄豪杰”并不只是对武林中人的一种称呼,实是褒称天下百姓,包含的是济人救世之心。

三、以技击为末学

“以技击为末学”是武当拳派的道德观核心。其根本原理还是根自道家哲学家的“道”。比如说,道的本原是个浑沌体,在浑沌体里不存在矛盾和对立。那么,用在道家的社会观念上,人与人之间也应以“浑沌”而处之,不应发生矛盾闹对立。大家要各平共处,那么战争就是不文明、不道义的行为。所以,道教从来宣扬的就是和平的道,是止戈,而不提倡野蛮的战争。以理服人,而不以力服人。因而,技击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不急之末学”。再者,凡是战争,无论双方怎样施展技巧,最终都是要保存自己,削弱或消灭对方,所以对抗性很强。即便爱好和平的一方竭力首先克制、回避,但若对方一味进犯,最终还是要短兵相接,进行“量”与“速”的殊死较量。所得后果,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一死一活,这样的斗争是伤害于人。道家要的是养生,而不是伤生,所以尽量避免和人争斗,自然又把技击视为“不急之末学”。

那么,如此说来,道家既然一味养生就是了,何必要创造发明出武功拳法来呢?这就要谈到另一方面,那就是道家看事物从来都讲辩证。比如说,道的本原是个浑沌体,没有矛盾和对立,这可称作先天的和无极。但事物从无到有,从先天到后来,从无极到有极,有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演化过程。当演化到后天有极时,便出现阴阳对立。以卦象表示,由两仪到四象,由四象到八卦,如此矛盾和对立一层层分化下去。依此理看待社会,即是:人处在社会群体当中应该以善为本,但因为矛盾对立之关系,社会群体中就有不以善为本的。你不犯他,他却偏要犯你;你要保护善良人,他却要残害善良人……怎么办?为了“护道降魔”,你必须制服他。不然,你还有什么资格算做修道、护道和阐道的人呢?因此,武功拳法必定要学要练。而且要练出最高本领。虽“百年不一用”,却“未可一日忘”。

然而,道家的武功拳法从来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才使用。所以,它便产生了“后发制人”这个重德重礼的出发点和“贵化不贵抗”的斗争原则。又因为它始终不忘养生之本,所以在战术上多讲求“虚心实腹”、“守柔处雌”、“崇下尚退”、“静以制动”。《太极拳解》 曰:“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太极拳论》又曰:“太极拳不自作主张,处处从人,彼之动作,必有一方向,则吾随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或跌出,皆彼用力太过也。”斗争中也皆是借力打人,即敌方用了多少“量”、“速”,还将这“量”、“速 ”还给对方。故又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所以,以技击为末学是由武当武术的养生宗旨和道德观念决定的。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判断某人的武当拳功夫是否为正宗,还要加上道德标准的衡量。不讲道德的人,即使功夫再高,只能算武当拳派之邪宗,不能称正宗。

四、以道德为门风

这里所说的门风,是指武当武术派的传人一代一代要遵循的开派祖师的训诫。当年张三丰究竟制定了哪些训诫尚不得而知,但从道教的戒律和民间武当内家拳派传承的戒律来看,条款、内容虽各有不同,但基本原则是统一的,即作为一个武当武术的继承人,必须“克已复礼”,遵守公共道德。可以看出,在张三丰之后的武当武术发展中,各个掌门人皆根据不同历史时代、环境等客观情况作出了不同的训诫。 比如,道教门中就有多种训诫。 如“三戒”:皈依戒(全身心向道);皈神戒(信奉三十六部尊经);皈命戒(听从玄教大法师,即生命的自下而上行为皆由导师指引)。 如“五戒”:第一不得杀生;第二不得吃荤喝酒(包括辛辣暴味的蔬菜也不能食用);第三不得口是心非;第四不得偷盗;第五不得淫。 如“八戒”:一不得杀生;二不得淫悦;三不得偷盗;四不得骄妄;五不得醉狂;六不得华眠(睡舒适豪华床铺);七不得搽脂抹粉;八不得执迷歌舞。如“十戒”:一戒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二戒杀生屠害割截物命;三戒叛逆君王谋害家国;四戒淫乱骨亲及其他妇女;五戒毁谤道法轻泄经文;六戒赤膊露肉污温静坛;七戒欺凌孤贫夺人钱财;八戒裸露三光厌弃老病;九戒耽性狂酒恶语粗言;十戒凶豪自任自作威利。其他还流传有十二戒、二十七戒、一百八十戒等,甚有最多者戒律达一千二百多条。徒弟犯戒者,当然是不能传其衣钵的。不仅如此,犯戒者轻者斥责、罚跪,重者则杖革或驱逐出山。还有在道教监狱服刑的。明代以来,武当山就设有道教监狱,地点就在今日还能见到的元和观。

而当武当武术流入民间后,一些戒律明显加进了传统礼教内容。如北派太极拳,自云游道人传山西王宗岳后,至今流传有“四不传”为:心险好斗者不传,人格低卑者不传,贪酒好色者不传,轻露卖弄者不传。“五不传”是在“四不传”上又加进“骨柔质钝者不传”。而“六不传”以后,多在“五不传”之上又加进“不忠不孝者不传”、“不仁不义者不传”等。总之,无论有多少个“不传”,都可根据时代和社会公德的需要随时增删不同内容。

武当内家师传有八字,叫做“功、拳、药、械、法、财、侣、地”。首当其冲的“功”主要是讲功德。认为,一个人不具备功德,学武功拳法只会有害无益。因为,他若不学,得不到技艺倒还罢了,学到技艺反倒能祝及很多人。据说道教中紫阳真人曾将丹法误传非人,竟三遭大难。从而道家有“误传不肖者祸延七祖”之说。试想,一个不讲道德的人,学到了功夫,或者忘掉老师,或者仗技欺师,或者背祖立门,或者流落山林为寇打家劫舍,或者动辄切磋便伤害于人,对这样的人怎能传艺给他们呢?所以,武当派历来择徒甚严,甚秘。

以往,武当派传人在与人交手时,都须先让人三招,并且要前申明:一、天下之交和为贵,不必争斗;二、武技之较非死即伤,最好不真打;三、万一动真的,点到为止。

以上这些武当武术的道德家风,实际上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尽管应该随着时代进步而赋予新的内容,但它热爱和平,讲究文明的本质不可改变。所以,我们今天去观察一个武当派传人是否正宗,以门风去检验,也是一个标尺。

五、以自然为神韵

纵观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武术,从审美角度欣赏,各家有各家的不同艺术风格或称神韵。有的疾如闪电,有的猛如风雷;总之,疾、迅、猛、烈、冷、脆、硬、坚等,可以概括各家之风格。武当派拳法则以柔绵见长,处处体现出圆、圈、旋的有机交合运化之势。如八卦掌沿圆 走转、纵横交织、随走随变、左右旋转、式式连锦;形意拳之“如水流之曲曲弯弯,无孔不入”、“其形似闪”,内旋回带,势如连环;太极拳以腰为轴,带动周身四肢百骸处处划圆运动,大弧带小弧,大圆套小圆,周身形成平圆、立圆、斜圆、八字圆、云圈圆等等。这些圆的运动,表现着一种力的含蓄柔韧美,也表示着一种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由于武当武术创自道家,所以其拳法的美家原理就出自道学之道。老子《道德经》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论。这是指,道家认识道首先从自身认识起,然后由近及远联系生物、非生物和整个大自然,从中寻求普遍规律。道可以反映宇宙宏观和微观的全部自然世界,然而,道学又是从宇宙宏观和微观的全部自然世界中获得的。从“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道的本全看,“圆”的运动贯穿一切:“圆”是事物的最本质的运动轨迹;“圆”是自然永恒的主题。所以,武当既然是以“道”为指导思想的拳术,便会理所当然按照“道”的圆圈去运动。武当武术的这种遵道而行的拳法,无意中表现了一种纯朴的自然风韵。

最有意思的是,在武当内家拳派当中,以动物命名的拳最多。如形意拳中鹰拳、蛇拳、猴拳、虎拳、熊拳等,如八卦掌中的龙形八卦、游身八卦,以及太极拳中以野马、黑虎、白猿、大鹏、白蛇、青龙命名的招式等。看起来这是拳术的仿生学问,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探索的道——即自然的“圆”的同变化。所谓念生,无非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适应生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逐渐造就了不同的圆旋的生活行为,而拳家发现后则加以转化借用,形成技击之术。据言,张三丰当年在武当山观蛇鹊相斗,司其圆旋柔绵之妙,创造出了长拳七十二式,其旨趣也在发现自然之妙。 武当武术的自然之神韵,是拳家将拳法融归自然之结果。能达到表现自然之神韵的境界进,必有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享受相吻合。既养精养气,也养神养意,既能颐神养生健体,又能得到非常高雅文明的审美享受。#问道武当#

#武术#

养生之道冬季男性养生要注意养肾藏精


寒的冬季,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自然界的蛰虫伏藏,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以便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好准备。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而,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

男人冬季养生“藏”的秘密

冬主藏,这时男性不要扰动阳气,应该早卧晚起,最好等到太阳出来,日光显露时起床,而且还应该不要让皮肤过多出汗。冬季男性也不能一味懒怠少动,要多开展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提高抗病力。通过体育锻炼能调整肌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使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得以抑制,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造成的紧张、抑郁、焦虑和激怒等状态。另外,冬天人处于“阴盛阳衰”状态,因而要加强背部保暖。

男人冬季养生房事篇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中医认为,寒邪最易中伤肾阳,所以,要抵御寒邪,首先就要养肾。否则到春天会因肾亏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容易生病。通俗地说,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需要许多能量来御寒,而性生活会消耗人较多的能量。

因此在过性生活时,一定要掌握分寸。从中医角度,精、气、神是人最重要的生命动力,尤以精为基础,所以,“善保精者多高寿,过损精者必早衰”。而从人自身的需求看,由于阳气已衰,性欲相对减少,性冲动也相应减少,有利于做到闭精不泄。

冬季行房时千万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强以入房,否则伤肾耗精。肾主骨疾病的,首先就会出现腰痛等症状,“肾伤则髓空内枯,腰痛不能俯仰”,尤其有慢性疾病者,可导致复发或加重。自测房事是否适度的方法是:性生活次日,如果双方身心愉快,精力充沛,说明性频率是合适的;如果性生活次日,感到疲倦乏力,头昏眼花,甚至畏寒怕冷,则说明性生活频率不合适。

男人冬季养生情绪保养篇

肾对应七情中的惊恐,所以一旦出现精神上极度紧张,都可能引起肾气亏虚或血虚心力不足。而恐惧过度的情绪也会伤及肾气,恐则气下,在人极度惊恐的状况下,外在的手脚会首先发冷,而内在肾气就已经受损伤。根据中医辩证的原理,冬季的病变常发生在肾经而表现于腰股,生病多在四肢。而冬天只要善于保养阳气,不伤到筋肌,春天就不会发生流鼻血等各种面颈部疾病。

男人冬季养生饮食篇

男性朋友在冬季要多吃含很多的维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含大量的维B1、乳类、动物内脏、B2的豆类和花生等,原因是若维C和B族维他命缺乏,可影响大脑的功能和情绪。在冬天不要因枯木衰草、万物凋零而引起抑郁不欢、情绪低落,而仍要愉快、乐观。

欢迎您阅读养生路上的2023养生常识频道《通络、养精、动形、静神 吴以岭院士的养生“心经”》一文,希望我们精心撰写的养生内容能获得您的喜欢,同时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运动养生以动形”专题供您欣赏!

热门分类

养生人群

饮食养生

四季养生

养生保健

运动养生

养生常识

中医养生